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07389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docx

高一下学期月考试题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3.21

一、单项选择题。

200704041

根据人口转型理论,一国的人口增长可区分为四个阶段。

下图为人口增长阶段模式图,读后回答1—2题。

1.人口增长发展至低稳定阶段时,决定人口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是

A.出生率B.死亡率C.移出率D.移入率

2.使用上图模式阐释一国人口增长过程时,以该国拥有下列哪种情况才具有意义

A.人口分布到处均匀B.种族文化及社会差异显著

C.禁止自由迁移国外D.相同的生活方式与收入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3—4题。

科学家在重庆巫山发现了一颗距今204万年的牙齿化石,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比以前发现的元谋人还早30万年。

这论证了“东亚人起源于长江三峡”的学说,也说明先前发现的北京人、蓝田人的原籍不在北方,而是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和生活半径的扩大,一支越过秦岭抵达蓝田,另一支则沿着东部平原迁移到了华北的北京,成为了“北京人”。

3.巫山是我国重要的

A.地形分界线B.温度带分界线C.干湿区分界线D.流域分水岭

4.东亚人由长江三峡北迁的主要原因是古自然地理环境

A.变冷B.变暖C.变干D.变湿

5.东营、攀枝花等城市兴起,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气候条件优越B.重大政治改革C.经济发展变化D.矿产资源的开发

6.下列国家中,基本上是近几百年来由移民建立起来的是()

①美国②加拿大③新加坡④新西兰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从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

据此回答7—9题。

7.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是

①老年人口规模巨大;②老龄化发展迅速;③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偏大;④老年人口比重比较稳定。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这种“城乡倒置”现象主要是

A.计划生育的结果B.人口迁移的结果

C.环境作用的结果D.医疗手段作用的结果

9.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针对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合理的做法是

A.进一步控制生育,减少人口数量B.迁出人口,解决劳动力过剩问题

C.增加社会福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D.改善环境质量,发展第三产业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不同年龄人口的数量比例关系。

读图,回答10—11题。

10.200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

A.5%左右B.7%~8%

C.8%~9%D.10%以上

11.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B.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使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特别是在农村

C.放松计划生育的限制可以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

D.“未富先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读山东省2003年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12—15题。

12.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最可能的是()

A.出生率上升B.死亡率上升C.人口总数下降D.自然增长率上升

13.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A.女性人口比重B.男性人口比重

C.生产力发展水平D.自然资源的多少

14.今后,山东省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有()

①就业压力大②养老负担重③老龄化的速度加快④劳动力数量短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5.下列产业的布局受人力资源影响较小的是()

A.信息产业B.芯片产业C.高级时装业D.印刷业

读下列人口资料表,据此回答16-17题。

16.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①人口增长缓慢  ②人口老龄化  ③人口增长快  ④年龄结构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7.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鼓励生育  B.接纳移民  C.计划生育  D.控制城乡人口流动

北京市总人口数量2006年已经突破1700万,其中流动人口数量510万,约占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

目前北京的人口发展给环境,资源以及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回答18—20题。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制约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交通动输条件

B.目前1700万的人口数量就是北京市合理的环境人口容量

C.降低开放程度可以很有效地控制北京市的环境人口容量

D.要预测未来北京市人口数量应重点分析人口的机械增长

19.关于我国民工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使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出现并外流

B.城乡和地区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引起农民工流动的根本原因

C.大量农民工的涌入,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不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D.使大城市人口老龄化严重

20.以下因素,属于“民工潮”发生的拉力因素的是

①城市经济发达,收入高;②城市医疗服务条件好;③城市教育条件好;④农村环境质量好,交通条件日益改善;⑤城市创业致富机会多;⑥农村劳动力过剩。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年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了1.2亿。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外,还有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

此外,人口的流动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

阅读上述材料,完成21-23题。

21.近年来我国人口的流动方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B.从城市流向乡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2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B.人口密度的差异

C.人均寿命的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3.建设三峡水库需移民达百万之多。

下列属于迁出地“推力”的是

A.移民不愿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B.库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小

C.移民迁入地经济发达,交通便利D.移民对迁入地的生活习惯不大适应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有关专家指出,今后我国人口发展仍将面临着“三大高峰”和“五大难题”。

据此回答24—25题。

24.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中国人口发展面临“三大高峰”,其中不包括

A.劳动年龄人口高峰B.就学年龄人口高峰

C.老龄人口高峰D.总人口高峰

25.我国人口发展面临以下“五大难题”,这些难题中与西部大开发关系最密切的是

①人口总体素质不高②流动人口规模庞大③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④艾滋病呈蔓延之势⑤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增大

A.①②B.②③C.④⑤D.①⑤

下图表达了四国4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据图回答26~27题。

 

26.有关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率判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最快的是甲B.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乙

C.丙国正处于高增长阶段D.目前丁国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

27.按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丙甲乙丁C.甲丁乙丙D.丙甲乙丁

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读表回答28~29题。

国家

人口出生率(%)

2.9

2.6

2.4

1.3

人口死亡率(%)

