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36704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工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工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化工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化工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化工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化工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化工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化工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化工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化工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化工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化工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

《化工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工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docx

化工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化学工艺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负责人:

李振娥

二○一五年六月

 

 

 

化学工艺专业项目建设总结报告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三部委《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计划的意见》,依据化学工艺专业专业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海洋化工教学部认真落实执行示范校建设任务。

经过两年的建设期,化学工艺专业示范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现对完成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化学工艺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一)专业建设总体情况

截止到2015年3月31日,海洋化工教学部按照化学工艺专业建设方案,历经两年,示范建设任务完成率达100%,取得较好的成效。

具体完成情况见表1.1。

表1.1化学工艺重点建设专业项目完成情况

建设内容

预期

任务数

预期验收要点数

实际完成

任务数

成果数

实际完成率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5

15

15

100%

课程体系建设

14

14

14

100%

教材建设

12

12

12

100%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10

10

10

100%

教学模式改革

12

12

12

100%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19

19

19

100%

评价模式改革

12

12

12

100%

师资队伍

专业带头人培养

10

10

10

100%

骨干教师培养

12

12

12

100%

双师型教师培养

12

12

12

100%

全员培训与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5

15

15

100%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10

10

10

100%

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建设

12

12

12

100%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14

14

14

100%

工学结合机制

16

16

16

100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社会服务

11

11

11

100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顶岗实习

11

11

11

100

(二)专业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1.组织机构

本项目建设之初成立化学工艺专业示范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副校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组成,组建全员参与的项目建设团队。

项目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分级管理,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与分工,为示范专业建设奠定了组织保障。

同时加强化学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建设,强化该专业的业务指导和管理。

2.建设举措

项目组按照寿光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等管理制度,开展了项目建设的各项工作。

通过学校示范建设领导小组、化学工艺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化学工艺专业建设项目定期研讨、数据分析等,促进项目进展,监控建设质量。

二、专业建设具体情况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以订单培养为基础,实施“校企共育、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团队,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全程参与课程改革、专业建设,以订单培养为基础,共建“校企共育,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1。

第一学年:

企业认知、基本能力阶段。

主要学习德育课程、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进行企业见习。

安排学生到订单培养企业参观,增强学生对专业和企业的认同感。

第二学年:

角色转换、专业能力培养。

第3学期,开始校内工学交替的专业学习,以项目教学、仿真教学为主。

第4学期,按照订单培养方案,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交替进行必备的理论与技能学习,培养学生的岗位专项技能。

第三学年:

“准员工”、职业能力阶段。

第5学期以企业培训为主,学习顶岗实习企业的管理规定和安全生产制度等,由带教师傅指导学习化工生产现场操作、化工综合实训异常问题处理等。

第6学期以“准员工”的角色带薪顶岗实习,培养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毕业前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就业教育。

 

图2.1化学工艺专业“校企共育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图

通过企业认知、角色转换、准员工三个阶段,把学生逐渐培养为“职业人”;从基本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三个层级,把学生逐渐培养成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2.结合职业资格标准,构建模块化、项目化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调研和分析,针对化学工艺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岗位(群),获得典型工作任务,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分析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重构特色课程体系,并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将化学工艺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如图2.2。

专门化实训

顶岗实习

企业项目实训

综合实训

岗位体验

技能方向课程

 

 

图2.2化学工艺专业建设课程体系

构建了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使之与当地产业结构相接轨;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使之与岗位需求相吻合。

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机制,根据“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的理念,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为主导,参照行业技术标准,由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参与。

修订了《化工分析》、《化工单元过程及《化工分析》以企业真实检测项目为载体,设计了工业用水、原盐、纯碱、烧碱、双氧水、常用能源物质等6个典型项目;《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整合为8个项目25个任务,并与浙江中控集团联合开发实训仿真软件;《化工生产工艺》把企业产品离子膜烧碱、纯碱、硫酸、乙烯、PVC生产纳入教学,设计了5个项目。

配合项目化教学改革,与联盟集团、默锐化学共同完成了《合成氨及尿素生产技术》、《卤水加工利用生产技术》2门必修的专业技能方向课程的校本教材。

引进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管理、企业的生产工艺与操作规程、企业的质量标准,重点放在岗前准备、设备操作等方面,并将其以教学模块形式嵌入教学计划的相应环节,并随企业需求、岗位种类、技术发展随时进行动态调整。

