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82889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docx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docx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评估

九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2015.1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纸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

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3.第一大题答案请用2B铅笔涂写,其余题目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句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是这样回答的: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zī)不倦地汲(jī)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qiào)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夕大浪。

许多尘埃(āi)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

C.原来杨修为人恃(shì)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操尝造花园一所;造成,操往观之,不置褒贬(bǎo),只取笔于门上书一“活”字而去。

D.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mó)起来……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zìsuī)而生活。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她到底是文墨小康之家出身,虽没上过学,却也得一身书香,识文断字。

(2)把经济贫困的苍山县划为苍山经济开发区,将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是

的。

(3)朋友是一把伞,_____不能遏制狂风恶浪,_____也能撑起一方晴空,让你备感真诚和友谊的难能可贵。

A.陶冶毋庸置疑即使/可是B.熏陶无可辩驳即使/可是

C.熏陶毋庸置疑虽然/但是D.陶冶无可辩驳虽然/但是

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

……他景况也很不如意……”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

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

B.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

C.辛弃疾的词是以多用典故出名的。

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古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拓跋焘)。

D.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

《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B.排比这种修辞就是把结构相同或者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几个短语或者句子排列起来,以加强语言的气势和感情的表达。

例如: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关联词语“与其……,不如……”表示选择关系;“只要……,就……”和“只有……,才……”都表示条件关系。

D.阅读议论文需要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其中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活泼地照在村子上空,这个时候,乡亲们开始做春耕的准备了。

整个村子,已经被或白或红的槐花包围。

,。

嗡嗡的蜜蜂,怒放的槐花,原来春天的故乡,招蜂引蝶、流蜜溢香。

①空气里,流淌着美好的气息②甜丝丝的香气,氤氲着村庄里的甜蜜气息③酿出的槐花蜜,油亮暗红,一扯一根线,质量好极了④周围的养蜂人,总愿意跋山涉水,赶来这个小山村让蜜蜂采蜜。

A.④③②①B.②①④③C.①②③④D.③④①②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延迟退休年龄,客观上有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抚养。

B.参加会议的人大代表建议,应该在中小学生校服上增添明显的反光标识,以避免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C.在自然界对人类的“恶作剧”甚至是“报复”面前,我们唯有怀着敬畏之心,节制自己的行为,善待自然,才能够趋利避害。

D.人在睡眠时,绝大部分器官都得到了充分休息,而消化器官却仍然在消化晚餐存留在胃肠道中的食物,除非直到早晨才渐渐进入休息状态。

二、(12分)

7.请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7分)

(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白居易《观刈麦》)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诗经·周南》

(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孟子》两章)

(4)令初下,群臣进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5分)

上岸后,他由于过度疲乏,躺在草地上酣睡了一觉。

待他醒来时,他觉得全身都动弹不得,他的四肢、身体被紧紧捆缚住了,连他的头发也一根根地被缚牢在地上。

他只能仰天躺着,太阳晒得他睁不开眼睛。

这时,他听到四周有一种轻微的嘈杂的响声。

同时,他感到他的左腿上有生物在爬动。

那东西渐渐爬上他的身体,走到他胸膛,又去到他的下颔边。

A略略把眼光朝下一看,只见一个不到六英寸的小人,两手执着弓箭,背着箭壶,神气傲然地领头走着,后面跟着四十几个小人,全是戎装打扮。

A大喊了一声,吓得他们拼命奔逃。

有的从他身上滚落到地面,有的自相践踏负了伤。

(1)上面这段文字选自《》,作者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2分)

(2)文中的“A”是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1分)

(3)下列内容不属于该部小说中主要人物“A”的传奇经历的是()(2分)

A.在小人国见证了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根据跳绳舞蹈技术好坏选拔官员。

B.在慧骃国见到了邪恶肮脏的人形动物“耶胡”。

C.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邻国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机智地扑灭了利里浦特王宫的大火。

D.跟尼摩船长乘坐“诺第留斯号”在海上意外遇难,漂流到了一个会移动的岛国(飞岛),发现这个岛国的国王和老百姓除了对数学和音乐感兴趣之外,对什么学问都没啥兴趣。

三、(6分)

针对汉字书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栏目,在广大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为了让学生借此更加重视汉字书写,做好文明传承,某校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下列任务。

9.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消息的主要内容。

(2分)

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引发了关注热潮。

10月18日晚总决赛在央视一套、十套同时播出,以很高的收视率,为这个以严肃题材创造了流行文化消费奇迹的节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节目除了为流行文化产品竞争带来了种种启示之外,也引发了学术界对语言文字现状与未来走势的思考。

 

10.伴随着“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栏目的播出,广大青少年边看电视边拿起纸笔参与听写,在“听写自检”的同时,心中难免产生一丝隐隐的恐慌:

怎么会有如此多的汉字我都不会写了呢?

