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12917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docx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

写人写事老师教案

【篇一: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案教师】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教学目标:

1、学习准确表达自己的心灵感悟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激之情和敏锐的感受力

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

2、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草色袭人

植物们没有规则生长的样子

腰肢柔软

穗子饱满

绿色衣裙随风摇曳的样子

美好又撩人

我有了与之亲近的念头

忍不住弯腰嗅一嗅

顿时天空都绿了

一只灰喜鹊泊在我前面

拉下一泡白色粪便

兀自离去

生命有大自在

喜悦宁静无拘

在这个午后被我撞见

这是美女学生写的诗。

是的,生命自有大自在,人生的许多图景也非常美丽,但我们的眼睛却常常熟视无睹,为什么呢?

因为心灵的麻木。

触动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双眼饱含感动的泪水,只有这样,心中才会有美丽的彩虹,而你的笔下才会流淌出动人的文字.心灵的触动诱因是外在的,但其根源在于人性的光辉;心灵的触动看上去是偶然的,其根源是常怀感激之心。

心中有爱,眼中才能有泪。

二、教材内容总结触动心灵:

情感共鸣理性思考

怎样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1、发掘感动点。

2、提炼素材。

3、整体构思。

(拟提纲)

怎样才能抓到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1、培养感受生活的意识。

2、调动生活情趣。

3、要抓独特感受。

怎样做到提炼素材,深入思考生活?

1、反复思考,不断深入。

2、要抓住生活中感动点。

三、品味生活,发掘感动点

冰心说: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经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但不是悲凉。

”生命因情感而完美,作文因情感而动人。

每个语文老师都希望在学生作文中感受到那来自生命的内在波动和不可抑制的情感,都希望学生的作文因情感之花而鲜艳、芬芳。

“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一直是高考对作文的首要要求,新教材的第一篇作文指导就是《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但是,学生的作文现状却是虚情假意泛滥。

情不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喜欢胡编乱造。

胡编乱造的材料脱离现实生活,当然无真挚感情可言。

真挚的感情来自内心,来自生活,所以我们第一要做的是教会学生品味生活,唤醒情感。

1、《两道选择题》

上课了,老教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

?

我受一家机构委托,来做一项问卷调查,请同学们帮个忙。

?

一听这话,教室里轻微的一阵议论:

问卷?

比上课有趣多了。

问卷表发下来,同学们一看,只有两道题。

1、他很爱她。

她细细的瓜子脸,弯弯的娥眉,面色白皙,美丽动人。

可是有一天,她不幸遇上了车祸,痊愈后,脸上留下几道大大的丑陋疤痕。

你觉得,他会一如既往地爱她吗?

a、他一定会b、他一定不会c、他可能会2、她很爱他。

他是商界的精英,儒雅沉稳,敢打敢拼。

忽然有一天,他破产了。

你觉得,她还会像以前一样爱他吗?

a、她一定会b、她一定不会c、她可能会一会儿,同学们就做好了。

问卷收上来,教授一统计,发现:

第一题有10%的同学选a,10%的同学选b,80%的同学选c。

第二题呢,30%的同学选了a,30%的同学选b,40%的同学选c。

?

看来,美女毁容比男人破产,更让人不能容忍啊。

?

教授笑了,?

做这两题时,潜意识里,你们是不是把他和她当成了恋人关系?

?

?

是啊。

?

同学们答得很整齐。

?

可是,题目本身并没有说他和她是恋人关系啊?

?

教授似有深意地看着大家,?

现在,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第一题中的‘他’是‘她’的父亲,第二题中的‘她’是‘他’的母亲。

让你把这两道题重新做一遍,你还会坚持原来的选择吗?

?

问卷再次发到同学们的手中,教室里忽然变得非常宁静,一张张年青的面庞变得凝重而深沉。

几分钟后,问卷收了上来,教授再一统计,两道题,同学们都100%地选了a。

教授的语调深沉而动情:

?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爱,亘古绵长,无私无求;不因季节更替。

不因名利浮沉,这就是父母的爱啊!

?

