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28191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

课本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百以内的计数单位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够明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并能体会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多位数的认识打好基础。

在整数的认识过程中,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为万以内的数需要大量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而二年级学生的经验有限,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可能会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

教学时,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学计数单位认识时,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教学目标 :

1、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2、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3、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4、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1.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

  

2.能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3.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

  

教学难点:

1.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3.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课时安排:

14课时 

1.1000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 „„„„6课时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师个人

空间站

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75、76。

教学目标:

1、建立经历数数的过程,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千”。

 

          2、认识1000以内的数,并会数1000以内的数。

           

3、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1、认识计数单位是“千”,知道“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练习,进一步掌握十进制。

2、学会千以内数字的数法。

教学难点:

拐弯数。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1、口算。

师:

最大的一位数是几?

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

这两个数相差是多少?

 

2、请同学们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再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更大的数,认识比100更大的数字。

二、轻松导入

课件出示主题图:

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三、师生互动,快乐教学

1、亲历数数,认识计数单位“千“。

 

课件演示75页例题1。

提问:

这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

你是怎么知道的?

(1)演示1个1个地数,数出共有10个小方块。

这是几个十?

几个一?

思考:

10个一是(   ) 

  板书: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    )

(2)课件演示10排小方块,每排10个。

数一数现在有多少个小木块?

说说你们的数法。

学生讨论交流后,课件演示数数的方法:

一排一排地数,从10、20、30、、、90、100。

提问:

这是几个十?

10个10是(   )

板书: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 一百   )

(3)课件演示小方块,10排,每排100个。

 

提问:

这么多的小方块,怎么才能数得又快又准?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寻求数数的好方法。

 小结:

一百一百地数,一共10个一百。

 

课件演示一排一排地拉出小方块,和学生共同数数,100、200、、、900. 师:

九个百再添上一个百是多少?

(一千) 

板书: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从而引出课题,介绍“千”这个全新的计数单位。

(4)提问:

通过刚才的数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小结:

10个一是10, 10个十是100, 10个一百是1000。

这就是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5)生活中的数。

说说生活中1000以内的数。

四、愉快练习

(1)让学生说一说计数器从右往左数每一档表示的数位名称,认清千位从右起是第几位,与哪一位相邻?

 

(2)借助计数器,共同完成第1题,教师拨珠子,学生数数。

 

(3)让学生借助计数器数数,然后轮流上台演示,一个人数数,一个人拨珠子,自主完成2、3两题。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  十  )

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 一百   )

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第二课时)

1000以内数的组成及读写

教学内容:

教材P76页例2、P77做一做 。

教学目标:

1、学会读写千以内的数,掌握千以内数的数位顺序及千以内数的组成。

 

          2、正确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认识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3、培养学生读书、写数的能力,并在读写的过程中加深对“十进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

理解数位的意义及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掌握1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准备:

点子图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1、复习一位数和两位数的读写法. 

小结:

读数、写数都从高位开始,末尾的0不读.    

 2、 出示计数器并进行如下提问:

 

1从右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各表示什么数位?

      

②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③10个一是( )、10个( )是一百、( )个一百是一千 。

 

3、分别在计数器的百位、十位、个位上各拨上两个珠子。

      

 提问:

百位、十位、个位上的2个珠子各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

2个珠子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意思也不同. 

二、轻松导入

出示例2图:

同学们请看这幅图,数数看有多少个小圆点?

比100少还比100多?

三、师生互动,快乐教学

1、教学三位数的组成。

(1)出示例2图:

同学们请看这幅图,数数看有多少个小圆点?

比100少还比100多?

(提示:

可以数一数,还可以圈一圈。

10个10就是100,这里有10多个10,比100多,这个数大于100。

先圈出100,一共圈出2个100,就是200,与三十五合起来就是二百三十五。

(2)如果用小棒表示(课件展示)就是100一捆的木棒有2困,10个一捆的木棒有3困,再加上5根小棒。

 (3)根据这些小木棒,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数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

 学生思考后回答。

板书:

这个数是由2个百,3个十,5个一组成的。

引导学生读一读。

 

提问:

那么怎么在计数器上拨这个数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计算器上拨235。

2、三位数的读、写。

 

(1)提问:

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的读写,想一想:

这个数应该怎样读、写?

