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学院2017年-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论证报告.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65019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7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科技学院2017年-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论证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庆科技学院2017年-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论证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重庆科技学院2017年-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论证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重庆科技学院2017年-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论证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重庆科技学院2017年-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论证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重庆科技学院2017年-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论证报告.pdf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重庆科技学院2017年-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论证报告.pdf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重庆科技学院2017年-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论证报告.pdf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重庆科技学院2017年-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论证报告.pdf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科技学院2017年-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论证报告.pdf

《重庆科技学院2017年-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论证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科技学院2017年-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论证报告.pdf(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科技学院2017年-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论证报告.pdf

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科技学院申请增设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论证报告申请增设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论证报告为满足复合材料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优化学校冶金材料学科专业群布局,构建完善的材料学科体系,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经过前期的专业调研、论证和专业筹建,对照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有关规定,我校已具备开办复合材料与工程(080408)本科专业的条件和基础。

现将有关论证结果报告如下:

一、开设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必要性一、开设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必要性

(一)

(一)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建设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之一,是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建设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之一,迫切需要大批专业技迫切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术人才1.1.我国材料产业的拓展与升级,需要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人才我国材料产业的拓展与升级,需要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人才材料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支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保障。

进入21世纪以来,材料科学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水平、国民经济水平及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许多国家都把新材料的研究开发放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

传统意义上的材料按其性能特点可以分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三大类,上个世纪40年代出现了复合材料的概念,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它能够将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结合起来,发挥各种材料的优点,克服单一材料结构、力学与性能的缺陷,扩大材料的应用范围。

因此,复合材料是对传统材料体系范围的拓展。

复合材料领域的专业复合材料领域的专业人才需要综合利用多学科的知识与能力人才需要综合利用多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寻找新的学科交叉点寻找新的学科交叉点,开发新的材料种类与技术开发新的材料种类与技术,最终实现材料的高效利用与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

最终实现材料的高效利用与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

我国“863”计划、国防科技发展战略及国家建材发展规划都把复合材料列为重中之重,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指出,今后要积极开发新型树脂基、陶瓷基、金属基复合材料,加快推广高性能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风电设备、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报告中明确的把先进复合材料作为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因此,大力发展复合材料产业,首先需要培养大量多学科交叉背景的专业技术人才。

因此,大力发展复合材料产业,首先需要培养大量多学科交叉背景的专业技术人才。

2.2.我国高端制造产业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复合材料与工程技术人才我国高端制造产业的发展,需要高质量的复合材料与工程技术人才国民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未来五年中国将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

我国发展高端制造产业的目标,是通过产业升级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高端产品国产化、出口产品高附加值化。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航空产业、卫星及应用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业、海洋工程装备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五个细分领域。

这些领域涉及到极端的工作环境,对材料的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材料无法满足其需求,而复合材料却大有用武之地:

(1)由于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好,比强度、比刚度高,可用于制造飞机机翼和前机身、大型运载火箭的壳体、发动机壳体、航天飞机结构件;

(2)复合材料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在卫星结构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如卫星的主承力结构、太阳电池阵结构、天线反射面等大型有效载荷,以及其他辅助结构;(3)用复合材料做成的构件重量轻、强度高、刚性大,对减轻车厢重量,降低噪声、振动,提高安全性、舒适性,减少维修等均有重要作用,已成为理想的高速轨道交通用结构件,除用作轨道交通内部设施和装饰材料外,其在承重结构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4)复合材料耐腐蚀性和抗海洋生物附着能力优良,能吸收高能量,冲击韧性好,因此被广泛用于制造海洋船舰艇及海上浮力石油管道等海洋工程装备。

因此,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是我国高端制造产业发展的保障,需要培养大量复合材料因此,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是我国高端制造产业发展的保障,需要培养大量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与工程专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复合材料与工程人才需求量大、毕业生少

(二)复合材料与工程人才需求量大、毕业生少我国复合材料工业产量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已翻了6番,近几年平均年增长率约为28。

复合材料由于其优越的性能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建筑、交通、能源和化工防腐等行业。

根据麦可思就业调查报告,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较少,复合材料工业和技术发展迅速,迫切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2015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5.6%。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具有宽口径的就业群。