五月的阳光温暖明媚,透过窗户,斜斜地射进来,照着一张张年青的溢着感动的脸。

2、材料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我们写记叙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

根据同学们的阅历、生活范围,可侧重从以下几方法进行记叙文材料的积累:

(1)家庭:

包括家庭成员以及成员间发生的事情,家庭生活及生活方面的发展变化等。

(2)学校:

包括师生及师生间发生的事情。

例如,有关学习、友谊、交往及成长等方面的事情,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等。

(3)社会:

包括社会上各种人和事。

例如,各种场景、各种活动、风土人情、新人新事及自己参予的社会活动及社会实践等。

(4)回忆:

对自己经历和接触过的人或事的回顾。

(5)想象:

想象类记叙文的特点是:

通过想象,写现实中还未发生的事情。

表面看,这种作文的内容似乎跟积累材料没有关系,但实际上,这种想象也要以生活实际为基础,跟积累的材料有某种间接的联系。

学生活动:

点学生说生活中遇到的最打动自己的人和事。

3、遍读精品,陶养情感

情感的小苗要茁壮成长,必有一块沃土,生活经历是沃土,文学作品也是情感肥沃的土地。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个文本就是一个情感世界。

从作品中吸取并体验情感,以情陶情,是学生学习中可以长期坚持下去的一种做法。

学生活动:

推荐自己读过的打动过自己的文章。

《我与地坛》《背影》《不肯死去的心》《下辈子还做您女儿》

四、善用细节,抒发情感

1、所谓细节描写:

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场景以及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之中。

它往往用极经济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

作家李准说:

“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

”正所谓的的“于细微处见精神”。

2、描写人物的方法有:

动作描写、神情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

从描写角度分,描写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环境描写又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3、感知细节领悟方法:

下列四组文段,每组中一段无细节描写,一段有细节描写,两段形成对比,请感知细节描写的妙处,并总结慢说细写的方法。

第一组:

(1)那时已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踏黄泥。

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2)那时已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

父亲头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

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总结慢写的方法:

显微镜式细写第二组:

(1)他费了很大的力气,终于艰难地爬了上去。

?

?

买了橘子过铁道时,他既要爬上爬下,又要抱着橘子,似乎手忙脚乱。

(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

?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总结慢写的方法:

聚焦定格第三组:

(1)绒绒的雪花像棉絮一般,铺天盖地地飘落下来。

一阵风吹来,被卷起的雪花有的落在伞上,有的落在人脸上。

(2)绒绒的雪花像棉絮一般,铺天盖地地飘落下来。

一阵风吹来,被卷起雪花,团团片片,纷纷扬扬,有的打在雨伞上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像千万条春蚕吃着桑叶,还有的飘在脸上,感觉湿润润、冰凉凉?

?

总结慢写方法:

调动各种感官描写第四组:

(1)可我能够感受到妈妈并没有出去,仿佛到了我的床前,我似乎能听到妈妈平和温柔的呼吸声。

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的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

(2)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

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

总结慢写方法:

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4、欣赏细节:

说说下面这些文段是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

(1)堆的作业,先做哪科好呢?

不如抓阄吧。

于是,我撕下几张小纸条,把所有科目分别写到纸条上,揉成团,在手心里用力地摇,接着,两手一张,纸团便散在桌子上。

我轻轻捏起离我最近的一张,顺着褶皱慢慢打开,这时纸条上出现了一个“理”,难道是地理?

再伸,原来是物理。

(2)的老板算什么?

这年头大街上的老板比春天的燕子多,比秋天的蚂蚱多,比夏天的蚊子多,比冬天的雪花多。

(3)他们把我带到了一棵枣树旁边。

抬头一看,树上挂着一树的大红枣,那枣个个都通红通红的,圆润、包满,还挂着露珠,一个个像小灯笼一样在早晨的阳光下闪闪发光。

看着这树上一串又一串的大红枣,我心想,这不会就是他们所说的好事吧?

5、品味经典

父亲

父亲是三天前的一个下午到家的。

当时无人在家,他搁下背篓蹲在门口抽叶子烟。

楼上的张婆以为是盲流,呵斥他走开。

我向父亲求证此事时,他像犯了错的孩子,局促地搓着双手,目光游移,嗫嚅地说:

?

下次,我一定要穿周正点。

?

