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38268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docx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3818篇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2019年国家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职业资格考前练习

一、单选题

1.教师借助“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教学,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复杂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这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表现。

2.孙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在掌握渊博的数学知识之外,还广泛涉猎天体物理学、哲学和其他相关人文科学的知识。

孙老师这种做法,体现了()。

A、孙老师自身的业务精深,可以涉猎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聊以志趣

B、孙老师具备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有利于数学领域的教学

C、孙老师学习到了丰富的条件性知识,有助于补充本体知识

D、孙老师的做法对教学能力的提升没有实质意义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孙老师广泛涉猎的属于科学文化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C选项中的条件性知识一般指的是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

3.裴斯泰洛齐认为:

“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

这就是教育的目的。

”这观点反映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A、生活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文化本位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C

【答案】.

【解析】:

裴斯泰洛齐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4.规定各级各类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是()

A、学校教育制度

B、学校文化制度

C、课程管理制度

D、教学管理制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题干所述内容体现了学校教育制度的内涵。

5.下列教学概念的活动中,没有使用变式策略的是()

A、教“鸟”的概念时谈到“鸭子”

B、教“液体”的概念时谈到“沙子”

C、教“三角形”的概念时谈到“等腰三角形”

D、教“哺乳动物”的概念时谈到“蝙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所谓变式,就是变换使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属性,使本质属性保持不变而非本质属性或有或无,以便突出本质属性。

B项中,“沙子”属于“固体”,而不是“液体”,属于运用反例的策略。

6.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通过任务分解,责任分工,协同互助,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A、掌握学习

B、探索学习

C、合作学习

D、发现学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合作学习的内涵。

()奥苏伯尔提倡的“先行组织者”强调7.

A、直观教学

B、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

C、学生的发现行为

D、学生的学习动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奥苏伯尔提倡的“先行组织者”强调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

8.()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A、教材

B、教师用书

C、教科书

D、课程标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9.德育的认知模式是由()提出的。

A、班杜拉

B、麦克费尔

C、科尔伯格

D、皮亚杰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10.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写作是教育科研的初步,可以为教育科研准备素材,可以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A、教育随笔

B、教育叙事

C、教育反思

D、教学日记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教育随笔是撰写科研论文的基石,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随笔的写作是教育科研的初步,可以为教育科研准备素材,可以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某生一次考试取得高分后惊喜地说:

“我背到的老师都考到啦!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该生将这次成功归因于()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略。

12.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使新输入的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理解新知识所描绘的事物或现象的意义,使之与已有知识建立各种联系。

这指的是()

A、新知识的获得

B、知识的转化

C、知识的呈现

D、知识的新发现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种过程是:

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评价。

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即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发生联系,理解新知识所描绘的事物或现象的意义,并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各种联系。

13.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某些测验成绩编班,这是()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A

【答案】.

【解析】:

外部分组是取消按年龄编班,按学生的能力或某些测验成绩编班。

14.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以()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A、教师的经验和生活

B、学生的经验与生活

C、师生的经验与生活

D、社会实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15.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学生低年级不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五年级以上开设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须实施的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利用学科知识综合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D、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三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自小学生一年级开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6.在德育过程中,与德育要求构成基本矛盾的是受教育者已有的()。

A、能力水平

B、知识水平

C、品德水平

D、年龄特征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经具备的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7.()的目的在于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质量,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组织教学A.

B、检查复习

C、巩固新教材

D、布置课外作业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检查复习的目的在于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对学业的责任感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18.下列现象中,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A、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造成严重损失的

B、违反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费的

C、侮辱、殴打教师,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

D、损坏学校校舍,场地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B两项中的行为是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19.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从德育模式上归类,属于()。

A、认知模式

B、价值观澄清模式

C、体谅模式

D、社会学习模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属于认知模式。

20.颜回说: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这说明德育工作要遵循()

A、因材施教原则

、方向性原则B.

C、疏导原则

D、长善救失原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疏导原则也就是循循善诱原则。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很善于诱导他的学生,其弟子颜回这样称赞道: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21.课程文本一般表现为()。

A、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C、课程主题、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D、课程任务、课程主题、课程标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是课程文本的三种表现形式。

22.为使教学活动有效地实施,教师上课前会对学生及教学过程进行初步的判断及评价。

这种评价类型是()

A、绝对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题干所述的评价属于诊断陛评价。

23.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六三三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癸卯学制是我国近代颁布并实施的第一个学制系统。

24.当前我国教育目的的核心内容是()。

A、教育以人为本

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C、教育要五育并举

D、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是我国教育目最基本的精神。

维护社会主义利益,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

坚持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一贯坚持的基本点。

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心内容。

25.为考查学生对概念、字、词、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记忆情况,能采取的提问方式是()。

A、理解性提问

B、知识性提问

C、综合性提问

D、应用性提问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26.各学科教材的编写都要以“三个面向”“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内容之中。

这体现了编写教科书要遵循()原则。

A、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B、理论与实践统一

C、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D、知识与能力统一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略。

()

明确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的学制是27.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1912年的“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28.师生关系在教学层面上的特点是()

