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410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专题复习一空气 氧气Word文档格式.docx

B.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C.莱芜香肠采用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隔绝水蒸气

D.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答案 B “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其中氧气与其他气体体积比大于21∶79,故A错误;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防腐剂,故B正确;

莱芜香肠采用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隔绝氧气,故C错误;

铁丝不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故D错误。

5.(2014山东枣庄,13,2分)下列不利于“建设幸福新枣庄,提高空气质量”的做法是(  )

A.增大绿地面积

B.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C.出行少开私家车

D.垃圾就地焚烧

答案 D 绿色植物可吸收二氧化碳及某些有害气体,使用清洁能源、少开私家车都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因此A、B、C项都有利于保护环境;

垃圾就地焚烧会产生可吸入颗粒物及某些有害气体,因此不利于保护环境。

6.(2014山东烟台,6,1分)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答案 B 液氮的用途之一是用作制冷剂,故A正确;

氧气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因此不能用作燃料,故B错误;

氦气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故C正确;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故D正确。

7.(2014天津,2,2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PM2.5飘浮在空中,进入人体肺泡,对健康影响很大。

PM2.5属于下列空气污染物中的(  )

A.可吸入颗粒物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答案 A 由“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可知,PM2.5属于固体物质,故选项A正确。

8.(2014山东日照,9,2分)用如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不准确的是(  )

A.事先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

B.燃烧匙内加足量红磷

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D.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案 C 事先在集气瓶内加少量水相当于所用集气瓶的容积减小,不影响对实验结果的测定;

燃烧匙内加足量红磷可保证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耗尽,使测定结果准确;

当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气体还处于受热膨胀状态,此时打开弹簧夹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量偏少,影响实验结果的测定,应等到集气瓶内温度恢复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

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和关键。

本题只有C项中的做法错误。

9.(2016河南,13,2分)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

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答案 氮气(或N2) SiO2

解析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氮气;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其次是Si,硅在化合物中为+4价,氧为-2价,因此硅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O2。

10.(2015浙江杭州,29,8分)甲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及药品。

(1)为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数据,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燃烧匙中的红磷足量

C.点燃红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D.红磷熄灭,广口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2)小明同学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红磷、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水来做此实验。

小明操作正确,但是测得的数据小于用红磷测得的数据,其原因是木炭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外还可能生成    。

(3)市售“暖宝宝”中发热剂的主要成分是:

铁粉、炭粉、水和食盐等,反应原理可以简化为铁生锈。

小明用配制的发热剂按图乙装置实验。

他不是将足量的发热剂堆在瓶底,而是将其涂抹在广口瓶内壁的四周,这样做的目的是                 。

(4)在上述三个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情况下,与另两个实验的测量结果相比,第三个实验的测量结果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更接近。

推测其主要原因,最合理的是                            。

答案 (8分,每空2分)

(1)C

(2)一氧化碳(或CO)

(3)增大铁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

(4)第三个实验中广口瓶内氧气消耗得更充分

解析 

(1)此实验要成功需要注意的事项:

装置的气密性要好,防止漏气引起误差;

为了充分消耗掉氧气,燃烧匙中的红磷要足量;

点燃红磷后要迅速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防止内外气体交换造成误差;

红磷熄灭后要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防止引起误差,故C错误。

(2)随着集气瓶内氧气含量逐渐降低,C在氧气不足时会发生不充分燃烧,生成CO。

(3)将发热剂涂抹在瓶内壁的四周,可以增大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4)氧气浓度低于一定程度时,红磷和炭不再继续燃烧或者会生成不充分燃烧的产物,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11.(2014山东临沂,23,4分)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

从近来经常发生的雾霾天气看,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

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    (填名称)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2)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下列事例中不会形成PM2.5的是   。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

(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

A.节约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

答案 

(1)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2)C (3)B

解析 

(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2)使用新能源,如太阳能等不会形成PM2.5。

(3)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产生二氧化碳等,不符合“低碳”要求。

考点二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2016山东泰安,4,2分)下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

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

A.S、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Fe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D.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答案 C S、P在氧气中燃烧,分别产生蓝紫色火焰、大量的白烟,故A错误;

