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防汛应急预案00.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3358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0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0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0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0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0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0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0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0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00.docx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洪防汛应急预案00.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00.docx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00

平安新城核心区和谐路桥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编制单位:

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和谐路桥项目部

2015年5月

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根据项目部下发防汛应急预案与要求,为做好和谐路桥工程雨季施工防洪防汛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灾、水毁造成的财产损失,使其控制在3万元以内,确保施工工地、驻地等工作的安全度汛,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我项目部特制定本方案。

一、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和谐路桥工程在发生以下水毁险情时应急救援处理工作:

1、桥梁施工部位发生水灾造成险情事故时应急救援处理工作。

2、施工驻地等发生水害造成重大险情。

二、实施原则

1、防汛高于一切;

2、抢险施救与报告同时进行,逐级报告,首先接报,就近施救;

3、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防止和减轻次生损失;

4、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

5、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密切配合。

三、工程概况

海东市平安新城核心区和谐路桥位于平安新城核心区和谐路跨越湟水河处。

和谐路桥的起点桩号为K0+163.219,终点桩号为K0+397.687,桥梁全长234.468m,共6孔,跨径布置为35+4×40+35=230m。

桥梁上部结构形式为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桥宽为24m,桥梁面积5520m2。

桥梁南端和谐路主路与辅路之间修筑挡土墙,挡土墙采用悬臂式,挡土墙修筑起点为K0+093.219,修筑终点为K0+163.219。

道路两侧挡土墙修筑总长度为140m。

1、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工程场区内发育有湟水河,自西向东流径。

湟水系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海晏境内肯特达板山,平安以上段流域面积11050km2,河道长约210km,二十年一遇最大洪水流量为460.14m3/s,五十年一遇最大洪水流量为484.15m3/s,一百年一遇最大洪水流量为1146.0m3/s。

2、防汛等级设定

根据设计资料及当地水利部门提供数据综合确定防汛险情等级分为三级,Ⅲ级险情:

水位标高2107.8;Ⅱ级险情:

水位标高2108.8;Ⅰ级险情:

水位标高2109.8;施工生产过程中埋设浮杆和标尺随时观测水位情况。

四、现场应急小组及主要职责

组长

王勃

副组长

张明亮

董昭阳

气象预警组

成员

张军丽

通讯联络组

成员

王国栋

李晓峰

物质保障组

成员

刘向楠

应急抢险组

成员

娄洪颖

王朝俊

成员

张新龙

史子山

善后处理组

成员

江晓昆

马章海

安全督查组

成员

肖立红

现场应急小组主要职责

1、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2、成立现场通讯联络组、物质保障组、应急抢险组、善后处理组、安全督查组等险情水毁应急处理工作办事机构,明确责任人、联络人。

3、接报险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指挥协调水毁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

4、险情事故发生后,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向应急指挥部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险情水毁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

5、及时落实应急处理指挥部及上级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

6、对于已经报告的险情水毁抢修进展情况,要随时续报。

险情水毁抢修完成24小时内,形成完整的书面材料报应急指挥部。

7、水文气象组每天密切关注气象局预报的天气及沿线河流的水文情况,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及时汇报。

8、通讯联络组工作人员应当坚持昼夜值班制度,作好值班记录,负责内外的通讯联络,要配备通讯联络工具,随时保持联系畅通。

一旦发生水位上涨至险情标高,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

9、应急抢险组工作人员要配备抢险装备,在汛期要确保保持随时待命状态,各类抢险车辆保持油料充足、运行良好。

一旦汛情到来,确保人员、设备及时到位,本着“救人高于一切”的原则,积极救治受伤人员,解救水困人员。

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伤人数的损失,千方百计地做好防止和减轻次生损失工作。

10、物质保障组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应急救援处理工作需要,负责抢险防汛物资的保管、发放。

配足雨衣、雨鞋、水泵、照明、镐铲、草袋、绳索、沙石等抢险用品及绷带、担架等医护用品;预先设置紧急疏散的安全通道和安全场所,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现场人员能得到及时疏散和安置。

五、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报警机制由应急上报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和汇报四部份组成。

它的形式为从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见下图)。

 

应急上报机制

通过危险辩识体系获取危险源突显特征后,第一时间报告现场应急小组负责人,现场应急小组负责人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内部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预案启动后,现场应急小组应拉响反应警报,通过电话、手机通知相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状态,应急反应组织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

外部应急报警机制

内部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指挥部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向邻近标段项目部、周边已建立外部应急反应协作体系、社会公共救援机构报警。

六、险情水毁应急与救援

1、当得知发生险情水毁或收到水灾险情水毁呼救后,应急指挥部按照应急处理险情水毁的基本程序,迅速组织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2、险情水毁发生后,现场应急小组组长应当立即到现场组织救援工作。

3、到达现场后,各险情水毁应急救援处理工作组在现场应急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能立即开展工作。