A、授受关系

B、民主平等

C、相互促进

D、教学相长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

29.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的实质是()。

A、主客体的矛盾

B、教与学的矛盾

C、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

D、客观存在与意识的矛盾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教材的矛盾。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的认识活动,故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的实质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

30.六年级学生王某逃课去网吧上网,学校得知消息后,应当()。

A、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情况

B、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情况

C、向学校校长报告情况

D、及时与王某的父母取得联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学校发现或者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监护人的保护而发生伤害的.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故学校应该及时告知其父母。

31.在德育过程中,利用和创造一切富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品德的方法是()

A、自我修养法

B、陶冶教育法

C、榜样示范法

D、说服教育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

题于的描述体现了陶冶教育法的内涵。

32.在一定情况下,对个别学生的违纪现象,教师可以采用()的手段,以保证教育要求的实现,但不能超越法律的限度。

A、打骂

B、罚跪

C、变相体罚

D、惩戒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A、B、C项都是教师行为“十不准”中的内容,属于体罚学生的行为,是明令禁止的。

33.下列常用的教学方法中,属于同一类别的是()

A、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B、发现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C、演示法、参观法、欣赏法

D、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D

【答案】.

【解析】:

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都属于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34.教师采用“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方式,让学生先依靠努力初步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练习中的焦点进行讲解。

这指的是()

A、尝试教学

B、自学辅导教学

C、情境教学

D、暗示教学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尝试教学的具体操作程序。

35.李阳这次考试成绩非常差,老师找他谈话时。

他分析原因是因为近期喜欢上班里一个女生,上课开小差。

所以学习不够努力。

这种原因归因属于()。

A、不稳定不可控制的外归因

B、不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

C、稳定可控制内归因

D、稳定不可控制内归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李阳把考试成绩差的原因归为没有努力,而努力这个是因素是不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

36.下列关于作为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与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二者关系的描述,有误的是()

A、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B、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

C、各门学科有效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不必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

D、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生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中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的学习活动”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C

【解析】.

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再者,即使各门学科有效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

37.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团结协作

D、以身作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

38.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三基”指的是()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D

【解析】:

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注重学生对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获得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39.资料分析的基本步骤是()

A、阅读资料—解释资料—筛选资料

B、阅读资料—筛选资料—解释资料

C、筛选资料—阅读资料—解释资料

D、解释资料—阅读资料—筛选资料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略。

40.某学校一年级语文教师邓老师发现所教学生错别字偏多,于是他在识字教学中尝试运用字理教学法,之后他设计申报“低年级小学生产生错别字的心理机制与对策研究”课题。

就课题产生而言,邓老师设计的课题来源于()

A、文献的梳理

B、教育改革的实践

C、各级课题指南

D、他人课题的启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

【解析】:

邓老师的研究课题来源于他自己在工作中发现的教学问题以及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所以他的研究课题来源于实践。

二、多选题

1.选择教学媒体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A、教学情境

B、学生的学习特点

C、教学目标

D、教学评价

E、学生数量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

【解析】:

选择教学媒体时,教师要综合权衡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目标的性质以及教学媒体的特性等因素。

2.小明主动打扫教室,班主任当众对小明进行了表扬。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班主任对小明的表扬属于正强化

B、班主任对小明的表扬属于负强化

C、班主任对小明的表扬属于精神奖励

D、班主任对小明的表扬有助于其他同学向小明学习

E、班主任对小明的表扬有助于培养小明热爱劳动的精神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C,D,E

【解析】:

正强化也称积极强化,是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也称消极强化,是通过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班主任的表扬属于正强化。

()

根据所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课的类型可分为3.

A、练习课

B、实验课

C、讲授课

D、复习课

E、演示课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E

【解析】:

略。

4.参观教学法可分为()

A、可行性参观

B、准备性参观

C、现实性参观

D、并行性参观

E、总结性参观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D,E

【解析】:

参观教学法可以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和总结性参观。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

A、信息技术教育

B、研究性学习

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D、劳动与技术教育

E、自主学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6.运用品德评价法应注意()

A、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奖励为主,抑中带扬B.

C、发扬民主

D、注重宣传和教育

E、随时总结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运用品德评价法的要求:

(1)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2)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3)注重宣传与教育;(4)奖励为主,抑中带扬。

7.班级管理的模式主要有()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集体管理

E、目标管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E

【解析】:

班级管理主要包括四种模式:

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

8.教师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应该包括()。

A、精深的专业知识

B、广博的基础知识

C、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

D、公文写作知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

【解析】:

教师教学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精深的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9.下列做法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是()

A、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B、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

C、设置难度适当的问题

D、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

、训练学生陈述自己的假设E.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E

【解析】:

在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

(2)问题的难度要适当;(3)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4)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对问题归类的习惯;(5)指导学生善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6)训练学生陈述自己的假设及其步骤。

10.依法执教的内容包括()。

A、依法执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B、要依法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C、要依法贯彻落实教育教学的各项法律法规

D、要依法维护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B,C,D

【解析】:

11.“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的基本含义是()

A、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C、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D、学生是责权主体

E、学生是完整的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D

【解析】:

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包含以下三个基本含义: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主体。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由()组成。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1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有()

A、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B、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C、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D、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E、采用多元的课程标准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

A,B,C,D

【解析】:

略。

14.实际锻炼法是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