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651081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pdf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pdf(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pdf

在人类历史上,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英国成为率先开始工业化进程的国家。

对这场工业革命和工业化,人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它告别了农业文明,引领人类走向了工业文明。

但在今天,重新回顾近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工业化进程,可以发现,它带给人类的不尽是福祉,也还有重大的失误和惨痛的教训。

正如生活在工业革命时代的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所说:

那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的年代;那是光明的时节,也是黑暗的时节;那是希望的春季,也是悲伤的冬日。

有鉴于此,本文从生态环境的视角来考察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而这或许对正处在工业化的当下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从18世纪50年代开始,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而这些发明又被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其标志是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的英国的第一家水力纺纱机。

从此,英国开始进入到了一个工业生产的新阶段。

相对于原来的家庭手工业来说,工厂制生产具有这样鲜明的特点,一是使用机器特别是瓦特的“蒸汽机”代替了原来使用风力、人力等自然性资源;二是机器的使用突破了原来对建造工厂的种种自然条件的限制,改变了工厂的空间布局;三是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扩展,一些大型的工厂遍布全国,生产率也不断提高。

以棉纺织业为例,由于阿克莱特的水力机和克伦斯顿的骡机的发明,迅速地提高了工人的生产率,如果要纺织100磅的棉花,印度手工纺线工需要用50000个劳动工作时,而一台装有100个纱锭的骡机(1790年)需要1000个工作时;一台以蒸汽为动力的骡机(1795年)只需300个工作时;到1825年,使用罗伯特的自动化骡机仅用135个工作时。

工厂制的另外一个最为重要的特点是,工厂主是在为了利润而生产,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可以迅速地增加个人的财富,满足着人们对金钱的渴望。

并且正是在工厂制度下,或者说在工业体系下,工厂主不顾一切地扩大生产赚取利润的这种内在冲动,也能在机器这一物质力量的条件下得到实现和放大。

历史学家保尔芒图说道,工厂的目的就是只在生产商品,在于尽可能快地生产无限量的商品。

1因此,在19世纪30年代初期,纺织厂在迅速建造中,“其速度之快足以使任何人为之瞠目”,2英国人的船舶象飞虫一样地蜂涌云集;他们的印花布覆盖了全世界。

当时的社会不仅狂热地建造工厂,也投资建造铁路,“报纸支持这种狂热;政府许可这种狂热;人民不惜为它而解囊。

铁路一时蔚然成风,如火如荼。

英格兰的铁路已经打好了蓝图。

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的利润和百分率被广泛地引证。

伦敦伯明翰铁路的前景和力量被说得天花乱坠。

”3建造运河也是同样如此。

在工业革命这100年的时间里,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的近代大工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和巨大的财富。

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在利益的支配下,在工厂制度内在的利润法则支配下,工业的发展给环境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实际上,工业发展的越快,机器使用的规模越大,对环境的破坏也就越严重,其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煤烟滚滚,烟雾弥漫。

学术界一致认为,在英国工业革命中,煤炭成为最为重要的能源,如果说蒸汽机直接提供了工业动力的话,那么煤炭就是蒸汽机的直接能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李宏图内容摘要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以往我们都是对其高度评价。

但从生态环境的视角来考察,工业革命也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环境污染。

后经过长期不懈的环境治理,才改变了环境污染的状况。

在世界范围内,英国形成了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

从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到今天的生态典范,英国留给了值得人们深思的很多经验和教训。

这对正处在工业化的当下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国工业革命环境污染历史教训作者李宏图,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

200433)史海钩沉2009260史海钩沉源。

所以,美国历史学家约翰R麦克尼尔就说过,到1820年代,蒸汽机被应用于轮船和机车,产生了蒸汽船和铁路。

所有这些变化都依赖于煤所提供的能源。

简言之,从1780年到1880年的100年间,英国利用自己的煤炭储备所提供的能源建立了世界上技术最先进、最有活力和最繁荣的经济。

4但也应该看到,正是煤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英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大气污染时期。

由于那时没有任何环境保护的措施,煤在燃烧时释放出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滚滚浓烟,成为了人们常津津乐道的蒸汽机的特色和工业革命的特征。

