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64966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54 大小:54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认知和语言的训练方法.pdf

FinePrintSoftware,LLC16NapierLaneSanFrancisco,CA94133Tel:

415-989-2722Fax:

209-821-78691目目录录第一章第一章认知方面认知方面(01岁认知)岁认知)一、孩子用自己的手盖在脸中的布1二、用眼睛寻找离开视线的东西1三、把手伸进容器中,取一件东西1四、模仿把一件东西放入容器中1五、在口头指令下把一件东西放入容器中2六、摇动一个用绳子绑着而能发声的玩具2七、把件东西放入容器中,再把容器倒空2八、把一件东西换到另一只手中,以便拿其它东西2九、把玩具掉下并拾起2十、找出藏在容器中的东西3十一、用三块积木排成一列火车3十二、从模型板上拿出圆形3十三、在口头指导下将圆形插棒插入洞板中4十四、在口头指导下做一个简单的动作(如:

拍手)4(12岁认知)岁认知)一、从容器中分别取出6件东西4二、你提问,让孩子指出自己或玩具娃娃身体的部位5三、模仿着搭三块积木5四、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配对5五、任意涂写5六、当孩子听到:

“某某(他的名字)在哪儿?

”时,会指自己6七、在口头指示下把五根圆形插棒插入洞板6八、把图片或照片的东西与实物配对6九、指了图片或照片中实物的名称6十、打开画册找出指定的图画7(23岁认知)岁认知)一、指导孩子找出特定的书7二、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插块插入拼图板中7三、说出图片上画的4件身边物品的名称8四、模仿画竖线8五、模仿画横线8六、模仿画圆8中国孤独症资源网收集整理2七、把手感相同的东西配对(如光滑的东西、粗糙的东西)9八、按要求指出大小9九、按要求指出多少9十、模仿画十字9十一、颜色配对(三色)10十二、按要求把东西放在其它东西之中、之上、之下10十三、只要听到声音,就能说出物品名称(如:

电话、闹钟)10十四、把4个一组的套装玩具按顺序套在一起11十五、说出画片或照片的动作11十六、把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跟与其形相同的图片配对11十七、按顺序将5个以上大小不同的套圈套在柱子上11(34岁认知)岁认知)一、说出大的和小的东西12二、按照口头指令,指出自己或娃娃身体10个部位12三、按照口头指令,指出男孩和女孩12四、说出东西的轻重13五、把两个部分拼成一个完整的形状(如:

两个半圆或拼板)13六、叙述喜欢的故事或电视节目的两件事或人物13七、用话语或动作反复做手指游戏(如:

听到唱歌做动作)13八、用3件以上物品进行一对一配对14九、指认长短物品14十、指认高低物品14十一、把用途相关的两个物体配对(如:

纸和铅笔)14十二、模仿数3件东西15十三、按类别把实物、图片或照片等分类(如:

食物、动物)15十四、模仿画V型15十五、在边长约10厘米的正方形纸上画对角线15十六、模仿数10件物品16十七、模仿用3块积木搭桥16十八、按照模型搭积木或排列串珠16十九、按照画贴画曲线16二十、完成缺胳膊少腿的人物画16二十一、一次完成拼图板上的6个拼图块17二十二、指出两个相同和不相同的物品(如:

积木和积木、积木和杯子)17二十三、模仿画正方形17二十四、模仿说出3种颜色(如:

这块积木是什么颜色)18中国孤独症资源网收集整理3二十五、说出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名称18(45岁认知)岁认知)一、按指示拿一定的数目(15个)的东西19二、说出5个质料不同的物品(如:

粗糙的和光滑的)19三、在指示下画三角形19四、回忆看过的图片或照片上的4件东西19五、说出与日常生活有关联的时间(如:

7点起床、9点睡觉)20六、说出500克以下的东西,说出“较重”和“较轻”20七、从3件东西中拿走一件,说出少了什么20八、说出8种颜色的名称20九、说出3枚钱的名称21十、将文字、数字和标识等符号配对21十一、说出看过的物品颜色(如问:

苹果是什么颜色)21十二、听过3次的故事,能说出故事的5个要点21十三、画一张有头和躯体的人物画22十四、唱5句歌词22十五、模仿10块积木搭金字塔(如:

下到上为4、3、2、1块)22十六、说出物品的长短23十七、按口头指示把一件东西放到另一件东西的前连、后边和旁边23十八、拿出110件同样数目的物品23十九、说出或指出图片上的遗漏部分23二十、数120件物品24二十一、理解“第一”、“中间”和“最后”的意义,并运用这些词24(56岁认知)岁认知)一、数出20以内的数,边数边说出东西的数目24二、读出数字11024三、说出自己身体的左右(如:

右手、左耳)25四、按顺序说汉语拼音字母25五、写出自己的名字25六、利用拼音字母说出5个字25七、以宽度和长度为顺序排列10件东西25八、按顺序排列11026九、理解并运用“第一”、“第二”、“第三”的意义26十、指出你说的数字12526十一、按照样子或模仿画菱形26十二、解开如图所绘声绘色简单迷宫27中国孤独症资源网收集整理4十三、按顺序说出星期几27十四、利用3件物品做加减法27十五、说出自己的生日(几月几日)27十六、念10个数字27十七、预测在日常生活中接下来做什么事(如:

洗澡后刷牙)28十八、区别整个和半个东西(如:

一个和半个苹果)28十九、数1100的东西28第二章第二章语言方面语言方面(01岁语言)岁语言)一、用姿态表示服从简单指示29二、听到说:

“不可以”立即停止活动(4次中有3次停止)29三、用姿态回答简单问题29四、连接两个不同的单音29五、虽然不懂也模仿别人的话30六、用单词称呼所见的物品名称(用幼儿语言也可以)30七、应答别人的话音30(12岁语言)岁语言)一、说5个词31二、用声音表示要求31三、说;“没有了”31四、遵从口头指示,做3个简单的动作32五、听从“给我”、“给我看”等指示32六、按照指示说出10个以上的物品名称32七、按照指示说出35图片或照片名称32八、指出自己身体的3个部位33九、当别人问到时,能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小名33十、当问:

“这是什么”时,能说出该物的名称33十一、用话语和动作表达需求33十二、说出除自己以外的家人名字(35人,包括心爱物)34十三、说出4个玩具名称(爱称,幼儿用语也可以)34十四以动物的叫声教动物名称(如:

狗“汪汪”)34十五、看到喜欢的食物,要求孩子说出其名称34十六、在提问时,提高语尾的声调,征求同意,许可等34十七、说出娃娃或人体的3个部位名称35十八、用“是”、“不是”回答35中国孤独症资源网收集整理5十九、能够表达“漂亮”、“好吃”等35二十、理解“多”和“少”的意义35(23岁语言)岁语言)一、用名词与名词或形容词与名词,组成包含两个词的句子(如:

红色汽车,爸爸公司)36二、用一个名词加一个动词来表达(如:

爸爸去)36三、教孩子用话语表示要大小便36四、回答“正在做的是谁?

”37五、把这儿、那儿等表示点的词与动名词组成两个词的句子方法:

37六、说否定句“不”、“没有”、“不是”37七、回答“现在正在做什么?

”的提问37八、回答“XX在哪儿?