家里不宽敞,我们把父亲和儿子安排在一间屋里。

父亲进屋不久,我就听见巴掌落在脸上的?

啪?

声。

开门一看,儿子正大吵大闹:

?

你脏,你脏,不准你亲我,滚出去!

?

我对儿子动了武,妻子对我怒目而视。

父亲垂着手,呆呆地站在一旁,这一夜很晚还听见父亲辗转反侧的声音。

次日早晨,妻用不友善的腔调对父亲交代:

?

茶几上有好烟,有烟缸,别抽叶子烟,别乱抖烟灰。

别动音响,别动气灶,别动冰箱,别动电视……?

父亲谦恭地说:

?

叫我动,我也动不来的。

?

中午我俩回来,看见满地的水,父亲正蹲在地上,拿着抹布,手忙脚乱地擦地板。

妻子一甩手进了卧室,?

砰?

地一声关了门。

父亲便立即又像做错了事一般,不知所措起来下午下了一场小雨,下班回来不见父亲。

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

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

哼?

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父亲说:

?

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

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

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

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

?

这5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

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

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

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

?

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

父亲执意要走。

怎么留也留不住,我决定叫一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

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待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

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

?

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

?

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霎时百感交集。

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过腰,开过车门。

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

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

但我们能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

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

但我们呢?

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

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的乞谅和深情致敬啊!

五、提炼素材,善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发掘素材意蕴

1、素材:

指的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

这些材料并不能都写入文章之中。

这种生活“素材”,必须经过作者的集中、提炼、加工和改造,这就是提炼素材。

意蕴即人在素材中所见到的意义。

我们要善于发掘素材意蕴,写出自己的体验,个性化的体验才能触动心灵。

所谓体验就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也就是亲身经历的意思。

“体验”是一种认识活动,包含着感受与认识。

一般来说,作文中描写的体验,不仅包括生活体验,也包括感觉体验、情感体验、心灵体验等等。

写作者要能通过对生活、感觉、情感、心灵等体验的描写,把读者带到特定的场景中,让你的读者也随着你的体验,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这样才能让你的读者在你的作文面前形成深度阅读,走进文字,也走进你的内心世界和你交流,并对你的作文形成再创造,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并进而上升到一种审美体验。

可以说,高质量的作文,不可能仅仅停留在所谓的“写生活”层面,尽管你的作文如实地记录了“生活”,但没有刻画出你对生活、感觉、情感、心灵等体验,你的作文同样难以吸引读者。

因此,高质量的作文,也只有为你的读者创作出对生活、感觉、情感、心灵等体验,才能真正吸引读者。

2、记叙文如何写出自己的体验

(1)具体细致的描写,尤其抓住细节描写且描写过程中,倾注写作者浓浓的情感

(2)用内心独白表达内心独特的体验和情感

(3)用议论抒情写出独特深刻体验感悟的几种常见方式:

a将题材放在宏观的高度去思考,写出自己独到的体会认识和感悟。

《浸泡过的陈山楂》讲述了一个有关外婆的感人故事——陈山楂的味道“有苦有甜”但在外婆用爱和蜜的浸泡、熬制下变得香甜,让年幼的我感到浓浓的爱,但慈爱的外婆终究还是去世了,没人帮我让陈山楂变得香甜了,而我在外婆的追忆中有了独特的体验感悟:

“人生,是一段很漫长的旅程,也许像陈山楂那样,苦多于甜。

但人生也没什么畏惧的,因为泡过蜜的陈山楂,很香甜。

作者站在人生一定的高度的体验感悟比较深刻,读来让人回味不已。

b推己及人,由个别到一般,以小见大来书写体验感悟:

《踮起脚尖》叙写父母深夜回家,为了不影响“我”二踮起脚尖走路的故事,作者发出如下的体验感悟:

“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生有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我有什么?

我有父母踮起的脚尖!

