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0569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docx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设计

浮游选矿任务模块的设计

任务模块

硫化矿的浮选

任务描述:

利用现代泡沫浮选的方法选别硫化矿(黄铁矿和硫化铅锌矿),要求确定浮选矿浆浓度、矿浆温度、选别原则流程、选别流程内部结构、药剂制度等。

知识目标:

1.掌握浮选的基本原理;

2.掌握硫化矿常用的浮选药剂;

3.掌握常用浮选机的结构构造;

4.掌握影响选别指标的各项因素。

技能目标:

1.能正确分析原矿的基本性质;

2.能正确操作常用的各种浮选机;

3.能根据原矿性质设计浮选流程结构;

4.能正确分析影响浮选过程及指标的因素。

综合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安全第一”的思想;

4.培养学生慎密的逻辑思维方式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1.资讯(明确任务、资料准备)

1、硫化矿的特点

(1)硫化铁矿的特点

一般而言,在绝大部分硫化金属矿床中均有硫化铁矿物广泛分布,因而经常遇到黄铁矿与其他硫化矿的分离问题,故在此先介绍硫化铁矿物的可浮性。

硫化铁矿物主要用于生产硫酸,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

1.黄铁矿(FeS

).

含S53.4%,黄铁矿结晶中两个硫离子成对地组成阴离子团

.黄铁矿破碎时,常呈现完全的结晶,其新鲜解离面亲油疏水。

在含氧的水中,

氧化成

在碱性介质中,

很快氧化成

而一部分

氧化成

,但溶液中也有

存在。

黄铁矿表面的轻微氧化会使其可浮性提高,而过度氧化,则可浮性下降。

2.磁黄铁矿

~0.2)。

容易氧化和泥化,是比较难浮的硫化铁矿。

3.白铁矿(

).

化学成分与黄铁矿相同,但比黄铁矿好浮,但结晶不同。

黄铁矿为等轴晶系,白铁矿是斜方晶系。

白铁矿可浮性与黄铁矿相似,但比黄铁矿好浮。

几种硫化铁矿用黄药捕收的可浮性顺序是:

白铁矿>黄铁矿>磁黄铁矿。

(2)硫化铅锌矿的特点

铅锌用途广泛,铅主要用于生产汽车蓄电池和电缆外包层。

锌主要用于钢铁制品电镀或热镀防锈,锌能与多种有色金属制成合金或含锌合金,其中最主要的是与铜、锡铅等组成的黄铜等,还可与铝、镁铜组成压铸合金。

单一的铅矿或锌矿均极为少见。

常见的为硫化铅锌矿,可分为铅锌矿,可分为铅锌矿、铅锌硫矿和铅锌萤石矿。

1.方铅矿。

Pb86.6%,立方晶体结晶,一般晶体比较完整。

在方铅矿中,常含有银、铜、铁、锑、铋、砷、钼等杂质。

2.闪锌矿(

)。

含Zn67.1%,根据其含杂质的不同,闪锌矿有许多变种。

外观颜色差别也很大,一般为褐色,也有黑色的(铁闪锌矿),甚至有无色的。

二、硫化矿常用的浮选药剂

常用硫化矿的浮选药剂,主要从捕收剂、起泡剂、调整剂这三种药剂说明。

(一)捕收剂

1.巯基类阴离子型捕收剂

硫化矿浮选时常用的捕收剂,又称二价硫的阴离子捕收剂。

(1)黄药类

包括黄药和黄药酯

1)分类:

由R为烃基碳原子数,可分为高级黄药和低级黄药;

由Me为Na+或K+阳离子物质分别为钠盐或钾盐。

2)黄药的主要性质:

物理性质:

黄色粉末状固体,有刺激性臭味,有毒,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A黄药的解离、水解和分解

解离:

黄原酸根水解生成黄原酸。

黄原酸是弱酸,解离常数在10-2-10-5之间。

黄原酸易分解,PH值越低,分解越迅速。

B黄药的氧化

黄药本身是还原剂,易被氧化。

在有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存在时,氧化速度比只有氧气存在时更快,氧化产物事双黄药。

其反应为:

双黄药(ROCSS)2为黄色油状液体,难溶于水,在水中呈分子状态。

为防止分解,要求将黄药贮存在密闭的容器中,避免与潮湿空气和氺接触;注意防火,不应暴晒;不宜长期存放。

C捕收能力

烃链长短的影响:

越长捕收能力越强;

烃基支链的影响:

正构与异构的不同,对于短链,正构优于异构,对支链靠近极性基且烃链C大于5以上的,异构优于正构。

D黄药的选择性

烃链越长,选择性削弱。

碱土金属的黄原酸盐易溶,黄药对碱土金属没有捕收效果。

E黄药酯

黄药很容易与各种烷基化试剂作用生成硫代酯,其通式为ROICSSR。

这类捕收剂属于非离子型极性捕收剂,大部分呈油状。

对于铜、锌、钼等硫化矿以及沉淀铜、离析铜等的浮选,具有较高的浮选活性,属于高选择性的捕收剂。

(2)黑药类

a分类:

Me:

H+甲酚,Na+钠黑药,NH4+丁铵黑药。

b性质:

甲酚黑药为暗绿色油状液体,微溶于水,有难闻的臭味,具有腐蚀性。

丁铵黑药易溶于水,没有腐蚀性,性质稳定,不易变质。

c捕收能力:

比黄药弱,选择性强,适用矿浆PH值宽。

(3)硫醇类

1)苯骈噻唑硫醇

它是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可溶于酒精、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中其钠盐称为卡普耐克斯,可溶于水。

苯骈噻唑硫醇用于浮选菱锌矿,对氧化铅矿的捕收性较强。

浮选硫化矿时,对方铅矿的捕收性最强,对闪锌矿的捕收能力较弱,对黄铜矿最弱。

2)苯骈咪唑硫醇(N一苯基-2-巯基苯骈咪唑)

它为白色固体粉末,用于浮选氧化铜矿(主要是硅酸铜和碳酸铜)。

3)硫脲衍生物类

二苯基硫脲,俗称白药。

为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用于铜、铅、锌硫化矿的浮选。

它对方铅矿的捕收能力较强,对黄铁矿较弱,选择性好。

(二)起泡剂

1.起泡剂的结构与分类

目前常采用起泡剂是一种异极性表面活性物质(有机物),由两部分组成a极性键,亲水;b非极性键,亲气;起泡剂能在气液界面上定向吸附排列。

A离子性起泡剂

①羧基及其皂,极性基为—COOH(Na)

②烷基磺酸及皂类,极性基为—SO3H(Na)

③吡啶类,极性基为三价氮N

④酚类,极性基为—OH

B非离子性起泡剂

①醇类,极性基为—OH

②聚醇醚类,极性基为—O—和—OH

③氧烷类,极性基为—O—

2.硫化矿常用起泡剂

(1)天然起泡剂

①松油——主要成分为α-萜烯醇(C10H17OH)

②2号油——亦称松醇油,淡黄色油状液体

③樟脑油:

白色油可代替松油作起泡剂用于优先浮选,选择性较好

红色油生成的泡沫收粘

蓝色油兼并起泡剂与捕收剂,可用于浮选煤泥

④桉叶油——主要成分为桉叶醇,选择性好,起泡性弱,用量大。

(2)工业副产品起泡剂:

该类起泡剂主要用于选煤厂

①杂醇——丙醇、丁醇、戊醇的混合物,用于难选煤和高硫煤

②仲辛醇——起泡性能较杂醇强

③杂醇油——主要成分为伯醇、仲醇和少量醇类化合物

④混合醇——泡沫多、脆而不粘、对过脱水有利

⑤酯油——价格低、气味小、毒性低

(3)人工合成起泡剂

①醚醇类起泡剂

②醚类起泡剂

③甲基异丁基甲醇

(三)调整剂

1.活化剂

(1)硫酸铜及有色重金属可溶性盐

硫酸铜(Cu2SO4·5H2O)作为一种常用的活化剂,可活化闪磷矿、黄铁矿、磁黄矿和钴镍等硫化矿物的浮选。

(2)碱土金属盒部分重金属阳离子

这类的活化剂有:

Ca2+、Ba2+、Mg2+、Fe2+等金属阳离子。

当使用脂肪酸类捕收剂时,这些离子可活化石英和其它硅酸盐矿物的浮选。

(3)可溶性硫化物

包括硫化钠(Na2S·9H2o),硫氢化钠、硫化氢及硫化钙等。

常用硫化钠作为有色金属氧化矿的活化剂。

(4)无机酸、碱

有时使用硫酸、苛性钠、苏打等作为活化剂,它们主要作用是清洗掉矿物表面的氧化膜或粘附的矿泥。

2.抑制剂

(1)硫化钠及其它可溶性硫化物

目前硫化钠主要用于以下三种情况:

①多金属硫化矿混合精矿的脱药

②铜-钼分离时用于抑制黄铜矿及其他硫化物,用煤油浮选辉钼矿

③铜-铅混合精矿的分离

(2)氰化物

氰化物毒性很强,易溶于水,水解产物HCN易挥发,剧毒。

氰化物是闪锌矿、黄铁矿和黄铜矿的有效抑制剂,常用的有氰化钾KCN和氰化钠NaON。

(3)硫酸锌(ZnSO4·7H2O)

硫酸锌是闪锌矿的抑制剂,只有在碱性矿浆中才有抑制作用。

(4)二氧化硫、亚硫酸及其盐类

包括二氧化硫气体SO2、亚硫酸H2SO3、亚硫酸钠Na2SO3和硫代硫化钠Na2S2O3,主要作为闪锌矿和硫化铁的抑制剂。

这类药剂目前的主要应用:

①铅—锌分离,②锌—硫分离,③铜—铅分离,④铜—锌分离

(5)重铬酸盐

重铬酸钾K2Cr7O7或重铬酸钠NA2Cr2O7是方铅矿的有效抑制剂,对黄铁矿也有抑制作用。

(6)水玻璃(NA2O·mSIO2)

水玻璃又称硅酸钠,是非硫化矿浮选时最常用的一种调整剂,它既是硅酸盐脉石矿物的抑制剂又是矿泥的分散剂。

为提高水玻璃的选择性,长采用的措施有:

①与苏打配合使用②与多价金属阳离子使用③加温处理

(7)有机抑制剂

1.淀粉—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0O5)n

2.丹宁—在萤石、白钨矿、磷灰石浮选时抑制白云石和分解石。

3.羧基甲基纤维素—作镁脉石矿物(蛇纹石)的抑制剂。

4.木质素—高分子物质,吸附于矿物表面,使矿物表面存管亲水性。

5.腐殖酸—可作为亮煤、暗煤、褐铁矿、赤铁矿、磁铁矿的抑制剂。

3.介质PH调整剂

常用的PH调整剂:

1.石灰、又称白灰,广泛应用于硫化物浮选时作为PH调整剂。

2.苏打,即Na2CO3,是非硫化矿浮选中极为重要的PH调整剂。

3.苛性钠,强碱,价格昂贵,少用。

4.硫酸,可用于降低矿浆PH值,可活化硫化铁矿物的浮选。

4、分散剂和絮凝剂

(1)颗粒的分散与聚集状态

1.凝聚—指细粒受无机电解质的作用,粒子表面电动电位下降,从而引起互相聚集生成聚合体,称为凝聚。

2.团聚—颗粒在捕收剂的作用下,表面形成疏水膜,各颗粒疏水膜之间粘附缔合成团,称为团聚。

3.絮凝—细粒通过高分子絮凝剂的桥联作用成松散的、多孔的、具有三度空间结构的絮状体,称为絮凝。

(2)常用的分散剂

1.水玻璃

2.苏打—可配合使用少量的水玻璃增强器分散作用。

3.各种聚磷酸盐—常用的有三聚磷酸盐和六偏磷酸盐。

4.木亲磺酸盐、丹宁等—较少用。

(3)常用絮凝剂

1.无机电解质,如石灰和明矾等。

2.有机捕收剂,如非极性烃类油。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3、硫化矿常用浮选机

(一)常用机械搅拌式浮选机

1.XJK型浮选机基本结构

(1)XJK型浮选机主要结构及特点:

①盖板上导向叶片,具有导向作用。

②叶轮与盖板导向叶片间的间隙一般为5-8㎜。

③在空气筒下部,有一个调节矿浆循环量的循环孔。

(2)叶轮的作用是:

①与盘盖形成负压区,使矿浆自流、空气自吸并使矿浆循环运动;

②靠叶轮的旋转将吸入的空气碎散成气泡并使其弥散于矿浆中;

③叶轮的搅拌又使矿粒悬浮并充分和气泡接触;

④使药剂充分溶解和分散。

(3)盖板的作用是:

①即当矿浆被叶轮甩出时,再盖板下形成负压吸气;

②导向叶片对甩出的矿浆起导流作用;

③调节进入叶轮的矿浆量,增加矿浆内部循环;

④保证停车时叶轮不被矿砂埋住,从而防止开车时电机过载。

(4)影响浮选机充气量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叶轮与盖板的间隙。

②叶轮转数。

③进浆量。

④叶轮上部矿浆深度。

(5)XJK型浮选机型式较老,存在以下问题:

①空气弥散不佳,泡沫不够,易产生“翻花”现象。

②矿浆流速降低,浮选速度慢,粗而重的矿粒易于沉槽。

③充气量不易调节,难以适应矿石性质的变化,分选指标不稳定。

④构造复杂,功耗大,叶轮盖板装配严格,且磨损后充气量较小。

2.棒型浮选机

主要特点:

①斜棒轮。

这种结构能较好的克服密度较大、粒度较粗的矿物在槽内出现的“沉槽”现象。

②凸台及弧形稳流板。

棒型轮下面一个倒置的凸台起导向作用。

弧形稳流板的作用是使浆气混合物具有良好的整合作用。

③槽子浅。

由于采用扩散状叶轮,可保证气泡有足够长的矿化路程,实现浅槽作业。

④吸浆轮。

用来吸入矿浆。

3.大型维姆科浮选机

主要特点:

①采用了新型充气搅拌器及圆锥形泡沫罩。

②设有假底、套筒,增强了搅拌力并形成矿浆鍀大循环。

③矿浆可形成以竖轴为中心的涡流,时矿浆的充气量增大

④由于不能自吸矿浆,安装时需设置液面差200-300㎜。

(二)充气搅拌式浮选机

1.CHF-X14㎡结构及工作原理

它的主要特点:

①设计为直流槽形式,矿浆通过能力大,浮选速度快;

②采用离心式鼓风机供气,充气量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节;

③占地面积小,单位体积重量轻;

④矿粒在槽内悬浮,减少了槽内粗颗粒的沉积和分层作用。

⑤部件磨损及消耗少,能耗低,矿液面亦比较平稳。

⑥叶轮与盖板间的轴向和径向间隙较大,且易于安装和调节;

⑦药剂和能耗明显降低,选别指标有所提高。

⑧这种浮选机的缺点是泡沫不能自返尚需配置泡沫泵。

⑨该机适用于大、中型浮选厂的粗、扫选作业。

2.阿基泰尔浮选机

(1)它的主要特点:

A采用棒式梳子叶轮。

可在较低的转速下工作,足以保持较好的矿循环和空气分散。

工作时可以正反旋转,其叶轮使用耐磨材料,寿命长。

B叶轮与稳流板共同作用,可造成矿浆在槽内的大循环,消除槽内矿粒的分层和沉积现象,同时也强化气泡的分散作用;

C稳流板可翻转使用,故设备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D采用直流方形槽,一般有六槽、四槽或二槽组成机组,采用阶梯直流配置。

中矿返回需用泵扬送。

(2)工作原理:

利用棒式梳子叶轮搅拌矿浆,并使气流分散成均匀细小的气泡,空气有低压风源压入,矿浆与气泡流由叶轮抛甩至稳流板上经充分混合后进入分离区,泡沫产品自溢流堰溢出,矿浆自流至下一槽中。

3.BFP型浮选机

(1)优点:

转速低、耗电少、矿浆面稳定、充气量大、机件磨损小。

(2)缺点:

输送泡沫中矿必须使用专门的泡沫泵;为保证自流连接需要阶梯式配置,使操作和改变流程均不甚方便。

(三)充(压)气式浮选机

充气式浮选机,属于外部供气的无机械搅拌器类浮选机。

它是通过多孔的筛板和喷嘴把压缩空气由浮选槽(机)外部充入矿浆中。

最常用的是浮选柱,它分为充填式浮选柱、搅拌式浮选柱、电解浮选柱、旋流浮选柱、多产品浮选柱及接触式浮选柱等等。

(1)浮选柱的优点

1结构简单,制造和维护方便,投资小,运行费用低;

2创造适宜的气泡和颗粒动态碰撞以及气泡、颗粒结合静态分离环境,有利于微细粒级选别;

3可引入其他力场,强化分选,泡沫厚度、气泡大小和数量调节方便;

4浮选速度快,流程简化(一次作业相对于浮选机几次作业效果);

5富集比大,回收率高,处理量大,特别适合于处理微细粒级及易于自控和大型化。

(2)浮选柱的缺点

浮选柱的缺点是颗粒难以悬浮,气泡与颗粒接触几率小,为达到提高品位损失回收率,一般用于粗选、扫选作业,自流配置复杂。

而工业生产中应用好坏主要取决于其关键部件气泡发生器是否成功。

气泡发生器由外置和内置方式,在高碱度矿浆中气泡发生器易结垢堵塞且不便更换。

 

(四)气体析出式浮选机

气体析出式浮选机属无机械搅拌器类浮选机,通过改变矿浆内气体压力的方法,使气体从矿浆内析出弥散气泡,并使矿浆搅拌混合方式进行浮选。

它可分为真空式(减压式)和矿浆加压式两种,而矿浆加压式还可细分为空气自吸式(如喷射选流式浮选机)和压气式(如达夫克勒浮选机、气升式离心浮选机)两类。

1、喷射旋流式浮选机

工作原理:

矿浆与药剂在搅拌桶内,经充分搅拌接触后,加压给入搅拌器喷嘴,使矿浆呈螺旋状喷出,增加了矿浆与空气接触面积和夹带空气能力,充气量大,被高速喷射出的矿浆处于混合室的负压区,呈过饱和状态溶解于矿浆的空气以微泡形式有选择性地在疏水矿物表面析出,起到了强化气泡矿化捕集细粒矿物的作用。

特点:

大量析出活性微泡,强化气泡的矿化过程;充气搅拌器可乳化药剂,强化了浮选过程;气泡粉碎度高;气泡与矿粒的接触机会多,强化气泡的矿化过程;充气量大,气泡分布均匀,矿浆呈W型运动轨迹,矿液面平稳。

2、达夫克勒喷射式浮选机

达夫克勒喷射式浮选机,属于矿浆加压和空气吹入式浮选机,由槽体、旋流喷嘴(两个或多个)、泡沫溢流槽、挡板和尾矿导管等组成,其结构如图所示。

工作原理:

加压矿浆沿切线方向进入旋流喷嘴充气器,并沿其内壁旋转,然后通过喷嘴孔喷入浮选机;压缩空气通过安装在旋流喷嘴中心的空气导管进入,在喷嘴孔稍后之处喷出,以同中心的漩涡射流喷入浮选机;由旋流喷嘴喷出的矿浆和空气旋流,射向一块隔板,扩散能量并使矿浆向上流动,然后向下流入脱气室。

脱气室内无搅动,使矿化气泡聚集起来,上浮从泡沫槽溢出,从而使其在矿浆流进尾矿管前达到分离目的。

特点:

矿浆与空气一起加压进入浮选机进入浮选,该型浮选机浮选速度快,处理量大,动力消耗少,占地面积小。

四、硫化矿浮选方案

(一)铅锌分离浮选

处理硫化铅锌矿常用的浮选原则流程有优先浮选、混合浮选和等可浮性浮选流程三种。

就磨浮段数来说,精选回路中的再磨(粗精矿再磨、中矿再磨)流程最为常见。

无论是采用哪一种原则流程都会遇到铅锌分离和锌硫分离的问题。

分离的关键是合理地选用调整剂。

分离的一般方法如下:

铅锌分离。

由于绝大多数方铅矿的可浮性较闪锌矿好所以常用抑锌浮铅的方法。

抑锌的药剂方案有氰化物法、少氰法和无氰法。

氰化物法中常将氰化物和硫酸锌共用。

工业上用的最多的无氰法见表

表浮铅抑锌常用的无氰方案

无氰抑制方案

应用厂家举例

1.硫酸锌法

2.硫酸锌+碳酸钠(或石灰、硫化钠)法

3.硫酸锌+亚硫酸盐法

4.硫酸锌+硫代硫酸盐法

5.二氧化硫法

6.氢氧化钠法(PH=9.5,黑药)

7.高锰酸钾法

泗顶、诸暨、代蓝塔拉、丙村

水口山、清水塘、凡口、黄沙坪

栖霞山、日本和澳大利亚某些选厂

赫章、桃林

丰羽、松峰(日本)

梅根(德国)

克拉辛斯(前苏联)

近年来日推荐硫酸法抑铅浮锌。

它是将铅锌混合精矿在30℃条件下,用17%H2SO4溶液酸化,搅拌7~10min,使方铅矿表面受到硫酸的氧化作用变成硫酸铅而被抑制,闪锌矿经酸洗后表面清洁,再用硫酸铜活化更易浮游。

据报道,此法对于方铅矿的抑制效果达95%,闪锌矿仍有90%能够上浮。

浮铅厂将黑药与黄药混用或单用选择性好的乙硫氮作捕收剂,国外个别的选厂也将磺丁二酰胺酸(A-22)与黄药混合使用。

由于石灰对方铅矿有抑制作用,当矿石中黄铁矿少时,浮铅用碳酸钠作PH调整剂较有利。

原矿中含铁量较高时,则用石灰作PH调整剂反而较好,因为石灰能抑制伴生的黄铁矿对浮铅有利。

当闪锌矿中有易浮的与难浮的两部分时,为了节省药剂,改善铅锌分离指标,可采用以铅为主铅锌等浮的等可浮性流程。

单一的铅矿或锌矿均极为少见。

常见的为硫化铅锌矿,可分为铅锌矿,可分为铅锌矿、铅锌硫矿和铅锌萤石矿。

处理硫化铅锌矿常用的浮选原则流程有优先浮选、混合浮选和等可浮性浮选流程三种。

用硫化化合物类捕收剂浮选铅锌矿时,铅锌分离几乎都是采用抑锌浮铅的方案。

分离方法有三大类:

1.ZnSO

法。

ZnSO

往往需与Na

CO

、石灰、亚硫酸盐等混用。

被抑制的闪锌矿进入锌浮选循环时容易重新活化。

2.亚硫酸法。

使用的抑锌药剂主要有H

SO

、Na

SO

、和

气体等。

常用于闪锌矿浮选活性大的场和。

3.氰化物法。

但用氰化物的情况很少,通常总是配合其他抑制剂,即加强抑制作用,又节省氰化物用量,多与硫酸锌配合使用,但环境污染严重。

(二)复杂多金属矿石的选别

硫化铜锌矿、铜铅矿、铜铅锌矿统称为复杂多金属硫化矿。

1.铜锌分离

铜锌矿浮选分离与铅锌浮选分离很相似,一般都采用浮铜抑锌。

在复杂多金属硫化矿的浮选实践中,铜锌浮选分离目前还是一个较为困难的课题,其原因在于:

(1)铜锌矿致密共生。

如高温型矿床,黄铜矿长呈细粒浸染状存在于闪锌矿中,其粒度常在5um以下,造成单体解离和浮选困难;

(2)闪锌矿受铜离子活化。

活化后的闪锌矿可浮性与铜矿物相近。

此外,其他重金属离子如

等,也可活化闪锌矿;

(3)铜锌中往往黄铁矿含量高,对浮选过程干扰大。

铜锌分离方法有浮铜抑锌和浮锌抑铜两类。

后者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较少。

我国辽宁省红透山铜矿等处理铜锌矿石的选厂,主要应用亚硫酸钠、硫酸锌、硫化钠等药剂进行浮铜抑锌的工艺,或先浮铜硫抑锌在进行浮铜抑硫分离的工艺。

2.铜铅分离

多金属矿石中铅与铜经常一方铅矿与黄铜矿形式出现,由于这两种矿物的可浮性相近,故实践上一般先得到铜铅混合精矿,以后再进行铜铅分离。

(1)混合精矿的脱药。

实践上常用的脱药方法有:

1混合精矿进行浓缩,浓缩溢流丢弃,底流加入清水后再浮选;

2混合精矿浓缩,浓缩产品经在磨,以擦洗矿物表面后再进行分离浮选;

3用硫化钠脱药,用硫化钠使矿物表面捕收剂薄膜解吸,在经浓缩过滤将药剂脱出后浮选;

4加入活性炭,使之吸附矿浆中过剩的药剂。

(2)铜铅分离的方法。

铜铅混合精矿中的矿物祖坟,是选择分离方法的基础,据此可将铜铅分离方法分为:

方铅矿与黄铜矿为主的铜矿物的分离;方铅矿与斑铜矿、辉铜矿为主的铜矿物的分离两大类。

铜铅混合精矿中,Cu比Pb少时,多采用抑铅浮铜的方法:

Cu与Pb含量接近时则可考虑用抑铜浮铅的方法。

铜铅分离的方法过去主要用重铬酸盐抑制方铅矿浮选黄铜矿,或用氯化物抑制黄铜矿浮选方铅矿。

这两种方法都有环境污染问题,实践上已应用很少。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采用无氰无鉻的分离工艺制度已经基本形成。

(三)铜硫矿浮选分离

所谓铜硫分离是指硫化铜矿物(通常为黄铜矿)与硫化铁(通常为黄铁矿)之间的分离浮选。

实现铜硫分离的方案主要有三种。

1.石灰法

在石灰造成的强碱性介质中抑制黄铜矿。

多用于黄铜矿比较容易抑制的矿石。

缺点是泡沫易发黏,铜精矿质量你不高,设备及管道易结钙。

2.石灰+氰化物法

适用于黄铁矿活性较大,不易被石化抑制的矿石。

缺点是氰化物对环境污染较大。

对抑制后的黄铜矿,可采用降低pH及添加硫酸铜活化。

3.加温法

用于难分离的铜硫混合精矿。

加温可加速黄铜矿表面氧化,抑制黄铁矿。

我国白银有色金属公司铜硫矿选矿厂同时处理两种矿石;块矿中黄铁矿占89%~91%,只有少量的石英、阳起石和绿泥石等脉石;浸染矿中黄铁矿占22%~29%脉石是火山砾和凝灰岩。

铜矿物主要是黄铜矿,有少量的辉铜矿,斑铜矿和铜蓝。

浸染矿铜硫混浮,少加石灰,矿浆中游离CaO的含量,控制在100mg/m3左右,加捕收剂丁黄药100~200mg/t,起泡剂松醇油60~70g/t,得到的铜硫混合精矿,进入块矿二阶段前的预先分级,块矿浮铜是,加大量石灰,用量10~15kg/t,矿浆中的游离CaO在800mg/m3左右,浮出硫化铜精矿,槽底是黄铁矿精矿。

五、选矿工艺指标

1.处理原矿品位(克/吨)=处理原矿含金量(克)/处理原矿量(吨)

2.精矿品位:

是指平均每吨精矿中的含金量,它是反映精矿质量的指标。

3.精矿产率:

是指产出的精矿量占原矿量的百分比,它是反映选矿厂质量的指标。

4.尾矿品位:

是指选矿厂排弃的尾矿中,平均每吨尾矿中的含金量。

它是反映在选矿过程中金属损失程度的指标。

5.回收率:

是指采用各种选矿方法获得的最终产品含金量占处理原矿含金量的百分比。

6.选矿比:

是指处理原矿量与选出精矿量的比例,即每选出一吨金精矿所需要原矿石吨数,以倍数表示。

7.平均日处理量:

平均日处理量是指平均每个选矿工作日所处理的原矿量。

8.选矿车间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

是指矿山选矿全部职工在报告期内,平均每人所完成的原矿处理量。

9.选矿车间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

是指选矿厂平均每个工人在报告期内所完成的原矿处理量。

2.决策(分析并确定工作方案)

(1)分析原矿(黄铁矿和硫化铅锌矿)的基本性质及其可浮性;

(2)分析原矿常用的浮选药剂;

(3)分析实验室浮选设备的基本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