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浅谈对虚拟技术的认识.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648909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浅谈对虚拟技术的认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浅谈对虚拟技术的认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浅谈对虚拟技术的认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浅谈对虚拟技术的认识.pdf

《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浅谈对虚拟技术的认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浅谈对虚拟技术的认识.pdf(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浅谈对虚拟技术的认识.pdf

第19卷第3期2006年5月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ofHenanBusinessCollegeVol119No13May12006收稿日期:

2006-03-16作者简介:

布辉(1979-),女,河南延津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助教。

陈净(1975-),女,河南开封人,黄委会信息中心助理工程师。

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浅谈对虚拟技术的认识布辉,陈净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信息工程系,河南郑州450008黄委会信息中心,河南郑州450000摘要:

虚拟技术是一种以虚拟的信息世界替代客观世界中的客体,并给予人与实际存在的某一客体等效的感觉、知觉的技术。

它造就的电子影像系统引发了一系列哲学问题,我们认为虚拟世界(电子影像系统)不是意识;虚拟世界只有凭借物质载体才能存在;虚拟世界不能取代现实世界中的直接观控方式,它有别于生活实践。

因此,虚拟世界不能取代现实世界。

关键词:

虚拟技术;电子影像系统;意识中图分类号:

B0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3928(2006)03-0114-03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即VR),简称虚拟技术,又称灵镜技术,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当代新技术革命中出现的一项高新技术。

这项技术的基本功能,就是以人工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取代人从外部客观世界中获取的感知信息,使人获得与生活在某一客观世界中一样的感受。

或者说,虚拟技术是一种以虚拟的信息世界取代客观世界中的客体,并给予人与实际存在的某一客体等效的感觉、知觉的技术。

一、虚拟技术的主要特征11沉浸性(Immersion)虚拟现实技术是根据人类的视觉、听觉的生理心理特点,由计算机产生逼真的三维立体图像。

使用者戴上头盔显示器和数据手套等一些交互设备,与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对象相互作用时,就如同在现实世界中的一样。

当使用者移动头部时,虚拟环境中的图像也实时地跟随变化,拿起物体可使物体随着手的移动而运动,而且还可以听到三维仿真声音。

使用者在虚拟环境中的一切感觉都是那么逼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由此产生一种沉浸于虚拟环境中的感觉。

这就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浸没感或临场参与感。

21交互性(Interaction)虚拟现实与通常CAD系统所产生的模型以及传统的三维动画是不一样的,它不是一个静态的世界,而是一个开放、互动的环境,用户可以使用一个鼠标、游戏杆或其它跟踪器,随意/行走0在方案规划中的居住小区或购物中心,任意进入其中的建筑,甚至可以/乘座0电梯,上到二楼去看一看新店铺的门面设计,感受一下购物中心大厅的装饰和透过天窗的明媚阳光。

这是VR的第二个特征,即交互性。

31想象性(Imagination)虚拟现实不仅仅是一个演示媒体,而且还是一个设计工具,它以视觉形式反映了设计者的思想。

比如在盖一座现代化的大厦之前,你首先要对这座大厦的结构、外形做细致的构思,为了使之定量化,你还需设计许多图纸,当然这些图纸只有内行人才能读懂,而虚拟现实可以把这种构思变成看得见的虚拟物体和环境,使以往只能借助传统沙盘的设计模式提升到数字化的/即看即所得0的完美境界,这也大大提高了设计和规划的质量与效率。

这就是VR所具有的想象性。

二、虚拟技术引发的哲学问题正是因为虚拟现实技术的这些特点,它很快地渗透到科学、技术、工程、医学、文化、娱乐各个领域,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的意义是非常大的,它使人可以突破时空条件的限制,获得对无法亲历的环境、场景的真实感受,为人类从事无法亲临现场的科研活动提供有力手段;但是因为/虚拟技术0而产生出的/虚拟世界0,或者称为/电子影像系统、赛博空间(Cyberspace)0具有的一些特殊性,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物质与意识、主观与客观以及人类意识本质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从而对传统观念构成重大挑战。

为了更清楚地讨论虚拟技术引发的这些哲学问题,我们把虚拟技术中的典型环节表示成如图1所示。

在这张图上,用方框表达的系列是虚拟技术的典型环节,用椭圆表示的系列是对诸环节的哲学解释。

按照这张图,先有现实事物的集合,这些现实事物不依赖于任何主体而独立存在,它们构成一个客观世界,这一点不会引起疑问。

对于这个现实事物集,主体1通过一定的观控方式进行反映,在他#114#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浅谈对虚拟技术的认识2006年第3期头脑中生成影像(如印象或表象),这个人脑影像就是意识,因为意识的定义是人脑(而不是机器、电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个阶段的意识活动构成人的精神世界。