父母是平凡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伟大的,是无与伦比的,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财富。

”这里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了升华,由个人体验上升到普天下的父母之爱,使主题更富有深意。

c由现象看本质,因事见理,写出材料所蕴含的哲理意义:

优秀作文《绿色生活》,文中塑造了一个绿色意识浓郁的“外婆”形象,她的绿色意识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调整空调温度、垃圾分类、送菜篮子等。

作者的体会感悟并没有停留在绿色环保上,而是从“外婆”的身上看到了更深的哲理:

【篇二:

写人教案】

一、导入

1、在我们心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或愿望,有人说理想是一盏不熄的灯,能照亮夜行的路。

我要说理想是一颗树种,有一天它会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我想我们同学心中一定会有美好的愿望。

今天我们就共同畅谈一下你的理想和愿望。

2、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1页习作部分,看书中怎么说,提出了哪些要求?

找一名学生读。

大家想想这次习作的题目是什么呢?

要求是什么?

①出示题目

②出示习作要求

二、指导审题

1、这次作文是以“假如我是……”为题。

这是半命题作文。

作文时要根据自己的文章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而且题目中有两个关键字眼“假如”,则说明这是一篇想象的作文,“我”强调有假设、如果的意思。

以第一人称来写。

“……”是自己某种美好愿望,那么,你的愿望是什么,就填什么。

谁能补充好?

学生说:

假如我是老师、警察、校长……

2、同学们说得很好,写这样的想象作文,同学要驰骋自己的想象,大胆、勇敢、敢于想。

那想象的时候要注意:

①有意义,对社会,对别人有益处。

如:

你是市长为人民做好事。

②想象合理。

要从当前现实出发,有一定合理性。

③想象具体、不笼统。

3、下面我们就分小组畅谈自己的理想。

学生说。

4、同学们刚才说得不错。

不论在说或写的时候,开头,从现实入手,点明时间,地点及我的角色,从现实生活入手,主体部分展开想象,结尾回到现实,照应开头,点明中心。

总——分——总

5、读范文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我就会拿起神笔,把世界变得富裕而漂亮起来,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先来到农村的学校用我的神笔,画出一座二层小楼,让同学们在楼里,每天都高高兴兴的上课。

我又来到农民伯伯家,如果没有电视、电饭锅等日常生活用品的话,我会把它们一一画出来,放在农民伯伯的家里,好让他样不用上山砍柴,就成天吃上香甜可口的饭菜了。

我又来到种植蔬菜基地。

再画出一个喷药的箱子和几盒农药,把药倒进箱子里,喷在蔬菜上,把虫子去掉,好让人们吃的放心,再卖一个好价钱。

我又来到了一个大沙漠,我要画出一棵棵小树苗,一辆喷水车,再挖出一个个坑,浇上水,让小树长大,为祖国填上一片绿色。

如果,我真的是神笔马良的话,我会让这些成为现实

板书:

假如我是……

教师科学家校长

神笔马良云花

从现实生活入手展开想象回到现实

时间、地点、角色具体点明中心

总分

五年级语文习作《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五年级语文第十二册习作七——《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描写等方法写人,力求突出人物的特点。

2、深刻体会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突出的性格特征,学会在描写时体现人物的思想

情感,并加入自己的亲身感受。

3、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

4、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恰当的描写,写出人物的特点。

课前准备: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留心他们的语言、动作、外貌等特征,然后选

择一位印象深刻的人作为描写对象重点观察。

教学过程:

一、启发回忆,激发学生兴趣:

1、回忆本组课文中的几个人物,说说他们的特点。

2、想一想你看过的童话故事或者影片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形象?

这些人物都有哪些特点呢?

3、想一想,生活中你身边有哪些人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课堂交流,确定写作素材:

1、明确要求:

写一个你印象深刻的人。

通过具体的事例,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

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题目自拟。

2、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经常和各种不同

的人打交道:

在这些人中,有你熟悉的

人,有你喜欢的人,有你讨厌的人,有你敬佩的人?

?

这些人中,你对谁印象最深刻?

能不能把他(她)介绍给老师呢?

3、交流指导:

(1)你准备写的这个人是谁?

(2)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3).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呢?

仔细回忆这个人的一些情况,比

如做过的事,他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

闭上眼睛,让人物在你的头脑里动起来,像放电影一样。

(4)具体讲讲他(她)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原因。

(5)你准备通过什么事表现他(她)的特点?

