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0548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docx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

第十一单元 黏膜免疫系统

一、基本概念

  1.黏膜免疫

  在肠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构成了一道免疫屏障,是参与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在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防御中发挥关键作用。

  2.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黏膜免疫系统也称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主要指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

  二、黏膜免疫系统的细胞和分子

  1.细胞

  黏膜免疫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肠集合淋巴滤泡内的M细胞和黏膜上皮细胞间淋巴细胞(如γδT细胞等),具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并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在免疫监视和细胞介导的黏膜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

  2.分子

  粘膜免疫的主要分子是大量分泌型IgA(sIgA),执行黏膜免疫应答功能。

  三、黏膜免疫的功能

  1.诱导免疫耐受

  黏膜免疫系统接触抗原后,可在局部引起黏膜免疫应答,但在全身往往引起免疫耐受,称为耐受分离的现象,因此口服抗原是最容易引起免疫耐受的途径之一。

  2.抗感染

  MALT在肠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构成了一道免疫屏障,是参与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在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防御中发挥关键作用。

B细胞在黏膜局部受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大量SIgA,经黏膜上皮细胞分泌至黏膜表面,成为黏膜局部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主要机制。

第十二单元 免疫耐受

  一、基本概念

  1.免疫耐受

  在生理条件下,机体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进行“免疫正应答”,以清除病原,对体内组织细胞表达的自身抗原,却表现为“免疫不应答”或“免疫负应答”。

这种对抗原特异应答的T与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不能被激活产生特异免疫效应细胞,从而不能执行正免疫应答效应的现象,称为免疫耐受。

  2.中枢免疫耐受

  T细胞在胸腺微环境中发育过程中,TCR与微环境基质细胞表面表达的自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呈高亲合力结合时,可引发阴性选择,启动细胞程序性死亡,致克隆消除。

B细胞在骨髓及末梢中与自身抗原呈高亲合力结合时,亦被克隆消除,形成中枢免疫耐受。

  3.外周免疫耐受

  诱导外周T及B细胞发生免疫耐受的抗原,分自身抗原及非自身抗原两类,其耐受形成机制包括克隆清除及免疫忽视、克隆无能及不活化、免疫调节(抑制)细胞的作用、信号转导障碍、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免疫隔离部位的作用等多方面的因素。

  4.克隆缺失与克隆无能

  二、免疫耐受的形成

  1.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

  免疫耐受的形成与抗原的剂量(过高和过低)、抗原的类型、抗原的免疫途径、抗原表位特点以及宿主的免疫状态等均有关系。

  2.形成免疫耐受的机制

  在T及B细胞发育过程中,对自身共有抗原应答的细胞被克隆消除或克隆无能(中枢耐受);在外周,对组织特异自身抗原应答的T及B细胞,因克隆无能、克隆不活化、免疫忽视,及免疫调节抑制Tregs/Ts细胞作用(外周耐受),不能执行免疫应答所致。

对非己抗原的耐受是由于抗原剂量太低,不足以活化APC和淋巴细胞;或抗原浓度太高,导致细胞凋亡或通过诱导Tregs/Ts细胞发挥免疫耐受的作用。

  3.免疫耐受的维持与终止

  中枢免疫耐受一般维持比较持久,外周的免疫耐受维持相对较短。

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常因感染的分子模拟作用,或DC及Th细胞旁路活化作用,而被打破,导致自身免疫病。

  三、免疫耐受与临床

  1.建立免疫耐受

  建立全身免疫耐受,可采用口服或静脉免疫原的方法;移植骨髓及胸腺,可用于建立或恢复免疫耐受;采用脱敏治疗,防止IgE型Ab产生;防止感染,可防止感染的分子模拟作用,维持机体的免疫耐受;诱导产生具有特异拮抗作用的调节性细胞,抑制效应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攻击;使用自身抗原肽拮抗剂,竞争抑制自身表位的作用等手段均有利于建立和维持免疫耐受。

