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050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全民医保试点工程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文档格式.docx

2、组织实施的方案

九、其它说明

1、项目概述

1、项目实施背景

胡锦涛总书记说“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党和国家工作中还存在缺点和不足,人民群众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

胡锦涛总书记又说“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

从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中可以看出:

推进社会各个方面的体制改革,加快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尤其重要,其任务也非常艰巨。

目前我国城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

现有的农村医疗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

因此,实行肿瘤低费用治疗及全民医保体系,对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农村奔小康必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已经跨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时代,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可是现有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与经济快速发展严重断裂,看病这一最基本的生存保障竟然成了悬在农民头上的一把利剑。

曾经发挥很大作用的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正逐渐消亡,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呼唤“二次革命”。

据卫生部的消息,我国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是1.6%—1.7%,在这部分财政支出中,大约70%用于城市,30%用于农村;

然而我国有近70%的人口在农村,一半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中西部地区农民因看不起病,在家死于肿瘤的比例高达60%—80%。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2006年人口13.14亿,当年肿瘤病人死亡人数为232.5万(其中城市106.9万,农村125.6万)估计全国现有肿瘤患者总数约450万。

根据卫生部统计资料:

2006全国县及县以上医院住院总人数为5562万人次,恶性肿瘤住院病人约291万人次,按有条件住院治疗的肿瘤病人每年平均住院两次计算,实际住院治疗的肿瘤病人约146万,约占全国肿瘤病人总数的32%!

大部分肿瘤病人无条件住院治疗,其中相当一部分肿瘤患者因治不起病而放弃治疗。

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增强,今后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的制度格局和政策惯性,政府用于医疗卫生的公共支出表现出极其显著的“重城轻农”。

肿瘤患者治不起,治病难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在农村及城市弱势人口群体中,最突出的是医疗保障问题,而医疗保障的的核心是实施大病医保,在大病中影响最大、因病致贫最典型的是恶性肿瘤疾病。

如果一个农民家庭有一人住院,可能就要花费全年的收入。

“致富十年功,大病一日空”,当代中国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日趋增多,严重威胁着广大农民的健康,严重制约着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能否解决好广大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面临以上的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改革我国农村医疗制度,构建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特别是大病、重病的医疗保险刻不容缓;

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村贫困户的肿瘤患者看病有去处、看得起的问题迫在眉睫。

因此,实施县区级肿瘤病低治疗费用、实现全民医保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事关亿万人民的切身利益;

是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更是党和政府必须要做的一项庞大的惠民工程。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及意义

癌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现代人无不是“谈癌色变”,一旦确诊,对大多数患者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心理负担,必将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是否告之患者真实的病情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对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缺乏客观的评估及专业护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效的心理评估除常用的观察、交谈外;

客观的、量化的评估方法也应引起重视。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医疗费用昂贵,生命质量差,提倡临终关怀应该成为全社会的一种迫切需要。

癌症病人的心理护理大多数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疗措施,同时还需要加强专业临床护士的心理护理。

我国目前进入了老龄化时期,65岁以上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已超过7%,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21世纪中国老年化人口呈上升趋势。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未富先老型国家,中国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令人堪忧,三级医疗网络濒临解体,乡镇卫生1/3基本瘫痪,农民抵御重大疾病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

严格的城乡户籍制度构成了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分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甚大,国家对城乡间医疗保障制度的安排很不合理,而城乡居民面对的是统一的药品定价和医疗服务费用,以上诸多问题,都是造成中国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

有研究表明,医疗消费在中国农村称之为“奢侈品”,农民对医疗保障存在着潜在需求,但是受到目前收入水平的制约,医疗需求的满足尚处于从属的地位。

有以问卷形式对中国内地六省310个村庄进行了直接入户方式的调查访问,结果显示,有79.7%的调查对象反映,相当一部分村庄存在着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显示,在中国农村的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户数占了很大的比例,该比例在1998年和2003年分别为21.61%和33.4%。

更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因疾病导致贫困的人占20%~70%。

保险公司调查住院肿瘤病人年治疗费用为5~20万元(人均12万),按平均发病率120/10万计算,收支平衡需人均交纳肿瘤大病专项保险费约160元/年。

在现行肿瘤病人住院治疗模式下,解决农村肿瘤患者100%进医保,很难得到政府财力上的支持。

肿瘤住院治疗费用存在着明显的医院级差。

以胃癌病人住院一次为例,卫生部门县级医院治疗费用为6157元,省级医院19053元,部属医院32435元,差异主要在药费及检查治疗费上。

据调查:

一个普通癌症病人每年的医疗费用需要10-20万元.

