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728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灌南县十二五水利建设规划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十章“十二五”期间投资需求与资金来源分析

一、全县概况

灌南县位于淮、沂、沭、泗下游,东滨黄海,西接沭阳,南与涟水、响水毗连,北隔新沂河与灌云相望。

全县总面积1041km2,耕面积88.96万亩(土地详查面积89.86万亩),总人口72.71万人,辖14个乡镇237个行政村。

全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一般地面高程从真高5.5m到真高1.7m,属平原缓坡地带,平均坡降1/15000~1/20000,无霜期227天,年均光照2434小时,年均降雨量927mm,最大三日雨量812mm。

全区土壤粘土占70%以上,分布于灌河以北、灌河至326省公路之间及盐河以西地区,沙土面积不足30%,分布于本区东南部地区。

本县为海相成陆,废黄河高程▽0.5m以上为粘土或沙土,▽0.5~▽-15m为灰色海淤土,▽-15m以下为黄色粘土。

本县境内河流纵横。

灌河及其主要支流在本县汇合入海,盐河南北穿腹而过,新沂河横贯本区北部边界,素称“洪水走廊”,历来水旱灾害频繁。

1958年建县以来,在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广大人民的艰苦治水斗争,已初步建立起防洪、挡潮、排涝、蓄水、灌溉、降渍等工程体系。

截止2009年,全县完成有效土方13092万m3,石方砼方33.62万m3,完成农田水利投资14928.63万元,计兴建圩513.2km,开挖大沟125条,中沟1257条,小沟5651条,建筑干渠5条,支渠102条,斗渠920条,农渠3458条,建成机电灌站664座,装机30011kw,兴建小沟以上各类建筑物12830座。

全县除涝面积58.4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7.93万亩。

该区2004年水稻面积44.3万亩,三麦53.7万亩,棉花7.9万亩,其它农作物面积31.1万亩,复种指数1.54。

全县国民生产总值35.3亿元,粮食总产量9.72亿斤,农村人均纯收入3079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84元。

二、“十一五”水利建设计划执行情况

1、新沂河除险加固工程

新沂河是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的主要入海通道。

1990年、1993年、2003年行洪4850m3/s、4580m3/s、4880m3/s时,出现了“中流量、高水位、大防汛”的紧张局面,堤身和穿堤建筑物均多处出现险情,暴露出新沂河堤防防洪标准低,建设滞后的状况。

“十五”期间,国家投资对我县境内的5座穿堤建筑物进行全面加固,对部分大堤进行了灌浆处理,对潮东段的南偏泓生产桥进行拆除重建,建成了海口段挡浪墙和五队防汛上堤路,共完成投资3500万元。

工程的实施把新沂河的行洪能力提高到20年一遇标准。

2、灌河堤达标工程

灌河上起盐东控制、下至燕尾港,河道长72.5公里,灌南境内河堤长142.5公里。

长期以来,由于受潮流、泄洪、排涝的共同作用,凹岸处深泓贴岸,险工险段众多。

灌河堤上现有挡潮涵闸大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老化失修严重,一到汛期险象还生。

经过多方争取,省水利厅已将长茂以下46.35公里灌河堤防纳入省海堤达标建设计划。

2000年8月大水以后,我县组织劳力完成了灌河复堤137.9公里、土方558.8万方。

加固挡潮闸15座,建设险工段块石护岸3.0公里,完成工程投资3274.4万元。

已完成的工程提高了灌河堤防的防洪挡潮能力。

3、灌北干渠整治工程

灌北干渠是解决我县灌北地区工农业生产用水和人畜饮水的一项关键工程。

灌北地区位于新沂河与灌河之间,西起小潮河,东至灌河口,东西长约30公里,南北宽约7公里,总人口14.72万人,耕地面积17.32万亩,是灌南县商口粮生产基地之一。

