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166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55206文档格式.docx

它实质上是一种集成化的、支持特定服务的信息系统,是智能教学系统和工作平台的结合。

一个比较完善的EPSS通常由超媒体信息库、专家系统、交互式训练系统、在线帮助系统、应用软件与效能工具、监测系统等部分构成,并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用户界面中。

9.绩效:

学术界对于绩效(Performance)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有人认为绩效就是一种成就(Accomplishments),是人们行为的产出或结果(Outcomes)(Clark&

Sugrue,1990)。

也有人认为,绩效就是人们在工作场所完成任务的成就或结果(梁林梅,2002)。

10.E-Learning:

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

11.数据:

包括事实、声音和图像,表达的是一个没有制定背景和意义的描述。

信息:

经过格式化、过滤和综合处理的数据,强调的是数据和数据之间的联系。

知识:

有意义的信息,表现为信息和信息之间的关系。

智慧:

富有洞察力的知识,在了解多方面的知识后,能够预见一些事情的发生和采取行动。

显性知识:

按照波兰尼的理解,是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符码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

隐性知识:

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既包含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也包含个人层面的知识管理(PKM,Personalknowledgemanagement),个人知识管理是知识工人管理自身知识(资产)发展,使之成为自己不断发展着的核心竞争力,服务于个人的职业发展、或兴趣爱好。

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是则以知识协同建构为基础,以形成符合组织发展的组织文化为目标,以更好地激励个体知识发展并形成总体大于局部之和效应。

知识管理也同时包含对于显性知识的管理及对于隐性知识的管理。

对于显性知识的管理可以通过发现、编码、共享、交流、培训、使用、考核等诸环节来进行相对有效地管理。

由于隐性知识自身的特质,人们事实上不能直接管理隐性知识,而只能通过营造一种有助于组织持续学习、持续创新的环境,以促进隐性知识的发展与传播。

知识工程:

知识工程是源于专家系统建造而形成的一个研究领域,目前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综合学科。

1977年第五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上,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教授费哥巴姆(Feigenbaum)首次提出“知识工程”这一名称,指出“知识工程是应用人工智能的原理与方法,对那些需要专家知识才能解决的应用难题提供求解的手段。

恰当地运用专家知识的获取、表达和推理过程的构成与解释,是设计基于知识的系统的重要技术问题”(陆汝钤,2001)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题)

1.简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

1)研究对象: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3分)

2)研究范畴:

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7分)

或学科基础理论、视听教育的理论与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理论与技术、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技术、远程教学的理论与技术、教育技术管理的理论与技术,以及新媒体、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观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简述教育技术学的三大理论基础,以及技术的应用对学习、教学、课程等问题的影响和作用。

1)三大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教学与课程论、系统科学与传播理论(3分)

2)信息技术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3分)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与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2分)

4)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教学即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也称为课程本位的信息技术整合观。

3.简述教育技术学的五大技术基础,以及技术观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影响。

1)手工技术、视听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4分)

2)“技术决定论”认为工具和物质手段是解决教育问题的全部,认为只要有了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就可以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技术无用论”是由于新技术出现时产生蜂拥而上的现象,进行新的技术改装,结果却因为没有考虑如何使用的问题而以失败告终,这种恶性循环导致的结果。

4)“全面技术观”既要看到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也要看到技术的负面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看待技术,让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共同发挥作用,对教育做出最大的贡献。

4.根据研究方法的来源将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分为哪四类?

每一类请举出至少两种研究方法。

1)教育技术学专门的研究方法:

开发性研究方法、对话分析研究方法(3分)

2)从教育学科群中引用的研究方法:

实验/准实验研究、质的研究(3分)

3)从社会科学体系中引用的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案例研究、人种志研究、行动研究法、内容分析法(2分)

4)从自然科学体系中引用的研究方法:

量的研究、系统科学方法、数学方法(2分)

三、请在下面的三道论述题中,选择其中一道作答。

请将观点陈述清楚,论证条理清晰,结论明确。

(每题30分,共1题)

1.请列出以技术发展为线索将教育技术发展分成的三个阶段,总结教育技术领域发展的规律,并预测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1)手工技术时代的传统教育技术,物化形态的技术包括竹简、粉笔、黑板、印刷材料、实物和模型等;

观念形态的技术包括口耳相传、诡辩术、讲演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直观教学法等。

(5分)

2)机电技术时代的视听媒体教育技术,物化形态包括幻灯、投影、广播、电影、教学机器、电视、录像、卫星电视等;

观念形态的技术包括经验之塔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标准参照评价、程序教学、先行组织者理论、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设计、系统方法、细化理论、成分显示理论等。

