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19824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

《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强班专项练习.docx

加强班专项练习

加强班练习题

一、判断正误

1.生物体内含有的元素都是组成生物体的必需元素(  )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及不同生物之间在元素种类上具有统一性,而在元素含量上具有差异性(  )

3.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配方不同,但使用方法相同(  )

4.某肽链中含有四个肽键,该化合物应叫四肽(  )

5.不同种的蛋白质不仅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而且各自还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  )

6.开水煮沸鸡蛋清,不仅破坏了其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同时也破坏了肽链中的肽键

(  )

7.各种糖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

8.脂肪中碳和氢的含量远远高于糖类,所以同质量的脂肪储存的能量比糖类的多(  )

9.与核酸分子多样性有关的是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  )

10.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五碳糖的不同(  )

11.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

12.硝化细菌无染色体,只有DNA(  )

13.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

14.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系统(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

15.没有细胞核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

16.线粒体在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但厌氧真核生物不含有,如蛔虫等厌氧型的动物细胞内就没有线粒体(  )

17.线粒体是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膜面积;叶绿体是通过囊状结构堆叠成的基粒增大膜面积(  )

18.内质网不只与蛋白质的合成有关,还与糖类、脂质的合成有关;高尔基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无关,但与蛋白质的加工、转运有关(  )

19.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但并非所有植物细胞中都有大液泡,例如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就没有(  )

20.溶酶体在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成成分的更新(  )

21.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它没有核膜、内质网膜等其他膜结构(  )

22.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

23.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  )

24.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的方式构成磷脂双分子层(  )

25.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物质基础之一是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蛋白(  )

26.同一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可能不同(  )

27.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

28.外界溶液、原生质层和细胞液构成一个成熟植物细胞的渗透系统(  )

29.将植物细胞置于清水中,植物细胞将会吸水涨破(  )

30.小分子和离子均可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物质则不能(  )

二、非选择题

1.填表

需鉴定的物质

用于鉴定的试剂

实验现象

还原糖

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

紫色

淀粉

碘液

脂肪

橘黄色

DNA

绿色

线粒体

蓝绿色

2.下图是某化合物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称是_______。

该图中,①为。

(2)图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__;图中表示R基的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__,在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

形成该化合物时失去的水分子数与图中字母所表示结构的数目是相同的

(4)组成这类化合物的基本单位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

3.从某种真核细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体,放入含有下列几种有机物(其中的氮原子已被15N标记)的培养液里,假设培养液里含有核糖体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质和条件。

请回答:

⑴实验中,核糖体所需要完成的功能就是把上述物质中的[]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方式合成多肽(蛋白质),可以用________试剂检测。

⑵实验中所用的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内的__________。

⑶上述有机物合成的多肽至少含有_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_个羧基,称为_________肽,可能有__________种。

⑷实验中,检测到某一多肽含20个15N,则该多肽最多有________个肽键。

4.下图是动物某分泌细胞。

向细胞内注射用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亮氨酸,一段时间后,

在细胞外检测到含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内填写图中序号,并在序号后写出该结构的名称)

(1)最初的时间里被H3标记的亮氨酸会出现在[]。

(2)此后放射性物质依次出现在(写标号)。

(3)图中标示的结构中,与分泌蛋白的加工有关的是[]和[]。

(4)[2]的作用是,可由[]和[]分别通过出芽、突起形成,最终与[]融合。

(5)有人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细胞的透性进行过上万次的实验,发现脂溶性(与水的亲和能力差)的化合物比水溶性(与水的亲和能力强)的化合物进入细胞快。

这说明组成[1]的基本物质是。

有人用丙酮从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物质,然后将提取的脂质物质放在水槽中制备出单分子层,并测量脂质单层的表面积,发现单层脂质的面积约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据此推测,细胞膜中脂质分子的排列是的。

5、下图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这是一个心肌细胞,细胞中的细胞器[],较多,这是与它不停的节律性的搏动是相适应的。

(2)若这是一个蚕丝腺细胞,在一定时间内,让该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那么放射性同位素将依次出现在图中的哪些部位?

、、(用图中号码及文字表示)

(3)细菌细胞与该图所示的细胞比较,其区别是(2分)

(4)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等(用图中号码及文字表示)

6.根据下列实验记录回答问题:

调节电子显微镜观察试样A、B、C的细胞亚显微结构,观察到结构a—e具有下列特征:

结构a、b、c都是由两层膜构成,其中a的膜具有小孔,而b、c没有孔;细胞分裂时,从d的周围发出纺锤丝。

现将试样A、B、C的结构的有无进行整理列表如下(“+”存在;“-”不存在)。

试样\结构

a

b

c

d

A

B

C

(1)表格中哪一个编号试样可能是菠菜叶?

________

(2)表格中哪一个编号试样可能是大肠杆菌?

