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亲子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1774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3岁亲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03岁亲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03岁亲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03岁亲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03岁亲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03岁亲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03岁亲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03岁亲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03岁亲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03岁亲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03岁亲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03岁亲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03岁亲子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03岁亲子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03岁亲子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03岁亲子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03岁亲子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03岁亲子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03岁亲子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03岁亲子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3岁亲子教案.docx

《03岁亲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岁亲子教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3岁亲子教案.docx

03岁亲子教案

0---3教案

适宜年龄:

1岁1个月

(一)

教育目标:

1、初步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

2、让宝宝模仿简单好玩的游戏,提高活动能力。

3、学认小动物,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练习发音,发展宝宝的模仿力。

4、锻炼小肌肉动作,锻炼手指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5、训练宝宝的注意力、记忆力。

6、练习向前投掷物品的动作。

准备工作:

1、RV《妈妈与宝宝》《动物记忆配对》中的动物图片(狗、猫、鸡、鸭)

2、积木若干(每位宝宝3—4块)

3、小玩意(小的玻璃球或橡胶球)

4、适合宝宝玩的球(海洋球)

教学过程:

一、《交往时间》:

妈妈喊宝宝的名字,让宝宝知道是在叫自己,鼓励宝宝说出自己的名字,引导宝宝伸出1个食指,表示“1岁”。

二、《跟妈妈学》:

对着宝宝说:

“现在妈妈要做很多动作,你也要照着妈妈的样子做,好吗?

”边说边示范。

(1)举手晃动,喊道: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让宝宝跟着做。

(2)做拍手动作,引导宝宝说:

“你也拍拍手。

”(3)用胳膊画圆圈,左右胳膊轮换做。

(4)两手持球顶在头上。

(5)把球放在两人中间,互相踢着玩。

三、《听听谁在叫》:

(1)妈妈一一出示动物的图片,告诉宝宝小动物的名字,模仿这个小动物的叫声,诱导宝宝学认小动物,并学小动物叫。

妈妈鼓励宝宝,使其知道这种小动物的名称及它的叫声。

(2)将小动物图片放在活动室的四周,让宝宝走着去找出小动物,找不到时,妈妈可用语言指示宝宝去找。

四、《搭积木》:

把几块积木放在宝宝面前,把其中3

块搭在一起,对宝宝说:

“让我们来搭高楼,看到了吗?

”然后边说边做手势,鼓励他动手搭高楼。

要求在宝宝松手后,搭上的积木不掉下来。

五、《猜手》:

妈妈拿起一个小玩意对宝宝说:

“妈妈把它藏在一只手里,你猜猜是哪只手。

”然后把小东西摊在一个手掌里让宝宝看一下,再握紧。

两只手都放到背后“藏”一会儿,然后再把手拿出来,让宝宝猜东西在哪只拳头里。

如果宝宝忘记了刚才那只手,妈妈就把手掌摊开来给宝宝看一下,在重复往背后放一下,继续让他猜,直到宝宝猜对了为止。

以后可以换一只手再来。

六、《投掷》:

选一个适合宝宝玩的球,指导宝宝不扶东西,将手举过肩用力将球向前抛出。

妈妈可以与宝宝一起玩,以激发起宝宝的玩乐兴趣。

0---3教案

适宜年龄:

1岁1个月

(二)

教育目标:

1、初步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宝宝学习做自我介绍。

2、初步培养宝宝对乐器的兴趣。

学习使用铃鼓。

3、认识五官中的鼻子、眼睛,训练宝宝的记忆、快速反应能力。

4、训练小肌肉活动。

5、训练宝宝的注意力、记忆力。

6、锻炼行走能力。

准备工作:

乐器—铃鼓;糖纸、石子、钮扣、花

生;能发出响声的拖拉小鸭或火车。

教学过程:

一、《交往时间》:

(1)宝宝做自我介绍,鼓励宝宝说出名字和年龄。

(2)宝宝之间相互拉手问好。

二、《玩乐器》:

妈妈可以跟宝宝边唱边打击乐器。

玩的时候不一定要教他乐器的正确名称,例如玩手鼓时可以跟他说:

“我们来玩小鼓吧!

