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对比阅读(附有答案).doc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61366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莲说》对比阅读(附有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爱莲说》对比阅读(附有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爱莲说》对比阅读(附有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爱莲说》对比阅读(附有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爱莲说》对比阅读(附有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爱莲说》对比阅读(附有答案).doc

《《爱莲说》对比阅读(附有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对比阅读(附有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爱莲说》对比阅读(附有答案).doc

爱莲说对比阅读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

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

氲氲无所①,故称瑞②耳。

体兼彩③,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氲氲(yūnyūn)无所:

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

②瑞:

吉,善。

③兼彩:

兼有各种颜色。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亭亭净植②陶后鲜有闻③而名之不可④莫能肖也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

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A.强迫B.接近,迫近C.狭窄D.威胁

3.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

B.纯以情韵胜皆以美于徐公

C.花之富贵者也辍耕之垄上

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其子好骑

4.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香味:

莲-------;兰-----------氲氲无所。

品位:

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兰----------。

5.(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

(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的品性。

【丙】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

习之中人④甚矣哉!

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

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

刘蓉居室名。

②浸淫:

渐渐扩展。

③踬:

跌绊。

④习之中人:

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香远益清()

(2)陶后鲜有闻()

(3)每履之()

(4)语之()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B.丹之爱,宜乎众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C.命童子取土平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顾而笑曰: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9.《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丁】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迨至菡萏②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③。

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

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注:

①荷钱:

指初生的小荷叶。

②菡萏(hàndàn):

未开的荷花。

③异馥(fù):

异香。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后先相继________________

(2)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______________

(3)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翻译下列句子。

(1)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

(2)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12、甲丁两个语段都描写了莲花,但表达的意图有所不同,甲文对莲的描写意在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文对荷的描写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文作者爱莲,托物言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追求;丁文作者写荷,自夏徂秋,流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

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日上日妍(  ) ②及花之既谢()

15.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16.人们爱荷,因为它有很多价值……在观赏价值、精神价值、实用价值中你更看中它的哪一价值?

谈谈你的看法。

【戊】松之生也,于岩之侧。

流俗不顾,匠人未识。

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

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穹石盘薄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

  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

彼众尽于玄黄,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

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

叶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

  若乃确乎不拔,物莫与隆,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

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

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

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可用而不用,固斯焉而取斯。

注释①芊眠:

茂密状。

②捎云蔽景:

意为与景物相掩映。

③盘簿:

牢固状。

④玄黄:

指大自然的变化。

⑤叶:

相合。

⑥隆:

高。

⑦谅:

确实。

⑧固:

鄙视。

⑨取:

取法。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穹石盘簿而埋根()

③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④甘冒霜而停雪()

18.展开联想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语句所表现的情景。

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②,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19.两文作者喜爱“莲”、“寒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爱莲说》对比阅读

参考答案:

1.①树立②少③说出④酷似,逼真(“相似”亦可)

2.B

3.A

4.香远益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5.洁身自好高洁(意思接近即可)

译文【乙】:

兰花的香气,不是可以贴近闻嗅品赏的。

它的香气似有似无,时断时续,飘渺萦回,它的清纯以情致韵味胜出。

兰花的香气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所以称她是吉祥(或是善)。

兰花,兼有各种颜色,但它的色彩素淡清纯、含蓄温润,绝不是姹紫嫣红、艳丽眩目的,使人能够得到无穷的视觉愉悦和心灵的感受,却又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兰花的形态意趣,即使是善于绘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体会来描绘把画画得像。

兰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类,不可以亵玩,但又是“不可以一日无此君”的。

兰花的情韵,实在是难以穷尽的。

6.更加;少;踩;告诉

7.A

8.①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妖媚。

②(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

“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

”9.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第二空:

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译文【丙】:

我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

(我)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

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侵蚀扩展。

每次经过,我总要被绊一下。

起初,我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

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我说:

“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

”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

父亲走后,我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我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唉!

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

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

因此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10.延续;止;用鼻子可以触及的地方。

11.有风时就呈现出飘动摇摆的情态,无风时也有轻盈柔美的风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观赏。

12.莲是花中的君子(或莲的高洁品质)。

荷花可目值得观赏(或生长过程及特性)

13.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许的品格热爱生活、热爱自然、闲适自得。

(意思对即可)

14.一天比一天(或:

一天天);等到

15.

(1)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这些(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看)的方面。

16.言之有理即可。

译文【丁】自从荷叶出水那一天,它就能为一池碧水做点缀;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一天比一天高,每天往上长,每天越来越艳丽。

有风时就呈现出飘动摇摆的情态,无风时也有轻盈柔美的风姿。

等到花蕊绽开,荷花顶出水面,风姿娇美,晶莹欲滴,你先我后,相继开放,等到花朵凋谢,它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霜降,它也不会收场。

这些都说的是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鼻子可以享受的,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避暑,让人感到暑气消退;纳凉,使人觉得凉气随人生出。

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

只有霜打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似乎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又能常年用来裹东西。

这样看来,芙蕖这种植物,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观赏,没有一丝一毫不能备作家常日用。

17.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③亲近而不庄重。

④使(雪)停止。

18.寒松笔直的树干撑起茂密旺盛的树冠,昂首挺立,生机盎然;坚韧恭肃的树枝,苍翠茂密,遒劲有力。

依靠层层山峦生长的寒松与高天白云携手挽臂,掩映成趣;隐居幽静山涧的寒松积聚着雾霭,收藏着烟霞,氤氲迷离,如诗如画。

19.因为莲具有纯洁、正直、雅致的个性特征。

寄寓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追求。

因为寒松具有坚韧耐寒、忠贞不移的品格。

隐寓了作者坚守节操、执着追求的精神气度。

译文【戊】松树生长在岩石的侧面,世俗之人看不到它,木匠无缘结识它。

它没有宽阔的地势来夸耀自己的外形,只有大自然赋予的本色。

它枝干伟岸挺拔肃穆茂盛,或高踞于层岩之上,直插云霄;或藏身于幽涧之中,蓄雾藏云。

坚固的穹石埋下它的根系,历经数载;古老的藤蔓缠络它的躯体,不知哪年。

等到白露飘落,凉风吹来,树林田野凄惨颤栗,高山平原愁容憔悴。

其他树木都黄叶凋零,只有它苍翠繁茂。

然后人们知道它高峻挺拔,特立独行。

它不改变自己的外形,也不改变自己的内心,甘愿经受霜雪的洗礼。

它和隐士的志趣相合,与君子的气节相投。

它坚定不拔,超乎万物。

日月不能改变其本性,雨露使它更丰茂。

它身影高耸,千年茂盛。

它把自己流动的身影编织成梦,相信十八年后定能成材为公。

它不学春天的桃李,也不学秋天的梧桐。

尾声:

身为栋梁之材却不为人知,顶风冒雪,却没人为它称奇叫绝。

实在是空为有用之才,有人鄙视它,却也有人取法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