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3716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docx

现代作品精读教学大纲修订稿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读

IntensiveReadingofModernChineseLiterature

课程编号:

012410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

汉语言文学(师范)相关课程:

现代文学史

后续课程:

文学理论

总学分:

2学分其中实验学分:

0

总学时:

36学时其中课内实践学时: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练习,使学生掌握文学作品阅读欣赏技能,养成作品分析的基本功,为现代文学史的教学奠定基础。

具体包括:

1.掌握一般文学作品阅读理解分析的理论与方法;2.了解小说叙述故事、刻画人物,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主题思想的特点,掌握小说叙事艺术及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方法;3.了解诗歌的根本特征在于抒情,掌握诗歌的几种主要的抒情方法,据此阅读欣赏诗歌;4.了解狭义散文叙事、抒情、议论的特点,掌握散文通过叙事、写意抒情的艺术;5.了解戏剧是一门动作、冲突、激变的艺术,掌握戏剧通过矛盾冲突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分析方法。

本课程篇目选择上应考虑到学生素质、作品体裁、分布时段等因素,精选现代文学四种体裁中的经典名篇组成12讲,注意避免与文学史教学中的作品分析重叠。

每届选讲篇目大体固定略有变化。

总学时中,安排学生课堂讨论练习不少于两学时。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

章目名称

学时分配

序号

章目名称

学时分配

讲授

页码

讲授

页码

1

第一讲鲁迅《狂人日记》

3

2

8

第八讲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2

16

2

第二讲鲁迅《阿Q正传》

2

5

9

第九讲现代派诗歌选讲

4

17

3

第三讲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

2

7

10

第十讲鲁迅《野草·雪》

2

21

4

第四讲郁达夫《沉沦》

3

8

11

鲁迅《野草·雪》讨论

2

5

第五讲老舍《月牙儿》

2

10

12

第十一讲鲁迅《野草·影的告别》

1

23

6

第六讲郭沫若《凤凰涅槃》

3

12

13

第十二讲周作人及其小品散文《故乡的野菜》

3

25

7

第七讲徐志摩《再别康桥》

2

15

14

第十三讲田汉《获虎之夜》

3

27

主讲教师:

马宏柏文学博士、教授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电子邮箱:

hbm5858@

第一讲鲁迅《狂人日记》讲析

(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革命兴起、鲁迅创作《狂人日记》的背景;

2.了解《狂人日记》正文之前的“识”在文本上的反讽性;

3.了解狂人形象的特点及其蕴含的写实和象征的意义,理解小说主题思想的深刻性;

4.了解《狂人日记》日记体的采用及对叙事时间的新处理、写实与象征结合以及现代语言表达新空间的开创等等体现出的现代(先锋)性。

教学重点:

狂人形象分析、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结合的写作特色、现代汉语语言空间的开创。

教学难点:

狂人形象分析、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的有机结合。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由教师讲解,辅以师生的互动讨论,注重效果。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

课前了解鲁迅生平思想发展,预习《狂人日记》《呐喊·自叙》。

教学过程:

一、关于《狂人日记》的写作发表

《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具有现代意义的白话小说,首次以鲁迅笔名发表在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它标志着中国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

鲁迅自述写这篇小说,依仗的是先前的医学知识和看过的百来篇外国小说。

小说借鉴了俄国作家果戈理同名小说的日记体结构和病态心理描写的表现方法,用现实主义来表现写实成分,用象征主义来表现潜藏寓意。

将象征与写实结合,狂态与清醒的认识统一,使形象达到某种哲理的概括,使狂人与战士对立统一在一个形象上。

读这篇小说时,要注意狂人的语言、细节都具有双重意义:

表层意义表现狂态,内在的象征意义则是表现一个反封建战士的清醒认识,概括了五四前夕已经出现的觉醒的反封建战士的精神品质。

二、“识”解读

小说正文前的“识”,说明这篇日记的事实来源,用的是非常写实的手法。

(1)“识”乃小说真正的结尾,构成了对小说结尾“救救孩子”呐喊的消解,其中流露出鲁迅思想中浓重的希望失望乃至绝望的矛盾;

(2)白话小说却用文言写“识”,也见出作者的反讽。

小说采用两套文本,文言文代表了现实世界的声音,而白话文则代表了狂人内心世界的声音。

写序言用文言文,非常流畅,但一进入狂人语言就是很欧化的语言了。

这也是一种暗示,先觉与平庸的对立在语言的使用上也见一斑:

狂人的思想空间,配之以相应欧化的现代语境,这个语境被一般世俗认为绝对是疯话。

(3)“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这是鲁迅整理的狂人日记,而不是原始的狂人日记,其“狂人狂言”已经寄寓了整理者的心声。

鲁迅的倾向非常鲜明,用“吃人”两字,一针见血的揭穿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表现深切,振聋发聩。

三、正文疏讲

全篇13段日记,虽然篇内所记多语无伦次,但每篇之间的连接相当有序。

1—3段“吃人”问题的提出——揭示吃人的历史传统。

第一段记发病情形。

狂人那天看见月光很亮,脑子开始出毛病了——象征意义即是狂人被启蒙了。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山洞人”的寓言,《圣经》故事:

“上帝说:

‘要有光’,就有了光”。

启蒙是从光开始的。

《狂人日记》开头,鲁迅用到月光意象,月光照亮了狂人,狂人由此而觉悟,觉得精神爽快,“爽快”(即兴奋)实际是发精神病了。

现实与象征两套话语一开始就扭结在一起。

现实意义上他发疯了,象征意义上他是被启蒙了,觉醒了,成了启蒙者。

由此联想到《呐喊·自序》中关于铁屋子的对话。

接着写写狂人因觉悟而害怕,一旦觉悟了,看清周围环境的真相,他就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恐怖和害怕了。

这是一个悖论,一个先觉的启蒙者却流露出那么多的恐怖心理,其中融合了鲁迅当时的真实感受,有别于五四先驱们。

第二段起,狂人开始对恐怖的探究。

他要弄明白邻人们为何恨他?

结果找到以前对古久先生的一本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什么的。

随后直奔主题,第三段提出吃人的问题,原来他最大的恐惧就是吃人!

吃人问题的提出基于狂人的研究。

鲁迅深暗迫害狂患者的心理,聚焦于他与身边环境之间象征性的病象冲突,把吃人现象写成一种社会环境,一种无意识、无主名的杀人团。

作为一个先驱,一个狂人,他首先要面对的恰恰就是他周围的这些群众,而这些群众对他的叛逆行为的不理解,就成为吃人者。

为什么会这样?

他继续探究,终于找到了历史原因。

在中国吃人现象是有传统的,从古至今这吃人的筵席一直排下来。

这让狂人不寒而栗!

4—10段,“吃人”问题的深化——现实遭遇的“吃人”威胁。

随着狂人对吃人问题研究的深入,狂人与现实环境的冲突加剧——他发现身边聚集了一批吃人者,正在密谋要吃人,而这次被吃的对象就是他本人。

吃人已不再是历史里暗示的故事,竟是现实中正在发生的罪恶!

于是狂人这个先觉的战士展开了与一群蒙面人的战斗。

他细致研究吃人者的吃法、逻辑、伎俩和心理,首先选择了“劝转”的策略,展开了长篇的劝说。

第10段是这部分的高潮,他主动出击“劝转”大哥,却以失败告终,且因此遭到更残酷的迫害。

这中间所写大多是狂人的梦境,由是见出所谓冲突显然不是狂人在现实中的真实遭遇,即根本没有发生过。

一部《狂人日记》所记载的只是狂人的心理史。

11—13段,吃人问题的反思——对人性黑暗的批判。

经反复研究思考,狂人终于发现,“我也吃过人!

”这使他异常痛苦,连话也说不顺畅了,反复使用“未必”这个词(传统文言中没这个词)。

狂人终于发现自身一种无法摆脱的原罪——不是他要吃人,也不是他自身的本性使然,而是历史遗传给他的一种动物本性。

因此要救救孩子,因为他们也有吃人的可能性,要避免其重蹈我等的覆撤。

这就涉及到人性的忏悔,超越了五四时代的人道主义、个性解放主题。

4、狂人形象分析。

深切的主题主要通过狂人形象的塑造来表现。

狂人形象,历来有争议,焦点:

是不是狂?

真狂(迫害狂)?

假狂?

不狂?