在工业革命以前,英国被称为是“快乐的英格兰”,其中就包括着自然环境的优美,但现在,则变成了煤烟滚滚,烟雾弥漫的另外一番景象了。

与此相关联的另外一个词汇就是“黑”。

因为浓烟滚滚,因此使得天空、建筑物等都变成了一片黝黑。

保尔芒图说,由于蒸汽机的作用,工厂将得以汇合集中起来形成一些巨大而黝黑的工业城市,蒸汽机使无穷的烟云飞翔在这些城市的上空。

51784年,法国矿物学家在参观卡伦炼铁厂后写道,“有那么一大串的车间,以致远处空气都被蒸热,在夜间,一切都被火焰和光辉照得雪亮,因此当人们在相当距离处发现那么多堆的发亮的煤,又看到那些高炉上面喷出的火簇时,当人们听到那些打在铁钻上的沉重锤声夹杂着气泵的尖锐嘘声时,人们怀疑自己是否在一个爆发的火山脚下,或者被魔力送到火神及其独眼神在忙于行施霹雳的那个岩穴口上。

”6法国旅行家笛福曾经对新兴的炼铁业中心谢菲尔德有过这样的描写,“这里人口众多,街道狭窄,房屋黑暗,不停工作着的铁炉烟雾不断。

”“谢菲尔德是我见到的最脏、最多烟的城市之一。

由于小铁匠铺没有高高的烟囱,加上城市又有许多山坡,这样冒出的烟就直接升到街道上。

因此造成人们不停地把尘埃吸入体内。

人在城里呆久了,就必然吸进煤烟,积在肺里,受到有害的影响。

”7保尔芒图对这样的工业城市充满厌恶:

我们的大工业城市丑陋、黝黑,被烟雾包围着。

8曼彻斯特和附近的一些小城市,到处都弥漫着煤烟,在煤烟的侵蚀下,原来漂亮的红砖建筑物都变成了黑砖,给人一种特别阴暗的印象。

为了靠近水源和水路运输线,工厂又集中建在河谷的底部,因此,沿河地带工厂林立,空气污浊。

在伯明翰地区,炼钢业的发展使城市上空整日锤声回荡,夜间则被熔炉的火光照得通红,整个地区成为了名符其实的“黑乡”。

在伦敦,烟与雾相互混杂,形成浓浓的黄色烟雾(smog),长年萦绕在城市上空,著名小说家狄更斯将此斥之为“伦敦特色”。

二是河流的污染,在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是第一个实现机械化的行业,也是生产量最大的部门,其对环境的污染也最为严重。

由于工厂主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环境的问题,直接将纺织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排进河中,使河流遭到污染。

而纺织业的发展带动了化学印染工业的发展,1791年,克劳德贝托莱出版了染色技术,不久又发明了将氯转换成工业漂白剂的技术。

1823年,威廉帕特里奇出版了关于羊毛、棉花和丝绸印染的使用论述,化学印染技术的广泛运用,对环境和水资源带来了更加直接的破坏。

与此同时,米歇尔尤金谢弗勒发现了脂肪酸的特性,将诸如胆固醇、甘油和硬脂酸这样的物质分离出来并通过皂化(水解)技术,改进了肥皂的制造。

19世纪前后,一批与化学工业密切相关的啤酒、制革、制碱、制皂、玻璃制造业等工厂相继开办。

相比较而言,这些工厂对环境特别是河流所造成的污染更加严重,曼彻斯特附近的艾尔克河就是典型。

沿河建造的工厂有制革厂、染坊、骨粉厂、胶料厂和瓦斯厂等,这些工厂的污水和废弃物,包括附近污水沟排放的污水,都统统汇聚在艾尔克河中。

河水黝黑、发臭,里面充满了污泥和废弃物,臭气泡经常不断地往上冒,散布着恶臭,令人作呕。

在英国工业中心地区情况基本相似。

正如当时人所说,新工业带来了新的污水,但“排水的河道和沟渠依然处于自然状态”,水质严重恶化。

9英国学者卡特莱特指出,到1830年,英格兰的大工业城市没有一个安全的饮用水供应,这些地区的河流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以致河里鱼都没有了。

10最典型的就是伦敦的泰晤士河,由于工业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到河中,使得本来清澈宜人的“母亲河”变成了奇臭无比的污水河。

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

这年6月,臭气冲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就连河边议会大厦的窗上也不得不挂起一条条浸过消毒药水的被单。

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游船在河上沉没,死亡640人,其中许多人并非溺水死亡,而是因为喝进了污染的河水。

11三是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的恶化。

在工业革命中,继棉纺织业之后,钢铁业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是作为重工业的钢铁业对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