3)信息技术时代的信息化教育技术,物化形态的技术包括多媒体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校园网、互联网、虚拟现实等以数字化为标志的技术;

观念形态的技术包括网络课程开发理论、基于认知理论的教学设计、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技校技术、知识管理技术等。

4)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分为有形(物化形态)技术和无形(观念形态)技术两大类。

在人类文明史上,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随着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相应地带来了教育技术的三个不同时代。

(10分)

5)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自由发挥部分,言之有理即可。

2.分析学习理论的发展演变历史并论述其对改进人类学习策略的启示和影响。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以简单的技能学习为主,实验对象多以动物为主,认为教学就是要控制学习的环境,以达到预期的结果;

控制学习行为的主要措施是强化正确的反应。

对学习策略的启示有程序教学理论、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分析、行为目标和目标参照式评价。

(7分)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认为学习是个体作用于环境,环境只是提供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

对学习策略的启示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设计中开始注意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开始研究并强调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把学习看作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利用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对当前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主动做出的有选择的信息加工过程。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创始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后开始盛行。

特别关注人的自我实现,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发展自己潜力的能力和动力,个体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发展的方向和价值,并对自己选择的结果负责。

对学习策略的启示有教师在教学中要扮演咨询者的角色,努力创造促进经验学习的课堂气氛,促进儿童自我指向的主动学习。

(8分)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认为只是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对学习策略的启示有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强调学习者主动积极的角色、重视错误概念对学习的贡献。

3.一名18岁的高中生今年高考后,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该生热衷于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理科成绩优异,逻辑思维能力强,但文字表达能力较差,性格偏内向,请根据自己小组选择的专业方向为该生的培养和就业提供一些建议。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如专业方向发展现状、社会需求现状、理想岗位需要具备的能力以及如何通过方案培养此类人才等)

1)选择的专业方向(2分)

2)选择原因,分析所给材料中的学生基本信息(4分)

3)所选方向的发展现状(4分)

4)社会需求现状(4分)

5)理想职位需要具备的能力(4分)

6)人才培养的建议(6分)

7)就业求职的建议(6分)

教育技术学导论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8*1=18分)

1.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可分为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和()4大阶段。

A.视听技术

B.视觉技术

C.教育技术

D.教育传播

2.下列那个不是智能教学系统基本模块。

A.教师模型模块

B.学生模型模块

C.系统管理模块

D.领域知识模块

3.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A.戴尔

B.斯金纳

C.克劳德

D.加涅

4.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A.教学资源

B.学习者

C。

系统设计思想

D.教学实践

5.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流派是:

A.认知结构理论、认知发现学说、认知同化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B.认知结构理论、认知发现学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认知结构理论、认知同化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认知结构理论、

认知发现学说、

认知同化理论。

6.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盛行的时期是:

A.20世纪20年代—6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6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7.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A计算机辅助教育

B网络技术应用

C程序教学法

D视听运动

8.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

A.信息和人员

B.材料和设备

C设计和制作

D技巧和环境

9.谁提出了“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A.香农

B.韦弗

C.贝克

D.麦克卢汉

10.戴尔“经验之塔”强调的是(

A.做的经验

B.观察的经验

C,抽象的经验

D.给学习者的刺激

11.最便于重现的媒体是(

A.教科书

B.幻灯投影

C.无线广播

D.电影电视录像

12.接触面最广的媒体是(

C.录音和计算机

D.电视和无线广播

13.哪类媒体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信息传播的新篇章(

A.语言

B.文字和纸

C.印刷术

D.电子媒体

14.媒体根据什么标准可分为电声类媒体、光学投影类媒体、电视类媒体、计算机类媒体(

A.物理性能

B.传播范围

C呈现的形态

D.使用方式

15.计算机在教学上主要应用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和(

A.利用计算机自学

B.计算机辅助设计C.计算机联网

D.计算机管理教学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子媒体终将取代传统媒体

B.传统媒体将得到发展和完善

C.电子媒体的功能越来越强

D.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促进

17.教育实验研究方法基本类型为:

A.验证实验,设计实验,分析实验;

B.判断实验,推理实验,验证实验

C.判断实验,设计实验,析因实验;

D.判断实验,对比实验,析因实验

18.所有的虚拟现实系统都有五个关键部分:

A.虚拟环境、虚拟软件、计算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虚拟世界、虚拟软件、传感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C.虚拟世界、虚拟现实软件、计算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D.虚拟世界、系统软件、计算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二、填空题(8*2=16分)

1.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以_______为基础的技术体系;