由于现状引水工程经过10多年的运行,淤积严重,芦苇、杂草丛生,实际引水流量只有原设计流量的一半。

一到夏季用水高峰期,处于灌北干渠下游的五队、港镇两乡镇灌溉用水十分紧张,几十座电灌站因水位低而无法打水,致使棉花播种,水稻、育秧、栽插比其它乡镇推迟半个月,给当地经济和群众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2001年冬我县组织灌北四乡镇劳力对干渠进行了全面疏浚,共完成土方55万方。

并将阻水严重的东友东、西门闸和新东、小塔2座生产桥拆除重建,完成工程投资700万元。

4、悦来河整治工程

悦来河位于盐河东部,县城区的中心地带,呈带状贯穿南北,是我县盐东城区主要防洪排涝通道。

悦来河全长5100米,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

长期以来,由于居民打坝交通,筑堰养鱼,填占建房,倾倒垃圾等原因,致使河道断面缩小,排水极为不畅,城区日雨100mm即倒灌成灾。

为了彻底改变城区的防洪排涝条件,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必须对悦来河进行综合治理。

而盐东城区的涝水全部经悦来河入郑于大沟排入武障河,郑于大沟已有40多年未疏浚,实测平均淤积深度2.0米以上。

因此,必须把郑于大沟与悦来河同时进行治理,才能彻底解决城区的防洪排涝问题。

“十五”期间我县疏浚悦来河5100米,郑于大沟下游段4600米,完成土方土方32.31万方。

新建悦来河进水闸1座,拆建桥梁4座,新建桥梁2座,拆迁民房8200m2,建设悦来河护坡3000m,完成工程投资1500万元。

5、盐水东调二期工程

灌南县涟中灌区和一帆河以东地区统称盐东地区。

总面积3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7万亩,人口28.1万人。

本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灌溉水源不足。

该区北部的新安乡和三口镇一直靠纳潮灌溉。

1996年实施的扬百河疏浚工程,将一帆河的水源调往唐响河流域,调水规模12.8m3/s。

由于盐水东调一期工程未考虑调往一帆河以东地区的流量。

杨百河拓浚工程实施后,涟中灌区用水十分紧张。

为了彻底解决涟中灌区缺水的问题,经省厅批准,2004年~2005年度我县实施了盐水东调二期工程,拓浚新安调度河长6.8公里,完成土方58万方,兴建郑于大沟地涵、小周引水闸、拆建引河桥梁3座,拆建电站6座230千瓦,完成工程投资1000万元。

6、农田水利工程

“十五”期间,我县充分利用黄开、世行、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农桥改造、县乡河道疏浚、重点农补等专项建设资金,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全县共完成土方4110万方,新建电灌站37座1332千瓦,改建电站128座5732千瓦,兴建小沟以上配套建筑物3083座,建设砼防渗渠道340公里,完成建筑物工程投资5565.6万元。

7、工程管理和水政执法

“十五”期间,我县防汛防旱和水政执法工作成绩显著。

新沂河连续行洪4年安全无事故,县属水管单位的管理设施有较大改善,小潮闸建成400m2的办公楼一幢,涟中所建250m2的办公楼,并配备了车辆各一辆。

水政执法力度显著提高,首先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标语、会议等手段大力宣传水法规,提高全民的水法意识,其次是加大执法力度,“十五”期间共查处水事案件162起,罚款1.4万元,依法追缴水利工程水费20余万元,拆除违建筑23座。

8、水利经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县水利系统抓住水利工程建设优势,进一步增添施工设备,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增强了市场竞争的实力。

以水建公司为龙头的建筑业不仅占领县内水利建设市场,而且挤入全省范围内的水利、公路、铁路等建筑市场,成为省内水利行业中知名度较高,实力较强的施工企业,公司产值和效益逐年稳步增长。

乡级水利站在抓住工程主业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为农服务质量,逐步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向工程管理和资源管理要效益,水利出现了新的增长点。

但还有部分单位未能冲破计划经济的约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筹莫展,形成了职工下岗,工资不保的现状,这些问题有待“十一五”期间加以解决。

