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81579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端午节的ppt.docx

关于端午节的ppt

关于端午节的ppt

【篇一:

端午节主题班会】

班会主题:

粽叶飘香话端午

班会时间:

2010年6月16日参会人员:

08酒店一班及08中文文秘班全体人员班会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学习端午节文化,激

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班会过程:

一、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二、端午解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农历

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

“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

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

于晋人周处《风土记》:

“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三、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

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a、纪念屈原,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

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

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

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

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

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

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b、迎涛神,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

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c、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

他认为,五月

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节两个最

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

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

迹。

四、端午节习俗

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

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

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1、赛龙舟2、吃粽子(一直到今

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琳琅满目)3、挂

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是为了压邪。

五、端午赛诗会,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

人节”。

《五月五日》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屈原已经沉在江底死去,楚国百姓哀叹再也不能见到他的容

颜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哪里能制止谗言,只不过试图驱赶蛟龙罢了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没有消除屈原生前的憾恨,反而追寻他死后的遗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碧绿的沅湖水,倒映着山峰的影子《端午》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从何而来?

前人传说是为了楚国大夫屈原堪

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可笑泊罗空自浩浩荡荡,竟不能洗去忠直之士的冤屈

六、谈感受,激发情感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

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

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记住他,一位伟

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七、辅导员总结

我就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段话来结束今天的主

题班会,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努力学习,争取优异成绩。

篇二:

端午节主题班

会设计方案

“迎端午,缅故人,扬传统”主题班会

一、设计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

精神的有效途径。

因此围绕“迎端午,缅故人,扬传统”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

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

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

尊心和自信心。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

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向屈原学习,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

自信心。

三、活动地点:

高二(3)教室

四、活动时间:

2012年6月

五、活动前准备:

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六、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

“迎端午,缅故人,扬传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

(学生交流)

(二)端午讲故事

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关于

2.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

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

《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二】端午话习俗

(一)赛龙舟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

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学生自由交

流)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

(多媒体课件:

赛龙舟)

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

(学生交流)

(二)话粽子

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

(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

琳琅满目。

(多媒体课件:

粽子)

3.我国各地方的粽子还各有特色,请几个外地学生介绍他们家乡的粽子。

(由三名

来自浙江、江西、山东学生介绍。

4.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端午赛诗会

1.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

(1)《端午》唐文秀

(2)《五月五日》梅尧臣

(3)《端午节的怀念》

3.主持人小结: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在我

国有关端午节民俗文化领域中,大家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活动四】谈感受,激发情感

1.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

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快板:

《民族精神代代传》

3.主持人总结:

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

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

让我们世世传递端午节,代代都

记住他,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屈原。

【教师总结】

看了你们自己策划的主题班会,不仅是同学们,包括老师自己都对端午节加深了了解。

我就以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段话来结束今天的主题班

会,也希望同学们用这段话来勉励自己,在高二阶段最后一段时间里努力学习,以良好的状

态进入高三。

篇三:

端午节班队会活动方案端午节班队会活动方案活动目标:

端午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同学们对端午节的印象只是吃粽子、挂香包、看划龙船,

从来没有深入去认识端午节,本活动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入的去认识端午节。

整个活动

设计先从端午佳节的习俗切入,让学生去寻找端午节的起源故事,动手做香包,以及认识端

午节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进而让学生在吃粽子之余,关心一下自己,

如何让自己吃得更健康,在看划龙船之余,也能体会一下团体同心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赛龙舟录像、各种香袋及做香袋的材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活动过程:

一、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

二、各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人数

三、出旗、奏乐、敬礼

四、唱队歌

五、主题活动开始:

(一)端午奇缘话习俗。

(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

)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跟端午有关的知识和风俗都可以说,以幸大转盘的形式随机上台介

绍,也可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生动地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各种起源故事附后)

(二)外来学生说说自己家乡过端午的习俗。

(班上7位外来学生)

(三)做香袋比赛。

(主持人):

同学们,佩香袋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上挂上了

妈妈为自己做的各式的香袋,心里乐滋滋的。

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做香袋,看谁的手最巧,

做的香袋最漂亮。

将自己做好的香袋送给妈妈或长辈。

活动前准备:

1、材料:

碎布、棉花、香料粉、丝线(或中国结细线)。

2、工具:

剪刀、针、缝衣线。

3、将碎布画上自己喜欢的形状,如:

圆形、三角形、桃形、动物形等。

4、剪下相对的两片。

5、做法:

(1)用线将三边从反面缝合,留下一边。

(2)翻过来,塞入沾有中药店买回来的香料粉的棉花。

(3)将最后一边缝合,再加长绳装饰即完成。

学生动手做香包,然后进行评比。

(四)与诗共舞

(主持人):

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

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各小队表演诗朗诵。

(每一小

队自行准备,形式可以自主创设)

(五)观看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

同学们,你看过“龙舟竞赛”吗?