紧接着主体1要把他头脑中的影像实现出来,他按照自己的价值观(价值观)1,对影像进行取舍,例如虚拟环境的设计,各种人物形象或者事情的各种可能结果等等,然后在计算机上实现出来,生成电子影像系统。

而主体2的人脑通过一定的观控方式对电子影像系统进行反映,形成他的一些认识。

图1:

虚拟技术的典型环节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讨论一下/电子影像系统0引发的哲学问题:

11电子影像系统不是人的意识对于人的意识来说,虚拟技术所提供的虚拟世界,相比于它所模拟的现实世界其实只是一个以不同载体形式运载的相同信息;抛开意识所不能区别的提供信息的不同载体,虚拟世界与它所模拟的现实世界在信息上是等效的。

但是按照意识的定义,意识只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载体是人脑,而电子影像系统的载体是计算机;另外,电子影像系统虽然不能离开载体而独立存在,但人在虚拟世界中所感受到的境界不依主观意志而改变,具有客观的形式,对同样的电子影像,n个人或n次去观控,结果是一致的,符合广谱存在论的客观存在定义。

但人的意识不具有电子影像的客观形式,例如我们不能直接操纵别人的意识,但我们可以直接操纵电子影像。

所以说电子影像系统不可能是人的意识。

21电子影像系统只有凭借物质载体才能存在首先,现实世界的客观性是不容置疑的:

现实世界是物质的,它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并被人的意识所反映。

而虚拟世界却表现出一种/亦此亦彼0的特征:

它虽然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虚拟技术设施的特殊/产品0,但其所虚拟境界的存在却必须依赖于人的意识,例如虚拟的海底世界,若离开了接受感知的人就只是一堆与海水毫无共同之处的紧身衣等器械及无形的信号电流。

在广谱存在论中,这个虚拟世界属于非独立存在,即电子影像只有凭借计算机的载体(如屏幕)才能存在,就如同/水中月0、/镜中花0一样,只有凭借物质载体才能存在。

31虚拟环境不能取代现实世界中的直接观控方式,有别于生活实践传统的实践是由人脑所控制,依靠身体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为一定目标而从事的变革现实客观世界的活动。

而虚拟技术、虚拟世界却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实践方式。

虚拟世界对人的主观意识的作用完全相当于一个实际存在的客体。

人在虚拟世界中活动时不仅可以通过意志所控制的动作参与、变革其中的各个对象,而且可以通过感觉感知被自身所变革的对象,即进行着与在现实世界中相同的虚拟的实践活动。

虽然对象是虚拟的,动作、感觉也是绕过身体运动和感觉器官的虚拟动作、感觉,但由于人所获得的体验与普通的实践活动并无区别,所以从体验或者说从获得认识的角度看,虚拟实践也是一种实践。

既然实践是认识惟一的源泉,那么虚拟实践也就同样可以成为认识的源泉。

这使得虚拟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以获得体验、获得认识为目的的活动中。

如训练、驾驶、操作、特技;如为了科学研究而进行的海洋、宇宙、地层深处的实地探索、考察;如为了医学治疗、研究而进行的人体内部的探查观测等,这种以认识为目标的虚拟技术称为传感型虚拟技术。

通过这种虚拟实践,可以获得某种知识、某种体验,在这个意义上,这种实践类似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甚至对人的影响更强烈、更刺激。

但虚拟实践之所以是虚拟的,因为它毕竟不是改造现实世界的活动。

例如,你要购买一部汽车)网上购物,你可以在网上/先开后买0,即在网上先模拟一番汽车的性能,但成交后,这部汽车从网上开不出来,你还得等着火车或飞机的邮购。

又如,你在网上交了一个女朋友,甚至可以用可视的方式交谈,但是,当感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你想跟她握手,想接吻,必须得坐火车或飞机亲自见面。

但是另一类在当代崭露头角和在未来时代前景远大的虚拟技术,即与自动控制技术或机器人技术相综合的虚拟技术,在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本来意义的虚拟技术,它是一种通过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重新复归于现实的虚拟技术。

这种虚拟技术又称为控制型虚拟技术,它在形成虚拟世界后,还将虚拟世界的信息再输出到外部现实世界(也就是虚拟世界所模拟的现实世界),使人对虚拟世界的变革通过一定的控制系统变换为现实世界的对应变化。

例如,医生可以进入到由真实人体内的微型传感器获得的信息而形成的虚拟人体中去观察病人体内器官、组织的病变,并进行切除病变的虚拟手术,自动控制系统则将虚拟世界中医生实施虚拟手术的信息,转变为真实病人体内微型机器人的对应动作,并实际切除病变组织。

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信息上的高度同一性,可以保证手术的结果完全符合医生的目标。

如果说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精神享受或体验的传感型虚拟技术,提供了一种与认识性实践活动等效的新的实践形式的话,那么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利益的控制型虚拟技术,则提供了一种可与现实世界一切实践活动等效的新的实践形式。