炼铁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对森林的大肆砍伐。

保尔芒图说,每一个冶炼厂的四周都对树木进行过大规模的砍伐,钢铁工业的发展,以过分砍伐和最终毁灭森林为其不可避免的结果。

炼铁厂在沃里克郡、斯塔福德郡、赫里福德郡、伍斯特郡、蒙默思郡、格洛斯特郡和萨洛普郡的发展,对当地的森林中所造成的损害是不可想象的。

12而这样的破坏直接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在英国,大片的森林早已不复存在,人造林的面积也特别小,直至今日,英国的郊外依然是草多树少。

不仅如此,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兴的工业城市的出现,人口的大量集聚,也带来了城市环境的恶化。

街道上到处都是垃圾,排水设施不畅,住房和地下室常常积满了水,即使是有排水沟,其中流淌的污水也充斥61着化学污染物的怪味,甚至会有硫化氢的水蒸汽逸出,这些气味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所以,就城市的居住环境而言,工业革命时期“人们居住的大小城镇都是些可怕的地方,充满了令人厌恶的景象和气味,促进健康和幸福的东西几乎样样都缺。

”13特别是在工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形成了城市中的贫民区,在这些贫民区里,街道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大部分没有铺砌,也没有污水沟。

到处都是死水洼,高高地堆积在这些死水洼之间的一堆堆的垃圾、废弃物和令人作呕的脏东西不断地发散出臭味来污染四周的空气,而这里的空气由于成打的工厂烟囱冒着黑烟,本来就够污浊沉闷的了。

14阅读当时的一些文献,热气、臭气、烟气、毒气等字眼都是描写城市环境最为常见的词汇。

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城市人口越来越稠密,空气越来越污浊,溪水越来越肮脏。

15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欧文等人目睹了这样的现状,明确地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一个有害的环境,除了在生产关系上存在着两个阶级的压迫和分裂对立这样的社会环境之外,还包括着生态环境的恶化。

他曾经这样讲过,工业革命带来了新型的工业城市,但在这些新的工业城市中,劳动人民的生活环境却十分恶劣。

因此,可以看到,工业革命在创造了巨大财富,建立起了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以往人们在大力赞扬英国的“烟囱林立,浓烟滚滚”的繁荣景象时,却忽略了其背后所隐含的那些环境污染的危害。

如果说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了大工业,那么同样可以说,正是以此为开端,人类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征服与破坏。

1872年,英国人罗伯特史密斯第一次创造了“酸雨”这个词汇,来指称工业污染所造成的雨水酸化现象,今天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其实早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就已开始。

不仅如此,环境污染的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疾病流行。

1831年至1832年,英国爆发霍乱,造成约2.2万人死亡。

1848年霍乱再次发生,其程度比1832年还要严重,死亡人数超过7.2万。

1854年,英国又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

1866年,霍乱第四次爆发。

如果说霍乱的爆发是水污染的原因,那么,各种烟气、热气和毒气也直接带来了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流行。

在英国,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

仅在伦敦,1873、1880、1892和1952年就发生过四次毒雾事件,造成非常惨重的死亡。

1952年的这次烟雾事件在四天内就有4000多人死亡。

不仅如此,由于长期生活在这样有害健康的环境中,使人们饱受疾病之苦,身体健康状况低下。

只要阅读当时的那些调查报告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例如,詹姆斯史密斯在报告中就指出,由于空气不断处在污染状态中,大批的人体弱多病,无精打采,养成了对烈酒和麻醉剂的嗜好,人们生活日益贫困,许多人夭折。

16人们饱受疾病折磨的同时,心理创伤亦日益严重,最终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19世纪中后期,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一方面是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要求改善自己的生存现状和生活环境,因此,环境问题引发成为了社会问题;另一方面,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因此一批社会热心人士开始在民间展开各种调查,呼吁政府特别是议会进行干预,解决环境污染和疾病流行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议会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调查,并在了解和掌握了大量材料与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

为了解决水污染和城市用水问题,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规定,禁止污染任何作为公共供水水源的河流、水库、供水系统的管道及其他部分,授权卫生管理机构对没有实施供水防污措施的机构切断供水。

1848年又颁布了第一部改善工业城镇环境的公共卫生法,这部法律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并规定由地方当局负责供应清洁卫生的饮用水。

1855年首都管理法案和消除污害法案规定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全面负责英国的房屋和供水、排水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这个委员会最突出的业绩是进行大规模的排污系统改造工程,在著名工程师巴扎尔盖蒂主持下建成了主管线长120公里、支线长度1650公里的下水道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英国的污水排放问题,并且净化了泰晤士河的河水,这一巨大的工程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在立法方面最为系统和重要的法律是1875通过的公共卫生法,它汇集了以前同类法规,内容相当完善,强调要使本国所有城镇都过上文明的社会生活,内容包括供水、排水、街道房屋管理、垃圾清理、食品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殡葬、污染行业的管理,还规定地方当局必须任命负责卫生健康的委员,负责修筑管辖区排水沟,检查供水情况,建造符合标准的厕所,对食物、饮水、医院情况进行检查,对不符合标准或违反规定者处以罚款。

