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企业组织结构设计.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64870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企业组织结构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企业组织结构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企业组织结构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企业组织结构设计.pdf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企业组织结构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企业组织结构设计.pdf(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企业组织结构设计.pdf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

/北方经贸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企业组织结构设计董文良何建敏(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6)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结构产生的重大影响,说明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变化,进一步提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企业组织结构呈现出的六个方面的新特征,并提出了目前可资借鉴的三种组织结构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组织结构;网络中图分类号F279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02)09-0114-03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一股强大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

这场由信息化而导致的信息技术革命促使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信息和知识正成为现代企业组织的核心战略资源。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传统的组织结构相应地受到严峻的挑战,曾经在工业经济时代辉煌一时的组织结构犹如昨日黄花,新的信息时代迫切呼唤新的组织结构。

如何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重新思考和设计,成为对内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对外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一、信息技术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面对由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表现出的信息技术环境的动态性,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由于其系统的刚性,已难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一种新的组织结构形式正在形成,创建一个扁平的、灵活高效的、网络化的和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管理职能的调整。

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组织的所有职能活动中,对于个体、群体、组织本身以及组织之间的关系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潜移默化的,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种渗透还将深入持续下去。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管理的职能不断增加或更迭新的内容,无形资本特别是知识资本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创造、培育知识资本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相应地组织的岗位职责中也增加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面的内容。

计算机有助于将人们从机械性的日常零星工作中解放出来,使之更多地投入到计划、革新等较高层次的创造性的部门中去。

(二)中间层次减少。

由于中间层次的主要任务集中在组织和传递信息上,信息技术方面的变化消除了对中层经理层次的需要,组织结构扁平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使得组织中人员精干,管理层次少,以应付竞争、削减开支和提高生产率和绩效。

(三)权力结构的转移。

由于组织中资本要素与知识要素的重要性发生了相对变化,知识的增值能力远远超过资本的增值能力,因此,企业组织结构中的知识结构逐渐替代传统的资本权力结构,企业由上下级之间实行命令和控制转向以知识型专家为主的信息型组织。

同时,由于中间管理层的减少,原来由中层所掌握的权力向高层和基层分散,使高层更加集权,而基层更加分权,使一个组织变成一个团队取向的、授权给下级的组织,但又处在一个强力型领袖自上而下的指挥之下。

由于较多的横向协调关系取代纵向关系,公司管理的民主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四)创造性的“团队”被鼓励。

在信息时代,迫切需要公司对其雇员、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多种需要主动灵活地做出反应,使得组织内部各个部门的工作都应围绕消费者需求,围绕市场信息来进行。

在新的组织机构里,当一个市场机会出现时,在某一组织机构中有固定位置的人便会以其专长进入项目工作小组,并在其中扮演团队成员的新角色,与其他小组成员形成虚拟团队协同工作,直至小组任务完成为止。

(五)组织内的沟通被加强。

信息技术支持广泛的横向沟通、协调和控制,这有利于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有利于员工的相互启发、沟通和知识共享。

如果将一个组织看作是由砖头和泥浆筑成的“建筑物”,那么信息技术的作用就是帮助把那些因职能、地区不同而造成的各管理层次分隔的“墙”推倒,然后在那里创建组织成员之间以及组织与组411管理方略NORTHERNECONOMYANDTRADE2002年第9期BEIFANGJINGMAO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

/北方经贸织之间的新的关系网络。

现代企业的组织协作需要大量的专家通过高效率的信息传输途径来传达指令,互通信息,使公司内的沟通更加透明。

(六)业绩评估系统的再设计。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组织具有更大的弹性,但是报酬机制和控制体系却是刚性的,这就需要重新设计组织的考核体系。

同时,与科层制相比,在一个扁平的组织中,沿着某个职业阶梯向上攀登的机会较少,因此,为取得良好绩效而设置的传统诱因之一晋升在新模型中就稀少得多。

组织需要开发出较多涉及横向运动而较少涉及纵向运动的新的诱因系统和职业的新概念。

另外,由于劳动力的多样化和职业道路的变化,组织间的平面化以及对有创业精神的队伍进行授权,需要在结构、权力、激励和信息之间取得协调。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企业组织结构特征随着信息技术在现代企业组织中的应用及推广,组织结构逐渐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扁平化。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提出:

“未来的企业组织将不再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而会逐步向扁平式结构演进”。

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加快了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处理,计算机系统承担了以前由中层管理人员所负责的许多沟通、协调和控制方面的职能,企业减少了中层管理人员,缩短了组织的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信息传递距离,生产指令可以一步到位。

国内家电行业老大长虹、海尔都不约而同地进行了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从原来的“垂直的金字塔结构”实现了向“扁平式结构”的转化。

组织结构框架从“垂直式”实现向“扁平式”转化,正是众多知名大企业走出大而不强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网络化。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制定详细的作战目标和行动方案,使企业的触角渗透到市场的各个角落,提高企业快速占领市场前沿阵地的反应能力,企业的组织结构必须向网络化转变,强调组织内部的个体、群体和部门之间以及它们与组织环境的关键成分之间相互依赖性,以快速适应外部环境。

在网络组织结构中,严格的等级制形式的命令链被知识网络化形式的沟通所取代,由传统的命令沟通方式变为协商式的沟通方式,从而使组织高效、职能、柔性和开放。

企业组织结构的网络化带来了交易成本的显著降低和管理效率的极大提高。

(三)柔性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拥有大量相关知识人员,从而具有应付不同形势的能力,这种适应变化的能力和特性称之为柔性。

柔性组织结构既能为员工创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又不至于造成混乱;既使得员工参与决策又使员工专心于自己的工作;既集权又分权;组织规模既庞大又精干;既有制度约束又要创新的行为空间。