 

(2)请学生板书“235”的读法和写法。

提问:

二百三十呢?

又该怎样读写?

 

   学生思考后在练习本上写出。

 

(3)你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203吗?

怎样读、写?

 

(4)师生共同总结三位数的读法:

 读数时,一个数的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数位中间的0就读零,末尾的0不读。

 

写数时,一个数有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位上写0。

3、完成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 

 234 520 806 721 910 9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百六十二 四百零四 六百五十七百   

(3)P77“做一做”第1、2题。

4、教学例3(出示课件)。

 

同学们看看这幅图,数一数右面有多少个彩点,这么多彩点要怎么数?

 生1:

先10个10个地数,数出100,又一百一百地圈,看看有多少个一百。

 数一数,圈一圈的过程中,你们又哪些发现呢?

 生1:

10个10是100, 生2:

900和100合起来是1000. 师:

那么1000里面有多少个10呢?

 

总结:

1000是由10个(100)组成,也可以说由100个(10)组成, 还可以说是由1000个

(一)组成。

四、愉快练习

1、最小的三位数是几,最大的三位数呢?

 

      2、一个三位数,它的百位上是最小的一位数,个位上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是0,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3、用0、1和3这三个数字,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4、作业。

(1)练习十六6-9题。

(2)完成三题。

(第三课时)

认识算盘

教学内容:

P78页例4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认识算盘的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组成、名称。

 

2、初步会用算盘上的珠子表示一些数,会读写算盘上拨的数。

 

3、了解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知道计算工具的发展简史,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学会用算盘拨数,会识数、读书、写数。

教学难点:

理解算盘上上珠和下珠的区别及作用,会选择数位。

教学准备:

课件、算盘。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二、轻松导入

出示古代计算工具的发展图片,现在计算机在生活当中的用处很大,但是算盘方便、准确的优点,仍旧在很多工作当中发挥它的作用。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算盘。

三、师生互动,快乐教学

1、介绍算盘结构。

 

课件出示算盘:

你们看到的算盘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你们知道它们各自的名称吗?

 

在学生的汇报中介绍:

框、梁、档、上珠、下珠。

 2、初步认识算盘的计数法。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计算器表示数吗?

 (在计算器每个数上拨数,有几个数就拨几个珠。

) 

算盘和计数器有点相似,都是通过拨珠的方法来表示数,但是计数阿德方法不一样。

讲解:

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比如9,在计算器上要拨9个珠子。

在算盘上拨1个上珠表示5,再拨4个下珠。

(2)教师示范在算盘中拨出1-9。

 强调:

珠子要往梁上靠。

“5”一般不用5个下珠表示,而用一个上珠表示;

(3)那么,10应该怎么拨呢?

100呢?

 

强调:

10一般不用个位上一个上珠和5个下珠表示,而用十位上一个上珠表示。

你能说或100怎样拨吗?

(让学生试着拨一拨)

3、用算盘练习拨数。

 

如何在算盘上拨出563这样大的数呢?

 

引导学生明白:

(1)在使用计数器的时候,因为计数器标明了位数,所以只需在相应的位数上拨数就可以了。

 

(2) 在算盘上没有固定的位数,我们在拨数的时候,首先要确定位数。

选定之后,从它向左各档次依次表示十位、百位、千位、、、、然后再相应的数位上拨数。

 

(3)我们要拨563,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我们看看着两个小朋友是怎么拨的。

 

说说他们拨的563有什么不一样?

 

(4)请同学们在算盘上也拨出563。

4、结合算盘的数位意义和顺序,学会数的读写。

 

(1)拨出563,问:

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怎么读,怎样写出这个数呢?

 

(2学生先尝试写,然后指名汇报读法、写法。

 

小结:

从高位起,百位上是5,就表示5个百,就在算盘的百位下面写出数字5;十位是6,表示6个十,对着十位下面写出数字6;个位是3,表示3个一,对着个位下面写出数字3. 