经测算:

肿瘤病人平均年住院二次,门诊治疗4~6次,年治疗费用控制在3万元/年·

人,肿瘤大病医保费控制在60元/年·

人是可行的。

肿瘤病人医疗费用远高于其他常见大病,因肿瘤致贫、致困是城乡弱势群体中最大的“毒瘤”。

解决城乡肿瘤大病医保问题,迅速开展农村肿瘤患者低治疗费用,实施大病医保试点工作,是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因此,实施该项目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该项目是为癌症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低费用治疗的好方法,可为几百万癌症患者和上千万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带来福音,能为患者提高显著疗效,减轻毒副作用。

对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保障农民生活权益;

对于大幅度提高农村购买力,拉动内需,推动农村文明进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一直把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体系和改革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公费医疗制度作为工作的重点,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医疗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群众健康,稳定社会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大事,历来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

公平是世界各国医疗保险制度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同等健康需要或健康水平具有平等的卫生资源供给或卫生服务利用,这是被广泛接受的对公平的认识。

分析公平性一般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的:

(1)平行原则,即经济情况或收入相同者缴纳费用应该一样;

(2)垂直原则,即根据人们的经济承受力,有钱的人多拿,无钱的人少拿。

因此,健康保险作为实现再分配的理想媒介,其目的不仅仅是均匀卫生保健费用支出,还应该使身体健康的和收入高的人承担长期患病和低收入者的部分费用,使相同健康需要的人不因支付能力的限制而失去卫生服务的供给。

但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一直未将农村人口纳入思考的范围。

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大部分,广大农村人员享受医疗保险是我国医疗保险体系建立,乃至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广大农村地区,自费医疗制度仍然占主导地位,农民是我国最大的自费医疗群体。

近年来由于农村人口老龄化,医疗服务的普及,药品价格的上涨等原因,农民医疗费用的攀升超过了农民实际平均收入的增长幅度。

越来越多的农民无力承担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成为当今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突出矛盾。

同时,疾病或肿瘤大病常常是造成农民贫困的重要原因。

我国西部因病致贫者达到300—500万,农村贫困者中有70%是因为疾病造成的。

我国2000年进入了老龄化时期,65岁以上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已超过7%,21世纪老龄化趋势将加速发展。

人口构成的变化将引起疾病结构的变化,防治老年性多发病常见病是卫生事业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如不建立全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计划生育问题,传染病流行病的管理控制,我国人口素质等等,都将面临严重的挑战。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缺乏和失控,不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会导致农民健康水平的下降。

随着农村人口持续不断的向城市迁移,如果不解决农村医疗保障问题,势必造成对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极大压力。

因此建立农村大病医疗保险,不仅仅是一个人道主义问题,更是一个需要重视的人口素质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

如何解决农村地区人口等弱势人群的医疗风险问题,至今仍缺乏明确的政策。

一个国家的社会基本保障权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为农民提供医疗保障特别是大病医疗保障是政府惠民的体现,限于国家的财力,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可能在城镇和农村地区一步到位,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统一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消除城乡之间医疗保障范围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别。

但在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建立县区级肿瘤低治疗费用,实现全民医保制度,符合整个社会和全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实现农民的增收和脱贫,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当前,农村地区因缺乏社会保障,“小病挨,大病拖,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司空见惯,因病致困,返贫的现象日益显现。

我国在经历了漫长的城市和农村两种医疗制度下,农村几乎被遗忘;

政策在20多年内一直向城市倾斜,超过70%的公共设施都建设在了城市,教育、医疗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设施同样在城市中聚集。

尽管中国有70%人口在农村,30%在城市,但是在卫生的财政支出方面,医疗费用有70%用在城市,只有30%用在农村。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和《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4年》记载,2004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622.2元,农村居民的平均住院费用2236元,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尚包括实物收入的情况下,可以说,农村居民如果得了大病,农民一年的现金收入尚不能支付住一次院的费用。

2004年11月5日,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

近日,卫生部发布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过去5年,老百姓年均收入水平增长远远小于年医疗支出增长,医药支出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三大消费,因为经济原因,大约50%的老百姓看不起病。

疾病是中国农村居民致贫或返贫的主要原因。

现在,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大约占新的贫困人口20%;

到目前为止,占全国人口62%的农民的医疗保障制度还基本上是空白;

而农民又急需要大病医疗保障。

据调查:

“全国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农户占农村贫困户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5%左右,每年大约有1305万农村人口面临因生病而倾家荡产的危险”。

农村全民疗保体系建设的严重滞后,已成为农村劳动力战略转移,农村资源合理配置的制约性因素。

在一个公费,劳保等多种医疗制度并存的社会里,还加大了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差别,造成利益冲突,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如何在占全国80%以上人口的农村建立与社会,经济,文化相适应的,既有助于保证农村基本医疗,又有一定抗经济风险能力的,具有筹资和组织可行性的肿瘤低治疗和全民医保制度将直接关系到卫生改革的成败。

