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0776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

《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

河北省沧州市届高三联考地理试题

河北省沧州市2018届高三3月联考地理试题

本试题卷共16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

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根据我国城市化率的预测分析,2030年前我国农村人口净迁出的格局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在城市化进程中,从农村迁往城市的人口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

乡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持续外流,不仅带来突出的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也不可避免地造成大部分乡村聚落的衰落、兼并甚至消失。

据此完成1~3题。

1.从农村迁往城市的人口绝大多数是青壮年劳动力,是因为青壮年劳动力

A.视野开阔,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强烈B.善于接受新思想,向往清沽的城市环境c.身强力壮,能够胜任劳动强度大的工作D.家庭观念强,为下一代寻求更好生活环境

2.农村人口老龄化迫使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表现在

A.大棚农业、园艺农业规模扩大B.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循环农业方兴未艾 

c.人均耕地增多,粮食单产提高D.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成为农业发展方向 

3.因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迁而走向衰落、兼并甚至消失的乡村聚落,具有的共同区位特点是

A.邻近城市,与城市的联系比较紧密B.青壮年劳动力多,人均耕地少

c.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环境承载力弱D.环境恶化、资源贫乏、聚落规模小

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沙漠位于巴西马拉尼昂州的海滨地带,由众多白色的沙丘和深蓝色的成水湖共同组成,被称为“千湖沙漠”。

沙丘从海岸一直向内陆延伸50千米,如同平铺在大地上的洁白床单,面积达1500平方千米。

尽管有沙漠般的外貌,但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年降雨量达到1600毫米,干湿季分明。

图1示意巴西马拉尼昂州的地理位置和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沙漠景观。

据此完成4~6题。

4.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沙漠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盛行风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B.流水、风力的搬运与沉积作用

c.狂风暴雨的冲刷与搬运作用D.干燥季节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

5.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沙漠中众多湖泊的形成原因是

A.雨季丰沛的降水汇聚于沙丘谷B.旱季地下水渗出地表,积水成湖

c.雨季蒸发量大,水汽凝结于沙丘谷D.旱季河流水量小,洼地汇水成湖

6.观赏“千湖沙漠”景观的最佳时段是

A.1~3月B.4~6月

c.7~9月D.10~12月

岱海是内蒙古境内的内陆湖泊,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50~450mm,有22条河流汇入,为内蒙古人口密集、农牧渔业发达地区。

据记载,岱海面积曾达到200平方千米,而现今仅为78平方千米。

近40年来,岱海面积不断减小,富营养化不断加剧。

图2示意岱海流域。

据此完成7~8题。

7.岱海面积的不断缩小,对其周围地区水循环带来的影响是

A.降水量减少,水循环周期延长

B.地表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抬升

c.热岛效应显著,大气环流增强

D.湖泊周边气温上升,蒸发量增加

8.为了遏制岱海面积的不断萎缩,岱海流域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A.湖岸植树造林,增强植物蒸腾B.河流上游修建水库,调节径流 

c.严禁布局排污企业,防止水体污染D.减少河流开采量,增加入湖径流量

高铁是指设计开行时速在250千米以上,并且初期运营时速200千米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

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日新月异,“八纵八横”高铁网的宏大蓝图已初见端倪,基本形成十大“米字形”高铁枢纽城市,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位于黄河沿岸的郑州。

图3示意郑州“米字形”高铁线路分布。

据此完成9~11题。

9.“米字形”高铁枢纽城市一般布局在

A.华北平原的特大城市B.东部沿海大城市

c.中、西部区域中心城市D.省(区)级直辖市

10.“米字形”高铁的建设,给郑州市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服务范围扩大,交通通达度提升B.城市职能增多,行政服务等级提高 

c.高端制造业发展,科技人才集聚D.抑制房价,有效解决居民安居问题

11.根据郑州高铁发展和区位特点,推断郑州市主城区空间形态的变化特点是

A.沿“米字形”高铁向四面八方扩展

B.沿京广高铁向南北延伸 

c.沿开工建设的高铁方向延伸 

D.沿陇海高铁向东西方向扩展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木材是人类主要的生产与生活资料,主要取自森林资源。

我国是一个森林覆盖卒不高的国家,由于森林资源的短缺,许多木材制品已被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替代,但其环境效益不佳。

鉴于此,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图5示意我国某国营林场林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1)与传统林业比较,说明林业循环经济的主要优点。

(8分)

(2)指出并说明林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中需要完善的环节。

(6分)

(3)分析许多木材制品被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替代,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4分)

(4)请就该国营林场林业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6分)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美国的工业锈带横跨美国东北部,包括五大湖区以及中西部的一些州,煤炭、钢铁和汽车工业发达,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有匹兹堡、底特律、布法罗等,曾是美国立国的基石。