9、水利科技

“十五”期间,我县水利科技的特点一是大力推进装配式配套建筑物的技术革新和推广工作,二是研究和推广泵站节能改造技术,三是推广节水型农业灌溉工程。

据统计,农田水利工程装配式建筑物覆盖面达100%。

泵站装置效率提高5%,砼防渗渠道比“九五”期末增加340公里。

三、水利工程现状分析

㈠、本区的特点

1、经济基础薄弱。

灌南县是1958年由灌云、涟水、滨海三县边远地带组合而成,建县初期水利建设基本上是空白,加上地区贫困,长期水利投入不足,水利建设速度缓慢。

2、本区东滨黄海,地势地洼,地处沂、沭、泗流域下游,素称“洪水走廊”,历史是黄泛区和海潮侵蚀之地,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3、盐东控制工程建成后,盐西干河蓄水位抬高,盐西地区失去自排条件,加之盐东干河淤积严重,排涝不畅。

4、原建成的4个自流灌区,因洪泽湖供水不足而全部改为提水灌区,需重新调整规划,灌区改造任务重,中低产田面广量大。

5、新沂河同灌河合并入海,新沂河行洪抬高了灌河水位,增加了灌河地区的防洪和排涝压力,据资料统计表明,新沂河行洪4000~7000m3/s时,灌河水位增值将达到0.23~0.80m。

㈡、水利工程现状

1、防洪除涝减灾工程

⑴、防洪:

新沂河建成后,经过几十次安全行洪的考验,行洪暴露出来的问题又经过连续不断地除险加固,逐步提高了防洪标准,但是1990年、1993年、1998年和2003年行洪中出现了“中流量、高水位、大防汛”的令人担忧局面,进一步显示新沂河目前行洪能力不足5000m3/s。

⑵、挡潮:

该区先后修筑了灌河、武障河、义泽河、柴米河、南北六塘河防客水堤防368公里,兴建了穿堤涵闸167座,有效地防止潮水、客水的倒灌和漫溢。

但是目前部份干河堤防标准不足五年一遇,而且有缺口。

大部分穿堤涵闸标准也不足五年一遇,加上年久失修,老化严重,险情隐患较多。

管理体制不健全,经常倒灌成灾。

⑶、除涝:

本区先后开挖和疏浚了沂南河、柴米河、柴南河、南北六塘河、一帆河、唐响河、甸响河等骨干排涝河道,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水系,高低分开,深挖沟、高筑圩等措施,先后兴办了灌北、义北、盐东、盐西除涝工程,初步实施了梯级河网化。

盐东地区的排涝标准基本达到5~10年一遇,而盐西地区由于受干河客水控制,排涝标准不足5年一遇,经常出现涝灾。

⑷、新沂河滩地:

本区新沂河滩地面积8.5万亩,分布于沿线7个乡镇,约占当地农户现在耕地的50%以上,目前滩地水利设施很差,为挡不住,排不出,灌不上的中低产田。

影响沿线农民的收入。

2、水资源配置与供给工程

⑴、灌溉水源日趋紧张。

目前使用盐东控制拦蓄回归水的范围由一县扩大到三市四县,再加上上游河道实行梯级控制和普遍推广节水措施,回归水来量小而用量大,出现了日趋紧张的局面。

我县三口镇的部分地区至今无灌溉水源,多数靠拿潮灌溉。

⑵、自流灌区改为提水灌区后,灌区改造任务繁重,加上地区贫困,资金投入少,现有灌排设施不足,建筑物工程配套率低,到目前全县仍有39.86万亩中低产田有待改造。

⑶、现在城乡供水率仅达71%。

仍有21万人饮水困难。

3、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根据2005年4月,连云港市水利局发布的水质通报显示,灌南县境内的干河水质状况为:

北六塘河和盐河袁闸以南段达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南六塘河和盐河城区段水质达到Ⅳ类标准,一帆河和盐河城区以北段水质劣于Ⅴ类标准。

