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65087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2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pdf

《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pdf

382005年12月油气田环境保护治理技术含油污泥特点及处理方法姜勇赵朝成赵东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摘要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油田开采、油气集输及污水处理场,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

文章介绍了不同来源含油污泥的特点及脱水方法,并对各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由于含油污泥成分复杂,没有任何一种处理方法可以处理所有类型的含油污泥。

关键词油田开采含油污泥处理方法脱水工艺适用范围0引言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发、运输、炼制时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

污泥中一般含油率在1050,含水率在4090,我国石油石化行业中,平均每年产生80万吨罐底泥、池底泥1,胜利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在10万吨以上,大港油田每年产生含油污泥约15万吨,河南油田每年产生5104m3含油污泥2,其中含有大量苯系物、酚类、蒽、芘等有恶臭的有毒物质3,若不加以处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

含油污泥体积庞大,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伴有恶臭气体产生。

污泥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铜、锌、铬、汞等重金属,盐类以及多氯联苯、二恶英、放射性核元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

1含油污泥特点含油污泥主要分以下几类。

原油开采产生的含油污泥原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地面处理系统。

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再加上污水净化处理中投加的净水剂形成的絮体、设备及管道腐蚀产物和垢物、细菌(尸体)等组成了含油污泥。

这种含油污泥一般具有含油量高、粘度大、颗粒细、脱水难等特点,它不仅影响外输原油质量,还导致注水水质和污水难以达标外排4。

油田集输过程产生的含油污泥胜利油田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接转站、联合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隔油池底泥、炼厂含油水处理设施、轻烃加工厂、天然气净化装置清除出来的油沙、油泥,钻井、作业、管线穿孔而产生的落地原油及含油污泥5。

油品储罐在储存油品时,油品中的少量机械杂质、沙粒、泥土、重金属盐类以及石蜡和沥青质等重油性组分沉积在油罐底部,形成罐底油泥。

中原油田污泥产生主要来自一次沉降罐、二次沉降罐、洗井水回收罐的排污。

含油污泥本身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和固体悬浮物、细菌、盐类、酸性气体、腐蚀产物等,污水处理过程中还加入了大量的凝聚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水处理药剂6。

在36年的油罐定期清洗中,罐底含油污泥量约占罐容的1左右。

罐底含油污泥的特点是碳氢化合物(油)含量极高。

据调查测试发现,油罐底泥中大约25为水,5的无机沉淀物为泥沙,70左右为碳氢化合物,其中沥青质占7.8,石蜡占6,污泥灰分含量占4.83。

炼油厂污水处理场产生的含油污泥炼油厂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隔油池底泥、浮选池浮渣、原油罐底泥等,俗称“三泥”,这些含油污泥组成各异,通常含油率在1050之间,含水率在4090之间,同时伴有一定量的固体。

2常用处理过程及方法含油污泥处理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溶剂萃取法、焚烧法、生物法、焦姜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专业03级在读研究生。

通讯地址:

山东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57061治理技术油气田环境保护第15卷第4期39化法、含油污泥调剖、含油污泥综合利用等。

2.1脱水含油污泥中的水有以下四种形态:

自由水(freewater)、间隙水(interstitialwater)、附着水(vicinalwater)(或表面水surfacewater)、化学结合水(chemical-boundwater)。

常用含油污泥脱水方法及效果见表17。

2.2调质经重力沉降脱水后的黑色粘稠含油污泥浓缩液,一般由水包油(O/W)、油包水(W/O)以及悬浮固体共同组成,属于多相的胶体体系,成分较为复杂。

由于含油污泥颗粒表面吸附同种电荷,相互之间排斥,加之充分乳化,极难脱稳,使得油、水、泥渣分离比较困难。

需要加入调质剂,使原油与固体颗粒分离、油滴聚合以及原加入的化学药剂随固体杂质沉降,实现油、水、渣三相的完全分离。

李凡修对含油污泥调质机械脱水处理工艺进行研究,该项技术的关键在于对调质中所用的絮凝剂8、破乳剂、调节剂9种类与用量的选定、脱水机械类型的选择以及脱水机械运行参数的确定。

据报道,JanBock,SanjayRSrivatsa,AldoCorti等人10分别发明了通过含油污泥调质机械脱水工艺回收油的有关专利技术:

通过投加表面活性剂、稀释剂(葵烷等)、电解质(NaCl溶液),或者破乳剂(阴离子或非离子)、润湿剂(可增加固体微粒表面和水的亲合力)和pH值调节剂等,并辅以加热减粘(最佳为50以上)等调质手段,实现水-油-固三相分离。