请你分析一下现代人频频“提笔忘字”的原因。

(2分)

 

11.在下面横线上仿写语句,要求句式相同,内容符合语境,与上文衔接顺畅。

(2分)

雨说: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的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部分阅读(40分)

四、(1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

(5分)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2.诗中描绘了白梅的形象,突出了白梅的哪些特征?

(2分)

1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12分)

【甲】十年春,齐帅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军政》曰:

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

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

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

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①。

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②气者也。

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勿邀③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孙子·军争篇》

【注释】①归:

衰竭②治:

掌握③邀:

迎击、攻击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肉食者鄙

(2)小大之狱

(3)是故朝气锐,昼气惰(4)三军可夺气

15.下列各项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必以分人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

B.公将鼓之此用众之法也

C.公问其故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

D.下视其辙避其锐气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

 

17.甲、乙两文在阐述用兵方面有何相同的观点?

(2分)

 

五、(2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12分)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白岩松

①很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

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②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

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③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④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

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

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

老人爽快地答应了。

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

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⑤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⑥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

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⑦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

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

⑧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

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⑨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从“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近80年的岁月而仍未老。

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⑩冰心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纸,写下了一篇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

她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

……

⑾世纪老人在陆续地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

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由我们向后延续?

⑿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故事,清新而感人。

⒀一批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季羡林先生。

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

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⒁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

离季老家不远,是北大的博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在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

只是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心中还是太少。

⒂于是,我也更加理解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

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

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⒃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前行。

(选自“初中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九年级上册,有删改)

18.这篇文章叙写了季羡林和冰心两位老人的各一件事,请分别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4分)

(1)季羡林先生:

(2)冰心老人:

19.第⑩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冰心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

(3分)

 

20.第⒁段中,写“北大的博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有何用意?

(2分)

 

21.世纪老人冰心曾谆谆告诫:

“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

”结合选文回答:

你打算怎样在自己的人生书页上“着笔”?

(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5题(11分)

 ①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

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

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

他笑道:

“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

”为此,我爱上了这位不著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②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

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杀了。

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

音乐使她飘逸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践踏的时候,她便毁了自己。

  ③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④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

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

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护随时都有失去的可能。

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⑤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

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⑥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⑦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

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

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

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⑧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22.请你为本文拟一个标题,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

 

23.有人认为第②段的论据有些多余,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

 

24.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25.结合全文内容具体分析第③段“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有何作用?

(3分)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六、26.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位记者来到建筑工地上采访,看到三个年轻工人正在忙碌的工作,记者问他们:

“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位年轻人回答:

我在砌砖;第二位年轻人回答:

我在赚工资;

第三位年轻人回答:

我在修建未来最有特色的房子。

若干年后,第一位年轻人成为了技术精湛的建筑工人;第二位年轻人成为了经济富裕的商人;第三位年轻人成为了伟大的建筑设计师。

要求:

(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3)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评估

九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1.D(A项jí,B项“汐”,C项bāo)

2.C(“熏陶”的意思是“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陶冶”的意思是“教化培育;怡情养性”,结合语言环境,第一句用“熏陶”更合适。

“毋庸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无可辩驳”表示道理很明白或事实很清楚,没有可争论的,根据句意选择“毋庸置疑”。

“虽然”表示转折,“即使”表示假设,根据语境,应为转折关系,且“即使”一般不与“可是”搭配。

3.D(把“优秀影片”后面的冒号去掉。

该句中的冒号只能表示解释三部电影的名称,属于句意的第一层次,而“等”和“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不属于该句第一层次的内容)

4.B(例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

5.B(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内容和逻辑关系)

6.C(A项成分残缺,在句末添上“压力”或者“问题”;B项否定词前后矛盾,去掉“不再”;D项关联词运用不当,去掉“除非”。

二、(12分)

7.(7分)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4)门庭若市(每句1分,添字、漏字、错字该句不得分。

8.(5分)

(1)《格列佛游记》乔纳森·斯威夫特(每空1分,)

(2)格列佛(1分)

(3)D(2分)(尼摩船长和诺第留斯号潜艇是《海底两万里》中的内容)

三、(6分)

9.(2分)示例: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关注热潮(或者“文化思考”)

10.(2分)示例

(1)人们习惯了用键盘打字,手写文字的几率减少。

(2)大量涌现的网络用语冲击着汉字的正确理解和规范使用。

(3)拼音输入法的书写方式让汉字变得拼音化。

(答出其中一条即可)

11.(2分)示例1:

石榴见了我笑开了口啊。

示例2:

花朵见了我笑红了脸啊。

(句式相同,内容符合语境,与上文衔接顺畅即可得分)