实施新型农村肿瘤低治疗及全民医保医疗制度是帮助广大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

3、项目实施的途径和重点

新时期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必须适合市场经济体制,适合农村经济发展,适合农民群众的实际心理愿望和要求。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货币化的程度加深,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也进入一个体制创新时期,由于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结构有较明显的二元经纪特征,农村医疗制度创新也受到许多约束性条件的制约,如农业生产特点,经营模式,家庭结构,收入水平,文化习俗乃至医疗条件,医政管理体制等等。

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各地区农民对医疗保险制度的需求不一。

因而,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必须遵循“制度先行,逐步推进,政府支持”的原则。

政府要制定出全面医疗保险实施的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但不能也不应当要求各地在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时采取“统一模式”,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发展水平来灵活选择医疗保险模式,不能拘泥于千篇一律的模式,更不能徒劳的寻求一劳永逸的模式,而应该举办多种形式的全面医疗保障制度,满足全民,特别是满足城乡低收入家庭等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1)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的地区,仍应继续推广和完善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一方面我们认为现阶段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已不具备普遍适应性,不可能成为新时期农村医疗保障的主要形式;

另一方面,合作医疗制度有其特有的优势,在农村欠发达地区尚具有适用性,广大农村落后地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均收入和医疗支付能力还将处于低水平线,维护“低水平,广覆盖”的合作医疗是保障农民初级医疗需求的合理机制。

同时对原有合作医疗机制在实施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应采用相应的完善措施。

(2)在发达或中等发达的农村地区应推行大病医疗保险制度。

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收入水平较高,应付风险的能力较强,其医疗保险模式有可能向着高保额,高保障的方向发展;

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在美国,许多人只是购买大额健康保险而不是其他基本医疗保险,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承担较少的医疗费用,但不能承担巨额的医疗费用。

大病(肿瘤)医疗保险是相对于普通医疗保险而言的,是一种对医疗费用支出较高的疾病所进行的保险,其优点是:

①大病(肿瘤)医疗保险中的风险概率小,保费较低,被保人易于接受;

②由于被保险的时间是费用较大的大病,易于核保和理赔;

③大病(肿瘤)医疗保险由于还有自负额,可以减少道德风险。

大病医疗保险保单中有各种不同种类的较大自负额,并且有一个最大给付限额。

建构大病(肿瘤)医疗保险制度,具体可采用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出资共同筹集的办法,即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补助一点,集体(包括乡镇企业)提取一点,个人筹集一点;

民办公助,互助互济,是保险基金有稳定的来源。

这种农工统筹,以共补农的办法,依托乡镇企业来作为保险基金的稳定来源,确保保险基金的及时到位,能够保证大病(肿瘤)医疗保险的正常运转。

而且,补偿采取“保大不保小”的方式,重点补助生大病,重病的高额医疗费用的群体,体现大病(肿瘤)保险的特色;

而且补偿标准适度;

既能保证农民大病(肿瘤)能得到有效资助,又使保险基金略有积累,逐年增加,使大病(肿瘤)医疗保险逐步走上正常运转的轨道。

另外,加强保险基金的科学管理是办好大病医疗保险的重要保证。

在基金到位后必须建立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一是成立专门机构,如大病保险办公室,由专人负责;

二是设立专储帐户、专帐管理、专款专用;

三是逐级审查,并向投保人公开收支情况,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大病医疗保险深入持久的开展起来,做到真正造福于民。

可见,大病医疗保险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真正为农民造福。

既可提高群众发扬互助共济,一人生病众人相帮的集体主义精神;

又可引导农民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改变消费观念,适当增加健康投入。

推行农村大病医疗保险是完善和发展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有效措施,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切实推行农村大病医疗保险,有利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农民医疗服务水准,保护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好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3)在东部沿海农村及城市郊区等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的富裕地区,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应采取相应措施,全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及服务网络。

医疗保障体制建设,应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可以向城镇过渡,甚至结合。

目前一些商业保险公司开办了各种各样的医疗保险项目,可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要,但是商业保险公司以盈利为目的,一般来说保险项目的保险费较高,且缺乏社会共济性,在承保时往往排斥健康不良的人群参保,使得商业医疗保险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不具备普遍推广的条件。

但是,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农村,社会医疗保险不能满足富裕农民的较高的医疗保障需求时,农民可以自愿寻求商业保险的保障,以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需要。

2、项目实施的重点是积极贯彻国务院医改方案,做到“人人治得起癌”

自9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步伐的加快,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温饱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实施初级卫生保健以来,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已基本得到解决,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障需求已基本满足。