4、工程管理体系

工程管理责任制虽然初步落实,但人员素质较差,缺少现代化的管理设施,管理水平较低。

还有个别部门和个别乡镇水法规意识淡薄,偶有侵权事件出现,人破坏水利设施事件时有发生。

工程老化,维修经费不足,部分工程效益衰减。

5、水利后劲不足,水利建设资金短缺,多方集资办水利门路不广,“两工”取消后,面广量大的农村水利建设缺少投入,治水政策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

综上所述,我县目前的水利建设标准不高,问题较多,成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因此,在上级统一领导下,制订好全县“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拟定出分期实施计划是我县经济建设步入现代化的基础条件。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㈠、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目标,以防洪除涝安全、生活与生产供水安全、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为主要任务,将“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与灌南水利实际相结合,依靠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通过洪水的科学管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水环境的有效保护以及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促进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㈡、规划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利问题。

要从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出发,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等方面的水需求,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水资源开发利用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防洪减灾要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在防御洪水对人类危害的同时,也要规范人类活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

3、坚持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大力提升水利基础设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健全和强化政府的水管理职能。

水利发展的目标、速度、规模、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适度超前,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要按照县委省政府制定的全县经济社会各项发展战略要求,统筹协调各乡镇、各部门对防洪减灾、水资源和水环境的需求,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加强水的供需管理、合理配置水资源、严格保护水环境,拓宽水利服务领域,提高水利服务水平。

4、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不断增强水利发展的动力。

要按照《水法》和《防洪法》的规定,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和防洪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各项水管理改革;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探索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加强水利投融资机制、公益消耗补偿机制等方面的改革;

按照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和建立社会化防洪减灾机制;

理顺体制、健全法制、改革机制,强化管理能力,扩展服务能力、促进水利事业全面发展。

5、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统筹考虑防洪除涝、水资源配置与供给、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需求,协调城镇与农村、骨干与中小型工程的关系,管理与建设、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更新改造与新建扩建并重,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突出重点,讲求效益。

二、规划编制依据

1、国家、省和行业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

2、江苏省水利厅《江苏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

3、江苏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全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4、灌南县政府办法关于印发《灌南县“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5、《江苏省近期防洪规划》

6、《连云港市近期(2001~2010年)防洪建设实施方案》

7、《连云港市近期(2001~2010年)城市防洪建设实施方案》

8、《灌南县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9、《灌南县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

三、规划目标

㈠、防洪减灾工程

1、新沂河、灌河干流的防洪、防潮标准达50年一遇。

2、盐西干河圩堤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

3、盐东内部干河圩堤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

4、县城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

5、农田除涝标准盐东达10年一遇,盐西达到5~10年一遇。

6、完善防洪、防潮、除涝减灾非工程体系。

建立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监测、控制处理系统,完善分级管理体制。

㈡、水资源供给配套工程

1、实现有效供水。

继续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供水规模。

调整区域供水布局,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用水,增加城乡生活供水和环境保护用水,达到75%保证率中等干旱年份用水高峰期正常有效供水,全面解决人畜饮水。

2、加强水质保护,提高供水质量。

城乡居民饮用水以开采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主要用于工农业生产。

县境污水单独排放,上游污水定期排放和引淡水冲污。

3、全面推广节约用水,基本完成涟中灌区改造、农田水利配套,农田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平均提高5个百分点,小型灌区达到0.65以上,中型灌区达0.6。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措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及峰量分别削减15%和10%,工业及生活用水计量设施安装率达到90%以上。

4、大力发展城乡供水,完善区域供水布局。

增加城市日供水能力,乡镇供水覆盖率达到100%,农户自来水流普及率达到95%以上。

5、建设供水监测、控制、调度系统。

主要供水线、分水闸、取水口的水位、水量监测设施安装率达60%以上,水质监测设施安装率达50%以上。

初步建成全县供水监测、控制、调度系统、提高供水质量,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㈢、水环境保护工程