4、小组互议:

学生分四人小组交流以上内容,让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启发,然后启发学生根据自己所要介绍的人,自拟习作题目。

(教师教给学生有关拟题的方法。

如:

可按人物性格特点拟题,可按人物品质特点拟题,也可按典型事例拟题等等。

设计意图:

通过回忆课文中的人物、影片中的人物,让学生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通过启发回忆身边的人,交流互议,确定写作的人物。

三、读写联系,领悟写作方法:

1.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课文中领悟写法。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作者是抓住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写的?

请以你最感兴趣的一篇文章为例,谈谈作者是怎样根据人物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细致描写的?

(将相关句子读一读)

2.引导学生从习作中领悟写法。

(1)指导学生从优秀习作中领悟写法。

教师介绍一篇优秀习作。

想一想说一说:

这篇习作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

(2)指导学生从病例习作中体会写法。

出示“病例”。

引导学生互议,提出修改意见。

(3)引导学生归纳写法:

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

从学过的课文和读过的优秀习作,以及从刚才讨论修改的“病例”中,你认为要介绍一个人物,必须注意哪几方面呢?

然后教师揭示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

第一,要抓住具体的事写人,可以是“一人一事一品质”,可以是“一人多事一品质”,也可以是“一人多事多品质”。

第二,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优秀习作,修改病例习作,让学生感受写作方法,体会如何才

四、构思起草,修改完善

1.创设情境,激发构思起草的兴趣:

同学们都想把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个人介绍给老师,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老师不可能听同学们一个一个来介绍。

如果你们将自己最需要告诉教师的那个人写下来给老师看,不就行了吗?

现在我们开展一次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

在起草前先构思一下,然后再起草,凡能在25分钟时间内完成初稿的同学可获得“妙思奖”。

2.学生独立构思起草,教师巡视,并对习作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辅导。

3.对在25分钟内完成习作初稿的同学授予“妙思奖”。

没有完成习作初稿的同学可以继续写,已经完成习作的同学可以尝试修改。

设计意图:

通过限时起草,让学生在限定时间里完成习作,提高习作速度。

培养学生流畅表达,自由表达的能力。

五、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学生自改习作。

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是否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2)同桌或分小组相互传阅习作,根据对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

(3)课堂交流。

指名交流时,教师可要求按“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的-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的顺序说出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

设计意图:

通过反复修改习作,体会好的作文不是一挥而就的,要认真修改。

让学生在品尝得失优劣的过程中养成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

六、指导评赏,成就激励

1.启发谈话,激发评赏的兴趣。

启发谈话:

当你手里抓一把沙土放在太阳光下一照,就会看到点点金光。

同样,每各人的作文都有闪光之处,哪怕是写得不够理想的作文,也有一二句优美的句子或几个闪光的词语。

你的习作通过几次修改,一定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请你将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读一读,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你成功的欢乐。

2.示例评赏,启发自我评赏

教师先选择具有代表性优秀习作或片断组织学生评赏,然后分组交流自评,畅谈习作收获,分享习作成功的乐趣。

3.生读片段或者全文。

对评赏得好的同学,老师将授予“妙笔奖”。

设计意图:

通过自评、他评、赏评,培养学生鉴赏作文的能力,体验习作带来的乐趣,感受习作的快乐。

谁让生命如此多情

——五年级下册作文教学指导设计

广州市天河区昌乐小学张惠平

谁让生命如此多情(课件)

【教学目标】

1、根据图片,进行充分想象,写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2、学习用生动的心理描写,把内容写具体。

3、学习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写事,写出真情实感。

4、从燕子情深的故事中感受真情。

【教学过程】

一、读图,引发自由联想(整体)

1、导入:

孩子们,这节课,张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一个星期六的傍晚,一群燕子在马路上无忧无虑地玩着。

突然,一辆大货车呼啸而过,

【篇三:

第八次演课:

5年级《写人之以事写人》教案】

课题:

《写人以事写人》授课级别:

五年级

教学目标:

学生可以抓住展现人物特点的事例,加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将事情写清楚,写具体。

课前准备:

课件、范文。

教法学法:

示范引领。

教学重难点:

学生可以抓住展现人物特点的事例,加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将事情写清楚,写具体。

课时分配:

第一课时:

60min休息时间:

15min第二课时:

45min

教学辅助:

ppt

教学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