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66455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docx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知识点总结(期末复习).docx

城规复习

1、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按线路敷设方式可分为地下线,地面线,高架线和敞开式线路,其中的功能可分为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三类。

2、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直流牵引电压等级有DC750V和DC1500V。

3、ABC型地铁列车的特性:

A型地铁列车宽度最大,载客量最多,一般采用高强度、轻量化、大断面的鼓型铝合金车体,4动2拖6辆编组,车宽3米,轴重16吨,适合新建地铁条件好,运量需求大的城市。

B型地铁列车长19米,宽2.8米,多为六节编组,轴重14吨,其中6B车型地铁列车是我国采用最多的车型。

C型地铁列车为轻轨车型,标准车宽2.6米,轴重11吨,编组一般为2~4节。

4、一般(架空接触网)馈电方式电压等级采用(DC1500V),而目前主要采用(DC750V)作为(第三轨)馈电方式的电压等级。

5、列车自动防护ATP:

ATP即列车运行超速防护或列车运行速度监督,该子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防止列车进入前方列车占用区段和防止超速的设备。

列车自动运行ATO:

由轨旁设备和车载设备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列车自动驾驶的操作。

列车自动监控ATS:

由控制中心设备,车站设备等组成,主要实现对列车运行及所控制的转辙机,信号机等设备运行状态的监督和控制,给行车调度人员显示出全线列车的运行状态等目的。

6、火灾报警系统FAS,机电设备监控系统BAS,SCADA电力综合监控系统。

7、屏蔽门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一道自上而下的玻璃隔墙和活动门,沿着车站站台边缘及两端设置,又称为[全高式屏蔽门]。

另一种是上不封顶的隔墙和活动门,属于半封闭型,又称[半高式屏蔽门或安全门]。

8、全日行车计划是营业时间内各个小时开行的列车数计划。

9、列车开行方案:

列车编组方案、列车交路方案、列车停站方案

10、列车交路有常规交路,混合交路和衔接交路,其中混合交路和衔接交路又统称为特殊交路。

11、车辆分为运用车,检修车和备用车。

12、备用车数一般控制在运用车数的10%左右。

13、列车运行图的定义:

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的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图解。

14、列车运行图的作用

列车运行图是列车运行组织的基础,在运营企业内部,列车运行图不但规定了线路,车站,车辆等技术设备的运用,同时也规定了与列车运行有关各部门、各工种的工作要求,列车运行图是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的综合性计划,它规定了向乘客提供的运输服务规格与质量。

15、列车运行图分类:

①按区间正线数目的不同分类

单线运行图,双线运行图,单双线运行图

②按列车运行速度的不同分类

平行运行图,非平行运行图

③按上下行方向列车数目的不同分类

成对运行图,不成对运行图

④按同方向列车运行方式的不同分类

连发运行图,追踪运行图

17、通过能力与输送能力的关系:

通过能力从固定设备的角度确定线路所能开行的列车数,输送能力则是从活动设备与行车作业人员配备的角度确定线路所能运送的乘客人数。

输送能力以通过能力为基础,输送能力是运输能力的最终体现。

18、列车站前折返与站后折返的优缺点:

①站前折返:

站前折返线,指列车经由站前渡线折返。

优点有:

站前折返时,列车空走少,折返时间较短,乘客能同时上下车,可缩短停站时间,减少费用;

缺点有:

存在一定的进路交叉,对行车安全有一定威胁,客流量大时,可能会引起站台客流秩序的混乱。

②站后折返:

列车通过设置在站后的终端折返线或站后交叉线折返。

优点:

一是安全性高。

在整个折返过程中,列车的运行路线与后续进站列车的进站路线之间没有交叉点,两者之间没有干扰,有利于行车安全。

二是客流组织简单。

车站后折返形式,不论车站站台形式,乘客上下客操作均分开进行,互不干扰,便于车站客流组织。

缺点:

由于列车进入车站后必须先通过车站再进入折返线,走行距离长,列车进出折返线需要一定的行走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折返能力。

19、保持列车间隔距离的方法:

空间间隔法,时间间隔法

正常情况下,轨道交通采用空间间隔法行车

20、列车运行调整方式

自动列车运行调整,人工列车运行调整

①在ATS设置为自动调整模式时,系统根据使用时刻表对早、晚点时间在一定范围内的图定列车自动进行列车运行调整。

②在列车早点早于太早,晚点晚于太晚时,由行车调度员进行人工列车运行调整。

③人工列车运行调整的措施有:

a设置列车停站时间

b设置列车运行等级

c设置列车跳停

d实施扣车

e组织列车加速运行

f组织乘客快速乘降

g停运部分列车

21、遇特大客流时,客流控制原则为由下至上,由内至外的人潮控制。

控制的方法采取三级客流控制:

站台客流控制、站厅付费区客流控制、出入口,(站厅非付费区)客流控制。

三级客流控制方法为:

第一级为控制站台客流,控制点在站厅与站台的楼梯口,;第二级为控制付费区客流,控制点在入闸机处,;第三级为控制非付费区客流,控制点在车站出入口处。

只要严格执行上述三级客流控制方法与特大客流时,就能确保乘客安全和车站秩序良好。

大客流组织方式,大客流是指客流在某一时段集中到达,使车站候车、滞留的乘客人数接近或者到达车站服务设施的设计能力,以及超过线路输送能力的情形。

车站大客流处置的基本思路是:

确保安全,及时疏散。

对经常性或者可预见的大客流,车站应设专门窗口发售应急票。

对突发性大客流,车站应及时向控制中心等报告,立即采取有关措施,通过设置临时导向标志,警戒绳和人工引导等方式疏散乘客,采取一定的限流措施。

22、行车作业基本要求:

执行命令听从指挥

遵章守纪按图行车

作业联系及时准确

接发列车目迎目送

行车表报填写齐全

23、施工请点及销点规定:

施工作业必须向行车调度员或车辆段调度,请点生效后方可开始施工,施工完毕后线路出清必须向行车调度员或车辆段调度销点。

24、道岔两腿长闪,表示挤岔。

25、正线采用9号道岔,辅助线采用7号道岔,辙叉号码越大,辙叉角越小,侧向过岔速度越高。

26、施工安全防护规定

施工作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施工区域进行安全防护,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轨道交通施工事故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施工防护疏漏造成的,因此,对于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由谁具体负责设置施工防护应有明确规定。

(?

大部分轨道交通企业要求凡进入线路施工的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穿(荧光衣)、(绝缘鞋),并根据作业性质及作业要求使用其他安全防护用品。

施工作业过程中,如要进行动火作业,一般也有相应的规定。

27、列车推进运行时,前方由调车指挥人指挥。

30及以上为特别重大事故。

双手持180度上下快速挥动,意为紧急停车。

28、驶入正线前的工作:

①列车检查

对列车的车体、转向架、轮对、闸瓦、客室中的各类设施、照明及驾驶室中各类开关等进行细致的检查。

②静动态试验检查

静态调试,就是在列车静止并且受电的情况下,对列车的一些辅助设施进行测试,来确保列车操作性能符合要求,并且为乘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

动态调试中包含了牵引和制动性能等测试,确认列车能全部缓解从而能正常起动,通过对列车常用制动及快速制动的测试,确保列车能够在有效的安全制动距离内停车,从而绝对保证列车的安全性能。

29、自动驾驶模式ATO,自动折返AR(无需司机)

ATP速度监控下的人工驾驶模式SM

ATP固定限速下的人工驾驶模式RM(≤25km/h,车辆段)

非限制人工驾驶模式URM(故障机)

30、运行列车如遇突发列车应急故障,应及时汇报行车调度员。

31、轨道交通票价制式:

单一票价制,计程票价制,区段票价制和分区票价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