同时通过企业化的教学环节,使学生从出勤、工作态度、工作纪律、执行工艺、执行操作规程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认知水平。

3.构建以典型任务为引领,实施“学练一体、教训融合”的教学模式

化学工艺专业理论教学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在实践教学上,将《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化工生产工艺》、《化学实验技术》等课程设计成项目,主要利用化工仿真、化学工艺模拟流程实训系统进行模拟教学。

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后,通过仿真实训及时了解学生对操作》、《化学实验技术》、《化学产品分析与检测》、《化工生产工艺》等课程标准。

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在实训室边学理论,边练技能。

实训课程教学,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在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下,把《合成氨及尿素生产技术》、《卤水加工利用生产技术》2门课程建设成以产品为载体、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工学交替,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

4.建立化学工艺专业“准员工化”分级分层评价模式

参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企业和其它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企业及社会组织多方参与,制定了《化学工艺专业学生评价方案》,形成多元主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准员工化”、分级分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依据学生的综合素质、技能水平、岗位适应能力三个指标进行评价,综合素质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技能水平以专业教师和企业带教师傅评价为主,岗位适应能力以专业教师、带教师傅、企业顶岗实习管理人员等综合评价为主。

按比例分别给予相应的成绩,根据总成绩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三个层级。

5.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为课程和教学改革提供丰富素材

与浙江中控集团合作,教师参与制作了化学工艺仿真和模拟教学系统。

将专业课程《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化工生产工艺》、《工业电气与仪表》等9门课程开发了信息化资源,包括电子教案、教学课件、视频、动画、试题库、企业案例、文献等教学资料。

将教学资源上传到我校信息化平台,从而为项目教学提供内容支撑,为学生日常练习提供训练平台,为师生在线交流创造条件,为考试考核提供评价系统,有力地支持了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的工作。

6.以学促赛,以赛促学,学赛结合,提升专业办学水平

化学工艺专业高度重视技能大赛工作,把技能大赛列入教学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课程安排、计划制定、课堂教学、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技能鉴定到校园活动都贯穿技能大赛的内容,始终做到竞赛标准与课程标准、竞赛项目与实训内容、竞赛设计与教学设计、竞赛过程与教学过程、竞赛组织与课堂教学、竞赛规程与教学管理、竞赛要求与实训办法、竞赛安排与校园活动的“八结合”。

技能大赛已成为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练就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的主要载体,为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注入了新的活力。

表2.1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奖情况

年份

比赛项目

获奖等次

级别

获奖人数

2015年度

化工仪表自动化

一等奖

国赛

2

工业分析检验

二等奖

国赛

2

化工设备维修

二等奖

国赛

2

化工生产技术

三等奖

国赛

3

2014年度

工业分析检验

一等奖

省赛

1

工业分析检验

二等奖

省赛

1

工业分析检验

一等奖

市赛

5

化工设备维修

一等奖

市赛

4

化工生产技术

一等奖

市赛

3

2013年度

化工生产技术

二等奖

市赛

3

化工设备维修

二等奖

市赛

1

工业分析检验

二等奖

市赛

1

(二)师资队伍建设

1.实施“三动”措施,多渠道培养教师职业素质

(1)制度启动

围绕示范专业建设目标,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出台了《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教师分类评聘和考核办法》、《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安排专项资金,开展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工程。

(2)培训带动

选拔、选派教师参加出国进修、教育部组织的各类培训以及校内专项业务培训,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明确示范专业建设思路。

先后选派20余人次到国内中职师资培训基地培训、担任核心课程教学、参与企业合作项目研发等途径进行培养,推动了教师专业水平和课程建设能力的提升。

(3)大赛促动

将技能大赛、教学竞赛、学生参与企业职工技能鉴定等途径与项目建设结合起来,用竞赛促进课程改革,调动了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2.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建设“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

一是参加一项校内培训,人均半个月以上,提高了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技能;二是修订完善了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每位专业教师进入企业教师工作站,每年实践2个月,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三是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到校对专业教师开展专题培训,与企业专家合作开发项目教材,提升专业教师对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认知;四是主持或参与一项技术服务项目,丰富了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和社会服务能力。