2.3

1.2

1.0

1.1

人口迁入率(%)

-0.2

-0.1

0.1

0.2

28.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9.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读下表,回答30~31题。

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表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人口总数

10年增长率(%)

0~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受大学教育人数(每10万人)

城市化水平(%)

第五次

(2000年)

12.7亿

11.66

22.89

66.78

10.33

3600

36.2

第六次

(2010年)

13.4亿

5.84

16.60

70.14

13.26

8900

46.6

30.2000年至2010年,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是

A.0~4岁人口B.60岁及以上C.城镇人口D.15~59岁人口

3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A.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B.我国目前劳动力严重短缺

C.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D.人口素质变化不明显

抚养比是区域内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读我国及甲省抚养比统计表,回答32~33题。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总抚养比

34.3

34.3

31.2

32.3

30.6

31.4

30.1

30.4

30.6

少年儿童抚养比

23.8

23.8

20.6

21.1

18.9

18.6

16.4

16.5

15.7

老人抚养比

10.5

10.5

10.6

11.2

11.7

12.8

13.7

13.9

14.9

全国

平均

水平

总抚养比

42.9

43.6

41.7

40.5

38.6

40.1

38.3

37.5

36.7

少年儿童抚养比

32.7

32.3

30.2

28.6

26.8

27.4

25.6

24.6

23.7

老人抚养比

10.2

11.3

11.5

11.9

11.8

12.7

12.7

12.9

13.0

32.根据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和少年儿童抚养比的变化推测其带来的后果,由此我国应该采取的措施可能是

A.提高人口增长率B.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

C.减少死亡率D.控制人口性别

33.甲省区总抚养比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因为

A.社会经济落后,人口大量迁移B.社会经济较发达,生育率偏低

C.老人抚养比升高,少年儿童抚养比下降D.男女性别比失调,出生率偏低

下图为“四个国家1960年和2011年人口数量状况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34~35题。

 

34.有关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德国人口总量和增长量最低B.美国人口增速和增长量最高

C.印度人口总量和增速最高D.沙特阿拉伯人口总量最低而增速最高

35.上述四个国家中环境承载力最小的国家是

A.沙特阿拉伯B.美国C.德国D.印度

下图为“2007年中国人口百分比示意图”,读图回答36题。

36.关于我国人口构成比例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男性比例大—传统生育观念影响②乡村人口比例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③劳动人口比例大—人口自然增长率低④人口老龄化—社会负担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37~38题。

 

37.如果a、b、c分别代表三个国家,下列对应正确是

A.a——德国B.b——尼日利亚C.c——印度D.b——日本

38.造成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国家强制性的政策③医疗卫生水平落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读我国2008—2011年人口统计图(不包括港澳台及海外华侨),完成39~40题。

 

39.2008-2011年,我国

A.人口增长率加快B.0-14岁青少年人口数量负增长

C.15-64岁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下降D.65岁以上老龄人口总量减少

40.“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负担轻、对经济发展有利的时期。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人口红利目前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

B.出生率越低越有利人口红利期的形成

C.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红利期对我国引进外资不利

D.随着老龄人口比重增大,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推动力将减小

41.城市起源的基本前提是()

A.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B.农业生产中出现剩余产品

C.商业生产的加快和商品交换D.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完善

42.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出现在()

A.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下游、恒河流域和黄河流域

B.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尼罗河下游和中美洲

C.刚果河流域、黄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D.尼罗河下游、亚马孙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密西西比河流域

43.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标志是()

A.大城市数目的多少B.各城市的人口多少

C.城市规模的大小D.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44.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新特点是()

A.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也比发达国家多

B.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普遍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相差很大

C.当前,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一般在70%以上,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大城市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明显

45.在城市化过程中,许多发达国家大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城市职能单一化B.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

C.限制人口增长D.限制重工业的发展

46.世界上最主要的城市群或城市带分布的地区有()

①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②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③日本太平洋沿岸④印度恒河沿岸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①②③④

47.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地理条件的承载力太小B.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和城市规模无限扩大

C.城市建设规划不合理D.中小城市发展影响了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48.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为强烈,环境变化最大的地方是()

A.城市B.乡村C.牧区D.林区

49.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

①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③住房困难;④失业人口增多;⑤水旱灾害频繁;⑥水土流失加重;⑦社会秩序混乱;⑧人口老龄化加快。

A.②③④⑤⑥B.②④⑤⑥⑦C.①③④⑤⑧D.①②③④⑦

50.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是()

A.多建房,增加建筑群密度,解决住房问题B.将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市的上风向

C.兴建工厂、解决就业问题D.加强绿化建设,增加园林和绿地面积

辽宁在清王朝时期仍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这里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开垦。

清王朝灭亡后的短短百年时间里,辽宁成为拥有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

据此完成51~53题。

51.清朝时期辽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是()

A.政治B.宗教C.交通D.军事

52.使辽宁成为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地区的城市区位因素主要是()

A.资源开发B.交通C.自然要素D.宗教

53.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A.城市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

