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新解与出路.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4032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新解与出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新解与出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新解与出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新解与出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新解与出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新解与出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新解与出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新解与出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新解与出路.docx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新解与出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新解与出路.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新解与出路.docx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新解与出路

浅谈中小企业融资困局:

新解与出路

  摘要: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现实问题,人们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解释。

由于信息存在“硬信息”与“软信息”之分,不同银行便根据自身信息生产的比较优势在经营模式上进行定位,为此,本文从银行经营模式定位的视角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成因进行了新的解释。

本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定位于交易型银行业务的经营模式,是形成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深层原因,解决该困局的出路在于发展定位于关系型银行业务经营模式的社区银行。

  关键词:

中小企业融资;银行经营模式;社区银行

  

  一、引言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和适应要素禀赋特点的发展模式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占全国企业数总量99%以上的中小企业,其产值已占到我国GDP的近60%,可以说,中小企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此外,中小企业在活跃市场、促进技术创新、提供就业机会、造就市场机制、稳定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有的作用是大企业所无法替代的[1]。

然而,追求规模经济和实施经济赶超战略却使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强位弱势”[2]的尴尬境地,特别是在融资方面普遍面临“不公平的待遇”。

从资金需求的实际满足程度来看,占我国企业总量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资金不足一直是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对于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融资困难,学界已经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解释,比如,我国金融体系产生的金融压抑[3],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问题和规模问题[4],政府作用的发挥问题和企业所有制歧视问题[5],以及银行的垄断结构与经济中的摩擦因素过多和信息不对称问题[6]等等。

尽管这些研究对于解释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并就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总的来讲,这些重要研究大都是集中于在我国现有金融服务的经营模式下解析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从金融制度的内生性来讲,探讨中小企业融资的逻辑起点理应落脚于企业的融资需求[7],但是,就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实质而言,其实就是要通过金融系统的一定安排使得能够高效率使用资金的中小企业能够顺利地获得资金这种资源,从而优化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8]。

基于此,和已有文献的研究视角不同,本文试图从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经营模式定位的角度,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局形成的原因给出新的解释,并提出通过发展社区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政策建议。

  二、信息类型与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定位

  众所周知,金融机构是具有信息生产优势并依赖于信息生产进行经营活动的专业化经济组织。

从现有国内外的研究文献来看,信息就其基本属性或特征主要有两类,一类称为“硬信息”,另一类则称之为“软信息”。

所谓“硬信息”就是能够数量化、容易储存和以非人员方式进行传递,而且其内容独立于信息收集过程的信息,如财务报表信息、可抵押资产的数量与质量信息、信用评分等级档案等等。

而“软信息”则不同,它很难以数量化的方式传递,信息收集过程也必须通过专人亲自收集而不能委托他人来代理,而且信息收集人本身就是信息内容的一部分,甚至还是信息的使用人或以此信息进行经营决策的人[9]。

正因为经济信息存在“硬信息”与“软信息”之分,一些研究企业组织的文献就认为,分析信息的类型有助于解释企业的经营领域与市场定位。

StEin[10]的研究表明,如果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交流对于其产品生产至关重要,那么,企业可获取的信息类型特征就决定了企业是否在某一市场领域进行专业化经营。

他的研究还表明,如果“软信息”不容易收集而且在组织内部不容易传递,采取分散化的经营方式对小银行更有吸引力,而在信息容易“硬化”和传递的情况下,采取集权化的经营方式对大银行更有吸引力。

可见,如果银行在收集处理“软信息”方面具有优势,那么银行会定位于提供关系型银行业务的经营模式,以进行分散化经营;如果银行在收集处理“硬信息”方面有优势,那么在经营取向上,银行会定位于提供交易型银行业务的经营模式,以进行集权化经营。

所谓关系型银行业务则是一种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在获取特定客户专有信息上进行投资,并对这样的投资从与同一客户长期和/或多产品的多重互动方面进行盈利性评估之后提供的金融服务[11]。

而交易型银行业务的经营模式,就是主要提供高度标化的金融产品,如金融中介服务、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其经营活动依赖于可靠的和容易获得的“硬信息”,在信息管理方面对人力投入要求也很低的一种经营模式[12]。