学生毕业后既可以就业于如飞机壳体、玻璃钢、风机叶片、汽摩配件、硬质合金等生产复合材料的企业,也可以就业于与复合材料相关的建筑、石油、石化、冶金、化工等企业和公司,担任工程师、工程研究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从事设计、研发、分析、生产、测试、评价、营销、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自2001年起,国内就有高校开设“复合材料与工程”目录外本科专业(专业代码080206W)。

直到2012年,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才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计划。

目前国内开设该专业的本科院校仅有25所,培养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行业的人才需求,因此,增设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是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和自我发展的机遇增设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是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和自我发展的机遇。

(三)填补重庆及西南地区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教育的空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三)填补重庆及西南地区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教育的空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重庆是全国大中城市中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与制造业相配套的复合材料产业在川渝已形成较大规模,拥有重庆博巨玻璃钢有限公司、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重庆三峡油漆股份有限公司等新型复合材料生产企业,这些企业每年对复合材料技术开发、生产、管理专业人员,都有一定数量的人才需求。

另据2016年“职友集网站”对复合材料工程专业就业形势调查统计资料分析表明,该专业在所有1069个本科专业中,就业排名第602位,工学170个专业中,就业排名第87位。

但是,迄今为止重庆及西南地区还没有一所高等院校开设有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重庆及西南地区还没有一所高等院校开设有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

因此,我校开设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是满足重庆及西南地区相关行业、企业对高因此,我校开设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是满足重庆及西南地区相关行业、企业对高素质复合材料与工程领域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能够填补重庆及西南地区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素质复合材料与工程领域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能够填补重庆及西南地区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教育的空白,并为服务地方经济提供人才支撑。

科教育的空白,并为服务地方经济提供人才支撑。

(四)优化我校冶金材料学科专业群布局,延伸专业链(四)优化我校冶金材料学科专业群布局,延伸专业链冶金材料特色学科专业群目前开设了覆盖原料、炼铁、炼钢、轧钢、模具、焊接、耐火材料、新型金属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材料、冶金过程自动化等领域的七个本科专业(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功能材料、焊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针对性地培养重庆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亟需的材料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为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开发的新要求,冶金材料特色学科专业群还需优化专业布局,不断适应和服务产业发展。

去年新增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向前纵向延伸与传统钢铁产业对应,拟新增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则向后纵向延伸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对应。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基础,以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和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为主要专业方向,培养适应复合材料设计、合成、改性、成型加工等企业生产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

另外,重庆科技学院是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的成员,联盟各成员定位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和行业,密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为企业提供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支撑。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将定位于培养复合材料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生,这与我校办应用型大学的定位高度贴合。

因此,从优化冶金材料学科专业群布局、丰富专业链角因此,从优化冶金材料学科专业群布局、丰富专业链角度和应用型大学的定位出发,设置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很有必要。

度和应用型大学的定位出发,设置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很有必要。

基于上述几点,根据学校学科专业整体规划,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依托冶金材料特色学科专业群和材料学及化学等专业具备的良好办学基础,拟申请增设“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

根据前期调研考察,以及企业、公司、高校等专家学者反复研究论证,我校复合材料与工程的专业定位为:

“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基础,以高分子基复合材料与工程和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与工程为主要专业方向,培养能够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汽车、化工、能源、建筑等行业,从事复合材料与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材料及工艺设计、成型加工等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高素质复合材料与工程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二、开设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可行性二、开设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可行性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主要依托材料专业、应用化学专业等专业教育平台资源,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建设支撑,并通过师资队伍、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等筹建工作,目前已具备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开办条件。

(一)师资队伍

(一)师资队伍本专业拥有一支德才兼备、长期从事复合材料相关教学和科研的教师队伍,19名专职专业教师队伍中:

有教授7人,副教授9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比例高达84%;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人,硕士学位教师6人。

此外,教师中有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巴渝海外引智计划”特聘教授1人。

其中,中科院都有为院士建立的“纳微复合材料科研教学团队”将参与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建设工作。

专业教师理论水平较高、长期从事与复合材料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学经验丰富,并具有较强的材料制备及分析检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完全能承担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