据有关资料介绍,国内的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锦州采油厂获得一项含油污泥调质及回收原油的专利技术11。

2.3萃取法萃取法是利用“相似相溶”原理,选择一种合适的有机溶剂作为萃取剂,用于含油污泥中原油的回收和利用。

黄戍生等利用多级分离萃取加一级热洗方法处理含油污泥12,处理后污泥可达到农用污泥排放标准,化学药剂可循环使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含油污泥萃取技术,该技术正处于开发阶段。

它将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物质经过高压达到液态,并以之作为萃取剂,因其有巨大的溶解能力,所以萃取剂易于回收循环使用。

常用的超临界流萃取剂有甲烷、乙烯、乙烷、丙烷、二氧化碳等,这些物质的临界温度高、临界压力低,而且原料廉价易得,是良好的超临界萃取剂,且密度小,易于分离13。

目前,萃取法处理含油污泥还在试验开发阶段。

萃取法的优点是处理含油污泥较彻底,能够将大部分石油类物质提取回收。

但是由于萃取剂价格昂贵,而且在处理过程中有一定的损失,所以萃取法成本高,还没有实际应用于炼厂含油污泥的处理。

此项技术发展的关键是要开发出性能价格比高的萃取剂。

2.4焚烧法经过预先脱水浓缩预处理后的含油污泥,送至焚烧炉进行焚烧,温度800850,经30min焚烧即可完毕,焚烧后的灰渣需进一步处理。

我国绝大多数炼油厂都建有污泥焚烧装置,采用焚烧处理最多的废物是污水处理场含油污泥,像长岭石油化工厂采用的顺流式回转焚烧炉,燕山石化公司炼油厂采用的流化床焚烧炉,在处理含油污泥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国内焚烧炉类型主要有:

方箱式、固定床式、流化床式、耙式炉或回转窑等炉型。

焚烧处理法优点是污泥经焚烧后,多种有害物几乎全部除去,减少了对环境的危害,废物减容效果好,处理比较安全,缺点是焚烧过程中产生了二次污染,浪费了宝贵资料。

表1常用含油污泥的脱水方法及效果脱水方法脱水装置脱水后含水率()脱水后状态浓缩脱水重力、气浮、离心浓缩9597近似糊状自然干化法自然干化场、晒沙场7080泥饼状真空过滤真空转鼓、真空转盘6080泥饼状压力过滤板框压滤机4580泥饼状滚压过滤滚压带式压滤机7886泥饼状机械脱水离心过滤离心机8085泥饼状干燥法1040粉状、粒状焚烧法010灰状402005年12月油气田环境保护治理技术2.5生物法含水污泥的生物处理技术主要有地耕法、堆肥处理法和污泥生物反应器法。

主要利用微生物将含油污泥中的石油烃类降解为无害的土壤成份。

据资料报导,地耕法可对土地和地下水产生一定污染,故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停止使用。

堆肥法是将含油废弃物与适当的材料相混合并成堆放置,使天然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类的过程。

堆肥法有四种堆制方法:

堤形堆肥法、静态堆肥法、封闭堆肥法和容器堆肥法。

堆肥法是一种有效的生物处理方法,含油污泥中烃类的半衰期约为2周,处理后的含油废弃物可填埋或施用农田。

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将含油污泥稀释于营养介质中使之成为泥浆状的容器。

由于生物反应器能人为地控制充氧、温度、营养物质等操作条件,烃类物质的生物降解速度较其他生物处理过程更快。

加入驯化过的高效烃类氧化菌,可加快烃类的生物降解。

据文献报道,当固体负荷为5时,生物降解半衰期为5天。

生物反应器法适用于含油污泥,也适用于油污土壤及含油钻屑,含油废弃物经处理后,液体部分可排入处置井(坑、池)或另作他用(如回用);固体部分可施用农田,生物反应器法也可用于石油工业废弃物的预处理以减少烃类含量,然后进行其他处理。

2.6焦化法含油污泥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矿物油,其组成主要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烯烃、胶质及沥青质等。

焦化法处理含油污泥是利用高温条件下烃类的热裂解和热缩合反应产生液相油品、不凝气和焦碳产品。

赵东风等14利用平均含油率为69.46,含水率为4.71的含油污泥进行焦化反应,反应时间为60min,反应温度为490,反应压力为常压。

在此条件下,液相产品的回收率为88.23,产品主要为汽油、柴油和蜡油。

2.7调剖技术利用采出水中的含油污泥与地层有良好配伍性,以含油污泥为基本原料,采用化学处理方法,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悬浮其中的固体颗粒,延长悬浮时间,增加注入深度,有效地提高封堵强度,并使油组份分散均匀,形成均一、稳定的乳状液。