1、初步建立水生态信息系统。

布设水质污染、地面沉降、水域岸线、水土流失等生态信息监测站网,进行生态信息分析处理。

2、污染防治。

配合环保部门加快污染源治理,通过综合保护和调度措施,调度水源冲污等使保护区水质达到Ⅲ类标准,饮水水源区、景观娱乐区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工业、农业、渔业等行业用水区水质达到专业用水标准;

深层地下水水质得到有效保护。

开始实施农村生活污水集中排放。

3、严禁超采地下水。

控制超采区面积不扩大。

4、河区保护。

严格禁止水域占用、控制滩地占用,优化岸线利用,保持水域面积。

加速河道清淤,保持河口冲淤基本平衡。

5、水土保持。

河堤及护堤种植树覆盖率达80%以上。

一、灌河堤达标建设工程

灌河系一条天然河道,上起灌南县境内盐东控制工程,下至灌云县燕尾港入海,河道全长72.5km,沿河有灌南县的8个乡镇,总面积749km2,耕地面积55.72万亩,总人口50.1万人。

灌河系与海相通的区域性河道,受潮流作用十分显著。

灌河的现状标准低,由于受潮流和泄洪的共同作用,弯道段冲刷十分严重。

十五、十一五期间省发改委和水利厅已经将长茂以下灌河堤,和盐东控制工程纳入省海堤达标计划投资建设。

由于地方经济困难,配套资金不到位,长茂向上还有30座小型挡潮涵闸和7.7公里险工段块石护岸工程没有实施。

十二五期间,我县要抓住省省政府提出的加快江海堤达标建设步伐的机遇,在争取上级加在投入的同时,积极筹措资金,加快海堤达标建设的步伐。

计划在2010年前将长茂以下的灌河堤按50年一遇的标准进行全面治理。

主要建设内容为:

加固小型挡潮闸14座,穿堤涵2座,兴建险工段浆砌石防护工程2km,加固盐东控制的武障灌闸、六塘河闸、龙沟河闸、义泽河闸。

总投资7630万元,计划分5年实施。

三、盐西除涝工程

灌南县盐河以西部分称盐西地区,包括李集、孟兴庄、汤沟、张店镇和新安镇的盐河以西各村,总面积286km2,耕地面积23万亩,总人口20.73万人。

该区地势西高东低,一般地面高程为4.5~3.5米,土质为粘土,土壤肥沃。

境内河流纵横,是沂南地区4160km2洪水的排泄通道。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⑴、防洪标准低:

盐西干河堤全长235.4km,目前达20年一遇标准的河堤164.6km,低于20年一遇标准的河堤70.8km,其中无堤段23km,缺口多处。

随着上游地区工情、水情的变化,每逢汛期,来水峰高量大,来速去缓,加之下游潮水顶托,外河水位居高不下,内涝无法排出,缺口倒灌,形成涝灾。

2000年8月大水期间,武障河闸上游最高水痊▼4.67km,超过历史最高水位35cm。

盐西地区完成失去自排能力,农田普遍积水,积水深度达50~150cm。

时间长达7天,旱作物及蔬菜等经济作物全部绝收,水稻减产五成以上,损失惨重。

⑵、排涝标准低。

一是区内外三沟淤积严重,排水汇集较慢。

二是大沟封闭闸,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原设计标准较低,经多年运行,老化严重,主要问题是:

①闸顶高程不足;

②上、下游护底护坡长度不足,冲毁严重,部份闸还无护坡、护底,影响闸身完全;

③木闸门腐烂,砼闸门、工作桥碳化严重;

④启闭机老化失灵,启闭不及时,失去投机自排有利时机。

三是排涝河道标准低,盐西排涝骨干河道只有5~10年一遇排涝标准,盐东排涝河道仅达3~5年一遇标准,出现上游河道标准高于下游河道标准的反常现象,致使盐东控制闸上下游水位差小,闸孔出流少。