________

(3)表格中哪一个编号试样可能是鼠的肝脏?

________

(4)表格中哪一个编号结构可能是线粒体?

__________

(5)表格中哪一个编号结构可能是中心体?

__________

(6)表格中哪一个编号结构可能是细胞核?

___________

(7)不具有细胞结构a的生物是什么生物?

____________(填写原核生物或真核生物)

7、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分子;B代表。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膜。

(3)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4)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____。

8.图示有关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分子ATP中含有_________个高能磷酸键。

(2)ATP的中文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ATP转化为ADP过程中,是由于_________键断裂而释放出能量。

(3)图中的a、b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_____。

(4)C指_________。

(5)在动物肌细胞中,进行②反应时,能量来自_________。

(6)①②反应进行时所需要的酶一样吗?

为什么_________。

(7)进行①反应时能量用于_________,进行②反应时能量用于_________,由此可见能量是_________,物质是_________。

(8)写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在室温20℃条件下,证明pH影响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方案。

实验材料和用具:

(略)

实验方法和步骤:

①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A、B、C)。

②向3支试管分别注入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③向3支试管分别注入新鲜的家鸡肝脏研磨液(其内含有过氧化氢酶)。

④向3支试管分别注入蒸馏水、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⑤堵住试管口,轻轻振荡这3支试管,使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均匀。

⑥将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分别放入3支试管内液面的上方,观察哪支卫生香燃烧猛烈。

该实验方案经过其他同学参与讨论后,一致认为:

(1)实验步骤出现了明显的错误。

最佳的实验步骤应该是:

①→→→→

→。

(2)实验变量的控制上也有错误,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

10.下表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02液。

1―4号试管控制温度与投入物品如表所示,请回答:

试管

操作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H2O2溶液(mL)

2

2

2

2

2

2

FeCl3溶液(滴)

2

鲜肝研磨液(滴)

2

2

HCl溶液

NaOH溶液

蒸馏水(滴)

2

保持温度(℃)

37

37

37

0

(1)投入物品后,立即用带有余烬的火柴去试探1―4号试管口,出现复燃现象的是________号试管。

2号和3号试管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2)4号和号试管对比可以得出“温度影响酶活性”的结论。

(3)若要证明酶的活性受酸碱度的影响,应再增设5、6号试管:

5号试管内应加入

和,6号试管内应加入和,5、6号试管温度应控制在℃。

(4)1号试管的作用是。

(5)2号试管将温度控制在37℃的原因,是因为该温度为过氧化氢酶催化反的。

3、补充

1.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

下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头部决定

B.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载体蛋白

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

D.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

2.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

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起源于细胞器a;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

由图示可判断:

a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2)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特点。

(3)细胞器a、b、c、d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等。

(4)细胞器膜、________和__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________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3.

某同学设计渗透装置如右图所示(开始时状态),烧杯中盛放有蒸馏

水,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

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

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

该实验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  )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

B.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下降

C.加酶前后,在烧杯中都可以检测出蔗糖

D.加酶后可以在烧杯中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4.为探究植物A能否移植到甲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植物A细胞液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

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则甲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  )

浓度(mol/L)

0.15

0.2

0.25

0.3

质壁分离状态

不分离

刚分离

显著分离

显著分离

A.≤0.15mol/LB.≤0.2mol/L

C.≥0.2mol/LD.≥0.3mol/L

5.如图所示,图乙是图甲发生渗透作用之后的示意图,图丙是根毛细胞示意图,图丁表示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①处溶液浓度小于②处溶液浓度

B.图甲和图丙中都有半透膜,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图丙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使其具有选择透过性

C.若把图丙所示细胞放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一段时间发现其发生了质壁分离

D.若把图丙所示细胞放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则图丁表示细胞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曲线

6.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对此现象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

A.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开放

B.蔗糖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吸水导致气孔关闭

C.清水中的保卫细胞很快出现质壁分离并自动复原

D.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

7.取一段长5cm的葱茎,将其纵切到4cm处,由于纵切的葱茎使薄壁的皮层细胞摆脱了厚壁的表皮细胞的束缚,皮层细胞扩张得更快,从而使葱茎向表皮外弯曲,切后的形状如图甲所示,将它作为对照。

再取另外四段葱茎做同样的处理,将它们分别置于a~d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30分钟后,葱茎形状记录如图乙。

据此判断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为(  )

蔗糖溶液

a

B

c

d

葱茎形态

A.a>b>c>dB.a>c>d>b

C.b>d>c>aD.b>a>c>d

8.研究表明,主动运输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其示意图如下(图中a、b、c代表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

请据图回答:

(1)图中细胞质基质存在于________(填“P”或“Q”)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2)主动运输是由__________所介导的物质____________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

