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C融合与流媒体终端平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14397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C融合与流媒体终端平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4C融合与流媒体终端平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4C融合与流媒体终端平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4C融合与流媒体终端平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4C融合与流媒体终端平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4C融合与流媒体终端平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4C融合与流媒体终端平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4C融合与流媒体终端平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C融合与流媒体终端平台.docx

《4C融合与流媒体终端平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C融合与流媒体终端平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4C融合与流媒体终端平台.docx

4C融合与流媒体终端平台

“4C融合”与流媒体终端平台

  [摘要] 宽带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流媒体业务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动力,重构着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媒体观――不被媒体控制,而是要控制媒体。

在WEB2.0时代,当网民通过P2P、微视频和社区创造内容、分享文化、演绎出“长必理论”的精彩时,也为以三网融合为基础的信息通信技术行业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用流媒体终端平台占领客厅,使之成为WEB2.0时代最强大的客户端。

  

  

  1 4C融合:

迎接新媒体时代

  

  互联网革命促发了数字内容的勃兴,带动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促进了产业之间的相互交融,形成了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大行业的雏形。

(见图1)

  首先。

电信与内容的融合形成新的服务行业。

电信与传媒产业的融合,形成IPTV、手机电视、宽带和移动数字内容服务等以内容为中心的消费型服务。

同时,技术和网络也在不断地进行融合。

总体来说,目前的三网融合、3C与第4C(Content―内容)的融合,为信息通信技术提供了强劲的综合应用平台。

  其次,下一代网络是宽带融合的发展方向。

下一代网络可视为一个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电信及其他各种业务,利用多种宽带和QoS保障的传送技术,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分离,自由地接人到网络与不同的业务提供商,能够支持通用移动性,为用户提供协调一致和无处不在的业务与服务。

  电信、有线电视及互联网三网融于统一的IP承载之上,模糊了原有的业务边界,催生了新的业务与服务。

  再次,互联网以内容制胜,内容的主动权回归消费者。

随着基础网络从窄带转向宽带,高速、低成本的移动互联网络成为现实,P2P及web2.0等技术应用,网络运营商规模化降低成本得以实现,增值业务进一步拓展,网络内容服务也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更重要的是,新一代消费群体不是被媒体控制,而是要控制媒体,他们自主地“创造内容”、“分享文化”,演绎出“长尾理论”的精彩。

  由互联网引爆的这一波传媒革命,将在电视终端加入之后爆发出更大的杀伤力,因为电视面对着最广大的观众――从全球来看,默多克收购MySpace、思科收购科学亚特兰大、Google收购Youtube等,都是巨头们布局数字娱乐时代的重大举措。

  最后,流媒体平台是4C融合的终端应用呈现。

  应用融合包括语音、视频、数据的数字化、多媒体化、个性化,以及新型信息服务业(电信服务、互联网服务、广播电视服务等)的信息化应用。

网络的融合形成可以支持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通信的下一代综合信息网络。

  应用与网络融合催生了流媒体平台(终端融合)――个性化和多样化的信息网络终端。

包括以数码相机、DV、MP3为代表的个人流媒体终端,以网络播放或下载为代表的网络流媒体,以U盘、移动硬盘为代表的移动流媒体终端以及数字电视(DVB)、网络电视(1PTV)的广播流媒体终端等。

  目前,流媒体终端平台的发展主要受到解码格式的限制。

例如,现在常见的视频编解码标准超过15种,但从节目源的丰富程度来看,应重点关注MPEG-4、DivX以及WMV9。

互联网流媒体联盟(ISMA)已推出在IP上使用MPEG―4AVC(即H.264)的ISMA2.0规范,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正在推动微软WindowsMedia9编解码器标准,即VC-1。

中国设计者在紧跟国际新技术的同时,应该关注自主信源编解码标准AVS的进展。

AVS在编解码质量、速度上较前两者略逊一筹,但算法实现简单且专利费极其低廉,ISMA已向其示好。

  

  2 2个趋势:

流媒体终端向何处去?