端午节龙舟竞渡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

是一项体坛盛事!

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

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龙舟竞渡可说是端午节的高潮。

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

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

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

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录像。

)(主持人):

看了刚才的录像,想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队员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六、辅导员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活动搞得非常成功,在此向你们表示祝贺。

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参与

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

通过本次活

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老师相信今年的端午节大家一定会过

得特别有意思。

到时候我们再一起来包粽子,表达一份我们对屈原的怀念。

七、呼号。

八、退旗、奏乐、敬礼。

九、宣布活动结束。

篇四:

端午节主题班会设计方案迎端午,缅故人,扬传统2011级道桥班包雅兰

一、设计背景: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也是培养民族

精神的有效途径。

因此围绕“迎端午,缅故人,扬传统”这个话题,设计了“端午说由来、

端午话习俗、端午讲故事、端午赛诗会、学生谈感受”等板块,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

的来历、习俗等,感受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

尊心和自信心。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

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端午节文化,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向屈原学习,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和

自信心。

三、活动时间:

2012年6月19日

四、活动前准备:

上网查阅资料、收集故事、多媒体课件等。

六、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端午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

“迎端午,缅故人,扬传统”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端午节别称

1.端午节有哪些别称?

2.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谁能告诉大家?

(学生交流)

(二)端午讲故事

1.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关于

2.端午节故事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

学生讲述端午节故事:

《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二】端午话习俗

(一)赛龙舟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我国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

于是各地有着不同的习俗。

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

(学生自由交流)

2.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

(多媒体课件:

赛龙舟)

3.端午节为什么要进行赛龙舟比赛?

(学生交流)

(二)话粽子

1.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

(学生介绍粽子的由来。

2.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

琳琅满目。

(多媒体课件:

粽子)

【篇二: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

大班亲子活动:

快乐的端午节

活动设计意图: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初步了解节日的习俗、了解端午节的风俗民情,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我们商讨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来了解端午节的名称、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2、尝试包粽子,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体验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韵味,感受中国的社会文化。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快乐的端午节》、故事磁带《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邀请会包粽子的家长志愿者

包粽子的材料及工具:

如粽叶、大米、红豆沙、蛋黄、线、剪刀等。

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节。

“今天是什么节日?

”幼儿和同伴交流。

请个别幼儿表述,重点引导幼儿表述端午节的时间。

师生共同小结:

端午节是中国农历的五月初五。

2、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风俗习惯。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

”幼儿相互交流。

组织幼儿欣赏故事:

《端午节的传说》、《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

”幼儿分组交流。

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

教师小结:

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3、幼儿交流吃粽子的经验。

“你们吃过或者见过哪些粽子?

”幼儿和同伴交流。

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

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馅。

4、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们包过粽子吗?

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

今天我们请来了会包粽子的家长,我们一起学

习粽子吧!

幼儿分组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导幼儿为家长志愿者拿、放材料,边看边交流。

“包粽子的顺序是什么?

包粽子时需要注意什么?

你看了包粽子的过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儿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端午节亲子活动:

“端午粽飘香”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会说“端午节”的名称,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端午节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

香料、布等;

包粽子的糯米、苇叶;

[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出示图片,讲述端午节和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关物品。

1、吃粽子。

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

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

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

2、做香布袋。

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

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给孩子戴五丝。

“五丝”由红、黄、蓝、白、黑五色线配成,古代没有棉花而用五色丝,所以叫“五丝”。

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线代丝,而名称未改。

早晨,在未出太阳时,给孩子的手脖上、脚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丝”。

要一直戴到下大雨。

下大雨时,解下来扔在水流里,使其顺水漂走。

传说这“五丝”能变成蚯蚓。

习俗认为戴“五丝”,能去灾、辟邪、保护儿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节的食品

三、亲子共制香包

1、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香包

2、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四、活动结束。

在此,仅代表幼儿园的全体教师祝各位家长及小朋友们节日快乐,合家幸福!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三

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了解端午节独特的风俗习惯及其意义。

2、与家人一起制作香袋、观看粽子的制作方法。

材料准备:

1、制作粽子和香袋的各种材料。

2、ppt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引入话题:

1、五月五日是什么节?