  2.打破免疫耐受

  在慢性感染及肿瘤患者中,常因诱导免疫应答的条件缺陷,致免疫耐受;提供相应条件,可望恢复免疫应答。

第十三单元 抗感染免疫

  一、概 述

  抗感染免疫是机体抵抗病原生物及其有害产物,以维持生理稳定的功能。

抗感染能力的强弱,除与遗传因素、年龄、机体的营养状态等有关外决定于机体的免疫功能。

抗感染免疫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两大类。

  二、效应机制

  1.对细胞外病原体

  细胞外病原体的致病机制,主要是引起感染部位的组织破坏(炎症)和产生毒素。

抗细胞外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在于排除细菌及中和其毒素,主要包括抑制病原体的吸附、调理吞噬、溶菌和中和毒素等作用。

  2.对细胞内病原体

  细胞内病原体可抵抗吞噬细胞的杀菌作用,宿主对胞内菌主要靠细胞免疫发挥防御功能。

参与细胞免疫的T细胞通过释放多种淋巴因子,加强和扩大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作用,使巨噬细胞趋化、聚集、激活并在炎症区发挥强大的吞噬杀伤能力。

CTL细胞能直接杀伤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主要在抗病毒感染中发挥明显作用。

  三、病原体的免疫逃逸机制

  1.抗原性的变化

  病原体的中和抗原,可经常地持续性地发生突变,逃逸已建立的抗感染免疫抗体的中和和阻断作用,导致感染的存在。

  2.持续性感染

  胞内病原体可隐匿于胞内呈休眠状态,逃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攻击,长期存活,形成持续性感染。

  3.免疫抑制

  病原体通过其结构和非结构产物,拮抗、阻断和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

第十四单元 超敏反应

  一、基本概念

  1.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又称为变态反应,是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所致。

  2.超敏反应的类型

  根据发生机制和临床特点,超敏反应可分为四型:

I型超敏反应,即速发型超敏反应;Ⅱ型超敏反应,即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Ⅲ型超敏反应,即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Ⅳ型超敏反应,即迟发型超敏反应。

  二、I型超敏反应

  1.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I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主要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产生,可发生于局部,亦可发生于全身。

其主要特征是:

①超敏反应发生快,消退亦快;②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几乎不发生严重组织细胞损伤;③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2.I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变应素和细胞

  变应原是指能够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的免疫应答,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抗原物质。

变应素,即针对某种变应原的特异性IgE型抗体,是引起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因素。

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是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细胞。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促进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嗜酸性粒细胞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等生物活性介质,对I型超敏反应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3.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变应原进入机体后,可选择诱导变应原特异性B细胞产生IgE类抗体应答。

IgE类抗体可在不结合抗原的情况下,以其Fc段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相应的FcεRI结合,而使机体处于对该变应原的致敏状态。

处于对某变应原致敏状态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变应原时,变应原与致敏的肥大细胞或致敏的嗜碱性粒细胞表面IgE抗体特异性结合,使细胞活化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刺激支气管、胃肠道等处平滑肌收缩和痉挛;促进黏膜腺体分泌增加;吸引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向局部趋化等效应。

  4.临床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主要有全身过敏性反应、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胃肠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湿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5.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查明变应原,避免与之接触是预防I型超敏反应发生最有效的方法。

抗毒素皮试阳性但又必须使用者,可采用小剂量、短间隔多次注射抗毒素血清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

对已查明而难以避免接触的变应原如花粉、尘螨等,可采用小剂量、间隔较长时间、反复多次皮下注射相应变应原的方法进行脱敏治疗。

对已发生的I型超敏反应,可以应用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或拮抗的药物以及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的药物。

  三、Ⅱ型超敏反应

  1.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正常组织细胞、改变的自身组织细胞和被抗原或抗原表位结合修饰的自身组织细胞,均可成为II型超敏反应中被攻击杀伤的靶细胞。

针对靶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主要是IgG和IgM类抗体)通过与补体和效应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NK细胞)相互作用,杀伤靶细胞。

  2.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主要包括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病)等。

  四、Ⅲ型超敏反应

  1.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存在于血液循环中的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IgG或IgM类抗体结合,可形成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即免疫复合物)。

在某些情况下,可溶性免疫复合物不能有效地被清除,可沉积于毛细血管基底膜通过激活补体和激活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等成分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2.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主要包括局部免疫复合物病(Arthus反应和类Arthus反应)以及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如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五、Ⅳ型超敏反应