  从交易型银行业务的特点来看,Scott etal.[12]认为,该经营模式大量使用信用评分模型来对客户的金融需求做出接受或拒绝的决策,而且这种决策往往由上级主管集中作出;在服务对象取向方面,交易型银行业务模式对可带来巨大利润的大客户实行优惠利率,而对小客户则降低服务水平并收取较高的服务费用;此外,交易型银行业务模式注重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追求,从而使得银行资产规模的膨胀和管理层级的增加。

很显然,依赖于“硬信息”经营的管理层级较多的大银行在关系型借贷市场上就不具有效率优势[10]。

一方面,关系型银行业务的经营模式要求银行在长期中通过最大化与其客户关系所产生的总体利益来增加其收益,而不是寻求从单一的产品或单笔交易中获取最大利益[13];另一方面,即便是开展关系型银行业务并能够从中获利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即中介机构获得的是私人信息,而不是唾手可得的公众信息;信息通常是通过与借款人多样化的交往,如提供多样的金融服务来收集;获得信息后保密,使其仍然是私人的[14]。

这就需要银行与其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通过以客户为中心的多产品、多渠道、长期的业务往来以获取和垄断客户的专有信息。

就此而言,以提供交易型银行业务为特征的经营模式对“软信息”丰富而“硬信息”缺乏的金融需求主体产生排斥,也就具有经济意义上的逻辑基础或必然性。

三、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成因:

交易型银行业务模式主导的商业银行体系

  中小企业陷入融资困境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是核心的原因,在于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在理论界已经达成共识。

但是,我们认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根源,不能够简单归结于中小企业这一需求方面,事实上,商业银行这一供给方面在经营模式上也导致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产生和存续。

因为,产生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可能性不外两种,一是缺乏信息传递渠道,二是有信息传递渠道但对信息有特殊要求而阻碍了信息的传递。

于是,从金融需求方看,中小企业的确普遍存在财务报表不规范和信用评分等级不高的问题,而且在财产方面,特别是固定资产比较少,固定资产抵押质量也不高,确实很难生产并提供主流商业银行所要求的信息,从而导致信息不对称。

但主流商业银行所需要的这种信息只是信息中的一种,即“硬信息”。

可见,这种类型的信息不对称实质上是由于信息不合要求即信息不能够“硬化”所致。

实际上,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也生产了大量经济信息,只不过这些信息主要是“软信息”而已。

)但是,如果这类信息因为缺少相应的信息传递渠道与机制,也不能传递到商业银行。

换句话说,如果商业银行不能够有效收集处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软信息”,也将在金融供求双方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

可见,这种类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产生,实质上是由于金融供给方即商业银行不能够收集和处理、或不具有收集处理这类信息的成本优势所致。

  由此可见,在中小企业虽然不能够或者很难提供“硬信息”,但却能够提供大量“软信息”的现实背景下,金融机构要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无疑需要建立起收集、传递和处理"软信息"的相应渠道和机制。

刘曼红[8]认为,要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金融机构显然需具备三个条件。

即一要具有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天然优势,并能主动去承担更大风险,获得更高回报;二要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避免这种融资的“零售业务”劣势;三要能够给融资企业带来诸如管理、法律方面的帮助。

不难看出,这三个条件隐含着资金供给者与中小企业之间不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即中小企业的“软信息”也能够较好地被资金供给者所掌握并加以运用。

但这些“软信息”的收集处理与鉴别,则需要资金供给者通过与中小企业长期的多次合作才能完成。

这对于实施关系银行业务经营模式的银行而言,不但收集、传递和处理这样的“软信息”,解决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而且上述三个条件也是关系型银行业务经营模式本来就具有的特征。

  但是,从我国金融供给体系的经营模式来看,仍然缺乏以“软信息”进行经营决策为特征的关系型银行业务经营模式,基本上还是以“硬信息”作为经营决策的交易型银行业务经营模式为主体。

作为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无疑要求上市公司提供足够真实可靠的“硬信息”。

虽然民间金融组织在资金供给中广泛而充分地运用了资金需求者的“软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微观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但却一直处于地下金融状态而不被官方承认。

从主导我国金融系统的商业银行体系来看,在经营过程中,尽管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中出现了关系型融资的特征端倪[15]。