分歧原因:

确有狂态,但说出来的话不狂,且是当时先觉战士的语言。

应理解为真狂:

发狂原因,受迫害,内心充满恐惧怀疑;既是狂人,又是反封建战士。

狂人是一个迫害狂患者,是清末至五四前夕开始觉醒的反封建民主主义战士,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

20年前就“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触犯了几千年封建统治秩序,遭受长期迫害,加之目睹现实社会人吃人的种种惨象,疑虑交加而发狂。

发狂后仍研究历史和现状(迫害狂患者某些时候仍可以有片断的跳跃性的清醒思想,发病前的某些思想仍可曲折地反映在病后错杂的思维中,总是执拗于与自己致病的有关问题),反复研究,终于发现: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吃人的历史,进而发现吃人者的虚弱本质、鬼祟手段,以及“从来如此,不准怀疑”的吃人逻辑。

因此狂人形象的第一个特点:

善于观察、分析历史和现状:

“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狂人的第二个特点:

“有着义勇和正气”,具有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甚至是反抗绝望的精神。

20年前“踹了一脚”,那是叛逆精神初现,因此遭受长期迫害仍顽强抗争:

揭露、争辩、质问、劝转。

第三个特点:

自省、自剖,自承也参与了吃人。

第四个特点:

憧憬未来。

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发出了“救救孩子”的战斗呼唤。

这里面体现了进化论和尼采“超人”思想的影响,“真的人”亦有译为超人的。

狂人形象的意义:

实是鲁迅多年来追求出现的先觉的精神界之战士,体现并超越了了五四时代精神。

狂人的发现实是鲁迅自己的发现(见《致许寿裳》),鲁迅巧妙地将肉体上的吃人与精神上的毒害联系起来,这样写既深刻又生动。

小说还揭示出问题的复杂性:

同是被吃的人也参与了吃人。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声呐喊,成为五四前夕最强烈的时代音响,发表后影响很大,吴虞的《吃人与礼教》。

局限:

1)进化论、个性主义,以吃人与被吃来划分人等,含糊;2)“将来社会”、“真的人”很朦胧,救救孩子很空洞;3)孤独的战斗者。

5、《狂人日记》的现代性(先锋性)——格式的特别:

(1)日记体及叙事时间的新处理。

日记体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未见,此体便于刻画心理,自由抒发,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自由运用,也便于表现狂人特有的跳跃性、敏而多疑的心理。

与此相联,叙事时间上现在与过去交织,过去的事件借主人公的感受、联想插进现在的时间进程,20年前、前几天、年幼时、妹子死时、四五岁听大哥讲“割股疗亲”等零碎而不按自然时序依次出现,表现了狂人那骚动不安、天马行空般胡思乱想。

(2)主人公设计为狂人,在当时社会便于无拘束地表达作者的思想。

狂人这个名字本身就说明了迫害的残酷。

(3)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手法的交织运用,又富浪漫主义色彩。

(4)开创了一个新的语言空间。

这个空间不是白话,而是欧化的现代语言。

用欧洲语言的表现方式,西方的语法结构,创造出一种新的文体,形成了一种现代汉语的雏形。

所谓的现代语言,就是尽最大的力量,来表达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来表达现代人所能感受到的某种思想感情。

鲁迅的语言在中国传统语言的生动性多义性基础上,融会了西方语言的精确性,有时非常拗口,有一点文言文,也掺杂了西方语言的语法结构,这就是现代语,而不是一般的口语写作。

《狂人日记》是新文学的一篇总序,也是鲁迅“五四”期小说的总纲,其后的小说《孔乙己》、《药》、《阿Q正传》《祝福》等具体描写封建制度礼教是如何吃人的。

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的主题在巴金的《家》等作品中延续,至今仍有也必须有回响。

阅读书目与内容:

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第二讲鲁迅《阿Q正传》讲析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阿Q正传》写作及其在《晨报副刊》上连载的情形;

2.了解阿Q这个典型形象问世以来说不尽道不完的情形,掌握这个典型形象的思想蕴含;

3.了解《阿Q正传》悲喜剧交融及现实主义的严峻性与表现主义带来的间离效果同时存在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阿Q典型形象分析、悲喜剧交融及现实主义的严峻性与表现主义带来的间离效果同时存在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阿Q的精神胜利法及其革命性问题、现实主义的严峻性与表现主义带来的间离效果同时存在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由教师讲解,辅以师生的互动讨论,注重效果。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

预习《阿Q正传》,参看小说的有关评论。

教学过程:

《阿Q正传》是鲁迅最著名的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国际上也能和所有著名的小说分庭抗礼。

小说连载于1921.12.4—1922.2.12《晨报副刊》(第一章在“开心话”栏发表,第二章起移至新文艺栏),后收入《呐喊》,连载伊始,即在读者中引起轰动。

沈雁冰在连载不久,即在《小说月报》通信栏里称之为杰作。

《阿Q正传》的成功,主要在于它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独特的艺术典型,在于透过阿Q形象让人们看到了当时普遍存在于中国国民身上的种种精神病态,特别是精神胜利法和阿Q式的革命,并且把这种状况与辛亥革命的弱点联系起来,提出了启发农民的革命性这样一个民主主义革命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关于阿Q这个典型。

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长期以来争论不休。

阿Q是个流浪雇农,是辛亥革命时期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的典型(具有严重病态心理的流浪农民的典型)。

鲁迅自述这个形象“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很沾了些游手之徒狡猾”。

小说的序及两章优胜记略揭示了这个形象的两个主要特征:

首先作为农民,阿Q有农民勤劳质朴的品质。

流浪生活决定了他不同于一般农民,生活不安定,不附着于土地,也导致他思想不稳定,为人不安分,极易变化。

因此决定了,其次,他是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不但经济上受剥削,而且思想上也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

阿Q的落后最突出表现在他的精神胜利法上,他主要用自我安慰、自譬自解、自我标榜等手段获取精神上的胜利。

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际上是他掩盖失败和自我麻醉的手段,他专在精神上找逃路,永远不可能正视,当然也无从摆脱自己悲惨的处境。

精神胜利病是一种时代病,是中国近代失败主义的产物。

阿Q的精神胜利法一方面来自时代病的传染,另方面深受压迫、常遭败绩以及游荡的生活也是受孕和滋生精神胜利法肥沃的土壤。

总的说,性格虽很复杂,不外乎这两方面,尤其是精神胜利法,其他特征基本上都与之相联系。

再次,阿Q的思想性格上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也是意义更为深刻的内容,这就是阿Q的革命性问题。

从小说第四章起(严格说从第三章“有一年的春天”起),情节发展,阿Q与那个社会的矛盾逐步展开,“恋爱事件”“生计问题”“从中兴走向末路”三章重点表现阿Q性格中不安分反抗的一面。

向吴妈的求爱体现了阿Q“人”的要求和为实现这一要求而做出的反抗。

这种反抗、挣扎是歪曲的、变态的。

七八两章写阿Q的革命,性格发展,要求革命,符合他的性格逻辑、阶级地位。

性格发展,未有质变,他的革命打上了精神胜利法的烙印。

鲁迅将阿Q放在革命中来塑造,也正是为了深刻的揭示落后的国民性。

阿Q的革命信条:

“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

且看阿Q的革命畅想曲:

报复、搬东西、挑女人,即“威福、子女、玉帛”。

鲁迅否定了阿Q式的革命,更重要的是借此解剖了辛亥革命。

假洋鬼子的不准革命,给正在觉醒兴奋不已的阿Q当头一闷棍。

这样,阿Q要求改善自己生活处境的愿望全盘落空,悲剧结局也就注定了。

更为不幸的是,革命不但拒阿Q于门外,且将他作为革命的牺牲加以杀害,以至阿Q至死都未摆脱精神胜利法的负累,“孙子才画得圆”,“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枪毙阿Q的枪声也宣告了革命的失败。

总之,阿Q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他是最受压迫的流浪雇农,具有反抗性和革命要求,但又有严重的精神胜利病,严重妨碍他清醒地认识自己被剥削奴役的现实,妨碍他真正觉醒,制约了他的革命。

阿Q的形象非常丰满,给人以立体感,像一个多棱镜,反射出当时中国国民身上五光十色的落后思想情绪。

鲁迅自述意在“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意图实现得完满。

阿Q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概括了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只要看一看清帝割地求和时的言行举止、国粹派的自夸自耀、封建卫道士的嘴脸,都会从阿Q身上找到这些人的影子,当然,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与统治阶级身上的不同,一是自欺,一是自欺欺人。

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未庄社会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如赵太爷的“老Q”,阿Q成为精神胜利法的代名词,今天仍见阿Q相。

二、艺术特色:

可概括很多,诸如情节的生动精练、人物描写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语言的幽默、诙谐等等,最大的特色有二:

1)悲喜剧交融与卓越的讽刺艺术。

其喜剧因素由夸张、幽默、讥嘲、反语等多种表现手法构成,既表现在对赵太爷、假洋鬼子等丑恶嘴脸的揭露鞭挞,更主要体现在阿Q形象塑造上。

对阿Q是含泪的鞭挞,阿Q遭遇极悲惨,但鲁迅未正面表现,笔锋始终指向可笑可耻的精神胜利法,整个故事人物表现出强烈的喜剧色彩,但阿Q的喜剧性格与其悲剧遭遇密不可分:

阿Q的悲剧性遭遇总表现为一定的喜剧性性格;而他的任何一个具体的喜剧性性格后面又一定是悲剧性遭遇。

换句话说,阿Q的悲剧命运总是通过喜剧性性格表现出来,遭遇越悲惨,则喜剧色彩越强烈。

读小说,总是被阿Q怪诞离奇的言行思想逗得止不住要发笑,笑过之后又觉沉重,可怜与可悲,欲笑又不能开怀大笑,甚至笑不出声。

即是鲁迅自己欣赏的“以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起邦人”。

悲、喜因素安排上,先喜后悲,喜剧因素外露,悲剧因素内蕴。

2)现实主义的严峻性与表现主义带来的“间离效果”在小说中同时存在,象征、符号、暗示、比喻等极富概括性。

间离效果,简而言之,就是让观众看戏,但并不融入剧情。

这是布莱希特专门创造的一个术语,原意指情感上的疏远和冷漠。

间离“作为戏剧的一种方法主要具有两个层次的含义:

1.演员将角色表现为陌生的;2.观众以一种保持距离(疏离)和惊异(陌生)的态度看待演员的表演或者剧中人。

从文学创作角度看,作者常采用新颖别致的叙事手法追求作品的陌生化效果。

从阅读观赏角度看,间离的重要作用在于恢复理性在艺术鉴赏中应有的地位。

从体验型艺术欣赏的共鸣到理性鉴赏的间离,戏剧美学因此向前跨跃了一大步。

与此同时,间离也悄悄地以不同的形式改变着现代影视的叙事手段,不断地给观众带来新奇的感受和深深的思考。

感性体验产生共鸣的前提是故事情景的即时性,其特点是求“真”,即在想象、虚构前提下的艺术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才能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产生共鸣。

一旦这种故事情景的即时性被破坏,影视戏剧就会产生间离的效果。

 文学语言的间离效果则表现为对陌生化的追求。

把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一种偏离或反常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引起人们注意的手法就是陌生化。

陌生化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语言意象的可感性、语言组合的超常性、语言体验的新奇性。

与陌生化语言相关,当下流行的是一种无厘头语言。

因语言的运用而产生间离是近年来影视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或通过古今语词的穿插混用破坏影视的真实再现,或采用现代语言的思维形式破坏即时性情节,使观众在娱乐的同时也起到了间离的效果。

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把这种破坏和颠覆推向了极致。

无厘头文化应属于后现代文化之一脉,及时行乐,无深度表现、破坏秩序、离析正统等等,无不可以在无厘头电影中读出。

无厘头的语言或行为实质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透过其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

无厘头至少包含三重含义:

夸张、讽刺和自嘲。

例如《宝莲灯》中就有这么一句:

“不打得你面露桃花,你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这种调侃性话语很容易使观众跳出戏外,再反观故事。

阅读书目与内容:

反复细读《阿Q正传》及其相关评论

第三讲叶绍钧《潘先生在难中》讲析

(二学时)

教学目标:

1.分析潘先生形象;

2.了解《潘先生在难中》章法谨严的写作特点;

3.了解《潘先生在难中》客观冷峻、含蓄蕴藉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

潘先生形象分析、小说的章法、叶绍钧含蓄蕴藉的风格。

教学难点:

潘先生形象分析、叶绍钧小说含蓄蕴藉的风格。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略讲,主要安排师生的互动讨论,注重效果。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

了解叶绍钧生平,细读小说文本,参看有关评论。

教学过程:

一、潘先生形象

小说以1924年江浙军阀齐卢混战为背景,在动乱纷扰的生活画面上,刻画了潘先生这一自私卑怯、琐屑庸俗、明哲保身、精明圆滑的小市民知识分子形象。

小说以客观写实的笔调,展示了小人物苟全性命于乱世,通过潘先生逃难过程中自私卑怯、张皇敏感、庸俗苟安而又精明圆滑等可笑行为心理的绘声绘色的描绘,活画出这类小市民知识分子自私麻木,缺少是非观、正义感的委琐灵魂。

茅盾对潘先生这类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的概括:

“他们在虚惊来了时,最先张皇失措,而在略感到安全的时候,他们又是最先哈哈地笑;是一些没有勇气和环境抗争,揉揉肚子就把他的‘理想’折扣成零的妥协者。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茅盾还说《潘先生在难中》“把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没有社会意识,谦卑的利己主义,Precaution(可译为‘拘谨’、‘畏葸’等意——引者注),琐屑,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心喜,等等心理,描写得很透彻。

”(《王鲁彦论》)

必须指出的是,潘先生的“临虚惊而失色,暂苟安而心喜”,正是旧中国小资知命运朝不保夕的写照,像潘先生这样苟且偷生、逆来顺受的庸碌之辈,并非全没是非曲直、品行操守,并非“乐意于这种卑微的生存”,他“狠心”地将妻儿撇在上海,只身返乡复课时,“不禁深深地发恨过”过,“恨这人那人调兵遣将,预备作战,恨教育局长主张照常开课”。

他最后写颂词写到“德隆恩溥”的“溥”时,眼前闪过了“拉夫,开炮,烧房屋,淫妇人,菜色的男女,腐烂的死尸”等一连串目不忍睹的“影片”,形象地说明潘的良知并没有泯灭,他的好些做法都是被迫而为的。

这是个可悲可笑、可嫌又可怜的弱者形象。

二、构思奇巧,章法谨严。

作者的运思极其严谨,不用直缀的构思方式描写逃难的全过程,只截取火车徐徐驶入上海站,潘率一家准备下车,即将结束逃难时的场景,并从这里敷衍开来,艺术地展示了潘在难中的全部表现,揭示潘的性格及其成因。

三、冷隽客观,含蓄蕴藉。

小说似乎没有一句话是诅咒军阀的,但又处处都在诅咒军阀。

作者把对军阀的诅咒,交织在现实生活的场景和艺术形象的描绘中,熔化在故事的情节和事件中,让事实说话,让读者自己去体味、感受和咀嚼。

这就典型地体现了叶作冷隽、客观、细腻的艺术风格,达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境地。

作者处处都在揶揄和讽刺潘,但又给予善意的同情。

潘时时处在“难中”,处处都演悲剧,这是旧中国小资知生活的真实写照。

阅读书目与内容:

参阅《隔膜》《饭》《倪焕之》及茅盾的相关评论

第四讲郁达夫《沉沦》讲析

(三学时)

教学目标:

1.分析《沉沦》主人公形象,了解《沉沦》对“青年忧郁病的解剖”,“也带叙现代人的苦闷的思想蕴含;

2.了解《沉沦》体现郁达夫小说浓郁的自叙传色彩、强烈的主观抒情、结构的散文化以及语言的流丽清新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沉沦》主人公形象的分析评价、郁达夫小说浪漫自叙传抒情风格特色。

教学难点:

对郁达夫解剖五四青年忧郁症的评价。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由教师讲解,辅以师生的互动讨论,注重效果。

课前课后学习要求:

了解郁达夫的生平,细读《沉沦》,参看有关评论。

教学过程:

一、《沉沦》的内容

用一句话概括:

是“青年忧郁病的解剖”。

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个患忧郁症的留日学生,开篇即点明“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

(1)病情症状:

表现为孤冷、易感伤和自卑。

(2)致病原因:

三岁丧父,家世黯然,性情早熟,心思太活,耽于幻想,多愁善感;身处“浸润了一种专制的弊病”的环境,不为黑暗社会所容,酿成了忧郁症。

来日本留学后又处于“弱国子民”的地位,时感民族歧视与压迫,与日本同学无法平等相处;又由于他孤高傲世,看不起出国来镀金的中国同学,因此更觉孤寂,难以隐忍。

(3)自我疗治:

为摆脱孤寂处境,a)他曾投向大自然的怀抱,独自一人跑到山腰水畔,吟颂华章,寄情山水。

但“不上半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