”的提问37九、说出听到的声音是什么声音(如:

物品的声音,动物的叫声)38十、在交谈中练习说出自己的名字(爱称也可以)38十一、指认常用物品并说出其用途(10件)38十二、教孩子用手语表示年龄38十三、识别并说出性别38十四、按口头指示做两个连续动作39十五、使用助词“的”表达所有或所属(如:

爸爸的鞋)39十六、问“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39十七、根据不同的场合调节声音的大小39十八、使用“这个”、“那个”、“哪个”等代词40十九、使用“好像”一词(如:

这个积木像车)40二十、依类别来区分物体(如:

动物、水果、交通工具)40(34岁语言)岁语言)一、使用“我”、“我的”代替自己的名字40二、用话语要求“再来一个”、“再添一碗”41三、安静地听5分钟的故事41四、按口头指示,完成两个不相关的动作41五、问叫什么名字,要说出姓和名41六、即使不被提醒,也能正确地说问候语(如:

早安、再见、谢谢)42七、回答“怎么办?

”的提问42八、说“然后怎么样?

”、“后来呢?

”42九、使用表达过去,未来的用语(如:

昨天做了,明天将去)42十、提问并回答正在做什么42十一、用连词“然后”、“其次”等把两个短连起来说43中国孤独症资源网收集整理6十二、用话语表达时间(如:

其后、立即、今天、这回)43十三、按顺序叙述两件事43(45岁语言)岁语言)一、听从指示,;连续做3个动作43二、能够理解被动式的句子(如:

被狗咬了)44三、叙述熟悉的物品的用途44四、找出图片中不合理的地方44五、称呼“哥哥”、“爷爷”、“姐姐、”“奶奶”等44六、说反义词44七、不看指定的图片讲讲熟悉的故事45八、说出不同类别的物品和名称45九、说出开头音相同的词45十、说出声音的大小45(56岁语言)岁语言)一、说出自己家的地址46二、说出自己家的电话号码46三、理解“最多”、“最少”的意义46四、做容易的猜谜游戏46五、做日常做的事情46六、玩“接尾令47七、利用“如果,就”进行会话47八、问“为什么?

”并给予回答47九、用35张图片的内容构成情节故事47十、说明词的意义(如:

椅子、蜡笔、狗)48十一、回答“假如,就”的提问(如:

假如鸡蛋掉在地上)48十二、提问没听说过的词汇的意思48第一章第一章认知方面认知方面(01岁认知)岁认知)一、孩子用自己的手盖在脸中的布一、孩子用自己的手盖在脸中的布方法:

让孩子躺着,往他脸上盖上一块布。

继续与他说话,让他知道你在他身旁。

当他自己把布从脸上移开时,你向他微笑,并抱抱他。

抓住孩子的上臂,帮他把布从脸上移开。

逐渐减少对他的帮助。

当孩子把布从脸上移开的时候,请你用夸大的表情并摇动他的身体,微笑着表扬他。

中国孤独症资源网收集整理7用布遮住孩子的一只眼睛,你逐渐地离开孩子的视线。

帮助他拉开脸上的布,露出他的双眼,口头夸奖他,并贴贴他的脸蛋儿,以资鼓励。

二、用眼睛寻找离开视线的东西二、用眼睛寻找离开视线的东西方法:

在孩子前面拿一个色泽鲜艳的玩具给他看,然后慢慢地移出他的视线。

用一个能哗啦哗啦发出声响的东西,摇晃它从孩子的视线移开,以引起他的注意。

如孩子对离开视线的人能够追视,而不追视移开的物品时,首先,你把物品拿得靠近你的脸,然后再慢慢地从子的视线内移开。

你可以不时地说着话,让孩子不看你,而用眼睛追视着物品,你要让物品慢慢离开你的脸。

你在脖子上戴一条色泽鲜明的项链,并向孩子俯下身去,让他看见这条项链,但是不要让他抓到。

当他注意看项链时,你把它慢慢移开,让他继续追视项链。

三、把手伸进容器中,取一件东西三、把手伸进容器中,取一件东西方法:

实际操作一下给孩子看一看,你如何从容器中把东西拿出来。

拿出东西时,你一边说:

“拿出来”,一边反复操作几次。

然后把东西从容器中拿出再放回去,并指着容器说:

“拿出来”。

把着孩子的手,帮助他把东西出来。

对他笑笑、抱抱或亲亲,说:

“好啦,你能拿了”。

逐渐减少对他的帮助,只是指着容器跟他说:

“拿出来看看吧”。

把东西放入容器中,摇摇它,让它发出声响。

指指容器中的东西给孩子看一看,再摇一摇。

如果孩子把东西从容器中拿出来了,就表扬他。

拿出几件小玩具,看看孩子先挑选哪一件。

然后就用他挑选的那件玩具,用上述的方法,教他完成这一技能。

四、模仿把一件东西放入容器中四、模仿把一件东西放入容器中方法:

对孩子说:

“把它放进去”。

如果孩子把东西放进去了,就对他微笑,抱抱他,以资鼓励。

把着孩子的手,帮他把东西放进容器中。

他每放进去一件东西,就抱抱他,以资鼓励。

逐渐减少对他的帮助。

使用一些装在容器中的能发出声响的东西(如铃铛、弹球、贝壳等),或在容器中装好水,以便把东西放入时能听到溅出水来的声音。

五、在口头指令下把一件东西放入容器中五、在口头指令下把一件东西放入容器中方法:

用一个不滑动的容器,用手固定好了,以免倾倒。

示范给孩子看,如何把一件东西放入容器中。

然后把着孩子的手,帮他把着孩子的手,帮他把一件东西放入容器,并说:

“放进去”。

他放下之后,你称赞他说:

“真好啊!

”最后不再给他任何帮助,让他自己做。

给孩子一件东西让他拿着,你把容器送到他旁边,再把他的手拉向容器,让他自己把东西放进容器中。

当你指着容器说:

“放进去”时,孩子能把东西放进去,你就表扬他。

中国孤独症资源网收集整理8利用透明的容器,当孩子把东西放进去时,让他能够看得见。

这样可以增加孩子的兴趣。

六、摇动一个用绳子绑着而能发声的玩具六、摇动一个用绳子绑着而能发声的玩具方法:

给孩子一个用绳子绑着的铃铛、玩具、圆圈等,示范如何摇动绳子使之发出声响。

帮助孩子摇绳子,使之发出声响,并用话语鼓励他:

“哈,好响啊!

”。

必要时可以帮助孩子,拉着他的手一起摇动绳子。

拿两个相同的玩具,你一个,孩子一个,让他模仿你的做法。

把绳子绑在婴儿椅或小孩床的栏杆上,让孩子自己把玩具拉过来玩。

七、把件东西放入容器中,再把容器倒空七、把件东西放入容器中,再把容器倒空方法:

把东西和容器放在桌子上,先由你把东西放入容器中,然后再倒出来。

让孩子模仿你的动作。

必要时拉着他的手帮助他做,他会做了就表扬他。

指着容器对孩子说:

“放进去”,再指着盆和桌子说:

“倒出来”。

当他做得好时,就抱抱他、亲亲他,找鼓励他说:

“真好!

”把色泽鲜艳的东西放入透明的容器中,让孩子容易看清楚。

再把这些东西从容器中倒出来。

必要时手把手地教他。

如果孩子把容器中的东西倒出来了,就让他玩一会儿这件东西。

八、把一件东西换到另一只手中,以便拿其它东西八、把一件东西换到另一只手中,以便拿其它东西方法:

你先示范给孩子看看。

如果必要就握住孩子的手,对他说:

“放在这只手里”。

如果他做对了,就对他笑笑,抱抱他,并用话语表扬他。

如果孩子较常用某一只手时,请把积木、玩具等放在他不太常用的那只手中。

让孩子拿一件东西,再把他感兴趣的一件东西放在他拿着东西的手的旁边,鼓励他把手中原有的东西换到另一手中。

把孩子的左手放在右手拿着的玩具上,看看他是否会换手。

让孩子把一件东西从一只手中换到另一只手中。

如果孩子已熟练了这个动作,再按上述步骤教他换手拿东西,然后再拿起另一件东西。

九、把玩具掉下并拾起九、把玩具掉下并拾起方法:

指着在地上的玩具对孩子说:

“把球拿来”。

他拿来了,你就表扬他。

把着孩子的手,帮他把玩具拾起来,随着孩子的不断进步,减少对他的帮助。

放置一些饼干、糖块等容易引起孩子兴趣的东西让他拾起。

把玩具绑在绳子的一头,绳子的另一头绑在孩子的椅子上,或小床栏杆上。

当孩子在椅子上或小床上时,即使大人没有时间陪他玩,他也能自己练习。

把一件小东西放在矮桌子上,以便让孩子看得见它。

把这件小东西慢慢推到桌子的一头,再让它掉下去,然后让孩子拾起来。

如果东西掉在地上了,帮助孩子拾起来。

等他自己能拾进来时,就不再帮助他,而仅用话语鼓励他去拾进来。

十、找出藏在容器中的东西十、找出藏在容器中的东西中国孤独症资源网收集整理9方法:

让孩子看见你把他喜欢的一样东西藏进来了。

你藏的东西是一些容易拿的小布片、纸片等,你把它们放在玻璃杯下面。

让孩子把这些东西找出来。

开始时,你把东西仅藏起一部分,让孩子知道东西并不是消失了。

鼓励他把看见的东西拿出来。

让孩子看见你把饼干、糖果罩在器具下,和他一起把容器掀起来,帮他拿到饼干、糖果。

把积木罩在茶碗中,对孩子说:

“积木哪去了?

”“积木在这儿吗?

”当孩子把茶碗掀起,找到积木时,对他微笑,抱抱他,并说:

“真棒!

”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把他喜欢的玩具藏在容器中,掀起容器让他看见玩具,然后把容器放下,让孩子自己掀起容器,拿出玩具。

把一个上好发条的八音盒放在盒子下面,告诉孩子,让他找出来。

在盒子底上开一个洞(用鞋盒、糖果包装盒),把盒底倒过来,让孩子看见你把玩具从洞口装入盒中。

当玩具进入洞中后,你说:

“呀!

哪儿去啦?

”你再帮他把玩具找出来。

十一、用三块积木排成一列火车十一、用三块积木排成一列火车方法:

排列块积木,一边指着一边发出“呜呜”的声音,模仿火车的汽笛声。

同时,一边鼓励、帮助他自己推“火车。

”逐渐减少帮助。

你拿块积木,再替孩子排列块积木。

你推动积木,让孩子模仿着推积木。

确定一个目标,跟孩子一起玩推积木的竞赛。

把块积木从桌子的一头推到地上,再把积木拾起来。

让孩子模仿这些动作。

十二、从模型板上拿出圆形十二、从模型板上拿出圆形方法:

你先示范从模型板上拿出圆形块给孩子看看。

手把手地教孩子从模型板上拿出圆形块,同时说:

“好,拿出来”,孩子会拿了,就表扬他。

轻轻指指桌子,用手指一指,让他把圆形块放在桌子上。

把圆形块以外的形块用透明胶带固定起来或拿开,让孩子只注意圆形块。

把圆形的空线轴或小把手贴在圆形块上,以便孩子容易把它拿出来。

孩子会拿了,就表扬他。

在圆形块下面贴上一张十分有趣的图片,使孩子拿出圆形块后能够看见这张图片。

十三、在口头指导下将圆形插棒插入洞板中十三、在口头指导下将圆形插棒插入洞板中方法:

选用直径约厘米的插棒。

随着孩子的不断进步,再逐渐使用细些的插棒。

示范给孩子看,他做得正确时就表扬他。

开始时,完全是把着孩子的手做,逐渐减少帮助。

为了减少孩子的混乱,可以只用洞板上的少量洞穴,或者盖上在部分洞穴。

十四、在口头指导下做一个简单的动作(如:

拍手)十四、在口头指导下做一个简单的动作(如:

拍手)方法一边说着:

“拍拍手”,一边作示范给孩子看。

然后握着孩子的双手,边说:

“拍中国孤独症资源网收集整理10拍手”,边让孩子拍手。

让孩子坐在你的膝盖上,从后面把着他的手臂,帮他拍手。

他学会了,就对他微笑,抱抱他。

逐渐减轻对孩子的手所用的力,当你拍手,孩子主动模仿你的动作时,你要不断地对他微笑,表扬他。

“来,让我们拍拍手吧”,并对着孩子开始拍手。

如果孩子模仿你拍手了,你就要鼓励他。

然后你停止示范,只说:

“来,让我们拍拍手吧!

”若是孩子能一个人拍起手来,就表扬他。

鼓励孩子模仿如下的动作:

a.拿起玩具话筒说:

“喂!

喂!

”b.闻一闻花朵。

c.摇晃玩具。

d.假装从杯子里喝水。

e.每只手抓一块积木,互相撞击。

f.发出“喀喀”的咳嗽声。

(12岁认知)岁认知)一、从容器中分别取出一、从容器中分别取出6件东西件东西方法:

你用手按住容器,这样孩子就不能够把容器里的东西倒出来,而且必须一件一件往外拿。

用彩色的积木和透明的大塑料把杯子,你先示范怎样比杯子里把积木一个个地拿出来,然后,你把装积木的杯子拿给孩子,并对他说:

“把积木给我”。

必要时可手把手地教他。

逐渐减少帮助,而只用话语指导他。

当孩子从容器中能一个个地拿出积木时,就表扬他。

先把孩子喜欢的东西放在容器中,再在它上面放块积木或小玩具。

这样,他只有先取走上面的积木或玩具,才能取到下面他喜欢的东西。

他能取出来就奖励他(也可以放小食品)。

把一个玩具的各部分放入容器中,让孩子每次取出一部分,并把它组装起来。

让孩子给你当帮手,比如帮你从盆子里拿出要洗的衣物,从抽屉中拿出筷子或勺子,从买东西的篮子里拿出食品等等。

无论从什么地方拿东西,你都要把他喜欢的东西放在你所用容器的底部,作为奖品。

二、你提问,让孩子指出自己或玩具娃娃身体的部位二、你提问,让孩子指出自己或玩具娃娃身体的部位方法:

抱一个玩具娃娃,问孩子:

“娃娃的鼻子在哪儿?

”必要时,可拉着他的手指一指娃娃的鼻子,若是他摸到了娃娃的鼻子,就表扬他。

指着孩子的鼻子说:

“这是某某的鼻子”,并立即问:

“某某的鼻子在哪儿?

”可拉着孩子手指,指一指他的鼻子,等他学会了,就减少对他的帮助。

利用镜子,教给孩子看他的鼻子在哪儿。

让他摸摸自己的鼻子,也让他摸摸你的鼻子。

中国孤独症资源网收集整理11可以以鼻子以外的身体的任何部位做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提到孩子身体的某个部位。

让孩子把贴纸贴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上。

如把一个五角星贴在孩子手上,问他:

“五角星在哪儿?

”孩子不回答时,可以替他回答说:

“噢!

五角星在这儿,在你手上呢!

”如果没有贴纸,可以用透明胶带代替。

你说出身体一个部位的名称,就让孩子把贴在上面的胶带撕下来。

三、模仿着搭三块积木三、模仿着搭三块积木方法:

开始时,用厘米的正方形的大积木。

你一边说着:

“嗨,先来这块,再来这块,再来这块”,一边慢慢示范如何搭积木。

然后把积木推到孩子面前,让他学着搭,他学会了就鼓励他、抱抱他。

必要时,可以手把手地教他,随着他的进步,逐渐减少对他的帮助。

指出每一块积木应放的位置,给他一些帮助,有了进步就表扬他。

用块积木与孩子一起玩,你先用块做示范,让孩子模仿。

做得好就表扬他。

利用块积木,与孩子一块一块地搭积木。

你每次慢慢地搭块,让孩子模仿你的每一个动作。

他模仿,你就表扬他。

让孩子推翻搭好的积木,作为一种奖励。

四、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配对四、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配对方法:

开始时用孩子熟悉的件东西,如两个球,两个娃娃等。

拿个球对孩子说:

“找找那个球在哪儿呢?

