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14279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88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6页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6页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6页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6页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6页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6页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6页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6页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6页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6页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6页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6页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6页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6页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6页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docx

安徽省铜陵市高一化学含六套期末模拟卷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

安徽省铜陵市2019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下列名词中与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烟雾 ⑤臭氧空洞 ⑥潮汐 ⑦富营养化 ⑧白色污染

A.②⑥⑦B.⑥C.①③⑤D.⑥⑦⑧

【答案】B

【解析】①温室效应时由于CO2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②赤潮是由于水中的氮磷元素浓度过大造成的水污染,③酸雨是大量排放SO2等酸性气体造成的大气污染,雨水pH<5.6,对植被、建筑物、土壤等造成很大伤害,④光化学污染是氮的氧化物和有机烃类在光作用下的一系列复杂变化,⑤臭氧空洞的成因来自于多个方面,对人类健康、植物和水生系统等均有危害,⑥潮汐现象是指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与环境污染无关,⑦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⑧白色污染是废弃的塑料制品引起的污染,故选B。

2.取少量无机盐溶液试样对其中的离子进行检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试样中一定有Ag+

B.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试样中一定有CO32-

C.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试样中一定有SO42-

D.加入NaOH溶液微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试样中一定有NH4+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加盐酸产生的白色沉淀也有可能是H2SiO3沉淀,所以有可能含有SiO32-,A错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也可以是SO2,所以式样可能含有SO32-或HSO3-,B错误;加入BaCl2产生不溶于硝酸的沉淀有可能是BaSO4或者AgCl,所以原溶液可能含有SO42-或Ag+,C错误;加碱后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碱性气体只有NH3,所以原溶液一定含有NH4+,D正确;故选D。

考点:

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

3.分离NaCl和NH4Cl的最佳方法是()

A.利用溶解度不同,采用结晶法B.加入烧碱

C.直接加热法D.加入AgNO3溶液

【答案】C

【解析】A、B可分离,但方法较复杂,D不能除杂,只有选项C直接加热法可分离,加热时,NH4Cl分解生成气体,然后在冷处又化合生成氯化铵,而NaCl不能,二者分离,故选C。

点睛:

(1)分离或提纯时,若需要加入试剂,试剂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①所选试剂一般只和杂质反应;②操作不应引入新的杂质;③不减,即不减少欲被提纯的物质;④易分,即欲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应容易分离;⑤易得,试剂应尽可能容易获得,且价格低廉。

(2)还必须做到以下“三必须”:

①所加除杂质的试剂必须“过量”,只有过量才能除尽欲除杂质; ②由过量试剂引入的新的杂质必须除尽;③分离和除杂质的途径必须选择最佳方案。

4.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

A.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铜片

B.分别与石蕊试液作用

C.用玻璃棒各蘸取少许涂在纸上

D.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入铝片

【答案】C

【解析】A.二者在常温下与铜都不反应,不能鉴别,故A错误;B.分别与石蕊试液作用,都能是试液变红色,不能鉴别,故B错误;C.用玻璃棒各蘸取少许涂在纸上,稀硫酸无明显现象,浓硫酸能使纸变黑,能够鉴别,故C正确;D.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入铝片,浓硫酸无明显现象,稀硫酸放出气体,能够鉴别,但操作没有C简单,故D不选;故选C。

5.NO2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或在一定条件下用氨气与其反应使之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2NO2+2NaOH===M+NaNO3+H2O,8NH3+6NO2===7X+12H2O。

则M、X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

A.NaNO2、N2B.HNO2、N2C.NO、HNO3D.N2、N2

【答案】A

【解析】2NO2+2NaOH=M+NaNO3+H2O该方程式中氢原子已经守恒,再分别根据钠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守恒知,M中含有一个钠原子、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所以M是NaNO2;8NH3+6NO2=7X+12H2O该方程式中,氢、氧原子已经守恒,根据氮原子守恒知N中含有两个氮原子,所以N是N2。

故选A。

6.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液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液面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是(  )

