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化学选考复习专题第题化学反应原理.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65344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95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选考化学选考复习专题第题化学反应原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江选考化学选考复习专题第题化学反应原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江选考化学选考复习专题第题化学反应原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浙江选考化学选考复习专题第题化学反应原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浙江选考化学选考复习专题第题化学反应原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浙江选考化学选考复习专题第题化学反应原理.pdf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浙江选考化学选考复习专题第题化学反应原理.pdf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浙江选考化学选考复习专题第题化学反应原理.pdf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浙江选考化学选考复习专题第题化学反应原理.pdf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选考化学选考复习专题第题化学反应原理.pdf

《浙江选考化学选考复习专题第题化学反应原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化学选考复习专题第题化学反应原理.pdf(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选考化学选考复习专题第题化学反应原理.pdf

130.30.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原理1(一一)以四甲基氯化铵(CH3)4NCl水溶液为原料,通过电解法可以制备四甲基氢氧化铵(CH3)4NOH,装置如图1所示。

(1)收集到(CH3)4NOH的区域是(填a、b、c或d)。

(2)写出电池总反应。

(二二)乙酸乙酯一般通过乙酸和乙醇酯化合成:

CH3COOH(l)C2H5OH(l)CH3COOC2H5(l)H2O(l)H2.7kJmol1已知纯物质和相关恒沸混合物的常压沸点如下表:

纯物质沸点/恒沸混合物(质量分数)沸点/乙醇78.3乙酸乙酯(0.92)+水(0.08)70.4乙酸117.9乙酸乙酯(0.69)+乙醇(0.31)71.8乙酸乙酯77.1乙酸乙酯(0.83)+乙醇(0.08)+水(0.09)70.2请完成:

(1)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反应体系中硫酸有催化作用B因为化学方程式前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所以反应的S等于零C因为反应的H接近于零,所以温度变化对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大D因为反应前后都是液态物质,所以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2)一定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0。

若按化学方程式中乙酸和乙醇的化学计量数比例投料,则乙酸乙酯的平衡产率y;若乙酸和乙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

1,相应平衡体系中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请在图2中绘制x随n变化的示意图(计算时不计副反应)。

(3)工业上多采用乙酸过量的方法,将合成塔中乙酸、乙醇和硫酸混合液加热至110左右发生酯化反应并回流,直到塔顶温度达到7071,开始从塔顶出料。

控制乙酸过量的作用有。

(4)近年,科学家研究了乙醇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新方法:

2C2H5OH(g)CH3COOC2H5(g)2H2(g)在常压下反应,冷凝收集,测得常温下液体收集物中主要产物的质量分数如图3所示。

关于该方法,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反应温度不宜超过300B增大体系压强,有利于提高乙醇平衡转化率C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醛是反应历程中的中间产物D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减少乙醚、乙烯等副产物是工艺的关键22(一一)十氢萘是具有高储氢密度的氢能载体,经历“十氢萘(C10H18)四氢萘(C10H12)萘(C10H8)”的脱氢过程释放氢气。

已知:

C10H18(l)C10H12(l)3H2(g)H1,C10H12(l)C10H8(l)2H2(g)H2H1H20;C10H18C10H12的活化能为Ea1,C10H12C10H8的活化能为Ea2,十氢萘的常压沸点为192;在192,液态十氢萘的脱氢反应的平衡转化率约为9。

请回答:

(1)有利于提高上述反应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

A高温高压B低温低压C高温低压D低温高压

(2)研究表明,将适量十氢萘置于恒容密闭反应器中,升高温度带来高压,该条件下也可显著释氢,理由是。

(3)温度335,在恒容密闭反应器中进行高压液态十氢萘(1.00mol)催化脱氢实验,测得C10H12和C10H8的产率x1和x2(以物质的量分数计)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

40.10.20.30.40.5产产率率x时时间间/h26810121416图图11(8,0.374)(8,0.027)x1(C10H12)x2(C10H8)0在8h时,反应体系内氢气的量为mol(忽略其他副反应)。

x1显著低于x2的原因是。

在图2中绘制“C10H18C10H12C10H8”的“能量反应过程”示意图。

(二二)科学家发现,以H2O和N2为原料,熔融NaOHKOH为电解质,纳米Fe2O3作催化剂,在250和常压下可实现电化学合成氨。

阴极区发生的变化可视为按两步进行,请补充完整。

电极反应式:

和2Fe3H2ON22NH3Fe2O3。

3以氧化铝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可合成氮化铝(AlN);通过电解法可制取铝。

电解铝时阳极产生的CO2可通过二氧化碳甲烷化再利用。

请回答:

(1)已知:

2Al2O3(s)=4Al(g)3O2(g)H13351kJmol12C(s)O2(g)=2CO(g)H2221kJmol12Al(g)N2(g)=2AlN(s)H3318kJmol1碳热还原Al2O3合成AlN的总热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

(2)在常压、Ru/TiO2催化下,CO2和H2混和气体(体积比14,总物质的量amol)进行反应,测得CO2转化率、CH4和CO选择性随温度变化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选择性:

转化的CO2中生成CH4或3CO的百分比)。

反应.CO2(g)4H2(g)CH4(g)2H2O(g)H4,反应.CO2(g)H2(g)CO(g)H2O(g)H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4小于零B温度可影响产物的选择性C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少D其他条件不变,将CO2和H2的初始体积比改变为13,可提高CO2平衡转化率350时,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平衡时容器体积为VL,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用a、V表示)350下CH4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画出400下0t1时刻CH4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3)据文献报道,CO2可以在碱性水溶液中电解生成甲烷,生成甲烷的电极反应式是。

4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

(1)已知:

900K时,4HCl(g)+O2(g)2Cl2(g)+2H2O(g),反应自发。

该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判断并说明理由。

900K时,体积比为4:

l的HCl和O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Cl的平衡转化率(HCl)随压强(P)变化曲线如图。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温到TK(假定反应历程不变),请画出压强在1.5l054.5105Pa范围内,HCl的平衡转化率(HCl)随压强(P)变化曲线示意图。

(2)已知:

Cl2(g)+2NaOH(aq)=NaCl(aq)+NaClO(aq)+H2O(l)Hl=102kJmol13Cl2(g)+6NaOH(aq)=5NaCl(aq)+NaClO3(aq)+3H2O

(1)H2=422kJmol1写出在溶液中NaClO分解生成NaClO3的热化学方程式:

用过量的冷NaOH溶液吸收氯气,制得NaClO溶液(不含NaClO3),此时ClO的浓度为c0molL1;加热时NaClO转化为NaClO3,测得t时刻溶液中ClO浓度为ctmolL1,写出该时刻溶液中Cl浓度的表达式;c(Cl)=molL-1(用c0、ct表示)。

有研究表明,生成NaClO3的反应分两步进行:

I.2ClO=ClO2+ClII.ClO2+ClO=ClO3+Cl常温下,反应II能快速进行,但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很难得到NaClO3,试用碰撞理论解释其原因:

(3)电解NaClO3水溶液可制备NaClO4。

在电解过程中由于阴极上吸附氢气,会使电解电压升高,电解效率下降。

为抑制氢气的产生,可选择合适的物质(不引入杂质),写出该电解的总化学方程式。

45氨气及其相关产品是基本化工原料,在化工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以Fe为催化剂,0.6mol氮气和1.8mol氢气在恒温、容积恒定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氨气,20min后达到平衡,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3mol。

在第25min时,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迅速增大至2L并保持恒容,体系达到平衡时N2的总转化率为38.2%。

请画出从第25min起H2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该反应体系未达到平衡时,催化剂对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2)N2H4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强还原性,可通过NH3和NaClO反应制得,写出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2H4的水溶液呈弱碱性,室温下其电离常数K11.0106,则0.01molL1N2H4水溶液的pH等于(忽略N2H4的二级电离和H2O的电离)。

已知298K和101kPa条件下:

N2(g)+3H2(g)2NH3(g)H1,2H2(g)+O2(g)2H2O(l)H2,2H2(g)+O2(g)2H2O(g)H3,4NH3(g)+O2(g)2N2H4(l)+2H2O(l)H4则N2H4(l)的标准燃烧热H。

(3)科学家改进了NO2转化为HNO3的工艺(如虚框所示),在较高的操作压力下,提高N2O4/H2O的质量比和O2的用量,能制备出高浓度的硝酸。

实际操作中,应控制N2O4/H2O质量比高于5.11,对此请给出合理解释。

6由某精矿石(MCO3ZCO3)可以制备单质M,制备过程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原料制备甲醇,取该矿石样品1.84g,高温灼烧至恒重,得到0.96g仅含两种金属氧化物的固体,其中m(M)m(Z)35,请回答:

(1)该矿石的化学式为。

(2)以该矿石灼烧后的固体产物为原料,真空高温条件下用单质硅还原,仅得到单质M和一种含氧酸盐(只含Z、Si和O元素,且Z和S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单质M还可以通过电解熔融MCl2得到。

不能用电解MCl2溶液的方法制备M的理由是。

(3)一定条件下,由CO2和H2制备甲醇的过程中含有下列反应:

反应1:

CO2(g)H2(g)CO(g)H2O(g)H1反应2:

CO(g)2H2(g)CH3OH(g)H2反应3:

CO2(g)3H2(g)CH3OH(g)H2O(g)H35其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它们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

则H2H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4)在温度T1时,使体积比为31的H2和CO2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

T1温度下甲醇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不改变其他条件,假定t时刻迅速降温到T2,一段时间后体系重新达到平衡。

试在图2中画出t时刻后甲醇浓度随时间变化至平衡的示意曲线。

7

(1)氮化铝(AlN)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氧化物陶瓷材料,可在温度高于1500时,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得。

实验研究认为,该碳热还原反应分两步进行:

Al2O3在碳的还原作用下生成铝的气态低价氧化物X(X中Al与O的质量比为6.75:

2);在碳存在下,X与N2反应生成AlN。

请回答:

(1)X的化学式为。

(2)碳热还原制备氮化铝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Al2O3(s)+3C(s)+N2(g)2AlN(s)+3CO(g)在温度、容积恒定的反应体系中,C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曲线甲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a、b两点坐标可求得从a到b时间间隔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Bc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该化学反应在t时刻的瞬时速率C在不同时刻都存在关系:

v(N2)=3v(CO)D维持温度、容积不变,若减少N2的物质的量进行反应,曲线甲将转变为曲线乙该反应在高温下自发进行,则随着温度升高,反应物Al2O3的平衡转化率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理由是。

一定温度下,在压强为p的反应体系中,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C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若温度不变,反应体系的压强减小为0.5p,则N2的平衡转化率将(填“”),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浓度。

A小于0.5cB大于0.5c,小于cC等于cD大于c(3)在氮化铝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吸收产生的氨气,进一步通过酸碱滴定法可以测定氮化铝产品中氮的含量。

写出上述过程中氮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2016杭州G20峰会期间,中美两国共同交存参加巴黎协定法律文书,展示了应对全球性问题的雄心和决心。

其中燃煤、汽车、工业尾气排放等途径产生的CO、NOx的有效消除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

请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已知:

N2(g)+O2(g)2NO(g)H=+180.5kJmol-12C(s)+O2(g)2CO(g)H=-221.0kJmol-1C(s)+O2(g)CO2(g)H=-393.5kJmol-1

(1)汽车尾气转化器中发生的反应为:

2NO(g)+2CO(g)N2(g)+2CO2(g),此反应的H=;

(2)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按下列反应除去CO:

2CO(g)2C(s)+O2(g),6则该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并说明理由:

已知:

用NH3催化还原NOx时包含以下反应。

反应:

4NH3(g)+6NO(g)5N2(g)+6H2O(l)H10反应:

2NO(g)+O2(g)2NO2(g)H30(3)为探究温度及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催化剂下,保持其它初始条件不变重复实验,在相同时间内测得N2浓度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催化剂甲的作用下反应的平衡常数比催化剂乙时大B反应在N点达到平衡,此后N2浓度减小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平衡向左移动CM点后N2浓度减小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发生了副反应DM点后N2浓度减小的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降低了(4)右图中虚线为反应在使用催化剂条件下,起始O2、NO投料比和N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图。

当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时,用实线画出不使用催化剂情况下,起始O2、NO投料比和N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示意图。

(5)由NO2、O2、熔融盐NaNO3组成的燃料电池如下图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石墨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Y,请写出石墨极的电极反应式:

【浙江学考【浙江学考选考墙选考墙收集整理收集整理】【1群:

群:

4932684402群:

群:

3415160373群:

群:

696892898】730.30.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原理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一一)

(1)d

(2)2(CH3)4NCl2H2O通电2(CH3)4NOHH2Cl2(二二)

(1)BC

(2)0.67(或67%)(3)提高乙醇转化率;提高反应温度,从而加快反应速率;有利于后续产物分离(4)ACD2(一一)

(1)C

(2)温度升高,加快反应速率;温度升高使平衡正移的作用大于压强增大使平衡逆移的作用。

(3)1.95催化剂显著降低了C10H12C10H8的活化能,反应生成的C10H12快速转化为C10H8。

作图:

(二二)Fe2O36e3H2O2Fe6OH【浙江学考【浙江学考选考墙选考墙收集整理收集整理】【1群:

群:

4932684402群:

群:

3415160373群:

群:

696892898】3

(1)Al2O3(s)3C(s)N2(g)=2AlN(s)3CO(g)H1026kJmol1高温

(2)CD625V2a2(3)CO26H2O8e=CH48OH4

(1)放热反应,S0,根据盖斯定律又得H3H1H2,所以H20,S0(3)CD(4)画图实线与虚线重合(5)O24e2N2O5=4N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