  1.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胞内寄生菌、病毒、寄生虫和化学物质等抗原经抗原提呈细胞(APC)摄取、加工处理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表达于APC表面,提供给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的T细胞识别,并使之活化和分化成为效应性T细胞(主要为CD4+Th1细胞,但也有CD8+CTL的参与)。

效应性Th1细胞识别抗原后活化,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使巨噬细胞数量增加;趋化单个核细胞到达抗原部位;促进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至抗原存在部位聚集,可直接对靶细胞及其周围组织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引起组织损伤;活化的巨噬细胞进一步释放前炎症细胞因子加重炎症反应。

CD8+CTL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效应CD8+CTL细胞与特异性抗原结合被活化后,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等介质,使靶细胞溶解或凋亡;或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asL与靶细胞表面表达的Fas结合,导致靶细胞发生凋亡。

  2.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主要包括感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如结核杆菌感染)和接触性皮炎等疾病。

第十五单元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基本概念

  1.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自身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能力,存在于所有的个体,在通常情况下不对机体产生伤害。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的疾病状态。

在对自身细胞或组织抗原发生免疫应答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或不易清除自身的细胞或细胞间的抗原成分,而是持续不断地对其进行免疫攻击,结果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自身免疫的组织损伤机制

  1.自身免疫病的免疫损伤机制及典型疾病

  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对自身成分发生的获得性免疫应答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原因。

自身免疫性疾病实际上是由自身抗体,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或二者共同引起的针对自身抗原的超敏反应性疾病。

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

自身抗体引起的细胞破坏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细胞表面受体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突眼性甲状腺肿等)、细胞外成分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和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体内存在的针对自身抗原的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等)。

  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诱因

  1.隐蔽抗原的释放

  在手术、外伤或感染等情况下,免疫隔离部位的抗原性物质释放入血流或淋巴液,与免疫系统接触,刺激可能存在的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发生免疫应答,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2.自身抗原的改变

  生物、物理、化学以及药物等因素可以使自身抗原发生改变,这种改变的自身抗原可引起自身免疫病。

  3.分子模拟

  一些微生物和正常宿主细胞或细胞外成分有相类似的抗原表位,感染人体后激发的免疫应答也能攻击人体的细胞或细胞外成分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现象被称为分子模拟。

  4.淋巴细胞的多克隆激活

  非感染性炎症或者超抗原也可通过多克隆激活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而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心脏缺血坏死导致的心肌炎。

  5.表位扩展

  针对某一病原体的优势表位发生的免疫应答,不足以清除该病原体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在对该病原体进行持续性免疫应答的过程中,对该病原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抗原表位数目不断增加,这种现象被称为表位扩展。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进程中,机体的免疫系统不断扩大所识别的自身抗原表位的范围,因而使自身抗原不断受到新的免疫攻击,使疾病迁延不愈并不断加重。

  6.免疫调节异常

  机体针对自身抗原的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如果存在)对自身抗原处于免疫忽视状态。

免疫忽视可被一些因素打破,如多克隆刺激剂、协同刺激因子和细胞因子,导致免疫失调,引发自身免疫病。

  7.遗传因素

  遗传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机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易感性。

  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1.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原则

  多种微生物可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并提高机体的免疫应答水平,因此预防和控制微生物感染,可降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

应用免疫抑制剂可减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策略

  自身免疫性疾病应采取综合治疗的策略,通过预防和控制微生物感染、应用免疫抑制剂、细胞因子抗体及细胞因子受体阻断剂,达到控制和缓解症状的目的。

第十六单元 免疫缺陷病

  一、基本概念

  1.免疫缺陷病的概念

  免疫缺陷病是指免疫系统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损害而使免疫细胞的发育、分化、增殖和代谢异常,并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所出现的临床综合征。

  2.免疫缺陷病的分类

  免疫缺陷病分可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两大类;根据主要累及的免疫系统成分不同,还可分为体液免疫缺陷、细胞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吞噬细胞缺陷和补体缺陷等。

  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1.B细胞缺陷

  原发性B细胞缺陷是B细胞先天性发育不全,或由于B细胞不能接受T细胞传递的信号,而导致抗体产生减少的一类疾病。

该病以体内Ig水平降低或缺失为特征,患者外周血B细胞减少或缺失,T细胞数目正常,临床表现为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及对某些病毒(如脊髓灰白质炎病毒)的易感性增加。