由含油污泥配成乳化悬浮液调剖剂,应用于油田注水井调剖,在地层到达一定深度后,受地层水冲释及地层岩石的吸附作用,乳化悬浮体系分解,其中的泥质吸附胶沥质和蜡质,并通过它们粘联聚集形成较大粒径的“团粒结构”沉降在大孔道中,使大孔道通径变小,封堵高渗透层带,增加了注入水渗流阻力,迫使注入水改变渗流方向,提高了注入水波及体积。

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可使含油污泥只封堵住高渗透地带,而不污染中、低渗透层。

处理后的含油污泥作为调剖剂需达到的技术指标为:

含油污泥粘度低(0.3Pas),可泵性好;加入悬浮剂后含油污泥悬浮性能好,沉降时间大于3。

河南油田在双河油田437块46层系进行了含油污泥调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5,16。

胜利油田桩西油田进行含油污泥调剖试验也取得较好效果17。

2.8其他方法除了以上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外,还有地耕法、含油污泥固化法、化学破乳法、固液分离法18土地填埋技术,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一般是利用含油污泥铺路、制砖、制作蜂窝煤等。

国外还有含油污泥低温热解技术,以及采用溶剂和低频声波分离油泥的方法等19。

3处理方法比较含油污泥几种主要处理方法优缺点见表2。

表2含油污泥主要处理方法优缺点比较序号处理方法适用范围优点缺点1简单处置各类含油污泥简单易行污染环境,不能回收原油2物化法含油量在510以上的含油污泥回收原油,综合利用需处理装置,需加入化学药剂,仍有污水、废渣排放,处理费用较高3生物处理各类含油污泥节省能源,无需化学药剂处理周期长,不能回收原油4焚烧处理含油量在510以下的含油污泥及含有害有机物的污泥有害有机物处理彻底,需焚烧装置,通常需加入助燃燃料,有废气排放,不能回收原油5作燃料、制砖各类含油污泥综合利用,较易实行不能回收原油,有废气排放治理技术油气田环境保护第15卷第4期41简单处理含油污泥直接填埋或固化后填埋都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

含油污泥直接填埋是目前多数国内油田采用的主要方法,但这种方法既浪费了其中的宝贵能源,还有可能导致环境污染。

其中,固化后填埋的方法可降低环境危害,但多数不能满足现行的环保要求。

物理化学处理各类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多以回收原油为目的,因此主要适用于含油量较高的含油污泥,处理过程通常需要加入化学药剂,需要专门的处理设施。

该方法的缺点是,处理过程复杂,成本较高,油回收不彻底,存在废水和废渣二次污染物问题,需进一步处理或综合利用。

另外,油田含油污泥产生面广,多是断续产生,不同来源的含油污泥性质各异,限制了该处理方法在油田的全面使用和推广。

生物处理技术由于生物处理法具有节约能源、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等优点,目前受到国内外环保产业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通过生物处理技术实现含油污泥的固液分离和油的去除,剩余残渣达到污泥排放标准。

优点是不需加入化学药剂,消耗能源较少,绿色环保,但土地耕作法和堆肥法需大面积土地,生物反应器法仍有废渣排放,且处理时间长,操作复杂。

焚烧法焚烧必须在专门建立的焚烧炉中进行,可比较彻底地消除含油污泥中的有害有机物,如不考虑燃烧热能的综合利用,会造成能源浪费。

综合利用作燃料是利用含油污泥中所含能源的一种综合利用方式,但不能提取其中的原油,在利用这种方法时应从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4结束语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油田开采、油气集输及污水处理场,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也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但由于含油污泥成份复杂,没有任何一种处理方法可以处理所有类型的含油污泥,对含油污泥进行分级处理以及对处理方法进行分级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1卜淑君.石油化学工业固体废物治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122李丹梅,王艳霞,余庆中等.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石油钻采工艺,2003,3(25):

74763徐如良,王乐勤,孟庆鹏.工业油罐底泥处理现状与试验探索.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3,19(3):

36394赵玉鹏,李性伟,吴大军等.油田采出液中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研究.石油规划设计,1999,10

(2):

29325吴丽华,王志强.胜利油田的油泥沙现状及处理工艺探讨.油气田环境保护,1998,12:

23256郝以专、孟相民、李晓祥油田含油污泥处理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油气田环境保护,2001,9:

40427杨慧芬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及工程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8李凡修.CI含量对含油污泥絮凝效果的影响.油气田环境保护,1999,3:

40419罗士平,周国平等.油田含油污泥处理工艺条件的研究.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3,3(15):