第二部分阅读(40分)

四、(17分)

(一)(5分)

12.(2分)突出了梅花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

13.(3分)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诗人以梅自况)、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1分),诗人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2分)

(二)(12分)

14.(4分)

(1)见识短浅

(2)案件(3)懈怠(4)士气(每字1分)

15.D(2分)(D项均为代词,“他们的”“对方的”“敌人的”。

A项的“以”分别是介词“把”和介词“用、凭借”,B项的“之”分别是动词词尾,补足音节和结构助词“的”,C项的“故”分别是名词“缘故”和关联词所以)

16.(4分)

(1)我看到敌人败退的战车车辙混乱,望见敌人的战旗倒下了,所以才同意下令追击敌人。

(2)所以,夜间作战要多处点火,频频击鼓;白天打仗要多处设置旌旗。

(每句2分)

17.(2分)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有利的战机,要后发制人。

五、(23分)

(一)(12分)

18.(4分)

(1)季羡林先生为一个年轻学子看行李。

(2)冰心老人病魔缠身仍关心年老病人的状况。

(每小题2分)

19.(3分)冰心一生用她伟大的人格当笔,写出了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

(1分)人虽离去,但留给我们的是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爱心。

(2分)

20.(2分)是为了衬托季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

21.(3分)要格外珍惜短暂的人生,走好人生路,对自己多加规范,扔掉不足,保持优点。

(开放性试题,紧扣“加强人格修养,做一个优秀的人”回答即可。

(二)(11分)

22.(2分)珍爱自己(学会爱自己)或者“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

23.(3分)不多余。

这里写女音乐家毁灭自己的事情,是从反面论证“人应该学会爱自己”,与第二段中的正面论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观点。

24.(3分)比喻论证(1分)。

使得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更好地论证了“爱自己,就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观点。

(2分)

25.(3分)在分析第①、②两段事例的基础上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会爱自己”(2分);用设问的句式引出下文对“学会爱自己”的论证(1分)。

(如果只回答“承上启下”,不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得1分)

第三部分写作(50分)

六、26.写作:

按以下标准分项分等打分,“内容”与“表达”不得跨等次。

项目

等级

内容

(25分)

表达

(20分)

文面

(5分)

立意深刻,中心明确 ,

材料典型,内容充实

(25-21)

结构严谨,条理分明, 

生动形象,真实感人

(20-16)

5

立意恰当,中心较明确,

选材得当,内容具体

(20-16)

结构完整,条理较分明,

通顺流畅,感情真实

(15-11)

4

立意基本恰当,中心基本明确,材料一般,内容欠具体

(15-11)

结构较完整,条理欠清晰,

有些语病,缺乏感情

(10-6)

3

立意欠恰当,中心欠明确,

材料不当,空洞无物

(10-6分)

结构有残缺,条理较乱,

语病较多,无真情实感

(5-3)

2

严重偏离题意,套抄范文,

不切实际

(5-0)

结构混乱,病句较多,

 辞不达意

(2-0)

1

说明:

①满百字者,最低8分。

②每少写50字从得分中扣1分,最多扣2分。

③每3 个错别字扣1分,重者不计,最多扣3分。

④无题目或不按要求拟题扣2 分

 

附课外文言文翻译:

《军政》说:

“在战场上用语言来指挥,听不清或听不见,所以设置了金鼓;用动作来指挥,看不清或看不见,所以用旌旗。

金鼓、旌旗,是用来统一士兵的视听,统一作战行动的。

既然士兵都服从统一指挥,那么勇敢的将士不会单独前进,胆怯的也不会独自退却。

这就是指挥大军作战的方法。

所以,夜间作战,要多处点火,频频击鼓;白天打仗要多处设置旌旗。

这些是用来扰乱敌方的视听的。

对于敌方三军,可以挫伤其锐气,可使丧失其士气,对于敌方的将帅,可以动摇他的决心,可使其丧失斗志。

所以,初战时,部队士气旺盛;经过一段时间后,则人力困倦而气亦懈怠;到战斗后期,士气就衰竭了。

所以,善于用兵的人,敌之气锐则避之,趁其士气衰竭时才发起猛攻,这就是正确掌握士气的原则。

用治理严整的我军来对付军政混乱的敌军,用我镇定平稳的军心来对付军心躁动的敌人,这是掌握并运用军心的方法。

以我就近进入战场而待长途奔袭之敌;以我从容安逸对付仓促疲劳之敌;以我饱食(粮食充足)之师对付饥饿之敌,这是把握军队战斗力的用兵方法。

不要去迎击旗帜整齐、部伍统一的军队,不要去攻击阵容强大、士气饱满的军队,这是懂得战场上的随机应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