通过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全教学部100%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40%的专业教师取得“双岗位”技能证书。

3.实行双岗双责,建设兼职教师队伍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7人担任兼职教师,其中行业企业技术专家1人,企业6人,形成了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建立健全兼职教师管理机制,实行双岗双责的办法,明确其职责和待遇。

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学生生产性实训教学和顶岗实训指导工作,参与了《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合成氨及尿素生产技术》、《卤水加工利用生产技术》等6门课程工学结合校本教材的编写。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完善校企合作长效合作机制

项目组聘请化工行业企业专家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

充分发挥该委员会的作用,完善了《校企合作实施方案》,建立顶岗实习学生共管体系,完善校内外实习基地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加强校企资源共享和专业建设的力度和广度,为校企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发挥校企合作办学优势,共建潍坊职业教育化工类专业实训基地

采取校企共建、引企入校、设备捐赠等方式,整合专业现有实训基地和设备,科学规划,注重实效,积极打造教学设计、产品研发、人才共育的平台、寿光市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助推企业发展的技术“超市”。

一是利用教学部的校友资源和品牌资源,吸引山东默锐化学有限公司捐赠釜式反应器设备。

二是利用学校的场地、设施,与山东默锐化学有限公司、鲁清石化有限公司、山东卫东化工有限公司等,共同建设化工管道安装实训室、化工单元操作仿真、化工工艺流程模拟实训室等13个实训室,使化学化工实验实训中心使用面积达1760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711.5万元。

搭建小型真实化工实训装置—典型化工产品真实生产流程、DCS控制、计算机虚拟运行实训装置——企业真实生产岗位顶岗实习分层阶梯式化工操作技能实训体系。

年均完成职业技能鉴定200人次,完成企业员工培训1000人次。

开展了2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了100%。

基于我校化学工艺专业的基础,2年内与鲁清化工、卫东化工、寿光福麦斯等3家企业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并拟定实习、实训教学合作方案,逐渐实现校企结合的“准双元化”。

多岗位、多工种顶岗实习,学生的岗位技能得到充分锻炼,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3.“订单”培养学生,形成校企互惠互利的供求关系

近年来,随着寿光化工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招工困难,新招员工素质较低,生产能力下降,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为此,化学工艺专业分别与山东寿光鲁清石化有限公司、山东默锐化学有限公司、寿光卫东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博润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建立以企业名称冠名的订单培养班。

“订单培养”人数占招生人数的80%以上。

录取时与学生、家长签订协议,录用时与学生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

企业技术和人力资源相关人员参与教学过程,与专业教师共同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计划,校企协同开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课程体系,联合开发校本教材,实施人才与需求对接,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

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教师得到实践,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4.“一室一站”,校企双向挂职,架起校企合作共赢的桥梁

示范专业建设期间,搭建互惠共赢为基础的校企合作平台,校内建立以专业带头人李振娥、辛超、孙艳娟命名的名师工作室,先后邀请企业专家山东默锐化学有限公司王美芹、山东卫东化工有限公司车间主任郭兴玉等进驻,指导专业教师开展产品研发、设备维护等工作;同时在企业建立教师访问工作站,接受企业邀请,派出骨干教师深入企业,进行每期时长60天的企业定岗实践工作,参加企业设备维修、技术改造、职业技能鉴定,并与企业人员共同完成产品的设计、生产以及设备的故障维修,提高生产经验,提升实操能力。

利用这个平台,教师接触到了实实在在的生产项目,开阔了视野,更为项目化教学改革提供了教学内容鲜活的素材,也使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

5.校企互进,对接文化,真正做到未出学校门,已知企业事

学生在校即开始接触不同类型企业文化,促进本专业学生的个体成长。

我们聘请了山东鲁清化工有限公司王建清部长、卫东化工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刘国武经理等企业专家入校为学生做关于生产管理、人生规划、岗位素质等报告。

印发企业文化手册、下放相关文件标准、实训基地实行企业运行模式、张贴企业宣传用语,实现了校企文化进课程、进课堂、进实训场所;利用实训环节,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安全环保教育,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形成校企共育、爱岗敬业的育人氛围,为企业培养留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的一线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