但是“硬信息”的提供程度依然是商业银行衡量所有企业能否获得融资支持和能否获得多大融资支持的一个重要指标。

[17])。

这样,一方面,在因“硬信息”缺乏导致信息不对称可能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便会被迫采用信贷配给的方式,而不是提高利率来平衡供求[16],这就降低了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机构设置、产品设计、信用评级、贷款管理等方面都难以适应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特殊需求”[18];此外,在现有经营模式下,“小企业的贷款规模越小,贷款的交易成本越大”,银行从中获利就比较小,银行自然希望每笔授信都能达到一定的规模,加上银行对中小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和将来的盈利前景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银行更偏好于向大企业贷款,而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6]。

于是,在这样的融资技术下,如果中小企业要获得发展所需资金,便要承担较多的信息生产任务,不仅要提供财务报表或财产担保,并且这些信息还需要通过第三方的外部审计才能合格[19]。

这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无疑具有较高的难度并支付很高的成本。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形成,在金融需求主体方面是由于他们不能够向金融机构提供必要的“硬信息”,在金融供给方面是由于金融机构实行的是交易型融资经营模式,而不是关系型融资经营模式。

  四、解困出路:

发展社区银行

  与其他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不同,社区银行的经营模式是以关系型银行业务为核心。

在这样的经营模式下,社区银行能够获得作为中小企业关系银行的一系列租金,如垄断租金、政策性诱导租金、业务扩展关联租金、声誉租金和信息租金[20]。

这些租金激励着社区银行去收集中小企业的各种信息,甚至是从不同角度去接触企业、企业主、供应商、客户、地方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并通过提供其他服务来积累和掌握申请贷款的企业“软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运用于未来信贷合同的设计和调整当中,从而控制融资风险和削减银行贷款决策的信息成本。

许多研究也表明,作为地方性小型金融机构的社区银行确实能够有效解决金融供给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比较优势。

比如,Berge,etal.[21-22]通过对49个国家社区银行与经济增长在1993~2000年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的研究就发现,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发展社区银行都能够有效增加中小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

社区银行能够有效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社区银行在信息生产的有效性和向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有效性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第一,社区银行与中小企业在系统上的同构性。

简言之,两种事务之间具有相同的或者说是相类似的系统结构便具有了同构性。

)为信息生产、和处理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提供了保障。

除了资产规模可能相当甚至远大于中小企业外,社区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同构对应关系还表现在:

经营地域都局限于一地,公司治理结构都比较简单,组织结构通常都是单一建制,内部管理层级都比较精简、委托代理层次少,而且在基层与高层之间具有很强的信息联系。

于是,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获取和传递的信息偏重于“软信息”中小企业[19],与同样适宜开展以“软信息”为基础的关系型银行业务的社区银行,在信息交流与传递方面便减少了因信息失真而带来的干扰,从而弱化了 第二,从投融资双方对信息生产与使用的角度讲,社区银行与当地中小企业也存在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和持续进行交换信息的激励。

一方面,中小企业尤其是处于创业增长期的企业和在进行研发的企业,将不愿意向外界透露的信息向社区银行提供,而不必担心提供关系型金融服务的这一关系银行向其竞争对手公布;另一方面,社区银行也有动力为信息收集而投资,并把获得的企业专有信息保存在企业内部而不向外界透露,以供自己反复使用,这样既避免了因金融市场的“双听众”信号问题将信息外泄给竞争对手而产生“搭便车”问题[23],又降低了单位贷款发放的信息成本。

此外,社区银行与当地中小企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和充分的信息交流,也容易增进双方的信任关系,双方都愿意遵守各自在合同中所做的承诺,也减少了监督成本[24]。

很显然,这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既能在长期中深化社区银行对当地中小企业及其业主资信的掌握、对违约概率做出正确的估计,又能够在长期中将信息收集成本降低到很低的水平,还能对贷款的用途进行全程监控[25],从而增强了信贷市场的有效性。

  第三,与大银行相比,社区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其一,作为典型的在某地域集中经营的小银行[26],社区银行总部与客户的距离较近,其经营管理者一般也是当地人士[27],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地缘人缘关系,了解本地域内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