A.可能是N2和NO2的混合气体B.一定是NO2气体

C.一定是NO与NO2的混合气体D.可能是NO2一种气体

【答案】D

【解析】试管内气体为红棕色,故一定含有NO2,也可能含有NO,因为2NO+O2===2NO2,生成的NO2又可与水反应,使液面上升,NO2、O2与水反应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2+O2+2H2O===4HNO3,故当试管内气体为NO2或NO2与NO的混合物时,通入适量O2,最终试管内可完全充满液体。

由于N2不溶于水,故不可能含有N2。

由此可知答案为C。

7.下列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  )

A.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

B.铵盐受热均可分解生成NH3

C.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

D.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价

【答案】A

【解析】A铵盐都是离子晶体,都易溶于水,故A正确;B.铵盐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铵盐都能与苛性钠反应生成氨气,铵盐都能加热分解,但不一定有氨气产生,故B错误;C碳酸铵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C错误;D.硝酸铵中硝酸根离子中的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故D错误;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铵盐的性质,把握铵盐的溶解性、稳定性与酸碱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

铵盐的基本性质有:

属于离子晶体,易溶于水,可与碱反应生成氨气,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要熟悉常见的几种铵盐的性质,如硝酸铵、氯化铵和碳酸氢铵。

8.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通过品红溶液,若品红溶液褪色,则说明混有CO2气体

B.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说明混有CO2气体

C.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说明混有CO2气体

D.先通过足量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说明混有CO2气体

【答案】D

【解析】A不正确,只能说明含有SO2,因为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B不正确,因为SO2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变混浊。

C不正确,因为SO2和CO2都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D正确,SO2首先被氧化,排除其干扰,答案选D。

9.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

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B.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

C.NO和O2反应生成NO2D.由NH3制碳铵或氯铵

【答案】A

【解析】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的过程,是将游离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元素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故A正确;B、氨的催化氧化是含氮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故B错误;C、NO与O2反应生成NO2是含氮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故C错误;D、由氨气制碳铵和氯铵是含氮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故D错误;故选A。

10.将质量相同的四份Cu粉,分别置于过量的下列酸里,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稀H2SO4B.浓H2SO4C.稀HNO3D.浓HNO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稀H2SO4与铜不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1molCu完全反应,生成1mol气体;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1molCu完全反应生成气体2/3mol;Cu+4HNO3(浓)=Cu(NO3)2+2NO2↑+2H2O,1molCu完全反应,生成2mol气体。

答案选D。

考点:

铜的性质

1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中的物质)采用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A.N2(NO2)通过水洗气B.NO(NH3)通过浓硫酸洗气

C.N2(O2)通过灼热的铜粉D.NH4Cl溶液(I2)用CCl4萃取分液

【答案】A

【解析】A.NO2可与水反应生成NO,混入新杂质NO,故A错误;B.氨气能够被浓硫酸吸收,而NO不能,故B正确;C.氧气能够与灼热的铜粉反应,而氮气不能,故C正确;D.I2易溶于CCl4,可以通过萃取分液除去NH4Cl溶液中的I2,故D正确;故选A。

12.在一定体积的18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

则浓H2SO4的实际体积为(  )

A.等于50mLB.大于50mL

C.等于100mLD.大于100mL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铜与硫酸反应的方程式: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若被还原的H2SO4为0.9mol,则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1.8mol,则V=1.8mol÷18mol/L=0.1L=100mL,由于只有浓硫酸与铜反应,而稀硫酸不能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浓硫酸的实际体积大于100mL,故选项D正确。

考点:

考查硫酸的化学性质的应用的知识。

13.下列气体中易液化,遇挥发性酸时冒白烟,宜作致冷剂的是()

A.N2B.NH3C.NOD.NO2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N2难液化,与酸不反应,不能作制冷剂,A错误;B.NH3易液化且遇挥发性酸时冒白烟,宜作制冷剂,B正确;C.NO难液化,与酸不反应,不能作制冷剂,C错误;D.NO2难液化,与酸不反应,不能作制冷剂,D错误,答案选B。

考点:

考查常见气体的性质以及用途

14.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则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成()