20世纪中期以来,制造业向东南部转移、自动化升级、美国钢铁和煤炭业的衰落、全球化和国际化等各种经济因素交相作用,这些工业重镇城市步入衰败和凋落的漫漫长路。

目前,工业锈带城市正经历着历史性复兴,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6示意美国五大湖区工业城市和资源分布。

(1)阐述美国工业锈带曾经是美国煤炭、钢铁、汽车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6分)

(2)分析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工业锈带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

(6分)

(3)阐析为了历史性的复兴,美国工业锈带采取的有利措施。

(6分)

(4)在振兴工业锈带的进程中,工业锈带曾经走过“去工业化”的弯路,效果不佳。

试说明其原因。

(4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   选修3:

旅游地理】(10分)

秘鲁马丘比丘古城位于秘鲁境内安第斯山脉,被称作印加帝国的“失落的印记城”。

整个古城遗址高耸在海拔约2350米的山脊上,俯瞅着乌鲁班巴河谷,为热带丛林所包固,是秘鲁著名的前哥伦布时期印加帝国建于约公元1500年的遗迹,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马丘比丘是南美洲最重要的考古发掘中心,也因此成为秘鲁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

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

但这里已经显现出遭到破坏的迹象,四周的环境也遭到了污染。

图7示意秘鲁马丘比丘古城。

简述保护马丘比丘吉城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44.【地理   选修6:

环境保护】(10分)

“负碳经济”是一种以吸收转化二氧化碳为主要形态,使二氧化碳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的经济模式。

目前“负碳经济”理念在中国已悄然变为行动。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经过科技攻关,已经掌握了将菜油加工转化为生物柴油的技术。

据估算,如果将我国南方的4  亿亩冬闲田种上油菜,然后转化为生物柴油,即可相当于再造一个永不枯竭的“绿色大庆”。

说明推广菜油生产生物柴油技术并使用生物柴油带来的生态意义。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

第I卷

每小题4分,共140分。

1.A2.D3.C4.B5.A6.C7.A8.D9.C10.A11.D12.C13.B14.D

15.B16.B17.D18.C19.C20.D21.A22.A23.D24.C25.C26.D27.A

28.B29.D30.B31.B32.A33.C34.B35.A

第H卷

36.(24分)

(1)森林作为木材方面:

高效利用森林资源,推进造纸业、家具制造业对木材进行深加工,实现森林资源的最大增值;推进“三剩物”回收再利用,物尽其用,减少浪费,清沽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每点2分,共4分)

森林作为生态条件方面:

充分利用森林氧吧和优美环境,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充分利用森林环境中的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推进与养殖业、种植业的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

(每点2分,共4分)

(2)利用禽畜类粪便、植物枯枝落叶和草被植物生产沼气,解决林场生活用能问题,减少林木樵采;采伐区应划分轮采区,及时进行抚育更新,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家具制造业和造纸业要把好环保关,发展绿色家具制造和造纸业,减少环境污染。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每点2分,共6分)

(3)钢材、铝材、塑料、水泥等产品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而这些资源和能源大多为不可再生资源,大规模生产会导致资源枯竭,打破生态平衡;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严重污染环境,其环境效益较差。

(每点2分,共4分)

(4)加大科技投入,培育速生优质树种,缩短木材的生长周期;保护生态环境,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推进“林业+互联网”的运营模式,创新自主品牌,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37.(22分)

(1)煤铁资源丰富、五大湖廉价通畅的水运;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高等教育水平高,科技力量

雄厚;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

(答出任意3点,得6分)

(2)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差;土地、劳动力价格上涨;工业设备陈旧,管理方式落后;钢铁、煤炭过剩,市场竞争激烈。

(答出任意3点,得6分)

文科综合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第1页(共5页)

(3)防治污染、美化环境,走绿色城市发展之路;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优化升级,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高端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金融、贸易、旅游、教育等第三产业;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及相关服务,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

(答出任意3点,得6分)

(4)制造业作为重要的经济部门,在整体上仍为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做出贡献,没有蓬勃发展的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难以发展;(2分)没有规模较大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提供多的就业岗位,人口拉力过小,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狭小,城市环境得不到改善,城市衰弱趋势难以遏制,工业锈带的振兴便是一句空话。

(2分)

38.(14分)

意义:

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2分)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

一体”协调发展。

(2分)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分)

建议:

①牢牢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

(2分)②培育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着力增加农民收入。

(2分)③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2分)④创新农村投融资机制,加大支农力度,促进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

(2分)

39.(12分)

原因:

①这一制度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适合我国国家

性质、国情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分)②这一制度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和实现人民利益;有利于发挥政治协商

的优势,凝聚共识,保持社会政治和谐稳定和国家的和平统一、长治久安。

(3分)

(若考生答出“这一制度保持和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促进了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实现

人民民主,扩大人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等答案可酌情给分)

各政党职责:

中国共产党应当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依法执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全体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分)

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要积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参加国家政权,积极为国家发展建

言献策,实施监督职能,运用自身特长为社会发展发挥作用。

(3分)