其二,较少的科层组织和委托代理链条,不但在提供金融服务时审批中间环节少、决策更迅速,从而更适宜开展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短、频、快”小额信贷业务;也使信贷人员不但不会不努力收集客户的“硬信息”与“软信息”,而且更不容易隐瞒劣质信贷信息,从而提高了信息收集的数量与质量。

其三,社区银行往往基于“软信息”进行贷款合同条款的设计与发放[28],而不苛求中小企业提供大量“硬信息”。

  总之,从金融服务的供给角度看,现有商业银行以依赖于“硬信息”的交易型融资经营模式导致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形成与存续,而发展关系型融资经营模式的社区银行则是解围中小企业融资困局的有效出路。

在我国已经把发展社区银行提上议事日程的情况下,我们相信,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将会逐渐得到有效缓解。

  参考文献:

  [1]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改革[A].李扬,王国刚,何德旭.中国金融理论前沿[C].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2]白钦先,薛誉华.各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比较[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3]徐洪水.金融缺口和交易成本最小化:

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成因研究与政策路径[J].金融研究,2001:

47-53.

  [4]张捷,王霄.中小企业金融成长周期与融资结构变化[J].世界经济,2002:

63-70.

  [5]徐滇庆.民营银行二百问[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李志赟.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

38-45.

  [7]刘新华,线文.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理论述评[J].经济学家,2005:

105-111.

  [8]刘曼红.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PetersenMA.Information:

hardandsoft,preliminaryandincomplete[R].2004.

  [10]StEinJC.Informationproductionandcapitalallocation:

decentralizedversushierarchicalfirms[J],TheJournalofFinance,2002,57:

1891-1921.

  [11]BootAWA.Relationshipbanking:

whatdoweknow?

[J].JournalofFinancialIntermediation,2000,9:

7-25.

  [12]HEInSE,KochTW,MacDonaldSS.Ontheuniquenessofcommunitybanks[J].FederalReserveBankofAtlanta,EconomicReview,2005,FirstQuarter:

15-36.

  [13]MoriartyRT,KimballRC,GayJ managementofcorporatebankingrelationships[J].SloanManagementReview,1983,Spring,3-15.

  [14]BergerAN.The“BigPicture”ofrelationshipfinance[A].in“BusinessAccesstoCapitalandCredit”[C].,FederalReserveSystemResearchConference,1999,390-400.

  [15]周好文,李辉.中小企业的关系型融资—实证研究及理论释义[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

96-101.

  [16]StiglitzJE,WeissA.Creditrationinginmarketswithimperfectinformation[J].TheAmericanEconomicReview,:

393-410.

  [17]辛树人,向珂.中小企业金融制度的缺陷分析及矫正点选择[J].金融研究,2004:

66-72.

  [18]翟建宏,高明华.中小企业贷款与社区银行发展[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

50-52.

  [19]彭建刚,向实.基于关系型借贷的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选择一致的力量诠释[J].金融研究,2007:

9-17.

  [20]何韧.论银行关系借贷的价值与风险[J].财经论丛,2005:

71-75.

  [21]Berger.etal.,Furtherevidenceonthelinkbetweenfinanceandgrowth:

aninternationalanalysisofcommunitybankingandeconomicperformance[R].WorldBankPolicyResearchWorkingPaper3105,2003,August.

  [22] al.,Communitybankingandeconomicperformance:

someinternationalevidence,whitherthecommunitybank?

[R].ConferenceFederalReserveBankofChicago,2003,March13-14.

  [23]BhattacharyaS,ChiesaG.Proprietaryinformation,financialintermediation,andresearchincentives[J].JournalofFinancialIntermediation,1995,4:

328-357.

  [24]王爱俭.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研究[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5]ThomasM.Hoenig,communitybanksandthefederalreserve[R].FederalReserveBankofKansasCity,2003,March14.

  [26]WilliamR.Emmons,al.Reducingtheriskatcommunitybanks:

isitsizeorgeographicdiversificationthatmatters?

[R].PreliminaryDraft,2002,November.

  [27]晏露蓉,林晓甫.中国社区银行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可能分析[J].金融研究,2003:

115-123.

  [28]BergerA,UdellG.Smallbusinesscreditavailabilityandrelationshiplending:

theimportanceofbankorganisationalstructure[J],EconomicJournal,2002,112:

32-53.

两个系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