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宣贯-改扩建.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65765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6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宣贯-改扩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宣贯-改扩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宣贯-改扩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宣贯-改扩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宣贯-改扩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宣贯-改扩建.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宣贯-改扩建.pdf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宣贯-改扩建.pdf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宣贯-改扩建.pdf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宣贯-改扩建.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宣贯-改扩建.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宣贯-改扩建.pdf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宣贯-改扩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宣贯-改扩建.pdf(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015宣贯-改扩建.pdf

2015528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路基拓宽改建凌建明教授同济大学凌建明教授同济大学6.1一般规定6.2既有路基状况调查评价6.3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基拓宽改建64高速公路级公路路基拓宽改建6.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基拓宽改建201552826.1一般规定一般规定6.1.1公路路基拓宽改建设计前,应对既有路基和拓宽场地进行调查、勘探和测试查明既有路基的填料性质含水率密度压实度强度以及测试,查明既有路基的填料性质、含水率、密度、压实度、强度,以及路基的稳定情况,分析评价新拼接路基或增建路基对既有路基沉降变形和边坡稳定的影响程度设计基础:

既有路基性状与病害特征、拓宽场地的地质条件新路基对老路基的作用和影响:

二次应力场、附加变形、6.1.2公路路基拓宽改建,应根据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点、既有路基现状及拓宽后的交通组成,综合比较确定既有路基的利用与拓宽拼接方案,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保证拓宽改建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既有路基利用方案:

直接利用、处理后利用、挖除重建,取决于强度与病害情况拓宽拼接方案:

取决于地形地貌、用地规划、交通预测与交通组织等拼接式:

单侧拓宽、双侧拓宽、中央拓宽分离式:

单侧拓宽、双侧拓宽混合式:

双侧拼接或分离混合式双侧拼接或分离201552836.1.3公路路基拓宽改建,应合理利用既有路基强度,并根据既有路基的回弹模量、含水率和密实状态,综合确定原路基的处理措施合理利用既有路基:

可持续发展、节约投资、便于实施合理利用既有路基:

可持续发展、节约投资、便于实施既有路基处治:

取决于其强度、回弹模量、湿密度状态等是否满足改建后的要求6.1.4公路路基拓宽改建设计,应做好路基路面综合设计。

拓宽部分的路基应与既有公路路基之间保持良好的衔接,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减小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防止产生纵向裂缝间的异沉降,防产纵向裂缝路基拓宽工程的关键:

新老路基变形协调(差异沉降、差异压密变形、结合面蠕变)路基路面协同设计:

开挖、处治、拼接;渠化交通与模量协调、201552846.2既有路基状况调查评价既有路基状况调查评价6.2.1既有路基调查应采取资料收集、现场调查和勘探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路基拓宽改建设计前应收集既有公路的地基及路基勘察设计竣工图和养护拓宽改建设计前,应收集既有公路的地基及路基勘察设计、竣工图和养护等方面的资料。

软土地区还应收集既有公路的沉降监测资料调查目的:

确定性状、指标和参数;判别发展状态与可利用度;收集经验与教训综合调查法:

定量-定性相结合调查三过程:

收集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监测资料;现场调查;试验与检测勘察三内容:

勘察三内容既有路基路表状况调查、路表强度测试和路基土勘探试验既有路基下地基勘探试验路基拓宽区地基勘探试验软土地区的特殊性:

沉降阶段与沉降速率6.2.2现场调查应综合采用路况调查、无损检测和勘探试验等技术手段,判定既有路基及排水设施、防护与支挡结构的使用性能。

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根据既有资料和路况调查结果,对既有公路路基进行分段测试与评价。

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进行何寸动态弯载板等试确定路2选择有代表性的路段,进行几何尺寸、动态弯沉、承载板等测试,确定路基回弹模量。

3选择代表性断面及病害路段,对路面结构层、路基及地基土进行勘探试验。

4应调查既有路基支挡工程基础形式、地基地质条件和使用状况,必要时应对支挡工程地基进行勘探试验原则:

内容全面、分段测试与评价、具有代表性和可对比性调查、无损与有损手段相结合特别注意排水设施及其有效性特别注意软土地基的固结状态201552856.2.3应对既有填方路堤和挖方路段路床土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确定路基土的含水率、饱和度、压实度、平均稠度、回弹模量、CBR值等路基湿度状况测试饱和度(%)路基湿度状况测试全路床厚度测试取平均值考虑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路面覆盖效应、潮湿地区的横向迁移效应等实际压实度的降低00.20.40.6405070608090度(m)饱和度(%)实际压实度的降低0.81.01.2深度基于FWD的路基动态回弹模量反算设备与原理20155286模量反算方法:

数值法、解析法(inch&psi,AASHTO,1993)修正系数/(水泥路面)/(沥青路面)(SO)修正系数:

1/4(水泥路面)1/3(沥青路面)(AASHTO,1993)0.4(路基土)0.67(粒料)(NCHRP1-37A)6.2.4既有路基的分析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1根据调查、测量、试验和水文分析资料,确定既有路基高程能否满足本规范第3.1.3条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规定。

2确定既有路基填料能否满足路基土最小CBR值、路基压实度的要求。

3确定路基的平衡湿度,分析评价路基相对高度的合理性。

4分析评价路基边坡的稳定状态、各种防护排水设施的有效性及改进措施。

5分析评价既有路基病害的类型、分布范围、规模、成因,以及既有路基病害整治工程设施的效果,并提出路基病害整治措施害整治工程设施的效果,并提出路基病害整治措施201552876.2.5软土地区既有路基的分析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1分析评价既有路基下各种地基处理路段的软土地基固结度、固结系数、压缩变形发展规律、抗剪强度增长规律、剩余沉降值(主固结和次固结)。

缩变形发展规律、抗剪强度增长规律、剩余沉降值(主固结和次固结)2分析评价既有软土地基处理的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3分析评价拓宽改建路基与既有路基之间的稳定性和差异沉降、对既有路基沉降和稳定影响程度软土地基沉降的历时特性沉降计算中应力历史地基处理措施拓宽前后荷载条件和排水条件等的考虑沉降计算中,应力历史、地基处理措施、拓宽前后荷载条件和排水条件等的考虑变形分析方法:

数值分析法拓宽区软土地基处理方法选择的限制条件6.2.6膨胀土地区既有路基的分析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1确定路基填料的膨胀特性及其埋深和厚度。

2分析评价既有路基的稳定与变形状态、各种膨胀土处治措施的有效性及改2分析评价既有路基的稳定与变形状态、各种膨胀土处治措施的有效性及改进措施填料及其处治6.2.7岩溶地区既有路基的分析评价应包括下列内容:

1分析岩溶的特点和分布、溶洞顶板的安全厚度及溶洞距路基的安全距离。

分析岩溶的特点和分布、溶洞顶板的安全厚度及溶洞距路基的安全距离2评价既有路基稳定与变形状态、各种岩溶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及其改进措施。

3判别拓宽改建路基对既有路基稳定的影响程度溶洞顶板稳定拓宽的影响201552886.3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基拓宽改建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基拓宽改建6.3.1公路路基的拓宽改建应根据公路等级、技术标准,结合当地地形、地质、水文填挖情况选择适宜的路基横断面形式水文、填挖情况选择适宜的路基横断面形式。

6.3.2拓宽改建公路路基高程应满足本规范第3.1.3条的要求。

当路基填筑高度受限而不满足第3.3.2条要求时,应采取增设排水垫层或地下排水渗沟等措施拓宽改建公路设计受设计洪水位、路基湿度、冻深控制6.3.3拓宽路基的地基处理、路基基底处理、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压实度等应满足改建后相应等级公路的技术要求。

二级公路改建时,可根据需要进行增强补压“二改一”或“二改高速”,路床压实度需提高到96%6.3.4路基拓宽改建应符合下列要求:

1拓宽改建路堤的填料,宜选用与既有路堤相同、且符合要求的填料或较既有路堤渗水性强的填料。

当采用细粒土填筑时,应做好新老路基之间排水设计必要时可设置排水渗沟排除路基内部积水设计,必要时,可设置排水渗沟,排除路基内部积水。

2拓宽既有路堤时,应在既有路基坡面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0m,当加宽拼接宽度小于0.75m时,可采取超宽填筑或翻挖既有路基等措施3拓宽路堤边坡形式和坡度应按本规范第3.3节的规定选用。