”一开始由妈妈带头,当唱到“鼓呼咚咚”时,可配合着歌词敲打乐器或随兴更改歌词的内容。

三、《指鼻子、指眼睛》:

(1)教宝宝认识鼻子,边指着鼻子的位置边说“鼻子”,眼睛的方法同上。

(2)教师喊口令,要求宝宝随着口令用手摸或指相应的部位。

如教师喊“鼻子”,要求宝宝用手指马上摸到自己的鼻子,教师先做示范,让宝宝看明白后再开始游戏。

玩的时候,教师要随着自己喊的口令用手指摸相应的部位,让宝宝明白游戏的意思并加深印象。

四、《做糖果》:

搜集一些糖纸,洗净压平,再准备一些洗净的石子,钮扣或花生等。

然后教宝宝用糖纸把石子等包起来,做成糖果。

平时在吃糖时,让宝宝把糖纸剥开,以训练手的肌肉动作。

五、《藏猫》:

妈妈在椅子或床后蹲下身子,然后再猛然探出头来,让宝宝看见(妈妈每次探头都要变换位置,从椅子左边,右边,上边等不同位置探头)。

每当妈妈又藏起来时,宝宝的目光会朝妈妈刚探出头的方向寻找,次数多了,宝宝就会几个方向寻找。

也可以引导宝宝模仿妈妈的样子“藏猫”。

六、《玩拖拉玩具》:

妈妈在前面牵引能发出响声的拖拉小鸭或火车,边走边说:

“宝宝追上小鸭子了!

”让宝宝在后面慢慢追着玩具走。

你可故意停下脚步,让宝宝捉到玩具,并给予鼓励。

还可以让宝宝和你互换角色,宝宝拉着玩具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追:

“小鸭,小鸭等等我。

0---3教案

适宜年龄:

1岁1个月(三)

教育目标:

1、初步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

能与其他宝宝友好相处。

2、认识小鸭,模仿小鸭叫声。

3、学习“大、小”概念。

4、协调手的动作,训练宝宝手眼配合的能力。

5、训练宝宝的注意力、记忆力。

6、教小儿学着拖拉玩具走过来和练习向指定方向走及四散走。

准备工作:

小鸭玩具;大小物品(球、积木、扣子等);彩色皮球、纸盒;大小空盒、宝宝喜欢的东西;形象玩具(塑料、毛绒玩具,小汽车等)。

教学过程:

一、《交往时间》:

鼓励宝宝自己说出名字及年龄,说不出的宝宝由妈妈叫出宝宝的名字,让宝宝知道是在叫自己。

大家拍手欢迎宝宝。

宝宝之间拉拉手,表示友好。

二、《小鸭》:

大人出示小鸭玩具,教宝宝说玩具名称,可配合《小鸭子》的歌曲,并模仿小鸭子的叫声。

三、《分辨大小》:

结合各种实物和图片,让宝宝反复感知和分辨“大”“小”。

如:

大球、小球;大积木、小积木;大扣子、小扣子等。

四、《放进去,倒出来》:

准备一个彩色的皮球和一个纸盒,引导宝宝把皮球放进盒子,再让宝宝随意把皮球倒出来;再放进去再倒出来------反复做下去。

如果宝宝玩皮球玩腻了,可以换一种其他玩具继续玩。

五、《找宝物》:

(1)搜集一些大、小空盒,当着宝宝的面,在其中几个盒子里放进宝宝喜欢的东西。

(2)把盒子堆成“山”,让宝宝用两手推倒这座“山”,一个一个地打开盒子找宝物。

(3)玩的人尽量多些,以增加宝宝的参与兴趣。

六、《拾玩具,收玩具》:

将一些形象的玩具(如,动物、小塑料玩具、小汽车玩具等)放在距小儿一米远的地方,让小儿去捡起来,或自己玩耍或交给大人。

将玩具分散在场地内,要求小儿去捡回来交给大人。

0---3教案

适宜年龄:

1岁1个月(四)

教育目标:

1、初步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学习做自我介绍,能与其他宝宝友好相处。

2、培养愉快的情绪。

3、练习发音,学会称呼。

4、锻炼宝宝手的灵活性。

5、培养观察力、记忆力。

6、练习按指定方向走。

准备工作:

两只盒子、三个玩具、一只布袋、一个筐、一个皮球。

教学过程:

一、《交往时间》:

宝宝做自我介绍,鼓励宝宝说出自己的名字及年龄;宝宝之间相互拉手,表示友好。

二、《拉手跳》:

父母的双手拉住宝宝的双手,使其借助自己稍给的一点力双脚向上跳,宝宝会十分快乐。

这愉快的情绪和跳跃的动作,都会给宝宝的健康成长带来很大的好处。

三、《发重叠音》:

结合宝宝的生活,教宝宝学发重叠音如“宝宝、乖乖、妈妈、抱抱、帽帽、爷爷、奶奶、哥哥、姐姐”等。

如宝宝情绪好时,可边逗宝宝边说:

“宝宝在哪儿?

”“宝宝在这儿!

”“宝宝干什么呢?

”“宝宝在玩呢!

四、《装小球》:

事先准备一只盒子(可以是废玩具盒),在盒盖上挖一洞,洞口的大小视球而定,能装入球就可以。

另外准备一只装小球用的小盒。

教宝宝用手抓起小球,从洞口处放入盒内。

小球也可用纸团代替。

五、《摸暗袋》:

找3个宝宝非常喜欢而且玩熟了的玩具,放到一只不透明的布袋里,布袋口最好能用带子系紧。

让宝宝一只手伸进口袋,摸出妈妈要求的那个玩具。

摸准一个以后,在放进另外一个,仍旧凑足3个,再继续摸。

宝宝在摸的时候,妈妈要给予游戏指导。

六、《拿皮球》:

几个小朋友一起玩。

在一个筐内放着和参加玩耍孩子的人数相同的球,小儿站在距筐两米左右的地方,大人说:

“请小朋友到筐里拿皮球玩”,然后再请小朋友把球放进筐中去。

可反复玩几次。

0---3教案

适宜年龄:

1岁2个月

(一)

教育目标:

1、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初步学习与他人交往。

2、使小孩理解词意,能与动作联系起来,并练习模仿发出“手”的词意。

3、认识物体的基本形状。

4、训练宝宝手的小肌肉运动。

5、训练宝宝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6、练习向前投掷物品的动作。

准备工作:

布娃娃、手帕、气球、镜子、碗等圆形物体、黄豆、绿豆、红豆、碗、几种动物玩具、毛巾、小皮球、乒乓球。

教学过程:

一、《交往时间》:

鼓励宝宝做自我介绍,与其他宝宝拉手问好。

二、《洗洗手》:

准备布娃娃及手帕一条。

大人出示布娃娃说:

“小朋友,布娃娃要吃饭”,唱“洗洗手”歌(歌曲详见下一节)。

这时可启发小朋友伸出手作洗手状,与布娃娃比一比谁的手洗得最干净。

同时要小朋友模仿说“手”的词音。

三、《体验圆形》:

教宝宝认识圆形,并让宝宝指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

如气球、镜子、碗等。

四、《抓豆豆》:

这个游戏的前提是宝宝双手能随意抓

握。

妈妈在碗里放些黄豆或绿(红)豆,教宝宝能一把抓起豆豆,然后把手松开,让豆豆从指缝里漏出掉到碗里。

可以边抓边说:

“黄豆绿豆,吃了长肉。

”玩时要注意不能让宝宝将豆子放进嘴里,以防呛进气管。

五、《动物不见了》:

在桌上摆出几种宝宝熟悉的动物玩具,先让宝宝依次说出这些动物的名称,反复让宝宝仔细观察这些玩具谁挨着谁,接着用毛巾盖上这些玩具。

盖的时候从里面拿走一种玩具,然后将毛巾再打开,问宝宝什么玩具不见了,要求宝宝说出不见了的玩具名称。

六、《投掷》:

选一个适合宝宝玩的球(小皮球、乒乓球),指导宝宝不扶东西、将手举过肩用力将球向前抛出。

妈妈可以与宝宝一起玩,以激发起宝宝的玩乐兴趣。

0---3教案

适宜年龄:

1岁2个月

(二)

教育目标:

1、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

2、训练宝宝的手臂运动能力。

3、训练开口发音。

4、通过滚球游戏,训练宝宝手眼协调的能力。

5、培养观察力和判断力。

6、训练宝宝直线走路的能力。

准备工作:

动物图片、玩具及叫声的磁带、录音机;皮球;平衡木。

教学过程:

一、《交往时间》:

鼓励宝宝说出自己的小名,边伸手指边说出年龄。

宝宝之间相互问好、拥抱。

二、《推拉训练》:

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地坐着。

妈妈拉着宝宝的双手,一进一退和着儿歌节奏做拉磨推磨动作。

动作不宜作得太大,因为宝宝的手臂运动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以防伤害。

儿歌:

拉磨,推磨。

磨粑粑,请外婆。

磨豆腐,请祖母。

三、《模仿动物叫》:

给宝宝讲“动物音乐会”的故事,让宝宝模仿动物叫。

如拿出小狗的玩具,发出“汪汪”的声音,拿出小牛的画片,发出“哞哞”的叫声,拿出小猫的图片,发出“喵喵”的声音。

诸如此类,还可相继练习小鸡、小鸭、小羊等的叫声。

逐步使孩子有开口发出各种声音的机会。

四、《滚球》:

妈妈先做示范,用双手按住球,球不宜太大。

再把球用双手推出去,让球滚到宝宝面前。

然后再引导宝宝学会用双手按住球,再把球推出去。

妈妈可以和宝宝互相滚球,滚球的距离可以逐步加大,由1米左右增加到3米左右,要求宝宝能准确地把球滚到妈妈面前。

五、《找手指头》:

把一只手的手指用另一只手包住,然后让宝宝找大拇指或其他手指头。

可以和宝宝换着玩。

六、《过小桥》:

准备平衡木当作小桥。

父母先做示范,从小桥上过去,然后可采取各种方法吸引宝宝也从小桥上走过去。

0---3教案

适宜年龄:

1岁2个月(三)

教育目标:

1、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

2、培养宝宝的节奏感。

3、熟悉大小概念,锻炼比较能力。

4、协调手的动作,训练宝宝初步的思维能力。

5、训练宝宝的观察能力,让宝宝能够通过观察找出事物间的简单联系。

发展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宝宝的注意力,使宝宝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观察图片上。

培养宝宝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6、训练身体的柔软度和身体的协调能力。

准备工作:

各种乐器,扣子、套盒一组、一幅画、钻的玩具、RV《妈妈与宝宝》。

教学过程:

一、《交往时间》:

宝宝做自我介绍。

二、《小乐队》:

宝宝和家长自选乐器,配合音乐一起吹奏,可结合身体动作。

三、《给扣子排队》:

给宝宝找出大大小小几种不同的扣子,问宝宝:

“哪个扣子大?

哪个扣子小?

给它们排队好不好?

”可以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也可用其他东西进行练习,如勺子、鞋等。

四、《玩套盒》:

准备套盒一组(能买到玩具套盒最好)。

妈妈先做示范,教宝宝把小盒放到大盒里面去。

开始先用大、中、小3个盒,逐步增加到由大到小5个盒。

五、《找妈妈》:

利用《妈妈与宝宝》的游戏,教宝宝帮小动物找妈妈。

六、《钻的游戏》:

准备好钻的玩具,告诉宝宝这是山洞,教宝宝紧缩身体做钻的动作。

让宝宝做钻山洞的游戏。

0---3教案

适宜年龄:

1岁2个月(四)

教育目标:

1、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引导宝宝说出自己的名字。

2、学习配合动作。

3、

4、训练手眼协调的能力。

5、训练宝宝手触觉能力。

6、锻炼平衡感和跳跃动作,增加宝宝的肌肉和身体的灵活度。

准备工作:

长毛巾、皮球;木珠、塑料绳;布袋子、书、手绢、小皮球、铅笔、糖果等物品;约10—15厘米高的小凳或矮椅。

教学过程:

一、《交往时间》:

妈妈叫宝宝的名字,让宝宝知道是在叫自己,鼓励宝宝自己说出自己的名字,并学习伸出1个手指,表示“1岁”。

二、《有轨电车》:

与宝宝各自抓住长毛巾一端的两只角,把一只皮球放在毛巾中间,分别提高毛巾的两只角,让球在毛巾上滚来滚去;还可以抬起毛巾,把球抛到空中再用毛巾接住。

三、《分清多少》:

四、《穿珠》:

先做示范给宝宝看:

左手拿木珠,右手拿住塑料绳的一端,把塑料绳从木珠的孔中穿过去,把木珠穿在塑料绳上。

家长和宝宝一起做,等宝宝做的比较熟练了,再让宝宝自己穿。

五、《触觉辨别训练》:

(1)让宝宝用手摸摸准备好的物品,宝宝摸时,家长说出相应物品的名称。

(2)把书、手绢、小皮球、铅笔、糖果等物放在一个布袋子中。

不要让宝宝看见,然后让宝宝完成下列问题。

(先放1—3件物品,逐步增加物品数量,之后还可另外放入几种其它物品)。

让宝宝把手伸进布袋,取出书;让宝宝把手伸进布袋,取出手绢;取出小皮球;取出铅笔;取出糖果。

六、《攀跳》:

扶住宝宝爬上准备好的小凳上去,然后用双手拉着宝宝的手,教宝宝合并双脚从登或椅子上跳下来。

待宝宝熟练跳下后,可逐渐增加跳跃的高度。

也可练习放手让宝宝自己登高跳下。

0---3教案

适宜年龄:

1岁3个月

(一)

教育目标:

1、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

2、增加宝宝对音乐的兴趣。

3、

4、锻炼手指动作。

5、锻炼手指动作的准确性及手眼协调能力。

6、练习腿部肌肉和跨过障碍物的能力。

准备工作:

录音机、节奏明快的歌曲;准备一些废纸和一张硬纸板;水果罐头瓶、筷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交往时间》:

家长带宝宝一起做自我介绍,鼓励

宝宝自己做;大家拍手表示欢迎,宝宝之间相互拉手

问好或拥抱,表示友好。

二、《感知节奏》:

播放节奏明快的歌曲,抱着宝宝随

着音乐的节拍轻轻跳动或拍手,使宝宝在有规律的跳

动摇摆中感知音乐的节奏。

三、《认物》:

四、《做馒头》:

将废纸用力捏成一团,尽量搓圆,放在硬纸板上。

待摆满后,对宝宝说:

“好了,准备蒸馒头。

五、《投棍入瓶》:

将一个水果罐头瓶放在地上,让宝宝直立着,手拿一根筷子对准瓶口投,一次5根筷子,看能投中几根。

六、《跨越障碍》:

在地面上放一根彩色的绳子或小玩具,也可在地面上画个小的圆圈,让宝宝从上面跨过去,或一连跨过几个物体。

0---3教案

适宜年龄:

1岁3个月

(二)

教育目标:

1、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初步能与其他宝宝一起友好的活动。

2、训练宝宝的观察力、学习认识动物、发音。

3、训练手指动作和力量。

4、培养愉快的情绪。

5、了解生活规律,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6、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

准备工作:

小动物的图片若干张(狗、猫、鸭、鸡等)、录音机、磁带(小动物的叫声);蚕豆、碗或盘子;椅子;布娃娃、小勺、小碗等玩具餐具;

教学过程:

一、《交往时间》:

(1)引导宝宝做自我介绍;

(2)宝宝之间相互问好。

二、《动物怎样叫》:

事先准备一些宝宝经常能见的动物画片或卡通图片。

妈妈可指着画面上的动物问宝宝:

“上面画的这是什么动物?

你知道它是怎样叫的吗?

”如果宝宝不知道,可告诉宝宝:

“这是小狗,妈妈再学习狗汪汪叫。

”然后再问宝宝:

“小狗怎样叫啊?

”“小狗汪汪叫。

”还可以认识小猫、小鸭、小鸡等。

三、《捡豆》:

在地上或桌上撒一些蚕豆,让宝宝帮忙把地上的蚕豆捡起来。

要求宝宝把蚕豆一一捡到盘中。

四、《坐跷板》:

你坐在椅子上,把一条腿搁在另一条腿上,让宝宝坐在跷起的那条腿的脚背上,上下颠动,就像跷跷板一样。

五、《过家家》:

准备一个布娃娃、一个碗、一把勺、用纸团做米饭。

对宝宝说:

“娃娃饿了,该喂饭了吧!

”喂完饭后,又说:

“吃饱了,娃娃玩一会儿!