但是,因大病重新致贫的现象却不容忽视和乐观,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还依然存在,并成为目前农村实施奔小康的主要障碍,在某种程度上正在阻碍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因此,农村医保制度改革的重点是解决农民因病致贫的问题。

据调查,大病医疗费用平均额在10万元左右,相当于农村一个4口之家16年的纯收入总额,有的家庭就此债台高筑,甚至倾家荡产,形成第二次贫困。

据某市人民医院统计,1995年因患癌症,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综合症,肾移植等病症住院治疗人数546人,占全院总住院人数11000人的5%左右,大病发生率较高。

大多数家庭难以支付巨额医疗费用;

当人们刚刚分享改革的成果时,不幸的疾病灾难随时随地的破坏着幸福家庭的喜悦。

10余年来依靠党的政策及勤劳的双手积攒下来的积蓄,因一个大病号的发生而荡然无存。

据安徽省某县民政局调查,1994年全县农村937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贫困户中因大病致贫的有537户,占57.3%。

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在深入农村调查农民“生活中最担心的是什么?

”时,有近半数农民认为“生大病无保障是最担心的问题。

”他们担心生大(肿瘤)病,生重病,医疗费用一次少则数千元,多则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致使一年甚至多年辛苦积因大病不得不蓄倾囊而出,有的还要到处借贷,使刚富裕起来的农民重新返贫;

据统计,1998年以来各乡镇平均每年有5—10户农民因大病致贫或因大病返贫,而且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因而,实施肿瘤底治疗费用及全民医疗保险的呼声已日益高涨,联合国卫生组织官员于1997年提出,要在中国尽快推广建立以农村大病保险为基本点的医疗保障体系。

他们认为,目前中国农村卫生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即农民因遭遇大病而倾家荡产,陷入困境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是当前中国农村卫生保障事业要解决的重点。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1月2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会议重点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明确了今后三年的阶段性工作目标:

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

会议决定,从2009年到2011年,重点抓好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

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3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

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

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和供应保障体系;

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

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重点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和困难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制定并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经费标准,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今年开始试点,2011年逐步推开,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监管机制,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初步测算,三年内各级政府计划投资8500亿元。

当前肿瘤病人医疗费用远高于其他常见大病,因肿瘤致贫、返贫现象日益突出。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医疗保障制度的五项改革措施,我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低费用治疗的好办法,可为几百万癌症患者和上千万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带来福音,能为患者提高显著疗效,减轻毒副作用。

经调查:

一个普通癌症病人每年的医疗费用需要10-15万元。

通过建立县区级肿瘤低治疗费用,可以使常见癌症治疗费用控制在3万元/年左右,(即:

大约相当于省城医保癌症患者治疗费用的20%,县城医保癌症患者治疗费用的30%)

四、项目主要目标、原则、实施内容及基本方案

1、项目试点主要目标

1、区域发展目标:

建立和健全人人享有基本免费治疗癌症的社会保障制度。

2、经济目标:

常见癌症治疗费用要控制在3万元/年左右,大约相当于目前省城医保癌症患者治疗费用的20%,县城的30%

3、科技目标:

(1)推出县区级建立肿瘤低治疗中心,做到常见肿瘤均可以得到有效、科学、规范和公信的治疗;

(2)建立远程专家诊疗系统,做到试点区域医患双方均能得到省、卫生部属医院医生的指导和帮助;

(3)做好诚信医生及患者管理系统,保证试点区域肿瘤患者100%能得到基本治疗救治;

(4)做到患者单品种药费封顶、实行超用企业捐赠新机制

(5)积极与医科大学、三甲医院紧密配合,建立关联的人才交流和教育新机制,全面提高县区级癌症患者的治疗水平。

(6)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坚持全民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全面推广县区级肿瘤低治疗费用及大病医保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

2、试点原则

(1)有效治疗原则:

肿瘤治疗以有效治疗为主,没有明确疗效的预防性辅助治疗及副作用大、辅助用药多的全身化疗不用或少用。

(2)经济用药原则:

治疗尽可能全部使用性能价格比好的经济型药物,保证病人能够得到规范的基本治疗。

(3)可持续发展原则:

联合治疗中心的基本建设、设备仪器采购、人员聘用和财务管理必须做到收支平衡,可持续发展。

(4)尽量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原则:

病房、门诊、大型医疗设备、医护人员等尽量合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采取独立核算、聘用制的办法,按市场规律运作并与关联医院核算。

(5)人员实行聘用合同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原则。

(6)管理规范化及公信原则:

治疗方案及病历建立电子版,及时存入国家信息中心,超标准处方自动提示,讨论复查。

(7)例外事情先试行再完善原则。

(8)转院治疗补贴封顶,单项药费超支后进入援助程序。

3、试点内容:

(1)通过常用基本抗肿瘤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