公共卫生法的通过标志着英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体系。

1876年又颁布了河流污染防治条例,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

要彻底解决城市环境和疾病流行问题,势必牵涉到要改善工人阶级的住房和居住环境问题。

为此,1875、1882年和1885年,英国议会相继颁布了三部工人阶级住房史海钩沉62法,授予了首都工务委员会清除和改造贫民区的权力。

1890年,议会又通过了新的工人阶级住房法,要求英国政府机构要为工人阶级提供更多的租赁住房。

1894年工人阶级住房法进一步强调,政府不仅要提供用于购买贫民窟和补偿搬迁居民的贷款,也要为新建街道和下水道等配套设施提供贷款。

1900年工人阶级住房法还规定,为了要为工人阶级建造住房,允许政府机构购买不属于其直接管辖范围内的土地。

在解决严重污染环境的烟气问题上,英国议会也通过了一系列法律。

早在1843年,议会就讨论通过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放烟尘的法案;1863年,议会通过了第一个碱业法,要求制碱行业抑制95%的排放物,以控制路布兰制碱工艺所产生的毒气;1874年又颁布了第二个碱业法,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控制有毒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并且第一次制定了法定的氯化氢的最高排放量;1906年,又再一次颁布制碱法,对那些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的行业作了分类,以控制这些气体的排放。

与此同时,议会也通过了控制烟气污染的其它法律。

由于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1953年议会通过了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控制大气污染的大气清洁法。

法律规定,禁止排放黑烟,包括烟囱、汽车等;防止煤烟,对排放煤烟的设备,要安装除尘和除硫设备,规定烟囱的高度;划定无烟区等。

英国通过近100年左右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使从工业革命时期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城市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今天的英国又恢复了过去的田园风光,过去污染最为严重的泰晤士河也变得水静河清,就连绝迹100多年的大马哈鱼也重新游回故里;伦敦也彻底摘掉了“雾都”的帽子,重现蓝天白云,成为环境治理成功的典型。

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到今天的生态典范,英国留给了值得人们深思的很多经验和教训。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英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国家。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严重的污染,原因在于企业生产和利润的最大化原则成为支配着企业的法则,也成为那个时代企业家的指导思想。

就象英国历史学家克拉潘所说,新工业带来新的污水,而城市却为工业利益集团所支配,这个集团在任何场合下都既不懂得如何处理污水,也没有这种合法权利。

他们为了自己的需要,就在河流上设立很多水闸,而河流中间所设立的水闸就使河水变成了死水,而这些死水塘发出来的臭气是最容易生成瘟疫的。

17也就是说,企业家的生产与赚钱的内在驱动使得他们全然不顾生态环境的问题,在工厂中也不安装任何保护环境的设备,形成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里等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方式,在这样的状态下,企业越是开足马力生产,生产量越大对环境的破坏也就越严重。

那么,如何解决这样一个企业生产越多环境污染越严重的难题,依靠企业自身的主动肯定是行不通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人运用了法律的资源,这也是他们的文化传统,就是要在立法上来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规定,使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体,同时也使政府的干预有了法律上的依据。

一旦在法律上有了这样的规定性,任何人包括企业都必须照此执行。

从上面所提到的关于环境保护的诸多的立法中就可以看到,在英国,议会在环境治理方面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也就是说,是议会的立法力量,而不是政府的行政力量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议会的作用还不仅仅在于通过某些法律条文,更重要的是,议会能够敢于直面环境问题,倾听社会呼声。

如议会为此组织了很多调查组,提出了一系列的议会调查报告,以便进行环境立法。

例如,在1865年和1868年,议会两次建立皇家调查委员会,对全国的环境污染进行调查。

因此,在环境治理等这些问题上,英国议会承担了相应的社会公共责任,并把解决这样的问题纳入到了法律的体制内来解决,这不能不说是英国对环境治理的经验和贡献。

另外,还应该看到,议会对环境治理的立法行动也促使了政府观念的转变。

本来政府因为时常受制于企业家的利益而无法有力和有效的进行环境治理,因为一旦要进行环境治理时,就会遭到企业家的反对,其理由当然是成本上升和利润下降。

现在,当议会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之后,迫使政府必须要遵循法律,实施治理。

这样,政府从指导思想上也就由原来被动的自由放任转变为在法律的前提下进行积极主动地干预,并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和监督机制。