40.(26分)

(1)该观点看到了优秀礼仪文化的重要作用,但忽略了礼仪文化的糟柏所产生的消极作用。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礼仪文化不仅会影响个人的成长历程,也会影响民族形象和国家发展。

(3分)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礼仪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

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分)③传统礼仪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变迁,不断满足人民精神

需要,就起积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也会有消极作用,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柏,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4分)

(若考生答出“传承优秀礼仪文化有利于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酌情给分,但不超过总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应该着眼于今天的现实,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礼仪文化。

(4分)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我们在加强礼仪养成教育中,对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要继续保持发扬;对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自觉加以改造或

剔除。

(4分)

③我们要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在尊重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剔除礼仪文化的糟柏,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

现代文明礼仪。

(4分)

(学生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亦可得分,不超过满分)

(3)答案示例:

①在学校环境建设中,融入礼仪教育。

(2分)

②以课堂教学和德育活动推动礼仪教育。

(2分)

41.(25分)

(1)促进作用:

推动了人民的思想的转变;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改变了封建土地经营方式和所有制关系;提高了农业技术和经济效益;造成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市场、资源和劳动力,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8分)

(2)相同之处:

都是政府支持的固地;都与经济利益的追求有关;都促使土地向少数人集中;都

给农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

(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原因:

①当时英国正处在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中国处在封建社会晚期,满洲贵族厉行民族压迫。

②英国当时在重商主义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③从固地本身来看,英国的固地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而清初的固地主要是巩固满洲贵族统治的需

要并且违背农耕社会发展要求。

(11分,一点4分,三点11分)

42.(12分)

示例:

从新生词汇的变化看新中国政治建设历程(3分)

从材料三个阶段政治性新词的变化,可以看出,从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到文化大革命民主法治遭到破坏再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恢复发展,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经历了曲折过程。

阐述:

1.1949年到1965年,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人代会”“人

民政府”等新词汇是这一时期政治状况的体现。

2.1966年到1976年,“左倾”错误思想泛滥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爆发,社会民主法治遭

到严重破坏。

“革委会”“红卫兵”“走资派”等新词是民主法治遭到破坏的体现。

3.1977年到1990年,文革结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社会民主法治逐渐恢复和发展。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1982年修改了宪法,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另外,在“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指导下,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

“党建”“换届”“一国两制”等新词是这一时代特征的体现。

(9分)

【评分标准】

(1)论题(3分)

等次分值答题情况

一等

3分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

能够充分挖掘材料信息,提出明确合

理的论题。

二等1-2分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

三等0分无论题或论题与题目无关。

(2)史实与论证(8分,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与题目相关的具体史实加以论证)

等次分值答题情况

一等

7-8分能够引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对史实的分析准确,

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成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二等

5-6分能够围绕所定论题,阐述自己的论题;所举史实与论题基本能构成逻辑关系;论述较完整、清晰,文字通顺。

三等

3-4分所举史实对论题支撑不足,或史实与论题之间逻辑性不强;论述不够

严谨,文字较通顺。

四等

0-2分论述文字与论题关系不清,或无关系;结论错误;没有逻辑性,文字不通顺。

无史实论证或只有单个史实且无论证。

(3)结论与论题一致,1分。

43.(10分)

从政府角度加强对马丘比丘吉城保护工作的管理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施保护监测,制定参观预约、限流的规定,有效调控游客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其他答案合理亦可;每点2分,共10分)

44.(10分)

利用冬闲田种上油菜,可以充分利用闲置的土地资源,平衡土壤养分;(3分)油菜在生长过程中大量吸收二氧化碳;(3分)利用先进技术,以菜油为原料加工生物柴油并使用过程中,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4分)

45.(15分)

(1)内容:

确立司法独立原则;废除残酷的刑罚和刑具;建立律师制度;建立法官制度。

(8分)

(2)积极影响:

将近代先进的司法理念和制度引进了中国,是反封建、建立民主制度的体现;开创了相对公平的司法制度环境,有利于维护司法的公正和民众利益;有利于中国司法的近代化。

(7分)

46.(15分)

(1)表现:

由中立逐渐转向援助英国及反法西斯国家。

(2分)

原因:

法西斯势力对外侵略加剧,已经严重威胁到美国的利益和世界和平;美国对世界战争局势的认识逐渐改变;英国及其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处于不利状态。

(6分)

(2)影响:

有利于壮大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利于缓解美国的经济危机。

(7分)

47.(15分)

(1)背景: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东汉建立初期,匈奴进犯边疆;窦固多次出击匈奴,取得了胜

利,为班固出使西域提供了条件;班固在战争中显露出个人才华。

(8分,答出四点即可)

(2)简析:

推动了东汉和西域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平定西域,恢复了东汉对西域的管辖,为西域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奠定了基础;班超恢复了西域都护,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条件;班固派甘英出使大秦,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7分,一点2分,四点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