五月五日已经过去了,为什么我们还要过端午节?

农历是什么意思?

2、屈原是谁?

屈原和端午节有什么关系?

3、观看ppt,了解粽子、艾草、龙舟等。

(二)和家长一起动手制作香袋、纸制三角综。

(三)观看部分家长表演包粽子,并与家人一起品尝粽子。

活动反思:

在这次端午节活动中,孩子们对把粽子抛到河里,纪念屈原,赛龙舟等都很好奇。

活动刚开始,幼儿和家长都迫不及待的开始装香料,做香囊,每一个香囊都倾注了孩子家长的无穷用心。

在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几位家长制作粽子后,孩子们在剥粽子的时候发现:

各种粽子的大小不同,包法也不同,有的是用线扎捆起来的、有的则不是用线,是直接用粽叶穿过去的。

但是孩子们都想知道这粽叶软软的怎么可以穿进去的?

是怎么穿的?

当粽子被切成一块一块开始品尝时,他们品尝各种各样的粽子。

孩子们都很开心,对端午节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在此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吃到了美味的粽子,更从活动中了解了这个活动的由来,以及我们民间对于活动的重视,更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

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活动效果好。

通过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

幼儿园大班端午节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和集体共同过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

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活动准备:

1.让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各种资料。

2.有关制作的各种材料:

粽子——粽叶、糯米、线等。

香包——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

彩蛋——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

五彩绳——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3.有关的图片、艾草和菖蒲。

活动过程:

1.(在门上悬挂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

(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菖蒲呢?

(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菖蒲是端午节的习俗)

2.那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

每家人将钟馗像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

(2)挂艾叶菖蒲:

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3)赛龙舟:

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4)吃粽子:

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5)饮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6)佩香包:

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7)五彩绳:

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竖鸡蛋、画彩蛋:

人们说:

“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篇三:

端午节说明文】

端午节的粽子_说明文

端午节的粽子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吃粽子。

传说,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米

粒洒在江河里,但是米粒很快就被鱼儿吃完了。

后来,人们想了个办法,用粽叶把米粒包住

扔下河,鱼儿以为是粽叶就游开了。

从此粽子就流传下来了。

下面我来告诉你们做粽子吧!

先要准备糯米、红枣、粽叶和肉。

糯米要浸泡一个晚上,肉要把它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粽

叶要洗干净。

第二天一早就可以包了,把粽叶打开,在中央放一些糯米,再放一小块肉和一

个枣子,还可以放几粒豆子,再用绳子把它捆成一个△三角形▲,这样就做成了。

最后一道

工序是把它放进锅子里蒸一个小时,就可以了。

蒸出来的粽子有点绿色,闻起来很香,真叫

人口水直流。

吃起来甜甜的,有点粘口。

你们想吃吗?

想吃就到我家来,我一定做给你吃!

篇二:

关于端午节作文关于端午节作文关于端午节作文

(一)

端午节是我国“三节”中的一个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早上,我一边吃粽子,一边看电视。

正巧,我看到有一个节目是赛龙舟。

这时,

妈妈对我说:

“你知道赛龙舟、吃粽子的来历吗?

”我说:

“知道呀!

相传龙舟竞赛是为了捞

救投进汩罗江而死的爱国大诗人屈原。

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

屈原的遗体。

”妈妈听了高兴地说:

“我儿子懂得真多。

”奶奶见我们谈得这么开心,凑上来说:

“你们知道吗?

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

用红、黄、蓝、

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各家要插“五端”:

菖蒲、艾

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这倒是蛮好玩的。

”我和妈妈一起说道。

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和我去散步。

一路上,我都念着端午节的儿歌:

“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念着念着,爸爸、妈妈也加入其中了。

啊!

端午节的学问可真多。

关于端午节作文

(二)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吗?

那端午节有哪些活动呢?

对啦!

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

黄酒等等活动,其中最盛大的活动是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它在我国十分流行。

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

神的一种祭祀活动。

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的一种

活动。

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

由此可见,赛龙舟不仅是一种

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端午节那天,我们家乡的万江河举行赛龙舟比赛。

河岸到处彩旗飘扬,看龙舟赛的人,

真是人山人海,人们在欢欣鼓舞、击掌喝彩。

只听枪声一响,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在

水面上飞行,龙舟在你追我赶。

互不相让,不甘示弱。

每条龙舟上的指挥员站在船头,随着

铿锵有力,节奏鲜明,悦耳动听的锣鼓声,双手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