A.Al3+、CH3COO-、Cl-B.Na+、NH4+、Cl-

C.Mg2+、Cl-、Fe2+D.Mg2+、Ba2+、Br-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因H+和CO32-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且Al3+、CO32-相互促进水解,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因H+和Fe2+、NO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因Ba2+、SO42-,能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考点:

离子的共存问题

15.如下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个喷泉实验方案。

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

A.挤压装置①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②的胶头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向装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硫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就会减小,故能形成喷泉,故A不选;B、NO不会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烧瓶中的气体压强不会有明显的变化,故不能形成喷泉,故B选;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③的a处不断鼓入空气,导致锥形瓶中液体进入烧瓶中,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就会减小,故能形成喷泉,故C不选;D、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的,这样使得浓氨水受热易分解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就会减小,故能形成喷泉,故D不选;故选B。

点晴:

形成喷泉可以通过2种方法:

(1)通过减小烧瓶内压强形成喷泉,必须满足①容器内气体能够被加入的液体吸收,使容器内气压迅速降低,形成喷泉。

(2)增大烧瓶外压强也可以形成喷泉,例如喷雾器、人造喷泉等均是利用了此原理。

16.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的物质有()

A.SO2B.SO3C.H2SD.HC1

【答案】B

【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制得,故A不选;B.硫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制得,故B选;C.H2与硫蒸气反应生成H2S,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制得,故C不选;D、氢气和氯气在点燃时生成HCl,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制得,故D不选;故选B。

17.1640年,我国早期科技丛书《物理小识·金石类》记有“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载木不盛”。

“青矾”强热,得赤色固体,“气”凝即得“矾油”。

“矾油”是指()

A.硝酸B.氨水C.硫酸D.盐酸

【答案】C

【解析】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载木不盛”.青矾是绿矾为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青矾”强热,得赤色固体为氧化铁,“气”凝即得“矾油”,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煅烧FeSO4•7H2O制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

Fe2O3+SO2+SO3+7H2O,所以矾油应指硫酸,故选C。

点睛:

结合化合价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解题关键,青矾是绿矾为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青矾”强热,得赤色固体为氧化铁,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煅烧FeSO4•7H2O制氧化铁铁元素化合价升高,硫元素化合价降低,电子守恒分析分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水和氧化铁。

18.在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能找到()

A.制农药的元素B.制催化剂的元素

C.做半导体的元素D.制耐高温合金材料的元素

【答案】C

【解析】A.新制农药元素可以从周期表的左上角中的非金属元素中找到,故A错误;B.制造催化剂的材料在过渡元素区找,如铁或钒等,故B错误;C.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的附近的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则制半导体的材料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找,故C正确;D.制耐高温合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过渡金属中能找到,故D错误;故选C。

19.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

(a、b、c、d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m>n,则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a-b=m-n②元素的原子序数a>b>c>d

③元素非金属性Z>R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A.②③B.③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①离子aXm+、bY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即a-m=b-n,即a-b=m-n,故①正确;②由题意可知,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根据阴前阳后,X、Y在下一周期,Z、R在上一周期,若m>n,则Y在X的前面,R在Z的前面,所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b>c>d,故②正确;③Z、R为上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且元素的原子序数的离子c>d,在同一周期元素非金属性从左向右在增强,即非金属性Z>R,故③正确;④四种主族元素中X、Y为下一周期的金属元素,且元素的原子序数a>b,在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从左向右在减弱,即金属性Y>X,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Y>X,故④错误;故选D。

点睛:

明确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aXm+、bYn+、cZn-和 dRm-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确定它们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然后利用同周期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来分析。

20.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镁是第IIA族元素

B.第IA族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C.O族中无金属元素

D.第3周期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

【答案】BC

【解析】A、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所以12号镁最外层2个电子,是第IIA族元素,故A正确;B、氢是非金属,第IA族并不全部是金属,故B错误;C、O族元素中的84号元素钋是金属元素,故C错误;D、钠、镁、铝是金属,其余是非金属元素,所以第3周期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故D正确;故选BC。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Cl2,产生沉淀