  2.T细胞缺陷

  原发性T细胞缺陷是涉及T细胞发育、分化和功能障碍的遗传性缺陷病。

T细胞缺陷不仅缺乏效应T细胞,也间接致单核/巨噬细胞和B细胞功能障碍,故常伴有体液免疫缺陷。

以T细胞缺陷为主的疾病包括DiGeorge综合征和T细胞信号转导缺陷等。

  3.联合免疫缺陷

  联合免疫缺陷病是一类因T、B细胞均出现发育障碍或缺乏细胞间相互作用所致的疾病,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

  4.吞噬细胞缺陷

  吞噬细胞缺陷包括吞噬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为化脓性细菌或真菌反复感染,轻者仅累及皮肤,重者感染重要器官可危及生命。

  5.补体系统缺陷

  补体缺陷病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数为显性遗传),属最少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补体固有成分缺陷患者主要表现为单纯抗感染能力低下,易发生化脓性细菌感染。

补体调节蛋白或补体受体缺陷者,除抗感染能力有不同程度降低外,还表现某些特有的症状和体征,如C1INH缺陷所致的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三、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1.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因素

  恶性肿瘤、营养不良、免疫抑制药物和放射性损伤以及感染病原体,可损伤患者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障碍。

  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AIDS是因HIV侵入机体,引起细胞免疫严重缺陷,导致以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神经系统病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HIV主要侵犯宿主的CD4+T细胞以及表达CD4分子的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等。

HIV在靶细胞内复制,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损伤多种免疫细胞。

CD4+T细胞是HIV在体内感染的主要靶细胞。

AIDS患者体内CD4+T细胞不仅数量减少,且功能发生改变,表现为:

IL-2分泌能力下降;IL-2受体表达降低;对各种抗原刺激的应答能力减弱,等等。

HIV感染机体后,可通过不同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以利于病毒在体内长期存活并不断复制。

HIV抗原表位可频繁发生变异,从而影响CTL识别,产生免疫逃逸的病毒株。

另外,HIV抗原表位改变(甚至仅有一个氨基酸的差别)使其能逃避中和抗体的作用。

第十七单元 肿瘤免疫

  一、肿瘤抗原

  1.肿瘤抗原的概念

  肿瘤抗原是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及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

  2.肿瘤抗原的分类

  肿瘤特异性抗原(TSA)是肿瘤细胞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又称为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TSTA)或肿瘤排斥抗原(TRA)。

  肿瘤相关抗原(TAA)是指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组织均可表达的抗原,只是其含量在细胞癌变时明显增高。

此类抗原只表现出量的变化而无严格肿瘤特异性。

  

  二、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

  1.体液免疫机制

  机体抗肿瘤的体液免疫机制包括激活补体系统溶解肿瘤细胞、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抗体的调理作用、抗体封闭肿瘤细胞上的某些生长因子受体和抗体使肿瘤细胞的粘附特性改变或丧失,从而有助于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2.细胞免疫机制

  在控制具有免疫原性肿瘤细胞的生长中,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起重要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在肿瘤免疫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参与的细胞除了NK细胞、γδT细胞和巨噬细胞外,目前认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也参与了机体的抗肿瘤作用。

  三、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1.与肿瘤细胞有关的机制

  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机制的主要包括:

抗原缺失和抗原调变、肿瘤细胞的“漏逸”、MHCI类分子表达低下、肿瘤细胞导致的免疫抑制、缺乏共刺激信号和肿瘤细胞抗凋亡等机制。

  2.与宿主免疫系统有关的机制

  宿主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或免疫耐受状态,或者宿主的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低下或缺陷,或者是由于宿主体内存在一定量的“增强抗体”或“封闭因子”封闭了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表位等,均有助于肿瘤细胞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四、肿瘤的免疫治疗

  1.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人们应用一些免疫调节剂如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酵母多糖、香菇多糖、OK432等,通过非特异性地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激活宿主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也取得了一定的抗肿瘤效果。

  2.主动免疫治疗

  肿瘤的主动免疫治疗主要是利用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采用各种有效的免疫手段,使宿主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肿瘤抗原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该方法对于手术后清除微小的转移瘤灶和隐匿瘤、预防肿瘤复发与转移有较好的疗效。