”便和宝宝一起做开汽车、搭积木等游戏。

玩一会儿后,告诉宝宝说:

“中午了,娃娃该睡午觉了。

”让宝宝抱娃娃上床,盖上被子,用手轻轻地拍娃娃睡觉。

六、《教宝宝倒退走》:

在地上画一条线,让宝宝在上面直着走或横着走,不过宝宝最喜欢玩的还是倒着走。

一开始他会小心翼翼地一面走一面回头看。

妈妈可以陪她玩,看谁先走到终点。

倒着走最好是在草坪或床上,以免摔伤宝宝。

0---3教案

适宜年龄:

1岁3个月(三)

教育目标:

1、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

2、初步培养宝宝的注意力,能安静的听音乐,配合家长随音乐一起摇摆,锻炼对语音和节奏的感知。

3、训练宝宝的记忆力、辨认事物的能力。

4、锻炼手指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5、训练宝宝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

6、训练宝宝的手脚协调能力及控制力,发展肌肉动作。

准备工作:

录音机、磁带(摇啊摇);球、表、铅笔、梳子、杯子等;积木;一些实物、玩具、纸片;

教学过程:

一、《交往时间》:

(1)家长引导宝宝做自我介绍,知道自己的小名和年龄。

(2)与其他宝宝拉手或拥抱,学习初步的交往。

二、《摇啊摇》:

(1)家长盘腿坐好,把宝宝放在腿上,一边听音乐,一边合着音乐的节奏左右的摇晃。

(2)一边念儿歌,一边合着儿歌的节奏左右地摇晃: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三、《指认物品》:

当宝宝看到球时,可问:

“这是什么?

”如他没有反应,就拍拍球并问:

“你要不要?

这是什么?

”或在他附近拿着球逗他,如果他伸手去拿,你就问:

“你要什么?

”不管他能否说出名称,让他玩一下球。

然后依次展示其他东西,每展示一样东西都问他:

“这是什么?

”展示的次序是:

球、表、铅笔、梳子、杯子,也可以是别的物品。

四、《搭塔》:

把几块积木放在宝宝面前,把其中3块搭在一起,对宝宝说:

“让我们来搭高塔,看到了吗?

”然后边说边做手势,鼓励他动手搭高塔。

测试前可让他试做3次。

要求在宝宝松手后,搭上的积木不掉下来才能算数,并记下宝宝搭塔所用的积木的个数。

五、《开商店》:

准备一些实物、玩具和纸片(做纸币)。

让宝宝和你一起玩开商店游戏。

你充当顾客,宝宝当售货员。

让宝宝先问:

“你要买什么?

”你回答:

“我要买铅笔。

”并把纸币递给宝宝说:

“这是买铅笔的两毛钱,请收好。

”让宝宝把铅笔拿给你。

熟练后,再让宝宝来买,你当售货员以增强宝宝的角色感。

六、《推球、踢球》:

(1)让宝宝以爬的姿势俯卧在干净的地上,前面放一个球。

家长在宝宝身边轻轻的推球给宝宝看,同时对宝宝说:

“看,妈妈把球推出去了。

”然后引导宝宝以手击球,使他能把球推出。

(2)鼓励宝宝用脚去踢放在他面前的球,一边在旁用“好,踢着了,再来一个”等话鼓励宝宝。

0---3教案

适宜年龄:

1岁3个月(四)

教育目标:

1、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初步发展宝宝的交往能力。

2、锻炼宝宝应变能力,活跃家庭氛围。

3、了解物品用途。

4、锻炼手指灵活度和对色彩感知度。

5、训练言语理解能力。

6、训练宝宝学习下蹲,训练膝与腰腿的力量和控制能力。

准备工作:

杯子、勺子、笔、手绢;蜡笔或水彩笔、画纸;故事《有趣的猴子》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交往时间》:

(1)鼓励宝宝做自我介绍,家长引导,大家为宝宝拍手以示鼓励。

(2)宝宝与其他宝宝一一拉手或拥抱,表示友好。

二、《网鱼》:

父母双手相握成渔网,宝宝当鱼。

游戏开始,宝宝自由地在渔网内外跑动。

父母边说儿歌边准备网鱼:

“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才捞鱼。

”说完以后宝宝就要尽量躲开渔网。

如被网住,问宝宝:

“你是大鱼还是小鱼?