七、险情水毁报告

险情水毁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险情水毁的时间、地点和路段。

2、发生险情水毁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水毁情况、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险情水毁原因、性质和初步判断;

4、险情水毁抢修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险情水毁抢修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6、险情水毁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八、防洪防汛重点检查监控内容

各现场应急小组要实行严格的汛前检查、汛期监控、汛后复查的检查监控制度。

安排专人分工负责,对现场的临建设施、基坑设施、施工用电等项目进行重点检查和监控。

1、临建设施

临建设施包括:

职工驻地、办公用房、加工场地、库房等。

监控人的责任:

全面检查临建设施的安全状况,如有裂缝、倾斜、变形现象,及时采取加固、翻修,达不到要求的必须拆除重建;暴雨天气必须安排专人进行不间断巡查;随时观察风雨对临建设施的影响、损害情况,及其基坑、脚手架、起重设备等可能对临建造成的破坏,如有危险立即将临建内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方。

2、基坑设施:

基坑设施包括:

桩基施工、承台开挖等。

监控人的责任:

随时观察基坑边坡有无出现裂缝、滚石、坍塌等现象,基坑支护有无变型,对毗邻建筑物、山体、临建设施的基坑设施要重点检查监护;如若出现重大安全隐患立即对危险区域进行封闭,撤离人员停止施工,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派专人值班,严禁无关人员接近危险区域,并立即上报;汛期过后对基坑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施工。

3、临时用电

临时用电包括:

施工用电、生活用电等。

监控人的责任:

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各类临时用电设施、配电线路,严格实行"三相五线制",确保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各类配电设施的防雨设施防护完好;暴雨天气应立即切断总电源,并准备好应急照明器材。

汛情过后,对配电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送电施工。

九、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恢复工作

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

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作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

十、具体实施措施

1、将不宜在雨期施工的工程提早或延后安排,对必须在雨期施工的工程制定有效的措施。

晴天抓紧室外作业,雨天安排室内工作。

注意天气预报,作好防汛准备。

遇到大雨、大雾、雷击和6级以上大风恶劣天气,应当停止进行露天高处、起重吊装等作业。

暑期作业应当调整作息时间,从事高温作业的场所应当采取通风和降温措施。

2、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

(1)根据施工总平面图、排水总平面图,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排水方向,按规定坡度挖好排水沟,确保施工工地排水畅通。

(2)应严格按防汛要求,设置连续、畅通的排水设施和其他应急设施,防止泥浆、污水、废水外流或堵塞下水道和排水河沟;

(3)若施工现场临近高地,应在高地的边缘(现场的上侧)挖好截水沟,防止洪水冲入现场;

(4)雨期应设专人负责,及时疏浚排水系统,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

(5)防汛抢险措施

①III级险情:

观测水位人员做好河道水位变化情况观测及记录,达到III级水位时,及时上报防汛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及工程建设指挥部。

防汛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必须检查抢险物资的存放、数量以及司机到位情况,做好防汛抢险各项准备,加大对河岸线的巡查,并上报海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大桥正常施工。

②II级险情:

观测水位人员做好河道水位变化情况观测及记录,达到II级水位时,及时上报防汛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及工程建设指挥部,由工程防汛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及时上报海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进入防汛抢险状态,大桥施工现场水下部分限制施工,根据河道水位,组织抢险队伍逐步对生产堤防围堰加高。

③I级险情:

观测水位人员做好河道水位变化情况观测及记录,达到I级水位时,及时上报防汛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及工程建设指挥部,由工程防汛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及时上报海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现场施工人员和机械全部撤离施工现场,大桥停止施工。

3、运输道路

(1)临时道路应起拱5‰,两侧做宽300mm、深200mm的排水沟;

(2)雨期应指定专人负责维修路面,对路面不平或积水处应及时修好;

4、临时设施及其他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现场的大型临时设施,在雨期前应整修加固完毕,应保证不漏、不塌、不倒,周围不积水,严防水冲入设施内。

选址要合理,避开滑坡、泥石流、山洪、坍塌等灾害地段。

大风和大雨后,应当检查临时设施地基和主体结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雨期前应清除沟边多余的弃土,减轻坡顶压力。

(3)雨后应及时对坑槽沟边坡进行检查,深基坑应当派专人进行认真测量、观察边坡情况,如果发现边坡有裂缝、疏松、支撑结构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当立即采取措施。

(4)雨期施工中遇到气候突变,发生暴雨、水位暴涨、山洪暴发或因雨发生坡道打滑等情况时应当停止机械开挖作业施工。

(5)大风大雨后作业,应当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基础、塔身的垂直度、缆风绳和附着结构,以及安全保险装置并先试吊,确认无异常方可作业。

5、按照安全值班表每天有两位管理人员值班,发现灾情及时向有关防汛部门汇报,同时项目经理及施工员要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以便发现汛情时,值班人员及时与其取得联系,保证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指挥防汛。

中铁十六局和谐路桥项目部

2015年5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