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考试说明历史.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65416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综考试说明历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综考试说明历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综考试说明历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综考试说明历史.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综考试说明历史.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文综考试说明历史.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文综考试说明历史.pdf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文综考试说明历史.pdf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文综考试说明历史.pdf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文综考试说明历史.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文综考试说明历史.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文综考试说明历史.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综考试说明历史.pdf

《文综考试说明历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综考试说明历史.pdf(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综考试说明历史.pdf

1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文科)文科综合历史整理:

长春市实验中学曹石2018年1月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300分,其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科目各10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试卷结构1试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

第一部分由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组成。

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140分,非选择题135分,共计275分。

第二部分由历史、地理两个科目的选考题组成,题型为非选择题,共计25分。

必考内容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的必修模块。

思想政治学科还包括年度间重要时事政治;地理学科涉及初中地理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相关内容。

选考内容包括地理、历史两个学科的部分选修模块。

地理学科选修模块:

“旅游地理”、“环境保护”。

每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分值为10分。

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多答者只批阅第一题。

历史学科选修模块: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每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分值为15分。

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多做者只批阅第一题。

2组卷:

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历史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制定历史学科考试说明。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例1】2011海南单科21下图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

这一状况反映了A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化空前加强C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D援助额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第【例1】题图【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通过解读图文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试题提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示意图,要求考生熟练利用地图材料,准确获取和深度理解图文信息,同时联系所2学知识,熟悉当时的历史背景,准确把握题目主旨,得出正确答案。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例2】2015全国新课标甲文综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学生问:

“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

”孟子回答:

“抓起来就行了。

”学生又问:

“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

”孟子说:

“舜怎么能阻止呢?

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生问:

“那舜又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

“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

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

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法律和伦理道德是两套最基本的社会规范体系,在此问题上,东西方社会并无二致,但在侧重点上略有差异。

中国更为强调道德伦理,西方更为强调法律至上,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法律传统,孟子与学生的模拟对话和苏格拉底一审殉法的行为是这一差异的典型体现。

该试题可考查考生在同中发现异、在异中发现同的辩证思维能力。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例3】2013全国新课标甲文综27清代有学者说: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说明】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解读、提炼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试题要求考生透过小说受到欢迎,传播范围广,超过了儒、释、道三教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其合理解读,揭示了小说蓬勃发展背后的深层原因。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1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例4】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立足历史发展的视角,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的能力。

试题要求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为切入点,正确理解西周分封制与秦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差异,理解西周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正确认识西周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2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例5】2011全国大纲文综19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

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

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

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3【说明】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的能力。

试题以华盛顿建筑规划的描述为切入点,要求考生理解建筑规划背后的设计理念,及其所反映出的美国政治文化特点。

3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例6】2010全国新课标文综35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

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

“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

”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

“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

济远首先向我发炮。

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

”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史料,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

要求考生通过对互为矛盾的的两条历史记载的辨析,认识到当时双方及研究者受各自立场、利益、认识等方面的局限,直接影响着对同一个事件叙述和解释的真实可靠性。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1客观叙述历史事实【例7】2016全国新课标丙文综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

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

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

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

【说明】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解读和提取有效信息,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试题提供了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历史事实,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历史事实,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主要内容,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

2正确解释历史事物【例8】2007海南单科28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摘自人权宣言(1789年)材料二“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人人有直接或通过自由选择的代表参与治理本国的权利”;“人人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免于失业的保障”,“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不受任何歧视”,“人人有为维护其利益而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人人有享受休息和闲暇的权利”,“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人人有权要求一种社会的和国际的秩序,在这种秩序中,本宣言所载的权利和自由能获得充分实现。

摘自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材料三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依法得到维护和保障(实现了)妇女、儿童权利4的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特殊保护。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人权五十年(2000年)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人权宜言与世界人权宜言的异同,并指出其原因。

(2)概括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人权观的特点。

【说明】本题需要在全面解读材料的基础上正确解读历史事物的能力。

要求考生找出材料中两个文件的不同特征,概括出人权观念产生、发展、扩散的历史过程,并根据材料理解中国人权观的特点。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例9】2010全国新课标文综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三国志材料二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

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

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

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借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

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

这是不公平的。

摘自郭沫若全集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

【说明】本题重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有效信息,分析、归纳、概括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能力。

本题围绕曹操这个人物,选择不同历史时段的三则评论,要求考生对各种历史观点进行分析与评判。

材料一选择当时的人物陈寿对曹操的看法,材料二选择封建儒家代表人物朱熹的评论,两者对曹操的看法差异很大,主要基于各自立场。

(1)问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把握人们对曹操持不同观点的原因,考查考生评价人物的深层能力。

(2)问旨在导向考生正确认识历史唯物主义,通过“人民贡献”的历史标准,对曹操进行正确的评价,希望考查考生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方法的把握。

(四)论证和探讨问题1发现历史问题【例10】2014全国新课标乙文综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3平型关大捷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5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说明】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提取、解读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

试题给出了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该目录布局、选材以及叙述都反映了那个年代中学历史教科书乃至史学界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和观点,而这与今天的认识和观点有着明显不同,题目要求考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

2论证历史问题【例1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

这一进程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

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

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试题围绕近代“西方崛起”这一重要历史主题,提供两种相反的学术观点及论据,要求考生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和论证。

3独立提出观点【例12】2010全国新课标文综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

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

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

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

“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

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11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

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

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

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材料三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

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

(要求:

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说明】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独立提出观点的能力。

试题要求考生具备中外6历史知识,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在全面解读三段材料和深刻理解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内涵的基础上,提出观点,加以论证。

二、考试范围必考内容第一部分古代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2)罗马法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第二部分近代近代世界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共产党宣言

(2)巴黎公社5近代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

(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7

(2)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思想解放的潮流

(1)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第三部分现代现代世界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斯大林模式”(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5现代科学技术

(1)相对论和量子论

(2)现代信息技术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文学的主要成就

(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现代中国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8(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5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选考内容选考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王安石变法4俄国农奴制改革5明治维新6戊戌变法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3)“非战公约”国际联盟3第二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3)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2)中东战争(3)两伊战争(4)海湾战争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选考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秦始皇

(2)唐太宗(3)康熙帝2东西方的先哲

(1)孔子

(2)柏拉图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1)克伦威尔

(2)华盛顿(3)拿破仑4“亚洲觉醒”的先驱

(1)孙中山

(2)甘地(3)凯末尔95无产阶级革命家

(1)马克思、恩格斯

(2)列宁(3)毛泽东、邓小平6杰出的科学家

(1)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

(2)牛顿、爱因斯坦三、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12015全国新课标甲文综25汉宣帝曾称:

“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

”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22016全国新课标丙文综30右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

据此可知,当时中国第2题图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32015全国新课标甲文综33由下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二)非选择题42016全国新课标甲文综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

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