思考:

如果遇到哪位上没有珠子,那这位上表示什么?

写数时应该怎么办?

 4、试一试:

课本78页“做一做”。

 

指名上讲台上演示,其余同学分组练习。

四、愉快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六第10题。

 

(1)分组合作,一个人读书,另一位在算盘上把数表示出来。

 

(2)指名同学上台演示,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1题。

3、 课堂小结。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书82页例5及83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3、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重、难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数位顺序表格。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二、轻松导入

1、出示南京长江大桥图。

 

(1)请学生说一说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认识。

 

说明,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在长江上最早建立的公路、铁路两用桥。

 

(2)请学生认读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的长度(6772米)。

 

2、板书:

万以内数的认识。

三、师生互动,快乐教学

1、教学例5 :

(1)观察例5中的立方体。

数一数:

一个大立方体中有多少个小立方体?

(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

(2)一个大立方体中用1000个小立方体,这里有10个大立方体,共有多少个立方体呢?

 

根据学生所说,师生共同数一数。

(一千„„二千„„)

(3)小结并板书: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他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左起第四位,万位在左起第五位。

 

(4)十个千,我们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

全班交流,发言

在计数器上拨十个珠子。

 我们一起学过,计数器上满十个就怎么样。

 向前一个数位进一。

拨一个珠子,原先数位上的珠子退10个。

 我们在千位下的一个数位上拨了一个珠,这个数位是什么?

  

师一千一千地拨,学生一千一千地数数到一万。

拨出2356,请学生认读。

根据学生认读板书 :

 

读作:

二千三百五十六。

如何写出这个数?

请一名学生板书   写作:

2356 

提问:

这个数是由()个千,()个百,()个十,()个一组成的。

  有关这个数你还知道什么?

(多请几名学生说,学生可能说出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数等) 

2、认识数位顺序表。

 

(1)到今天为止,我们认识了几个数位?

 生: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5个了。

 

(2)和我们的座位一样,它们也有自己的位置,你们能排一排它们的位置吗?

 

拿出数位顺序表问:

有谁会填这张表?

(请一名学生填写,其他学生在学具卡上填写) 

(3)看数位顺序表明确,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 

(4) 熟记表格,同桌互说。

 

四、愉快练习

1、

(1) 做一做:

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数。

 

(2) 用计数器数数,一个一个地数。

 

A、994——1000   B、9995-10000(男女生分组数,每组数一题)

2、课堂小结 

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3、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1-3题。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书上83页例6及84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继续巩固学习数的组成,熟悉数位顺序表。

            

2、 2、进一步巩固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1、写出下面各数 

(1)3个千,2个百,3个十,5 个一,组成的数是(   ) 

(2)9个千,6个百,4个十, 7个一,组成的数是(   ) 

(3)4个千,3个百,5个十, 1个一,组成的数是(   )

二、轻松导入

出示星星组成的图片

三、师生互动,快乐教学

1、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颗星星,你们是怎么数的呢?

数一数,说一说。

(可以圈一圈)

10个100是1000,这些星星比1000多。

 

先圈出1000,一共圈出2个1000,再一百一百地圈,剩下的共有458个。

2个1000是2000,和458合起来就是2458个。

2、想一想,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把这个数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又怎么表示呢?

3、指名学生说出拨珠方法。

四、愉快练习

1、完成书上84页的“做一做”1、2题。

2、完成书上练习十七第6题。

 

布置作业。

10000以内数的读写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85、86页例7和例8。

教学目标:

1、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能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包括万) 

2、通过学习中间或末尾有0的四位数的读、写方法,加深对数位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1、在数位顺序表里面,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  ),第三位是(  ),第四位是( ),第五位是(  )。

 

2、你会读吗?

并说一说数的组成。

 468    720   609    800 

提问:

有0怎样读?

(强调中间的0必须读,末尾的0不读)

3.写出下面各数。

五百二十三        六百          四百五十         三百零六  

我们怎样写出这些数的?