635挖方路基拓宽时挖方边坡形式与坡度可按本规范第34节的规定或参照既6.3.5挖方路基拓宽时,挖方边坡形式与坡度可按本规范第3.4节的规定或参照既有挖方路基稳定边坡确定。

既有挖方边坡病害经多年整治已趋稳定的路段,改建时应减少拆除工程,不宜触动原边坡“少扰动”原则201552896.3.6病害路基改建应根据病害类型、特征、成因及危害程度,结合当地气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因素,采取相应的整治措施。

637因抬高或降低路基改移中线而引起既有构造物改动地段当既有支挡建6.3.7因抬高或降低路基、改移中线而引起既有构造物改动地段,当既有支挡建筑物使用良好时,宜保留。

6.3.8经查明既有建筑物无明显损害且强度及稳定性满足改建要求时,应全部利用;当部分损坏或不满足改建要求时,可加固利用、改建或拆除重建。

6.3.9加固利用的既有建筑物,新、旧混凝土或砌体应紧密连接,形成整体6.3.9加固利用的既有建筑物,新、旧混凝土或砌体应紧密连接,形成整体6.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基拓宽改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基拓宽改建6.4.1路基拓宽改建设计应符合第6.3节规定,做好地基处理、路基填料、边坡稳定、防护排水设施的综合设计,并与交通工程、路面排水系统设计相协调6.4.2拓宽路基压实度应符合第3.2.3条、第3.3.4条规定。

新老路基的拼接处理设计,除应符合第6.3.4条规定外,当路堤高度超过3m时,可在新老路基间横向铺设土工格栅,提高路基的整体性,减小不均匀沉降。

土工格栅铺设的前提和注意事项2015528106.4.3软土地基上路基拓宽设计应符合第7.7节有关规定,并满足下列要求:

1路基拼接时,应控制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既有路基与拓宽路基的路拱横坡度的工后增大值不应大于0.5。

2地基处理措施的选取和设计,应综合考虑软土层厚度和埋深、既有地基的固结度和剩余沉降情况、路基高度和拼接形式等因素,控制拓宽路基的沉降并尽量减小对既有路基的影响。

3浅层软土地基,可采用垫层和浅层处理措施减小拓宽路基的沉降。

4深厚软土地基,可采用复合地基或轻质路堤等处理措施,不宜采用对既有路基产生严重影响的排水固结法或强夯法对于鱼(水)塘河流水库等路基产生严重影响的排水固结法或强夯法。

对于鱼(水)塘、河流、水库等路段,需要排水清淤时,应采取防渗和隔水措施后方可降水。

5新老路基分离设置,且距离小于20m时,可采用设置隔离措施或对新建路基地基予以处理,减小新建路基对既有路基的沉降影响。

核心:

变形协调与控制6.4.4水文地质不良地段的既有路基,应结合路基路面拓宽改建设计,增设排水垫层或地下排水渗沟等6.4.5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基拓宽改建设计应做好施工期交通组织设计。

岩石挖方路段,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方法施工、并采取相关防护措施2015528116.4.6既有路基的利用应与路面利用和加铺设计相结合,并根据路基病害的产生原因和对拓宽结构的影响程度,采取下列针对性的处治措施:

1当既有路基回弹模量不满足新建路基的要求,但既有路面未出现破损、且拓宽后通过加铺设计可满足路面设计要求时,宜充分利用既有路基。

2当既有路基回弹模量不满足新建路基的要求,且路面出现严重破损时,可根据含水率、压实度和填料类型的分析评价,分别采取改善排水措施、补充碾压、换填处治等措施。

3当条件受限不能翻挖既有路基时,可采取水泥碎石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注浆等处理措施注浆等处理措施既有路面结构整体破损严重,可结合纵断面设计,将其用作路基6.4.7利用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拓宽改建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时,若既有路基土的强度和压实度不能满足要求,且论证路面补强方案总体不可行的情况下,应对既有路基进行土质改良或者挖除既有路基路面后重新填筑凌建明凌建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