(3)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ATP驱动泵的主动运输或易化扩散。

请你设计实验加以探究。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

取甲、乙两组生理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

第二步:

将甲、乙两组细胞置于适宜浓度的葡萄糖培养液中,甲组细胞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a.若甲、乙两组葡萄糖的浓度相同,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判断正误

1-5×√××√ 6-10××√√√11-15×√√√×16-20√√√√√

21-25√√×√√26-30√×√××

2、非选择题

1.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蓝色苏丹Ⅲ甲基绿健那绿染液

2.⑴三肽氨基⑵肽键②③⑤(缺一或错一均不给分)

⑶脱水缩合36④⑷

 

3.⑴①④⑤氨基酸脱水缩合双缩脲⑵细胞质基质⑶22三肽6⑷19

4.

(1)[6]核糖体

(2)5—4---2---1(3)[5]内质网[4]高尔基体

(4)囊泡运输蛋白质[5]内质网[4]高尔基体[1]细胞膜

(5)脂质双分子层

5、

(1)[1]线粒体。

(2)3、核糖体4、内质网5、高尔基体。

(3)细菌无核膜,无核糖体之外的其他细胞器,有细胞壁

(4)2、中心体1、线粒体3、核糖体。

6、

(1)B

(2)A(3)C(4)b(5)d(6)a(7)原核生物

7、

(1)载体蛋白磷脂双分子层

(2)选择透过性(3)ba(4)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8.

(1)2

(2)三磷酸腺苷高能磷酸(3)呼吸作用、光合作用(4)生命活动(5)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6)不一样,因为①和②是两个不同的反应,而酶具有专一性(7)合成ATP,各项生命活动,可逆的,不可逆。

(8)ATPADP+Pi+能量

9、

(1)①→③→④→②→⑤→⑥或①→④→③→②→⑤→⑥

(2)向3支试管中分别注入的肝脏研磨液、试剂、过氧化氢溶液都应等量。

10.⑴2酶具有高效性⑵2⑶2滴鲜肝研磨液1mLHCL溶液2滴鲜肝研磨液1mLNaOH溶液37⑷空白对照⑸最适温度

3、补充

1.答案 C解析 由题图可知,放射性尾部能从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但放射性头部却不能从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可见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是由尾部决定的,A项错误。

由题干信息“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可知,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具有选择性,即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B项错误、C项正确。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易化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故D项错误。

2.答案 

(1)高尔基体 内质网 线粒体 

(2)流动性 (3)蛋白质和磷脂 (4)细胞膜 核膜 选择透过解析 

(1)根据各种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可以看出,a为高尔基体、c为内质网、d为线粒体。

(2)两种膜的相互融合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所有生物膜都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其上镶嵌和贯穿着蛋白质,故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

(4)各种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选择透过功能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3.答案 B解析 加酶前,漏斗内溶液浓度高于漏斗外,水分子向漏斗内部扩散的较多,漏斗液面上升;加酶后,蔗糖水解为单糖,摩尔浓度增大,使液面继续上升,后随着单糖逐渐进入烧杯,而使漏斗内溶液浓度下降,液面下降。

4.A解析 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植物将不能正常生存。

由表中信息可知,该植物细胞液的浓度介于0.15mol/L和0.2mol/L之间。

因此,为保证植物移植后能正常生存,甲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0.15mol/L。

5. C解析 由图乙可知,图甲的渗透装置内部溶液浓度高于外部溶液浓度,即①处溶液浓度小于②处的。

载体蛋白的存在使得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植物细胞可以吸收Na+、Cl-,使细胞液浓度升高,所以根毛细胞处于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时会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将图丙所示根毛细胞放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时,细胞渗透失水,体积逐渐缩小,但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体积不会无限收缩,则图丁表示细胞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曲线。

6. D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在清水中气孔开放,在蔗糖溶液中气孔关闭,推测可能是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

7. B解析 由题意可知,细胞吸水后皮层细胞扩张得更快,从而向表皮外弯曲;失水后皮层细胞收缩得更快,从而向表皮内弯曲。

a、c中葱茎在渗透失水,其中a中失水程度超过c;b中葱茎在渗透吸水;d中基本未变。

8.答案 

(1)Q 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 

(2)载体蛋白 逆浓度 (3)①第二步:

乙组细胞用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或抑制乙组细胞的细胞呼吸) 第三步:

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②a.小肠上皮细胞是以易化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的 b.若甲组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小于乙组的,则小肠上皮细胞是以ATP驱动泵的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葡萄糖的

解析 

(1)根据细胞膜的结构可知,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所以P侧为细胞外的环境,Q侧为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质基质。

(2)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把物质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

(3)本实验是探究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

根据题干提示信息,自变量是细胞是否进行细胞呼吸,观察指标是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实验时要注意控制无关变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