(小结时强调:

不论读数还是写数,都要从高位到低位,按数位顺序读写)

二、轻松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了“千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板书课题)

三、师生互动,快乐教学

1、教学例7。

 

 同学们,老师借用计数器任意拨一个数(745),相信你们一定会读出来,那么我在前面再拨3颗珠子呢?

这个数是多少?

怎样写?

 

板书读、写出的数,问:

它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总结:

万以内的数的读法也是从高位起,千位是几,就读几千、、、

 2. 

(1)拨2080、6009 

这两个数是几位数?

最高位是什么位?

这个数怎样读?

谁能说出这个数的组成?

 

(学生试读,教师板书) 

提问:

这样的四位数和3745有什么不同?

 

第一个数中间的百位上和个位上都没有数。

 第二个数百位和十位上没有数字。

 

提问:

这样有0的四位数怎么读?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千以内数的读法吗,自己尝试读一读,再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回答。

小结:

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

3、教学例8 

(1)出示:

一千三百四十二 

同学们,你们能借用计数器来拨出这个数吗?

能写出来吗?

 (在千位上写1,百位上写3,十位上写4,个位上写2)

写得很对,万以内数的写法和前面学过的一样,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 

(2)出示:

三千零六十九      七千零一    二千七百    一万 借助课件指导学生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这几个数。

 

(3)从计数器上能够看出,这些数都有哪些特点?

 

 引导学生明白遇到有0的数的写法和千以内数字一样,中间或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4)学生独立思考后,试着写一写,教师巡视,然后订正。

4、小结:

我们读、写数的时候要从高位开始,按照数位的顺序读、写。

 读万以内的数时,千位上是几就读( ),百位上是几就读( ),十位上是几就读( ),个位上是几就读(),数位中间有一个或两个“0”只读( ),末尾不管有几个“0” 都()。

写万以内的数时,有几个千就在( )位上写几,有几个百就在()位上写几, 有几个十就在( )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位上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写( )。

四、愉快练习

1、课本第86页做一做第1题,练习十七第9、10题。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大家要记住不管是读数还是写数都要从高位往低位读写。

写数时一定要看清这个“0”代表的是几个0,即要弄清前后两个数字所在的数位。

 

练习课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十七

教学目标:

1、巩固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能正确读写万以内的数(包括万) 

2、继续学习中间或末尾有0的四位数的读、写方法,加深对数位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利用口算、演板等形式对概念、相关联知识等进行复习)

二、轻松导入

今天大家一起进行一次练习课。

三、师生互动,快乐教学

练习十七 

1、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题,学生先试着读一读,再指名读。

 6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2、8题,25张100元的一共是(  )元。

 

帮助学生数数后,思考算出答案。

 3、学生独立完成11-15题,然后集体订正

四、愉快练习

1、我会填。

 

① 6035是(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位;

 ②一个数是由5个千和8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 

③ 6300里面有( )个千和( )个百; 

④数字3973中,左边的3表示( )个( ),右边的3表示( )个( )。

 

2、谁的说法正确?

 “8070”这样读(  )

  小明:

八千零七零   

小红:

八千七十  

小丽:

八千零七       

小东:

八千零七十

3、我来当医生:

 

 ①四千三百二十 写作:

3420  

2七千零六十  写作:

70060   

③2007读作:

二零零七 

五、拓展升华

一个四位数,它的千位上的数字是最小的一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千位上数字的2倍,这四个数位上的数字总和是3。

你知道这个四位数是多少吗?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书上90页例9和91页例10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 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估数能力。

 

3、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4、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体验到成功地喜悦;并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大于、小于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课前搜集生活中较大的数,有关“近似数”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1、课件出示:

记忆大比拼,20秒,逐一读一读这些数。

 

2、接着数一数。

 

3、

(1)2998    2999   (       )    (       )    (       ) 

(2)6097    6098   (       )    (       )    (       ) 

(3)(       )   9000    9001    (       )    (       )

4、读一读,说一说,各个数中的“3”在什么数位?

各表示什么?

327   1031   3762   1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