”再用娃娃同样做一次。

渐渐增加要配对的件数和种类。

用画片(卡片等)来代替实物,重复上述的训练。

为了引起孩子的兴趣,你把相同的两组东西分别装在两个纸袋中。

你从你的袋中取出一件东西,让孩子看看,然后让孩子从另一个袋中找出与你同样的东西。

让孩子试着把餐具分类、把白衬衣从带色的袜子中挑出来、把苹果和桔子分开,并分别放在指定的地方。

五、任意涂写五、任意涂写方法:

你用大的动作示范涂写。

你给孩子一只蜡笔,必要时扶着手帮他涂写。

渐渐地减少帮助,只用话语指导他涂写。

用粉笔、黑板、水彩笔等做练习用具比较好。

用一张大报纸和彩色笔做练习,可以引起孩子涂写的兴趣。

把纸贴在墙上或镜子上做涂写练习。

把纸贴在桌子上,或用透明胶带把纸贴好,使孩子乐于涂写。

六、当孩子听到:

“某某(他的名字)在哪儿?

”时,会指自己六、当孩子听到:

“某某(他的名字)在哪儿?

”时,会指自己方法:

用一面可照到全身的大镜子,使孩子在镜子前做游戏时可以看见自己的身影。

当问道:

“某某在哪儿?

”时,你指一指镜子中的孩子说:

“在这儿呢!

”当你问:

“某某在哪儿?

”时,鼓励孩子指一指镜子中自己的身影。

拿出几张照片,让他指出他自己。

把全家的合影拿到孩子面前,让他一个一个地指出家里人和他自己。

中国孤独症资源网收集整理12当听道:

“某某在哪儿?

”时,可以拉着他的手指一指他自己,并鼓励他说:

“某某在这儿”。

逐渐地减少帮助,让他一个人指出自己。

只用孩子最熟悉的名字呼唤他,不要在不同的时间叫不同的名字,如:

“宝宝”、“爸爸的宝宝”、“妈妈的宝宝”等。

七、在口头指示下把五根圆形插棒插入洞板七、在口头指示下把五根圆形插棒插入洞板方法:

用纸盒做插洞板,把晒衣夹当作插棒。

示范把衣夹放入洞里,然后把一个衣夹交给孩子,教他如何放入。

必要时用手指一指盒上的洞,教他把衣夹放入其中。

把孩子的手拉到洞边,等他练习得熟练了再逐渐减少对他的帮助。

渐渐地他做得有进步了就表扬他。

当让孩子练习时,一边练习一边向他说明怎么做。

直到渐渐不再需要示范,而仅在口头指示下就能做好。

八、把图片或照片的东西与实物配对八、把图片或照片的东西与实物配对方法:

把与孩子的玩具相似的图片从广告上剪下来,贴在纸上。

给孩子一个娃娃,让他找出有娃娃的图片。

不断地用孩子熟悉的东西做同样的练习。

拿一张表示某物的图片说:

“这是,找一个跟这个一样的东西。

”必要时,可以告诉孩子哪一个东西与图片中的东西是同样的。

一直练习到孩子不用你帮助,能自己把图片与实物配起对儿来为止。

从杂志上剪下食品的图片或照片,让孩子把这些图片或照片上的食品与冰箱或厨柜是的实物配对。

如果孩子感到困难,请你把玩具和孩子熟悉的用品拍成照片,让孩子把实物与照片配对。

稍后再让他练习用图片与实物配对。

九、指了图片或照片中实物的名称九、指了图片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