242610AldoCorti,etal.MethodandApparatusforTreatmentofOilContaminated.USA,US4812225.1981198113781.4谢宏明.从废弃油泥中提取原油.技术与市场,2000,9:

1512黄戍生,常文兴.从含油污泥中回收原油.环境保护科学,2001,4(27):

7813金一中,陈小平,陈雪明等.含油污泥处理技术进展.环境污染与防治,1998,4(20):

303214赵东风,路帅.含油污泥焦化处理反应条件的优化.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26):

909115李丹梅,王艳霞,余庆中等.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石油钻采工艺,2003,3(25):

747616唐金龙,杜新勇,郝志勇等.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钻采工艺,2004,3(27):

868717尚朝辉,隋清国,冷强等.含油污泥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3(24):

666718李凡修.国外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石油化工环境保护,1991,4:

535419U.S.PatentNo.2,973,312disclosesamethodofremovingoilfromsand,clayandthelike,includingemployingultrasonicvibration(收稿日期2005-09-09)(编辑黎英)在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正式对我国生效一周年之即,环保总局副局长张力军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将继续做好履约工作,削减和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又称“POPs”),保护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60Vol.15No.4ENVIRONMENTALPROTECTIONOFOIL&GASFIELDSABSTRACTABSTRACTKEYWORDSbisquaternaryammoniumsalt;bactericidalagent;bactericidalaction;corrosioninhibitingperformanceExperimentalStudyonSeparationofOilyWastewaterEmulsionbyMicrowaveTechnology(35)LiuXiaoyan1MaoGuocheng2ChuWeihua1DaiChunlei1WangPingli1(1.DaqingPetroleumInstitute;2.DaqingPetroleumAdministrativeBureau)ABSTRACTItisdifficulttoseparatetheoilywastewateremulsioninoil-gasfields.Theexperimentalstudyonemulsionseparationutilizingmicrowavetechnologyiscarriedoutinlaboratory.Theresultsindicatethattheeffectsoftreatmentandseparationofoilywastewateremulsionareinfluencedbytheirradiationpower,irradiationtime,placementtimeandtemperatureoftheemulsion.Themicrowavetechnologycanincreasethetreatmentefficiencyofoilywastewateremulsionby20timesmorethanthatoftheroutineheatmethod.Oilcanbeseparatedfromtheemulsionwithoutlossandmaybereusedeasilywithoutfurtherpollution.Themicrowavetechnologyisacleanenergy-conservedandhigh-efficiencytechnologyfortreatmentandseparationofoilywastewateremulsion.Itwillhaveafavorableindustrialprospectinthefieldsofoilproduction,storage,transportationandtheenvironmentprotectioninthefuture.KEYWORDSoilywastewater;emulsion;treatmenttechnique;microwaveseparationtechnology;experimentalstudyCharacteristicsofOilySludgeandSeveralTreatmentMethods(38)JiangYongZhaoChaochengZhaoDongfeng(College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ABSTRACTThecharacteristicsofoilysludgeproducedindifferentfieldsandthedehydrationmethodsforoilysludgeareprimarilyintroduced.Thedifferencesofthevarioustreatmentmethodsforoilysludgeareanalyzed.Theresultsshowthatthedifferentmethodhasvariousperformanceandsuitabilityforthecomplexoilysludge.Thepropermethodshouldbeselectedforeverysourceofoilysludge.KEYWORDSoilfielddevelopment;oilysludge;treatmentmethod;dehydrationtechnology;applicablefieldApplicationofMicrocomputerWater-ProcessorwithVariableFrequencytoScaleControlandSterilizationinWastewater(42)WangliZhouKuixiu(AnhuiOilProductionPlantofSinopecJiangsuOilfield)ABSTRACTThemechanismandtheaffectingfactorsforscaleformationinWanglongzhuangcollectionstationareinvestigated.Theshortagesofscalecontrolandsterilizationinsewagedisposalofthisstationareanalyzed.Theapplicationofvariable-frequencymicrocomputerwaterprocessortothestationshowsthattherateofscalecontrolexceeds83.3%.Theexperimentindicatesthatnew-typewaterprocessorhasthefunctionsofscalecontrolandsterilization.Theamountsofsolid,grain,oil,TGBandironicgerminthetreatedwastewaterdeclinedgreatly.Theapplicationofvariable-frequencymicrocomputerwater-processorinthisstationreducedthemedicamentcostandthemaintenancefund.Goodbenefitshavebeengained.KEYWORDSJiangsuOilfield;sewagedisposalstation;variable-frequencymicrocomputerwater-processor;scalecontrol;steriliz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