造成了排涝水位起过设计水位40~90cm,盐东四闸的排涝流量也只有1800m3/s左右,仅达设计流量2480m3/s的70%,延长了排水时间,盐西地区内涝无法自法。

⑶、抽排能力低:

盐西地区由于外河水位高于内河水位,应按圩区治理,圈圩封闭,建站抽排,但由于投资太大而一直未能实施,内涝无法及时排出。

按五年一遇排涝标准,机排涝模数q=0.275m3/s/万亩,外河的排涝水位▼4.2m,该区4.2m以下圩区总面积190.7km2,排涝流量52.44m3/s,目前仅有3座排涝站,42座灌排结合站,抽排能力只有34.1m3/s,排涝能力太低,远不能满足抽排要求。

“十一五”期间,规划对盐西地区进行全面治理,对圩堤按20年一遇的标准进行全面加固;

对圩口封闭闸进行全加固;

对地面高程低于4.2m的圩区进行建站抽排。

共需加固圩堤133.2公里,土方208.5万方,加固圩口闸46座,拆建圩口闸16座,新建圩口涵洞15座,兴建排涝泵站69座4790千瓦,工程总投资1492万元。

工程计划分5年实施。

四、城市防洪工程

以盐河为主干河道,分盐东、盐西单独设立圩区。

圈圩封闭挡洪,挖沟建站排涝。

防洪、挡潮均按二十年一遇标准设防。

排涝采取深沟密网,建排涝闸和抽排站,实行自排和机排相结合,大雨过后,趁客水未来之前,投机抢排12小时;

当客水压境,不能自排时,开机抽排,抽排站的设立分市中心和城郊二部分,一保护市中心,二保郊区,机排标准达到十年一遇。

县城以下的中心镇和一般镇纳入全县防洪除涝规划一并考虑。

盐河以东各乡镇,主要搞好海堤达标和内部沟系建设,提高干河圩堤防洪、防潮标准和内部大沟的自排能力,以自排为主。

盐西各乡镇已纳入盐西防洪除涝规划,一并治理,治理方案为圈圩封闭,深沟密网,建抽排站,建好干河堤防,达到20年一遇标准,以乡和村为单位,分别建立封闭圩区,新建机排站和灌排结合站,“十一五”期间,先搞高程4.2米以下地势低洼地区抽排站。

1、堤防规划

灌南县城定位为三级,城区分为盐东、盐西两个防洪圩区分别筑圩封闭,除市中心盐河两岸北起武障河,南至前进闸之间约4公里建浆砌块石挡洪墙外,其余地段皆筑土堤挡洪,规划标准为三级堤防,挡洪墙规划顶高5.5米外加挡浪板50厘米。

土堤顶高6.0米,堤顶宽6.0米,内外边坡1:

3,迎水面青坎不小于10米,背水面青坎不小于5米。

圩堤总长49.3公里。

城区浆砌块石挡洪墙两岸长各7.5公里。

2、穿堤建筑物规划

经过实地打坝抽水检查和整体稳定、断面强度复核计算,大部分穿堤涵闸正身底板及岸翼墙基本完好,但其他部位标准太低必须加固。

少部分涵闸孔径太小,标准太低,需拆除重建。

涵闸加固工程规划标准为:

⑴、上游M10浆砌块石护底护坡整修接长达8米,增设干砌块石护底、护坡长8米。

下游M10浆砌块石护底、护坡整修接长8米,增设干砌块石护底、护坡长12米。

块石护坡厚30厘米,下垫黄砂、石子垫层各10厘米。

修复消力池末端反滤层及冒水孔。

干砌块石末尾加防冲槽。

⑵、闸顶路肩墙拆建8米,接长8米,挡土墙加高至5.5米,外加挡浪板50厘米。

⑶、工作桥拆建并增设工作房。

⑷、将木闸门更换为平板钢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