以机械和电气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和当代蓬勃发展的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技术体系。

2.信息化社会教育新的含义和特征在技术层面表现为:

数字化、_________、网络化和_______。

3.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对其影响较大的理论有:

______、教学理论、课程理论、__________和系统科学理论。

4.行为主义认为教学就是要控制_________,以达到预期的结果;

控制学习行为的主要措施是强化_________。

5.教育技术是一个运用系统方法分析_______、开发和使用________的领域,其目的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

6.教育研究中存在三种不同的研究层次,即.教育____层次、教育______层次和教育的技术学层次

7.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五个发展方向是教育技术学,________;

信息技术教育;

________和现代远程教育。

8.多媒体创作工具本质上属于_______生成系统,而著作软件本质上属于______生成系统。

四、概念解释(5*3=15分)

2.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乌美娜,1994)

3.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学习目标的学习策略或模式.

4.研究性学习:

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从创设问题情景出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五、简答题(5*6=30分)

1.简述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所应具备的能力要求。

教育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设计的能力、教育信息处理的能力、媒体(资源)开发应用的能力、构建维护物态教学系统的能力、研究的能力和管理的能力。

其中,教学设计和教育信息处理是教育技术人才的核心能力。

2.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另外,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

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建构主义的这种知识观尽管不免过于激进,但它向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值得我们深思。

按照这种观点,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

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个体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

另外,知识在各种情况下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具体情境总有自己的特异性。

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二)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三)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理智),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

并且,这种解释并不都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

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不简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这不是简单的“告诉”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作出某些调整。

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

六、论述题(3*5=15分)

1.谈教育技术1994定义与2004年定义不同之处。

.关于定义的术语。

2004年定义采用的是“教育技术”(educationaltechnology),而1994年的定义采用的是“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technology)。

长期以来对于二者的争论一直存在着。

更多的时候,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两个术语被认为是同义的。

但是2004年新定义采用教育技术的提法,是倾向于认为“教育”要比“教学”的含义广阔的多。

采用“教育技术”能够比采用“教学技术”更好的描绘出领域的现状,涉及范围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于职能范畴的表述

在94定义中教育技术被看作主要有五个职能范畴:

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而在新定义中则演化为主要有三个职能范畴:

创设、利用、管理。

其中设计、开发的职能在新定义中演化为了一个职能:

创设。

在新定义中,评价范畴也不再被列为一个单独的范畴,新定义倾向于认为评价是其它职能得以实施的首要条件。

在一定意义上新定义已经将评价过程融入到了创设、利用和管理之中了。

另外从职能的英文具体表述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新定义更加强调职能的发展性,更加强调了教育技术的实践特征。

新定义采用了更广义的术语来描述领域的职能(创新、应用、管理),允许在设计过程中具有弹性。

对人类绩效的关注

新定义在界定教育技术的目标时,进一步继承发展了关于促进学习的提法,认为教育技术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者学习。

同时又新添加了有关改善绩效的新内容。

绩效一词更多是用在企业培训领域。

改善绩效的提法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

从中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教育技术已经从强调资源,到强调教学,然后强调学习,在新定义中又转到强调绩效上来。

对绩效的关注使得教育技术更加联系现实世界,更加关注人的发展。

对比两个定义,可以看出新定义更加强调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性与合适性。

在此新定义用了technological一词对过程和资源进行了限定。

新定义倾向于认为教育技术的技术性是教育技术区别于教育领域中其他过程或资源的根本所在。

毕竟对技术和媒体的关注与研究,是教育技术得以发展的最初动力。

另外新定义也强调了过程和资源的合适性,这一点并不难理解,教育技术的工作要想取得成效,就必须注意到所进行研究和实践的合适性问题,注意考察学习者,教育者,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的具体情况。

2.试论述教育技术在促进有效学习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

1互动的新技术为学生创造一种能够在做中学,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以及不断地提炼自己的理解、建立新知识的环境。

2技术能够帮助人们把那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可视化,帮助我们创建一个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学校课堂的富有活力的教学环境,在那里学生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发现他们自己的问题。

3新技术为我们打通了通向巨大的信息源的通道,包括数字图书馆、可分析的真实世界数据以及链接其他能够提供信息、反馈和灵感的人。

所有这些都能加强教师、管理人员还有学生的学习。

4许多技术可以作为支架和工具,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技术可以把课堂和社区、校内和校外联系在一起。

多媒体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教学信息超文本的组织与管理模式,可以把包含不同媒体信息的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包含不同教学要求的各种教学资料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具有积极影响

3.试用戴尔经验之塔理论谈谈教育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媒体,以使教育更为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