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2676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9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docx

初三上期物理知识点doc

初三物理知识点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和内能

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1、分子动理论:

①(物质由分子组成)②(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③(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

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物质(种类)和物体(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证明:

①(分子在不停地运动)②也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第二节内能和热量

3、内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物体内能可以发生变化,表现为(温度变化)或(状态)变化。

4、决定内能大小的因素:

(材料)、(质量)、(温度)、(状态)。

5、改变内能的方法:

(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不能说成“摩擦生热”)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实质是(能的转化)。

②热传递的条件:

物体间有温度差。

热传递所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内能增加;物体放热,内能减少。

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④热量:

热传递过程中转移内能的多少。

用字母“Q”表示。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6、温度、热量、内能关系: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物体内能增大,可以是吸热,也可以是外界对它做功,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熔化、水沸腾)。

温度(内能)变化了,可能是做功,也可能是热传递。

内能是否变化,既要看温度,又要看状态。

7、热值: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单位:

J/kg或J/m3。

理解:

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无关。

8、公式:

Q=mq或Q=Vq(q为热值)。

(燃料燃烧都适用)

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完全燃烧1kg酒精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第三节比热容

9、比热容:

用字母C表示。

①定义:

1kg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表示物体吸放热本领的物理量。

②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

状无关。

③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物理意义:

1kg水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热量4.2×103J。

④常用水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理解:

根据公式Q=cmΔt,“Q和m”相同时,水的比热容大,所以温度变化小。

能调节气温。

“m和Δt”相同时,水的比热容大,所以吸热、放热多,能做冷却剂和散热剂。

10、计算公式:

Q吸=cm(t-t0),Q放=cm(t0-t)或Q=cmΔt(热传递吸放热都适用)

“t”表示末温“t0”表示初温“Δt”表示变化的温度

11、热平衡方程:

(1)不计热损失Q吸=Q放

(2)要计热损失Q吸=Q放η

12、内能的利用方式:

⑴利用内能来加热(烧水,煮饭)。

⑵利用内能来做功(汽油机,柴油机)。

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

1、热机:

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

能的转化: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内燃机:

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

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3、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

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中,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只有做功冲程是内燃机对外做功的

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汽油机和柴油机构造上的区别:

汽油机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顶部是喷油嘴。

5、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2次,曲轴和飞轮转动2周,经历4个冲程,做功1次。

6、弄清每个冲程气门开闭情况,活塞上下运动情况,是否有能量转化。

(如压缩冲程、做功冲程)

7、热机效率:

①燃料烧水效率

 

②汽车汽油机效率

③电器烧水效率

8、提高热机效率途径:

使燃料充分燃烧;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第三章认识电路

第一节电现象

1、带电(荷):

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带电体性质:

吸引轻小物体)

轻小物体指:

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摩擦起电的原因:

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

电子转移。

能量的转化:

机械能-→电能

3、两种电荷:

①正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玻璃棒带正电)

实质:

原子失去电子。

(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②负电荷: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

原子得到电子。

(橡胶棒得到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相互吸引:

可能是正负正不带电负不带电

相互排斥:

肯定是同种电荷。

5、平常原子不带电是因为原子内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不是说没有电荷。

原子带电是因为电子有了得失。

6、验电器作用: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原理: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7、电量: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

用字母“Q”表示。

电量单位:

库仑(C)。

8、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酸、碱、盐的水溶液中,

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9、电流方向的规定:

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意:

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电源正极到负极。

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第二节电路

10、电路组成:

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

①电源:

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蓄电池:

充电时,电能—→化学能;供电时,化学能—→电能。

发电机:

机械能→电能。

②用电器:

消耗电能的设备。

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风扇,电炉工作)

③开关:

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

输送电能。

10、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开路(断路)、短路

①通路:

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

断开的电路。

(开关未闭合、电线断裂、接触不良、灯丝断了都叫断路)

③短路:

用导线将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连接起来。

两种短路:

①电源短路:

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

现象:

整个电路都不工作,电源会烧坏。

②用电器短路(局部短路):

用导线或开关把用电器两端连接起来。

现象:

用电器不会工作,但不会烧坏。

11、电路图:

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记住常见元件符号。

画电路图时:

首先弄清是串联还是并联,每一个用电器的电流路径,电流是否有分支点,汇合点。

连实物图时:

从电源正极出发,先连一条支路,再连另一条支路。

12、电路故障:

用导线检查电路故障时,连接哪两点间电路通了,说明那两点间原来断路。

如果ab相连,则L1短路,L1不亮,但不会烧坏。

L2亮。

Cb相连呢?