  

  从行业发展看,未来的数字媒体平台,可被认为是内容和运营商的分离,这也符合中国文化体制的改革诉求;从用户需求看,DV、DC、机顶盒和网络的内容都需要用户家里的电视机屏幕来显示:

从技术发展看,数字化、双向化对电视终端平台提出了很高要求,传统广播电视盈利模式的拓展,也需要终端对前端媒体灵活、高效的支持。

  

  趋势之一:

行业发展方向引发终端平台变化

  消费类电子产品对4C融合的探索一直领先一步,目前主要可分为移动和家用两类产品。

  移动类产品的代表是智能手机和PMP,前者可衍生出通讯、音乐、游戏、下载、网络浏览、汽车导航等,手机电视更是当前之热点:

后者的杰出代表是苹果的iPOD。

  苹果从2001年推出iPod,累计销售突破7000万台,占据全球Mp3播放器市场75%以上。

事实上,iPod并非一个简单的硬件设备,全球用户通过iTunes整体解决方案,2003年以来已累计付费下载超过10亿首正版歌曲――这是4C融合的最成功范例。

  目前,苹果在全面升级视频iPOD、推出智能手机iPhone的同时,与迪斯尼等影视业巨头广泛签署合作协议,提供影视剧下载。

深感落后的微软则推出Zune播放器和ZuneMarketplace下载服务,并通过谋求和内容巨头的合作,复制iPOD+iTunes的成功。

  显然,行业的发展倡导内容的融合,流媒体终端平台将成为消费电子终端产品的发展趋势。

要打造一个成功的流媒体平台,必须符合以下几点――

  ★方便应用:

操作、应用简单,精而专,不要“大而全”。

  ★用户界面(GUI)友好:

第一波竞争就是GUI的竞争。

  ★把握并满足消费者需求:

iPod的成功,就是满足了用户对数字音乐的高品质、大容量、易购买需求。

  ★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包含从终端到内容的分发、交换到后台的商业、商务运营所需要的一系列体系。

  ★时尚的外观设计和营销手段:

譬如需求渐火的电子相册、mini音像播放设备,都要改变呆板的传统外观,与现代居室环境无缝融合。

  与移动类4C终端相比,家用类产品追求的目标是舒适和享受,高清晰的大屏幕和便捷的操作是家庭类终端必须具备的条件。

目前,高清电视机是大势所趋,但能否突破高清内容的瓶颈成为发展关键。

  

  趋势之二:

内容共享是流媒体终端平台的驱动力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融合的关键价值就是内容共享,目前内容载体主要以流媒体为主,流媒体终端平台就是以市场需求为主提出的,平台的发展早期也是基于网络流媒体、个人流媒体、移动流媒体和专网流媒体四个方面的驱动力。

  目前普及推广的网络流媒体包括IntemetStreamingMedia、NetworkMovie、MP3、JPEG,个人流媒体包括Disk、DV、MP3Player、DC等,这两者可以归类为移动流媒体。

数字电视像DVB、IPTV等,这些是属于专网流媒体。

一直以来,流媒体终端解码都采用PC机来实现,而不是在客厅实现,网络流媒体急需进入客厅,为用户创造新的视觉享受。

(见图2)

  

  

  3 5项技术:

流媒体终端平台基础

  

  流媒体平台主要基于五大技术的诞生和发展:

平板电视、音视频编解码、数据UO、移动存储和数字版权管理技术。

  ★平板电视技术:

我国彩电业正处在新一轮的调整期,并向高清晰、大屏幕、超薄型、环保型发展,是未来数字家庭的主要显示终端和娱乐终端。

  ★音视频编解码技术:

从MPEG1、MPEG2到MPEG4、H.264、AVS,视音频编码的技术越来越复杂,占用带宽越来越小,P2P流媒体技术更得到极大关注。

  ★数据I/O技术:

除传统的模拟射频输入、AV、S端子、VGA、WVGA输入接口外,DVI、HDMI数字接口,USB2.0接口都已成为电视的标配接口,极大地支持了高清信号、大数据量的传输和共享。

  ★移动存储技术:

USB2.0接口保证了外部存储的兼容性和存取速度,微硬盘和固态磁盘(闪存)技术的发展,使单位存储成本不断降低。

  ★数字版权管理DRM(digitalrightmanagement)技术:

数字版权管理是涉及技术、商业、法律等多个层面的系统工程,微软将在它的“下一代安全计算基础”中,把DRM作为关键技术。

METAGroup安全分析师大卫?