”若答“大鱼”,父母说:

“把它送到鱼市上去。

”若答“小鱼”,就说:

“把它送回水里去吧。

”放开宝宝,游戏重新开始。

三、《根据用途找物品》:

桌上放着杯子、勺子、笔、手绢,问宝宝“喝水用什么?

”、“吃东西用什么”,请宝宝一一指出。

也可让宝宝说出物品用途。

四、《涂抹游戏》:

妈妈可用蜡笔或水彩笔先在画纸上画毛线团、气球等,引起宝宝图画的兴趣。

然后让宝宝自己拿蜡笔,随意涂涂画画。

但注意不要宝宝把蜡笔放到嘴里去。

五、讲故事《有趣的猴子》:

妈妈和宝宝一边看图片一边讲故事《有趣的猴子》。

六、《扶蹲练习》:

爸爸妈妈扶着宝宝双手,用双手的力量变化引导宝宝下蹲,同时对宝宝讲:

“蹲下去,蹲下去,再蹲下去。

”用语言指导宝宝的动作。

附:

故事《有趣的猴子》

你一定看见过猴子耍把戏吧,猴子经过人的训练,还能帮人做很多的事情呢!

在热带的地方,人们训练猴子上树摘椰子。

它两只后爪钩住树干,两只前爪摇晃树枝上的椰子,哪个有声响,知道是熟了,就用力摘下来。

请猴子来摘果子,这是它们最乐意做的事情。

日本有个兽医,训练了一只叫葛歌的猴子做护士,当兽医给动物做手术的时候,它会帮着接刀剪,拿药品,还会帮着兽医按着动物的四肢不让动。

在美国,人们训练猴子当护理,照顾瘫痪的病人,帮他们找书、拿报纸、取拖鞋、还会给病人喂饭、开灯、播放录音磁带,甚至还能拿着钥匙,帮助病人去开门呢!

你说猴子有趣不有趣?

0---3教案

适宜年龄:

1岁4个月

(一)

教育目标:

1、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以及初步的交往能力。

2、锻炼动作及协调感。

3、

4、训练手指的小肌肉运动,增加灵活性。

5、通过让宝宝进行选择配合动作,训练宝宝动作的控制能力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比较大小能力。

6、练习走、蹲、弯腰动作。

准备工作:

木制的小珠子或钮扣、一根细纸绳或玻璃丝绳;一只杯子、三个杯盖;各种彩色纸或小玩具,小篮。

教学过程:

一、《交往时间》:

(1)引导宝宝做自我介绍,说出自己的名字,边伸一个手指边说出1岁,如宝宝说不出就有家长说,但要让宝宝知道是在说自己。

大家拍手表示欢迎。

(2)宝宝之间相互问好。

二、《模仿小动物》:

随儿歌节奏,学各种动物的动作。

如:

小鸟小鸟高高飞,飞呀飞呀飞上天。

小鱼小鱼水中游,又摇尾巴又点头。

小鸡小鸡叽叽叽,快到这里来吃米。

妈妈也可自编自唱。

三、《认识形状》:

四、《串项链》:

买一些木制的小珠子或钮扣,再给宝宝一根细纸绳或玻璃丝绳,让宝宝把珠子或钮扣都串起来,做成项链。

五、《配合训练》:

爸爸妈妈准备一只杯子和三个大小不同的盖子,其中有一个正好能盖在杯子上,让宝宝尝试选择杯盖,爸爸妈妈可以对宝宝说:

“找一找,哪个盖子是盖这个杯子的。

”宝宝可能要用每个盖子反复盖一遍后,才能选择出正确的盖子。

爸爸妈妈可以在宝宝选择后,指导宝宝如何根据杯子选择盖子,讲完后,再让宝宝试一试其他的杯子,在选择杯子与盖子时应尽量让杯子大小有明显区别。

六、《弯腰拾物》:

把各种彩色纸或小玩具散在地上,每样东西相距1—2米,让宝宝捡起来,放在小篮里,可让宝宝和其他宝宝比赛,看谁捡的最多。

0---3教案

适宜年龄:

1岁4个月

(二)

教育目标:

1、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

2、培养宝宝的音乐节奏感;使宝宝认识铃鼓,并对它的声音有初步了解。

3、训练宝宝再认物品的能力,以及增进宝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