例如,1831年成立了中央卫生委员会,1844年建立了城镇卫生协会,还在各地设立了卫生医官,这个职位不仅是管理公共卫生,还承担城市供水排污、治理贫民窟、城市规划等方面的职责。

实际上,在英国环境治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还有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社会各个群体的不懈努力。

例如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人阶级的这些要求中,实际上也包括着改变居住环境,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正因为此,环境治理、贫民窟改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一并成为了国家的重要任务,并且得到了逐步的解决。

在此,我们要加深对贫穷的理解,它不仅指生活水平的物质层面,应该还包括着生活水平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等层面;同时,对人的权利的理解也自然包括着享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权利。

除了工人阶级的斗争之外,还有一些社会有识之士也对环境治理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例如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他在1842年发表了调查报告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用大史海钩沉63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还有很多出身于上流社会的人也在热心关注环境治理问题,并且投入了相应的时间、精力和热情。

总之,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促进了环境的治理和改善。

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一部环境治理的历史也就是那些能够认识到和深受环境污染之害的社会大众斗争的历史,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回顾与反思英国工业革命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这样一段历史,可以看到,英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为环境的破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后通过投入巨资,耗时100多年才重新改善了生态环境。

面对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化快速前进的今天,是重复英国工业革命的老路,还是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如果说,200年前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人们还没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而今天由于处在“后发现代化”的地位,使得中国完全可以避免英国那样的悲剧再次上演。

但能否真正地做到这一点,完全要取决于我们的智慧、观念以及积极的参与。

注释:

对这次烟雾事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有过形象的描写。

她以为是哪里原子弹爆炸后飘来的蘑菇云,或是工厂的毒气泄露,当时天空漆黑一片,带有象硫磺一样的暗黄色。

详见其著作特别的猫,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3839页。

关于此内容转引自详见梅雪芹的论文,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城市大气污染及防治措施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5681217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3:

10、270、245、294、224-225.2915约翰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3:

247、481、663、657、662.4约翰R麦克尼尔.能源帝国:

化石燃料与1580年以来的地缘政治.学术研究,20008(6).71316伊斯顿派克.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的人文实录.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298、279、296-297.10卡斯莱特比迪斯.疾病改变历史.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112.11转引自梅雪芹.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初探.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3).14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6:

342.编辑秦维宪史海钩沉编读往来探索与争鸣编辑:

您好!

我是一名公务员,出于兴趣爱好和专业学习之需,工作之余我经常翻阅贵刊。

一直以来贵刊组织刊发了大量优秀的稿件,以其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注,在同类刊物中独树一帜。

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近一年来,贵刊又增添了一些新的栏目,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特色。

不仅如此,文章质量也有很大的改观,像俞吾金、葛剑雄、杨光斌、李友梅、桑玉成等先生的文章,既具有理论深度,又针对中国当下的重大现实问题,读来如沐春风。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变革发展的大时代,希望贵刊能继续开拓创新,在保持原有的成绩和风格的基础上,加大争鸣的力度,加大专题的策划,多发表一些既切合现实问题、又有深度的理论文章,为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做出你们应有的贡献!

贵州省建筑设计院曹玉祥探索与争鸣编辑:

你们好!

贵刊发来的问卷调查表已收悉,我认真做了填写,现将结果反馈给你们,请查收。

另外,作为贵刊多年的忠实读者和作者,随调查表附一封信给你们,谈谈我对贵刊的一点看法。

贵刊长期来坚持自己的特色,既坚守了一贯的争鸣意识,也保持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除了圆桌会议等特色栏目外,近年来,名家访谈办得比较成功,像对王元化、季羡林、邓伟志、赵丽宏等名家的访谈,就比较有力度。

当然,贵刊刊发的文章,所涉问题颇广,上天入地,从中到外,从古到今,图文并茂,但是这也带来了弊端,栏目太多,不仅妨碍了问题的深入,也冲淡了刊物的原有特色。

还有,个人感觉贵刊定位不太准确,贵刊每期有较大篇幅刊发政治类文章,窃以为贵刊应加重文史,开展争鸣,加强学术。

以上只是个人浅见,当否?

请酌。

山东青州市益都卫生学校马洪林探索与争鸣编辑:

你好!

我是一名在读博士生,是贵刊的忠实读者。

近年来,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