B.98%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中会产生白烟,所以叫发烟硝酸

C.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D.医学上用碳酸钡作为钡餐

【答案】A

【解析】A.盐酸的酸性大于亚硫酸,则SO2通入BaCl2溶液不反应,但再通入足量氯气,亚硫酸被氧化生成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A正确;B.98%以上的浓硝酸在空气中挥发形成硝酸小液滴,会产生白雾,所以叫发烟硝酸,故B错误;C.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则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溶解,故C错误;D.医学上用硫酸钡作为钡餐,不是碳酸钡,故D错误;故选A。

点睛:

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

本题的易错点为AC,A中注意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C中注意溶液中存在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相当于存在硝酸,有强氧化性。

22.钾和钠的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中能较好地解释这个事实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B.都是金属元素

C.原子半径相差不大D.最高化合价相同

【答案】A

【解析】A.钠和钾都位于周期表第ⅠA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性质相似,故A正确;B.金属元素有很多种,但性质不完全相似,只有位于同一主族的元素,性质才相似,故B错误;C.同主族原子半径相差较大,但性质相似,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相差不大,但性质不同,故C错误;D.化合价相同的元素性质不一定相同,如Mg、Cu最高化合价都为+2价,但性质不同,故D错误;故选A

23.足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2.24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100mLB.80mLC.60mLD.40mL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Cu在与硝酸发生反应时失去电子变为Cu2+,Cu2+再结合OH-形成Cu(OH)2沉淀,可见Cu失去的电子数与形成Cu(OH)2沉淀时结合的OH-的数目相等;硝酸得到电子变为NO、NO2、N2O4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氧气反应又失去电子转化为硝酸,所以Cu失去的电子数与氧气得到的电子数目相等。

n(O2)="2.24"L÷22.4L/mol=0.1mol,所以n(e-)=0.1mol×4=0.4mol,故溶液中Cu2+结合的OH-的物质的量是0.4mol,所以V(NaOH)=0.4mol÷5mol/L=0.08L=80ml,答案选B。

考点:

考查守恒方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的知识。

24.下图表示1~18号元素(原子)的结构或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的变化。

该图中,纵坐标表示

A.电子层数B.最外层电子数C.最高化合价D.原子半径

【答案】B

25.今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

A.硅原子和钠原子B.硼原子和氢原子

C.氮原子和碳原子D.碳原子和铝原子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这说明B是第三周期元素,A是第二周期元素,则B的原子序数是13,A的原子序数是6,因此A是C,B是Al,答案选D。

考点:

考查元素推断。

2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的是()

A.BeCl2B.H2SC.NCl3D.SF6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A.BeCl2只有Cl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错误;B.H2S只有S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错误;C.NCl3中的N、Cl都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正确;D.SF6只有F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错误。

考点:

考查分子中原子结构的稳定性的知识。

27.X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XO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

A.HXB.H2XC.XH3D.XH4

【答案】C

28.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非金属性:

Cl>BrB.酸性:

HCl>H2S

C.碱性:

KOH>NaOHD.热稳定性:

NH3>PH3

【答案】B

【解析】A.周期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非金属性:

Cl>Br,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A不选;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HCl、H2S不是最高价含氧酸,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B选;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

K>Na,则碱性:

KOH>NaOH,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不选;D.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N>P,则热稳定性:

NH3>PH3,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D不选;故选B。

二、填空题

29.依据图1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实验室常用NH4Cl与Ca(OH)2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收集氨气的方法是________。

(3)下列试剂不能用于干燥NH3的是__________。

A.碱石灰B.无水CaCl2C.NaOH固体

(4)工业上以NH3、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分为三步:

①NH3→NO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O→NO2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NO2+H2O→HNO3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5)将X转化为HNO3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6)若要将NH3→N2,从原理上看,下列试剂可行的是_________。

A.O2B.NaC.NH4ClD.NO2.

(7)标准状况下,将500L氨气溶于水形成1L氨水,则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该氨水最多能吸收SO2的体积为___________。

【答案】

(1).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2).向下排空气法(3).B(4).4NH3+5O2

4NO+6H2O(5).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6).1:

2(7).不是(8).AD(9).22.3(10).500L

【解析】

(1)实验室常用NH4Cl与Ca(OH)2制取氨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