  3.被动免疫治疗

  肿瘤的被动免疫治疗是给机体输注外源性的免疫效应物质包括各种类型的抗体包括与某些能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物质如毒素、化疗药物、放射性核素等结合的肿瘤特异性单抗、或能结合两种特异性抗原的双功能抗体,以及免疫效应细胞包括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体外扩增的肿瘤抗原特异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和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等等,由这些外源性的免疫效应物质在宿主体内发挥抗肿瘤作用,该疗法不十分依赖于宿主本身的免疫功能状态,即使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状态,仍能比较快速地发挥治疗作用。

此外,应用细胞因子治疗也是目前常用的肿瘤免疫疗法。

第十八单元 移植免疫

  一、基本概念

  1.自体移植、同种异基因移植、异种移植

  自体移植指将受者自身的组织移植到受者。

同种异基因移植指在同一物种,遗传背景不相同个体间进行的移植。

异种移植,指不同动物种属个体间的移植,如猪→人移植。

  2.直接识别、间接识别

  受者T细胞识别移植物APC表面同种异型MHC分子,此为直接识别;受者T细胞识别经受者APC加工处理、来源于供者MHC分子的肽,此为间接识别。

  3.宿主抗移植物反应、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临床上进行实质器官(如心脏、肾脏等)移植术后,主要发生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是由移植物中同种异型反应性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识别宿主同种异型组织抗原而发生的一种排斥反应,GVHR主要见于骨髓移植后和胸腺、脾脏(这些器官均富含淋巴细胞)移植以及新生儿接受大量输血时。

  二、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及机制

  1.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

  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包括:

宿主抗移植物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2.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

  同种移植排斥反应机制类似于机体针对普通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唯一不同之处是,排斥反应所针对的靶抗原是同种异型组织抗原。

  三、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措施

  1.组织配型

  选择组织型别相配的供者,有助于明显降低同种异型抗原的免疫原性,并尽可能减轻移植排斥反应。

  2.免疫抑制

  免疫抑制药物研制进展直接促进了现代移植术发展。

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主要由受者T细胞所介导,故临床使用的药物主要是抑制T细胞功能,其中包括抗代谢药物(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具有相对选择性的免疫抑制剂(如环孢菌素A、FK506等)和针对T细胞表面分子的抗体等。

  3.诱导耐受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极大改善了临床器官移植术的预后,但多数患者均须长期(多为终生)给药。

理论上,诱导针对移植物的免疫耐受是防治排斥反应的最佳方案。

目前正处于临床前或临床试验阶段的诱导移植耐受方案包括:

应用MHC分子拮抗肽、大剂量可溶性CTLA-4或者阻断CD40-CD40L、CD2-LFA-3等共刺激信息的传递,以诱导T细胞无能。

第十九单元 免疫学检测技术

  一、抗体的检测及应用抗体进行的检测

  1.概念

  抗原与抗体发生结合反应的物质基础是抗原的抗原决定基与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之间的结构互补性,二者相互结合,通过一定方法,出现可见的反应。

  

  2.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现沉淀物,这一类反应称为沉淀反应。

  3.凝集反应和血型的鉴定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形成凝集团块,这一类反应称为凝集反应。

ABO血型检测就是利用玻片凝集试验,进行抗原的定性检测。

  4.免疫荧光

  免疫荧光法是用荧光素与抗体连接成荧光抗体,再与待检标本中的抗原反应,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或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的技术免疫荧光法可用于检查细菌、病毒、螺旋体等的抗原或相应抗体,帮助传染病的诊断。

此外,还用于鉴定免疫细胞的CD分子,检测自身免疫病的抗核抗体等。

  5.放射免疫

  放射免疫测定法是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或抗体进行免疫学检测的技术,检测的敏感度可达pg/ml水平。

  6.酶免疫(ELISA和免疫组化)

  酶免疫测定是用酶标记的抗体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酶免疫测定技术中应用最广的技术。

其基本方法是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表面,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通过洗涤将固相上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液相中的游离成分分开,再采用酶-底物系统进行检测的技术。

免疫组化技术是用标记物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的抗原反应,结合形态学检查,对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