如果ad或ac相连,则电源短路,L1、L2都不亮。

电源烧坏。

如果闭合开关,都不亮,用导线把ab相连,L2亮了,则L1断路。

13、单刀双掷开关:

(理解后两图)

 

第三节电路的连接

14、电路连接方式:

串联、并联、混联。

①串联:

用电器逐个顺次相连。

特点:

电流路径只有一条,用电器同时工作,互相影响。

开关在任意位置都可控制整个电路。

应用:

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开关短路相对于连通)

②并联:

用电器并列地连接,电流路径有多条,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本支路。

应用:

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教室灯(开关和用电器并联相对于把用电器短路)

③混联:

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电路:

特点:

串联用串联的特点(规律)。

并联用并联的特点(规律)。

1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

①电流分析法:

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则用电器串联;若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则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则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拆除法):

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并联。

③节点法:

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第四章探究电流

第一节电流(用“I”表示)(A)

1、电流:

每秒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量。

用“I”表示。

公式:

.

公式中“Q”表示电荷量,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t”表示时间,单位秒,符号是S

2、电流单位:

①国际单位:

A②常用单位:

mA、μA③换算关系:

1A=103mA1mA=103μA

3、电流测量:

(1)仪器:

电流表,符号:

(2)使用规则:

(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是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3)读数:

先看量程后看盘,大格小格算一算。

(两个量程0-0.6A和0-3A)

量程0~0.6A,大格0.2A,小格0.02A;量程0~3A,大格1A,小格0.1A.

同一刻度处,大量程是小量程的5倍。

3、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①电路中有电源提供电压。

②电路是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

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5、电流特点:

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I=I1=I2);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6、电流表相当于导线,应与用电器串联。

①如果与用电器并联,则该用电器短路。

②与电源直接相连,则电

源短路,会烧坏电流表。

第二节电压(用“U”表示)(V)

7、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8、国际单位:

伏特,简称:

伏,符号V。

常用单位:

KvmV

换算关系:

1Kv=103V,1V=103mV,1mV=103μV

9、常见电压值:

1节干电池:

1.5V;1节蓄电池:

2V;家庭电压:

220V;对人体安全电压:

不高于36V。

10、电压测量:

(1)仪器:

电压表,符号:

(2)使用规则:

(两要一不一允许)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压表“+”接线柱流入,“-”

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最大量程。

④电压表允许直接接在电源上测电源电压。

(3)读数:

同电流表。

量程0~3V,大格1V,小格0.1V;量程0~15V,大格5V,小格0.5V.

记住:

要测量谁的电压,则电压表就与谁并联;反之,电压表与谁并联,则表示测量谁的电压。

方法:

在判断电压表与谁并联时,主要观察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是直接移到哪个用电器的两端。

(导线、开关、电流表都可以移过)

11、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

(根据电路图理解)

(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

“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

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

“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3)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

“两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除了两表同时短路外,最大的可能是主电路断路导致无电流。

12、短路处电压为0,断路处电压最大,约为电源电压。

电压表如果和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几乎为0,电压表示数约为电源电压。

13、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时,如果指针反向偏转(左偏),说明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在不知电流、电压大小时,要用大量程试触。

如果不超过量程,尽量使用小量程。

14、在分析电路时,首先去掉电压表,把电流表当作导线,分析每个用电器的

电流路径,较复杂电路分析可用拆除法。

(分析右图中连接情况)

第三节电阻(R)(Ω)

15、导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导电的原因:

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常见材料:

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16、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不易导电的原因:

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常见材料:

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玻璃加热到红炽状态时会变成导体)

17、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符号:

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越大,则电阻越大,通过电流越小。

18、国际单位:

欧姆,符号。

常用单位:

千欧、兆欧。

换算:

1MΩ=1000KΩ1KΩ=1000Ω。

19、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与是否接入电路、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

20、变阻器原理: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

使用方法:

选、串、接、调。

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

“一上一下”;

闭合开关前将阻值调到最大。

21、铭牌:

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5A”字样,50Ω表示可以连入的最大阻值是50Ω,1.5A表示可以

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

作用:

①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②保护电路。

22、电阻箱使用方法:

连接方式与滑动变阻器相同,连入电路的阻值大小=刻度盘指针所指数字×对应倍数之和

23、插入式电阻箱:

插入表示短路,未连接。

取出表示连接。

(思考:

插入2、4是多少Ω)

 

24、滑动变阻器识别:

(变阻器下面电阻丝接入电路才有作用)(看图理解)

 

①、如果接CD,CD相当于导线,变阻器不起作用,接入为0.

如果接AB,它全部接入电路,且不能改变,电路中电流会很小。

②、连入阻值的大小看下接线处距滑片的远近。

③、连实物图时,要接在ABCD点上,且要一上一下接线。

④、下图中、前三种情况都是接的是ap段,p左移连入阻值变小,右移变大。

(bp段被上面导线短路)

第四种,ab全部接入电路中,电路中电阻不变,区别是V表测的是bp段电阻两端的电压。

左右移动bp有变化。

 

第五章欧姆定律

第一节欧姆定律

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结论: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电流说在前面)。

2、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电阻成反比。

3、公式:

变形公式:

U=IR

说明:

I、U、R对应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同时性、同一性、统一性)。

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

单位依次是:

安培(A)、伏特(V)、欧姆(Ω)。

4、(理解)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

①认真审题,弄清滑动变阻器移动情况、开关闭合、断开电路时电路连接方式,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一种情况一个图)。

②分清电表的作用,测什么两端的电压、测通过什么的电流(同一时刻、同一导体)。

③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同一题中一个字母不能表示几个物理量)。

④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第二节测量电阻

5、伏安法测电阻:

原理R=U/I。

电路图:

(右图)(能画、能连)

6、考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连入最大值。

(2)滑动变阻器作用:

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多测几组电流、电压值,以便多次测

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3)闭合开关发现电表指针反向偏转,原因是电表正负接线柱接反。

(4)连接时量程、连线要正确。

电阻算平均值目的是减小误差。

(5)测小灯泡电阻时,灯泡电阻变化较大,是因为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

第三节等效电路(熟记7、8、9、10点)

7、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

串联电路各处电流都相等。

(I=I1=I2);

电流分配:

I1:

I2=1:

1(因为电流相等)

电压:

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U=U1+U2)

串联分压: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U1:

U2=R1:

R2)(U=IR)(I相同)

电阻:

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R=R1+R2)

8、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1+I2)

电流分配: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I1:

I2=R2:

R1)(I=U/R)(U相同)

电压: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U1=U2=U)

电压分配:

U1:

U2=1:

1(电压相等)

电阻: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9、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长度,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大。

若n个相同电阻R0串联,总电阻R串=nR0;

10、

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横截面积,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若n个相同电阻R0并联,总电阻R并=R0/n;只有两个电阻并联:

11、不同规格的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时:

(“10Ω0.5A”)(“20Ω1A”)

①、两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取较小值。

两个取0.5A算,总电压是15V。

②、两用电器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取较小值。

两个取5V算,干路电流为0.75A。

12、一个题有几种情况,根据任何一种无法求解时,常列等式求解:

①、两图中电源电压相等。

分别表示两图的电源电压。

②、两图中定值电阻阻值相等。

分别表示出两图中的定值电阻。

第六章电功率

第一节电功(W)(J)

1、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实质: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电能)的过程。

电流做功的形式:

电流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热、发光、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2、国际单位:

焦耳(J)生活中常用单位:

千瓦时(kw·h)(度)1度=1千瓦时=1kw·h=3.6×106J

3、电能表:

测量电功(电能)的仪器。

电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样,分别表示:

①“220V”表示电能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220V;②“5A”表示允许通过最大电流是5A;

③“3000R/kwh”每消耗1度电电能表转盘转3000转。

④用电度数计算:

前后两次读数差。

4、计算公式:

通用公式:

W=UIt=Pt=UQ推导公式: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

W=I2Rt;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

W=U2t/R

5、电能表算电功:

(n是实际转数,N是标准转数,电表上示数)

6、比例问题:

串联时:

W1:

W2=R1:

R2(公式W=I2Rt)并联时:

W1:

W2=R2:

R1(公式W=U2t/R)

7、计算电路消耗总功:

不管是串联还是并联,都可用

①W=W1+W2+…Wn(把每个用电器消耗电功相加)

②W=UIt=Pt=UQ=I2Rt=U2t/R(每个物理量用总数)

第二节电功率(P)(W)

8、电功率: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物理意义:

表示电流做功快慢。

9、单位:

国际单位:

瓦特(W);常用单位:

千瓦(KW)1KW=1000W

10、计算公式:

P=

=UI(适用于所有电路)(单位P→瓦(w);W→焦(J);t→秒(s);U→伏(V);I→安(A))

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

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

P=I2R;P1:

P2=R1:

R2

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

P=U2/R;P1:

P2=R2:

R1

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计算总功率时常用公式P=P1+P2+…+Pn(也可以用公式算)

④P=W/t可使用两套单位:

(“W、J、s”)、(kwkw·hh)

第三节焦耳定律

11、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

Q=I2Rt(所有电路适用)

当电功全部转化为电热时(纯电阻电路):

相同时间内,串联时电阻大的产生热量多,并联时电阻小的产生热量多。

第四节灯泡的电功率

12、额定电压(U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P额):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某灯泡上标有“PZ22OV-25”字样分别表示:

①PZ表示普通照明,②额定电压220V,③额定功率25W

的灯泡。

若知该灯“正常发光”可知:

该灯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25W,额定电流I=P/U=0.11A

灯丝阻值R=U2额/P=1936Ω。

13、实际功率:

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功率。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只有唯一一个(标在铭牌上),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有无数个。

计算:

P额=U额I额=I2额R=U2额/RP实=U实I实=I2实R=U2实/R=(U实/U额)2·P额

14、P实与P额的关系:

①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灯正常发光)。

②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

③当U实>U额时,P实>P额,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

有时会损坏用电器。

④实际功率随电压变化而变化:

根据P=U2/R得:

电压减半功率变为原来的1/4。

15、判断灯丝电阻大小口诀:

“U额相同的灯,额定功率大电阻小,额定功率小电阻大”。

判断灯泡亮暗口诀:

“U额相同的灯,串联时额定功率小的亮,并联时额定功率大的亮”

(灯L1“220V100W”,灯L2“220V25W”相比较而言,L1灯丝粗短,L2灯丝细长。

两灯串联时,

灯L2亮,两灯并联时,灯L1亮)。

16、比较灯泡的亮度看实际电功率(在不烧坏的条件下)(先算电阻或表示出电阻)

①串联时用P=I2R比较(I相同,R大,越亮)

②并联时用P=U2/R比较(U相同,R小,越亮)

例:

把标有“12V12W”的灯L1和“12V6W”的灯L2串联起来,接在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中,哪个亮?

把标有“12V6W”的灯L1和“6V24W”的灯L2并联起来,接在电源电压为6V的电路中,哪个亮?

17、测量:

(1)方法:

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

①原理:

P=UI②电路图:

(见右图)

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注意:

电源电压要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

接入电路时要能变阻,且调到最大值;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灯泡两端电压和保护电路。

电压表与灯泡并联,“+”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电流表与灯泡串联,“+”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I额=P额/U额或I额=U额/R选择量程。

不同电压下的功率不能算平均值。

(2)测量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原理:

P=W/t;(

器材:

电能表、秒表。

18、由灯泡铭牌(U额、P额)可求:

(没有特别说明,电源电压和电阻不变)(告诉U额、P额的题,一般要先算I额和R)

(1)额定电流:

(2)灯泡电阻:

第七章磁与电

第一节磁现象

1、磁性:

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

2、磁体:

具有磁性的物体。

3、磁极: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体两端磁性最强,中间磁性最弱)

种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