此外,本专业还聘请有来复合材料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以及复合材料方向研究的专家学者共4人,作为专业建设顾问和兼职教师。

近几年,教师教改项目组和科研学术团队共获得市级以上教改教研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18项,发表教研教改文章15篇;主持国家级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科研项目14项、省部级项、省部级科研科研项目项目36项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横向项目总金额达2895余万元,发表SCI、EI科研论文60余篇,授权及申请专利1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

(二)专业条件1.实验室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相关实验室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拥有实验设备540余套,价值1000余万元。

包括:

专业核心实验室重庆市纳微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材料分析测试中心、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表面工程实验室,以及国家级钢铁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冶金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通用实验实训室应用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等,能满足教学计划的所有实验实训项目。

复合材料实验室已有主要设备清单如下:

1)复合材料工艺实验分室主要实验设备清单:

序号名称型号购置时间1热等静压烧结炉RDJ120/250-200.200020102平板硫化机LS50TM20073不锈钢反应釜非标20144透明塑胶塑料成型模具非标20115全自动粉末成型设备YGL-79Z-100A20087真空气氛管式炉CVD(D07/30/1)20089钟罩式真空气氛烧结炉RZL(G)-25/1201010热压烧结炉ZRYS2100200811高温箱式电阻炉GXL-06200912真空气氛热处理炉HHF4040200715高温抽真空管式电阻炉SKLN200816热压机LS50TM200817球磨机QM-3SP4200918全自动粉末制品液压机YGL-79Z-100A200819干压成型设备YGL-79Z-100A200821高精度卧轴矩台平面磨床MG7132200923平面磨床M7130C200924万能外圆磨MAl420H200925滚轮磨机GM-5200826水热合成反应釜KH-250201227小型离心机ST16201228落地低温超高速离心机EvolutionRC20122)复合材料结构分析与性能检测实验分室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名称型号购置时间1高分辨透射电镜JEM-2100F20152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JSM-7800F20153智能转靶X射线衍射仪SmartLab-920154扫描探针显微镜NTEGRAPrima20155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920156扫描电子显微镜(附能谱仪)S-3700N20107X射线衍射仪DX-270020098综合热分析仪ZRY-2P2009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TAS-986AFG200810热重分析仪HTG-2200711激光粒度测定仪JL-1177200812X荧光谱分析仪Innov-a2000200913干粉激光粒度分析仪Winner3002200714比表面积分仪SSA-4200200715显微图像分析仪JX-2000B200816高温物性测定仪CGW-1750200817台式万能材料试验机LFPlus200818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带加热炉)WDW-300E201019正置式材料金相显微镜BM-61OUTO201021冲击试验机JB-30B200522洛氏硬度计TH300200723显微维氏硬度试验机HVT-1000200724屏显式材料端面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MM-U10G201025数显式材料高温抗折仪GKZ-II-16201026粉体松装密度测定仪ISPF-2200727旋转式粘度计NDJ-79200728数显陶瓷抗弯强度测定仪GWQ-20000N200829数显陶瓷抗拉强度测定仪GWL-20000N200830数显陶瓷抗压强度测定仪GKY-5000000N200832工程陶瓷动摩擦系数测定仪TMI-D200833工程陶瓷耐磨仪QSM200834高速离心喷雾造粒塔LPG5201035划痕测试仪RST201436数字粘度计SNB-1200737可见分光光度计722N200938毛细流变仪MLW-400201139动态力学分析仪Q800DMA201140凝胶成像系统BIS910201541凝胶紫外成像系统GelDocXR+201242盐雾实验箱FQY025200843氙灯光老化实验箱Q-SUNXE-1-S20102.实训实习基地除校内建有工程技能训练中心保证学生工程技术技能实习实训外,本专业还与重庆市12个相关企业共建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其中重庆弘基玻璃钢有限公司、重庆三峡油漆股份有限公司等基地,主要完成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的专业认识实习、毕业生产实习等实习实训教学;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基地,主要完成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实践教学任务,包括专业认识实习、毕业生产实习。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清单如下:

序号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名称实习内容1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认识实习、生产实习2重庆弘基玻璃钢有限公司认识实习、生产实习3重庆三峡油漆股份有限公司认识实习、生产实习4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认识实习、生产实习5重庆求新玻璃钢有限公司认识实习、生产实习6重庆君正新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认识实习、生产实习7重庆博巨玻璃钢有限公司认识实习、生产实习8重庆正川医药包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认识实习、生产实习9重庆西工工具有限公司认识实习、生产实习10成都中瀚玻璃钢有限公司认识实习、生产实习11成都金波玻璃钢有限责任公司认识实习、生产实习12四川威玻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认识实习、生产实习3.图书文献资料重庆科技学院图书馆总面积3.2万平方米,阅览座位5000余个。

经过多年的发展,馆藏图书总量达248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108万余册,电子图书117万余册;数字资源50余种,总存储空间已达100T,已存储容量近50TB。

近年来,每年新增图书4万册以上,年新增电子资源4T,拥有电子阅览计算机400余台。

校园网内能够查询CNKI、维普、万方等中文全文数据库和WebofScience(SCI)、Springer等外文数据库,能够满足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专业保障(三)专业保障1.专业建设学科基础复合材料相关专业已有近20年的办学沉淀和建设基础,我校1997年开设的涂装与防护专业(专科),于2006年升格为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表面工程方向,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教学与科研;2006年开设的应用化学本科专业涉及高分子物理与化学的教学与科研;2004年开设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试点专业和重庆市特色专业,这些专业为高分子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专业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支撑平台,特别是石油工程专业油气材料方向在2012年已开始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涉及复合材料学科相关方向研究,有利促进了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2.校企合作发展现已建成的相关产学研合作平台主要有:

与中冶赛迪联合建成的材料成型研究中心实验室、与重庆市冶金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的石油天然气装备防腐研究所。

此外,还与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重庆弘基玻璃钢有限公司、重庆三峡油漆股份有限公司、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建实习基地。

3.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目前,与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相关的质量工程在建项目有:

重庆市级材料工程教学团队、三特行动计划冶金材料特色专业学科群;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育计划、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特色专业;国家级钢铁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材料托起明天的辉煌绿色化学精品视频公开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塑性加工力学视频资源共享课等课程资源建设。

4.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建立有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标准规范、教学规章制度和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设有教学质量评估办公室、配有校院二级教学督导人员、成立有学生教学通信员组织,对教学环节、运行过程、教学效果、教学质量,进行检查、指导、评价和信息反馈,并适时开展专业评估、教学质量分析、教学水平评估等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活动。

同时,还聘请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全面评价人才培养质量。

5.教学团队建设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将充分利用国家留学基金的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重庆市巴渝人才引智计划、重庆科技学院教育教学技能提升培训项目、青年教师工程实践锻炼项目,以及依托学校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支持和发展平台,为专业教师的发展,职业规划的实现提供支持和帮助。

5.学校经费支持复合材料工程专业将获得学校新专业建设经费20万,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日常教学经费10万/年,新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经费50万,并且2016年学校申报的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160万元,也将部分用于复合材料成型与加工相关设备的购置和专业实验室场地改造,此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规划建设项目也将有50万元的经费,投入复合材料实验室的建设。

综上所述,我校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办学资源等方面都有较扎实的基础,具有较为丰富的办学经验,为申办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已具备开设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和基础。

附件1:

专家论证意见专家论证意见表

(一)专家论证意见表

(一)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论证意见经认真审阅重庆科技学院关于申办复合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的论证材料,并听取了该院有关申报该专业的情况汇报,结合实地考察,提出以下意见:

1人才培养计划符合教育部高等院校制定本科培养计划的有关规定,方案设计合理,符合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

2该专业的复合材料产业为国家和重庆政府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符合国家、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市场需求旺盛。

3有较强的师资阵容,以博士、硕士和高级职称为主的教师构成的专业师资队伍,能满足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要。

4实验设施较为完善,能满足日常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需要。

5重庆科技学院已有多年开办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应用化学专业本、专科的教育教学经验,毕业生供不应求,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的事实,说明了该学院办学实力和办学质量,也反映了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对该专业毕业生的迫切需求。

结论签名:

日期: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