在这种新的实践形式中人的作用对象、感觉、动作都是虚拟的,人并没有对现实世界直接施加任何作用,没有借助于身体的任何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却能够使现实世界按自己的意志发生真实的变革,这对于传统的实践观念确实有点不可思议。

因此,用广谱哲学中/观控方式0的概念来解释这一问题更直观、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

虚拟技术的出现,#115#第19卷第3期2006年5月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ofHenanBusinessCollegeVol119No13May12006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观控方式,即一种对虚拟环境的观控。

由于虚拟环境、电子影像系统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反映,它作用于现实世界是一种间接的方式,因此,它是一种间接观控,这种间接观控方式由于突破了现实世界的许多限制而具有许多独特的作用。

但是,需要提醒人们注意的是,虚拟技术只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手段,它不能取代其他观控方式,特别是不能取代现实世界中的直接观控方式。

41虚拟世界不能代替现实世界在虚拟世界中,人们既可以交友、娱乐、学习技术和知识,又可以接触到/黄赌毒0,那么对此我们如何评价,它对人们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到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未来时代,人类会不会成年累月躺在虚拟技术设施系统中的/床0上,由各种输液管、输气管供应机体生存需求,通过/虚拟技术0生活在各自所选择的/虚拟世界0之中呢?

所有变革现实世界的活动,包括维持人体生存、维护虚拟技术设施运行的工作等,会不会全都采用控制型虚拟技术(机器人)去实现呢?

不少人一想到虚拟技术的此种前景,就感到不寒而栗。

他们认为虚拟世界巨大的吸引力,会使越来越多的人无限制地沉缅其中,犹如今天一些/网虫0迷恋网络世界,忽略现实世界一样,其结果意味着人类衰退的灾难和人性的丧失与终结。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所谓的/虚拟世界0都是通过人设计、创造出来的,所以/机器人0不可能取代人类,更不可能控制人类,/虚拟世界0也不可能代替现实世界。

三、结束语当然,和一切科技成果一样,虚拟技术同样是一柄双刃剑,它如果畸型膨胀也会危害社会,所以将它的发展纳入理性的轨道是完全必要的。

虚拟技术、虚拟世界对传统观念的冲击,对人们的观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要全面系统地评价虚拟技术仍是个复杂的问题,还有待于辩驳推敲。

然而,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虚拟技术、虚拟世界的理解及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认识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全面,这将对当代哲学的观念更新作出重要贡献,也会反过来服务于人类,使人类得到等级更高、形态更完善、更加充分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沈骊天1虚拟技术的载体形式与虚拟世界的信息本质J1江海学刊,2002,(4)12曾国屏1虚拟现实)一项变革认识方法的技术J1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7)119-2313裘伟延1虚拟生命的困惑J1科学哲学,2001,

(1)14陈志良1虚拟:

哲学必须面对的问题N1光明日报,2000-01-1815刘友红1人在电脑网络社会里的/虚拟0生存J1哲学动态,2000,

(1)16章铸,吴志坚1虚拟现实必须面对实践的追问J1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4)1(上接69页)上,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积极引导农民投资兴建小型的农业基础设施。

(4)将主要来自农村的邮政储蓄用之于农。

全国邮政储蓄113万亿,其中约90%来自县以下的农村地区。

邮政储蓄应本着/取之于农、用之于农0的思路,考虑与信用社合作,利用信用社在农村的网点和资源,积极开拓农村金融市场,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

(5)完善政府支持方式,采用财政补助、税收和贷款优惠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各种经济成分的工商业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采用财政投资补贴的方式,吸引农民和其他社会主体投资农业,是市场经济国家比较通行的、也是比较有效的做法。

这种做法的最大优点是,既能发挥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吸引社会投资,引导全社会投资方向,又可以避免政府直接投资造成的产权不清、管理不善、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对于既有一定公益性、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建设项目,这种方式优点尤为突出。

另外,我们还应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分担金融机构、民间信贷和各类工商企业资金投资农业的风险。

六解决制止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支农资金的现象目前,由于资金管理程序不到位,支农资金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农口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的开支。

由于财政涉农资金由不同部门发放,这些部门之间存在着相互掣肘、推诿扯皮的现象,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支农资金的情况也经常发生,支农资金到位率极低,使真正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的资金大为减少。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可以通过金融机构作为支付的桥梁,采取直接集中支付的方式,减少资金的中间运行环节,形成财政、金融、农民一条线的资金运行轨迹,彻底改变财政涉农资金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局面。

另外,政府可以向农民公示对支农财政资金的详细用途,鼓励农民成立自治组织,让农民监管和做主使用财政资金,坚决杜绝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支农资金的情况,严厉打击贪污财政资金的行为。

#1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