B.军事因素的衰落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

C.交通运输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D.人口迁移是辽宁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

54.下列关于城市区位因素的正确的叙述是()

①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②有些因素如交通、宗教等对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已经很弱③有些因素如自然资源、军事等始终对城市区位影响很大④日本的筑波城的区位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55.深圳、珠海两市发展差异产生的原因有()

A.香港、澳门对内地的影响程度不同B.开放政策的灵活性程度不同

C.内河水运条件的不同D.地形条件的限制程度不同

56.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主要有()

①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②城市是区域的农产品生产中心③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④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

A.①③④B.③④C.②④D.①②③

57.下列城市在区域的发展中产生作用最大的是()

A.北京B.济南C.济宁D.曲阜

58.我国某省(区)分布的城市有①省会,②地级市,③县及县级市三类,其数目多少关系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①D.③<①<②

59.关于城市的职能和服务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A.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界限明确

B.大城市所具备的职能小城市也都具备

C.大城市不仅有小城市所具备的职能,而且也有小城市所没有的职能

D.城市的级别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60.关于中心地等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区域内,高级中心地的数目多

B.高、低级中心地的职能和服务范围相同

C.同一区域内,高、低级中心地的数目相同

D.同一区域内,高、低级中心地的数目和门槛人口不同

61.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①不同的功能活动②城市环境的优劣③距离市中心远近④交通便捷程度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62.从地域分布上看,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

 A.城市居民区的边缘地带B.城市的边缘地带

C.通达度最高的地区D.工业区的中心部位

63.有关城市地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的城市具有相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B.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有关,与自然环境无关

C.大城市的中心都是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

D.因为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现代北京市中心不是商务区而是重要行政区

64.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联系的,高级住宅区则与文化区相联系

B.在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是相邻发展的

C.形成分化在工业革命以前已经出现

D.高级住宅区往往与低地相联系的,低级住宅区则与高坡相联系

65.关于城市功能区的正确叙述是()

A.功能区的形成是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聚集

B.同类经济活动会造成同类功能的企业相互分离

C.城市不论大小,城市中都有文化区、行政区

D.每种功能区以一种功能为主,无其他功能

66.主要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B.住宅区C.行政区D.工业区

67.若仅考虑付租能力这一因素,城市各功能区由市中心到郊区依次为()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68.造成欧美等许多特大城市中出现“唐人街”的主要原因是()

A.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B.经济因素的影响

C.民族与宗教因素的影响D.地理因素的影响

69.下面是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四种方案(图2-1),最合理的是()

图2-1

70.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外缘的主要原因是()

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优越

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D.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

二、综合题

61.(10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发布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594万人,死亡人口913万人。

0-14岁人口数为25660万人,占总人口的19.4%,15-59岁人口数为91129万人,占69.0%,60岁以上为15340万人,占11.6%,其中65岁以上有10636万人,占8.1%。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22。

材料二:

人口老龄化指的是人口结构向老龄人口比重不断增加的方向发展的动态过程。

国际上较流行的标准是,若一国中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7%或以上,或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0%或以上,则可以认为是老龄型人口。

  

(1)2007年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是     ,死亡率是    ,自然增长率为     ,说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4分)

(2)据材料二可知,我国已成为   国家,主要是  的结果。

因此,我国会面临   等社会问题。

(3分)

材料三:

人口算术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总面积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个国家的总人口与可耕地面积之比。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表,回答问题。

国家

中国

印度

人口算术密度(人/km2)

129

313

人口生理密度(人/km2)

934

559

(3)据材料二的表中数据分析中国、印度两国人口压力较大的是,简单分析其压力大的原因和减轻压力的对策。

(3分)

62.(10分)材料一:

下图为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之一,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这一问题被称为城市________效应。

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城市降雨量量多于郊区?

(3)既可行并能减轻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A.扩大绿地面积B.把城市的大部分地方换成绿地

C.完善排水系统D.多建高楼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

图所示通商口岸的选择与它们方便的水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

 

(1)比较图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2)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

(写出两点即可)

(3)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其他交通线路的选择。

分别写出目前经过A、B、C三城市的我国南北铁路干线的名称。

63.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图2-2),完成下列要求:

 

(1)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___区,

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_______,故租金最。

(2)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区,因这里靠近,既有利于,又方便_______。

(3)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区。

(4)图中A、B、C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填字母)。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CABD6-10:

DABCD11--15:

CBCAD16-20:

ACDBA

21-25:

CDBBD26-30:

DACDC31-35:

CBBDA35-40:

ABCBD

41-45:

BBDCB46-50:

CBADD51-55:

AAACA56-60:

AABCD

61-65:

CCDAA66-70:

ACCAB

二、综合题

61.

(1)出生率为12.10‰  死亡率为6.93‰  自然增长率为5.17‰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三低”人口增长模式 

(2)人口老龄化 实行计划生育 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医疗保健问题

(3)中国原因:

中国人口生理密度大于印度,即人均耕地资源少于印度。

对策:

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依靠科技,提高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