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B错误;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发生缓慢氧化生成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故C正确;

Ⅰ、Ⅱ两类反应均放出热量,故D错误。

2.(2016北京,12,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炼钢

B.硫酸用于除铁锈

C.干冰用作制冷剂

D.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答案 C 氧气用于炼钢,利用的是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

硫酸用于除铁锈,利用了硫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干冰用作制冷剂,利用的是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

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利用了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C。

3.(2015山东潍坊,1,2分)下列气体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答案 B 氧气能供给呼吸,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不能供给呼吸。

4.(2015山东临沂,3,2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 D A项,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错误;

B项,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错误;

C项,雾是小液滴的集合体,烟是固体小颗粒的集合体,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错误;

D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正确。

5.(2014广西南宁,18,2分)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实验现象不明显。

原因可能是收集本实验所用氧气过程中(  )

A.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B.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C.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

D.收集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放出便开始收集

答案 A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到氧气,实验现象不明显,A符合题意;

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将充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不会造成氧气的流失,实验现象应明显,B不符合题意;

收集满氧气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防止氧气的流失,实验现象应明显,C不符合题意;

收集氧气时,刚开始冒出的是空气,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产生的是氧气,此时开始收集,收集到的氧气比较纯净,实验现象应明显,D不符合题意。

6.(2014山西,24,5分)下图是同学们构建的关于氧气的部分知识网络,请你由图回答:

——氧气——

制法  性质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Ⅰ、Ⅱ两类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的相同点是(写一条)

           。

(3)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氧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答案 (5分)

(1)2H2O2

2H2O+O2↑(合理即可)

(2)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第一条现象必答,后两条现象有其中一条即可) 都是氧化反应(或都放出热量)

(3)正:

CH4燃烧,提供能量;

反:

铁生锈,浪费金属资源

解析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物质的燃烧和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

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3)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从正面来看,氧气能支持CH4燃烧,人们可以利用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做饭、取暖等;

从反面来看,铁在氧气、水共同存在的条件下容易生锈,浪费金属资源等。

评析 本题考查了氧气的制取、性质与用途,以及燃烧与缓慢氧化的共同点。

熟练书写化学方程式,用化学语言规范地描述反应的现象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考点三 氧气的制取

1.(2015北京,20,1分)已知:

2KClO3

2KCl+3O2↑,下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 A KClO3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受热一段时间后KClO3开始分解,放出氧气,因此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逐渐减小,二氧化锰作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因此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不可能为零,题中图像可以表示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C错误,A正确;

该反应中生成了氧气,氧气的质量应逐渐增大,故B错误;

固体受热分解,钾元素的质量不变,但固体总质量逐渐减小,因此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应逐渐增大,故D错误。

评析 本题为图像坐标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的判断与理解能力。

理解固体受热分解引起质量改变的原因,结合图像起点、拐点、终点、走势正确分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属于较难题。

2.(2014福建福州,4,3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C 往试管里装入粉末状药品,试管应横放,将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A错误;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水蒸气冷凝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B错误;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正确;

氧气验满时须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D错误。

3.(2013广东佛山,10,2分)有关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本身质量不变  B.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C.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度  D.可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 C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可以加快,也可以减慢;

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选C。

4.(2016山西,25,8分)下面是同学们制取氧气和探究氧气性质的活动。

(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仪器a的名称是    。

操作中有很多注意事项,例如在收集氧气时看到气泡从瓶口逸出,应该                    ,再将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实验中有些错误操作可能会使试管炸裂,写出为避免试管炸裂的一个正确操作                                 。

(2)图①中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完毕盖好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如图②),玻璃片未掉下来的原因是                                             。

答案 

(1)2KMnO4

K2MnO4+MnO2+O2↑ 试管 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槽 答案一: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答案二:

先预热后加热 答案三:

实验结束时,先将导管从水中拿出,再熄灭酒精灯 答案四:

刚加热完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 答案五:

加热时试管不触及灯芯 答案六:

加热前擦干试管外壁

(2)C+O2

CO2 答案一:

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使瓶内气体减少,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答案二:

溶液中的水吸收二氧化碳使瓶内气体减少,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答案三:

木炭在瓶内燃烧由于放热会使瓶内气体逸散,温度降低使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解析 

(1)由图可知,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固体加热型”,因为试管口塞有棉花,所以可以判断试管中的反应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当收集时看到气泡从瓶口向外逸出,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此时要先在水下盖好玻璃片,再把集气瓶移出水面并正放在桌面上。

实验过程中试管炸裂的原因是试管受热不均匀。

(2)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图②装置中的玻璃片未掉下来,是因为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瓶内气压减小的原因通常有气体减少和温度降低。

评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开放性比较强,属于中档题。

5.(2015甘肃兰州,34,12分)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你认为A装置存在的问题是        ,选择收集装置应依据氧气         的性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室可以选择装置    (填字母)制取并收集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验满的方法是                 ;

(4)通常情况下,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酸性。

实验室里,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

实验室制取S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选择F装置收集SO2,气体应该从    口(填“a”或“b”)进入,实验结束后剩余的SO2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吸收的目的是                。

答案 

(1)锥形瓶

(2)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密度和溶解性

2KMnO4

K2MnO4+MnO2+O2↑

(3)BC CaCO3+2HCl

CaCl2+H2O+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熄灭,证明已满

(4)B a 防止SO2污染空气

解析 

(1)仪器①为锥形瓶。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气体收集装置应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3)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是固体,稀盐酸是液体,发生装置选择固液常温型装置,故选B装置;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选择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证明已满。

(4)亚硫酸钠是固体,浓硫酸是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发生装置选B;

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从F装置的a口进入,空气从b口排出;

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实验结束后剩余的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评析 本题考查实验室常见仪器的名称及用途,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等实验基本技能,考查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和识记能力,属于中档题。

6.(2015山东菏泽,14,4分)实验室中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来简便快速地制备氧气,化学小组Ⅱ进一步探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氧气性质实验。

【查阅资料】有些水果、蔬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实验探究1】探究苹果和土豆对过氧化氢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及催化效果:

各量取6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倒入1、2、3号三支试管中,取大小、形状基本相同的苹果块和土豆块,分别放入2、3号试管中,并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同时伸入三支试管口内,观察现象并记录如下:

试管编号

1

2

3

材料名称

苹果

土豆

实验现象

反应速率

很慢

稍快

较快

产生气泡

很少

比1中多

较多

复燃情况

不复燃

复燃

很快复燃

实验结论

            

【实验探究2】探究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取10mL30%的过氧化氢溶液三份,将其中两份分别稀释为不同浓度的溶液,同时测定收集到1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5%

15%

30%

所用时间(秒)

205

25

             

【实验探究3】用上述收集的氧气与不同物质进行反应,其中有一固体能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4分)

【实验探究1】苹果、土豆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均有催化作用(1分),但催化效果不同或土豆催化效果较好(1分)(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不同。

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实验探究2】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1分)

【实验探究3】S+O2

SO2(1分)

解析 【实验探究1】通过分析题表的信息可以看出,苹果和土豆都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但是土豆的催化效果较好。

【实验探究2】通过分析题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所用时间越短,所以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实验探究3】通过实验现象可判断固体为硫,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S+O2

SO2。

评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题中所给信息和学过的知识,将考查点转化成简单的知识点进行解答。

7.(2014山东菏泽,13,5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里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有    。

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   →   。

(2)某同学利用上述B装置,用贝壳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一种无色气体,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应用化学方法检验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要求写出操作过程、使用试剂和实验现象)

 

答案 (5分)

(1)2KClO3

2KCl+3O2↑或2KMnO4

K2MnO4+MnO2+O2↑ CE A→F→E(或B→F→E)

(2)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到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或洗气瓶中),若溶液变浑浊(或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解析 

(1)装置A为固体加热型装置,故用A装置制氧气用的药品为KMnO4或KClO3和MnO2;

由于O2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应用化学方法检验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别为:

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8.(2014山东临沂,28,4分)通过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应将该装置的    端与发生装置连接。

答案 

(1)B 过氧化氢

水+氧气 

(2)a

解析 常温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选择发生装置B;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