汤普森在认为:

“事实上,DRM将扮演一个类似基础设施的角色,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技术解决方案。

”随着IPTV和数字电视的深入推广,数字版权管理将成为未来流媒体技术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技术。

  除了以上五大技术,国内地面数字电视国标出台,为“流媒体平台”添加了新的应用,要求该平台对于互联网、有线电视、移动电视、卫星电视等不同通道的信源都能接收处理。

  

  4 流媒体终端平台的特点和功能

  

  2007年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第40届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海尔展示了全系列高清流媒体电视新品,惠普推出了无线网络液晶电视,三星展出了无线等离子电视――在高清化、网络化的新媒体时代,流媒体终端平台的角逐正进入白热化阶段。

  

  1、流媒体终端平台的基本特点

  流媒体终端平台必须具备丰富的流媒体接口:

多组USB2.0以及内置多合一读卡器是实现移动流媒体的基本条件;为实现网络信道自由播,还必须具备以太网口以及有线数字电视信道接口。

(见图3)

  

  在解码技术上,流媒体终端平台需要支持多种解码格式,如MPEG1/2/4、MP3、WMA、H.264、JPEG、TIFF、PNG。

GIF、BMP等。

此外,流媒体终端平台还需要具备音画合一、打印等功能。

(如表1所示)

  

  

  2、流媒体终端平台的基本功能

  1)信道流媒体:

将TUNER及信道解调部分集成于UTI(UniversalTransportInterface)卡或者PCMCIA卡中,以实现信号的接收、变频及解调,同时完成数字电视CA解密等功能,从而完全支持有线电视、地面电视、卫星电视等多种信道解码,完成信道自由播的技术实现。

  2)网络流媒体:

流媒体终端平台可通过有线或无线(WiFi/UWB)方式,实现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手机、PMP和电视的互联互通,共享图片、视频和数据信息,满足不同人群的差异化差异化细分需求。

  3)移动流媒体:

人们越来越习惯使用移动硬盘、U盘、SD卡、CF卡等设备存储、共享内容,流媒体终端平台通过配备相应接口满足需求。

  4)高清流媒体:

支持1080i、1080p乃至1200p的高清信号格式,同时必备HDMI接口,高保真还原高清信号。

  5)其他功能:

应具备直连打印机功能,可随时打印高清晰的彩色照片,另外,流媒体终端平台应是教育、娱乐和信息聚合平台。

(见图4)

  

  

  3、流媒体终端平台的扩展

  随着技术的发展,流媒体终端平台也将不断扩展,目前主要的扩展方向包括――

  ★EVD高清流媒体

  EVD(EnhancedVersatileDisk)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光盘国家标准,并有望成为国际标准。

预计到2007年上半年,6000多家EVD流媒体高清加油站将全面启动运营,凡带USB接口的EVD碟机和高清电视,拷贝一部正版高清电影仅需花费5~8元。

  ★数字媒体中心―机顶盒

  随着广电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机顶盒成为普及产品,对其升级拓展可成为优秀的流媒体处理平台,使用户分享到“4C融合”的欢悦。

(见图5)

  ★PO电视-体终端平台

  集成数字高清电视和高性能计算功能的设备,采用一体化设计,融合网络计算和视频应用,一个遥控器可控制PC和电视两个子系统。

(见图6)

  

  

  5 确立标准 合力前行

  

  对用户来说,流媒体终端平台带来了生活的新体验,大大改变了娱乐、工作和教学模式,使数字、高清、交互、共享成为一站式的现实服务,符合了4C融合时代的内在需求。

  但是,产业发展要想尽快步入成长期,离不开各项标准的确立,如内容标准、终端标准、运营支撑标准等等。

如果标准这一重要课题不解决,只能导致4C产业各环节各自为战,无法体现出行业优势,最终延滞4C融合的进程。

  目前,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并推进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并成立各种专项基金,如海尔已获得国家IPV6项目及AVS项目的专项基金,其他厂家也积极响应并开发适用于4C融合的新产品。

  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用户体验为目标,以行业优势整合为基调,整个行业相互配合、形成良性的产业链条,将全面加速我国4C融合的产业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