企业通过生产管理技术多方面的创新,已经形成了比较先进和稳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和企业资源计划(ERP)等。

这些生产管理技术和软件的发展和完善,使企业生产的个性化、柔性化水平大大提高,相应地提高了企业组织结构的柔性。

(四)虚拟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虚拟企业将完全可能成为一个现实的数字化企业。

虚拟企业中制造商联合供应商、经销商及顾客,一起开发、生产和销售多样化、用户化的产品,它是以竞争能力和信誉为依据选择合作伙伴而组成的动态公司,是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时空阻隔的一种新型组织。

同时,虚拟企业能够更好地进行产品的协同设计,以便尽早地发现并解决产品方案和结构设计,乃至制造和装配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大幅度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设计与制造的质量。

从构成特点来看,虚拟企业为了完成某一特定任务,可利用电子手段在短时间内与迅速建立起灵活关系的合作者构成实时的协作网络。

(五)无边界性。

现在,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职能部门和组织单元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逐步超越企业、产业和地区的范围,甚至跨越国界,这就使得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以及其它的组织成员,比较容易打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国家间的壁垒,进行各种信息交流,共享信息资源。

企业的经营活动将越来越不受时空的局限。

因而,企业组织的界限不再像过去工业经济时代那样清晰可辨。

与其说企业是一个存在于某一地理位置,由人、厂房、设备和资金等构成的实体,不如说它是一个由各种要素和机能组成的系统。

三、迎合信息技术挑战的组织结构变革模式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新型组织的出现”一文中曾预见性地指出:

“未来的典型企业将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一个由大量根据来自同事、客户和上级的反馈信息进5112002年第9期NORTHERNECONOMYANDTRADE管理方略BEIFANGJINGMAO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

/北方经贸行自主决策、自我管理的各类专家构成的组织。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必须用信息技术重新构建信息时代的组织结构。

在我国国有企业面临挑战和机遇的今天,重构组织结构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责权利的重置将会牵涉许多人的利益的重新调整,也必然会受到原有组织结构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旧观念的障碍,因此,必须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促使人们转变观念。

同时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培训工程,对企业中上到一把手下至基层人员全面进行培训,并建立健全企业全员培训体系和考核体系,强化组织领导,协调推进工作。

目前,可资借鉴的组织结构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流程重组。

流程重组重视增强企业从员工个人到整个组织对瞬息万变的环境的适应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刚性竞争”的需要。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哈默与詹姆斯钱皮将流程重组定义为:

“为了飞越性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

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竞争环境,企业必须摒弃已成惯例的运营模式和工作方法,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营方式。

流程重组的实质是使原来支离破碎的工作过程得到整合,它寻求的是从根本上重新设计组织过程,其思想在于消除工作流程中的死角和时滞。

海尔集团近来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从根本上对原来的业务流程作重新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把直线职能型的垂直业务流程结构转变成水平型的流程网络型结构,使每一个业务流程都有直接服务的顾客。

海尔的实践经验证明,这种以扁平化与信息化为特征的新流程达到三个效果,即顾客零距离、资金零占用和质量零缺陷,使海尔的经营进入更高的层次。

(二)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和扁平化的、符合人性的和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这种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

在信息技术时代,企业必须成为“学习型组织”,企业管理不仅仅是以物质资源和资本的管理为中心,而是更强调对知识和人才的管理,对发挥组织内外相关专家学者的智囊作用给予高度重视。

典型的学习型组织表现为网状结构、以地方为主的扁平结构,且在实践中不断变化,将运作和学习融为一体。

学习型组织的构建,目前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但是,企业可以通过进行五项基本修炼,力求建立一些基本的组织要素,最终促成学习型组织的形成。

这主要有:

11自我超越。

学习不断理清并加深自身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21改善心智模式。

对已形成的习惯想法和做法,能理智地严格审视,并吸收别人的好的想法和做法;31建立共同愿景。

形成组织上下共享的目标、价值和使命;41团体学习。

通过愿景、反省和检讨的技术,通过对话,把可能造成分立的冲突与自卫转化为学习动力;51系统思考。

看到全局,看到互动因素的影响。

(三)团队型管理。

信息时代要求组织成员间进行快速、便捷的信息交流和共享,组织更应该在其内部建立起局域网络系统,在物理的层面上进一步促进团队作业的协调快捷,避免由于组织成员间隔离闭塞,造成消极怠工和信息谬误,使经营状况恶化和人际关系紧张。

有效的团队事实上是组织结构的最大精简,它使得整个组织结构更具弹性,并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与市场保持持续的平衡进程,使得工作团队的成员在互动中了解他人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

通过高强度的互动,团队成员学会相互信任和开诚布公。

有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

值得注意的是,团队中不仅应包含企业内部人员,还应包含企业的供应商和与企业利益休戚相关的人员,从而保证按照资源最优化配置来生产产品。

ORGANIZATIONSTRUCTUREDESIGNUNDERTHEENVIRONMENTOFTHEINFORMATIONTECHNOLOGYDONGWen-liang,HEJian-min(ManagementCollege,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China210096)Abstract:

Byanalyzingthefactthatmoderninformationtechnologyproducesmagnitudeinfluencetoenterpriseorganizationstructure,thepapermakesoutthattraditionalenterpriseorganizationstructureisdifficulttoadapttothechangeoftheage,ulteriorlyputsforwardenterpriseorganizationstructuretakesonsixnewcharactersundertheenviron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andputsforwardthreeorgandizationstructurepatternscanbeusedforreference.Keywords:

informationtechnology;organizationstructure;network责任编辑:

朱晓丹611管理方略NORTHERNECONOMYANDTRADE2002年第9期BEIFANGJINGMA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