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塑料产业概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88651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州塑料产业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台州塑料产业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台州塑料产业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台州塑料产业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台州塑料产业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台州塑料产业概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台州塑料产业概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台州塑料产业概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台州塑料产业概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台州塑料产业概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台州塑料产业概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台州塑料产业概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州塑料产业概况.docx

《台州塑料产业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州塑料产业概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台州塑料产业概况.docx

台州塑料产业概况

台州塑料产业概况

塑料制品加工业是台州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台州是我国塑料日用品主要加工基地和产品集散地,被誉为“塑料制品王国”。

据统计,我市塑料企业总数达1万多家,从业人员18多万人,年销售额达300多亿,已初步形成了塑料原料、制品、机械、模具、技术的完整产业链。

塑料制品以生产日用塑料制品为主,兼顾工程塑料制品和其他塑料制品等,其中日用制品占60%,工程及其它制品占40%。

1、产业规模:

大型企业200多家,中型企业2000多家,加工户7000多家,共1万多家。

2、地区分布:

黄岩45%,椒江25%,路桥20%,温岭10%。

3、产品结构:

塑料日用品、塑料汽摩配、建筑型材、管件管材、塑胶鞋、渔需用品、农用产品(遮阳网、农业器械、育秧盘、农膜等)、包装材料(食品饮料包装、容器等)。

原料:

全国3800多万吨,台州300多万吨。

有资料统计:

1999年国产合成树脂851万吨,进口1119万吨。

主要是五大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ABS树脂)分别为800万吨和1027万吨。

中石化集团公司资料:

2005年我国乙烯年生产能力880万吨,按合成树脂与乙烯产量之比1.85计,则合成树脂年生产量1465万吨(按90%开工率)。

4、塑料产业发展重点:

汽车、摩托车、家电、电子、电气、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国防军工、文体健身,以及塑料合金、塑料改性、特种功能塑料。

以注塑,吹塑,吸塑,滚塑

5、原料需求:

PP、PE、ABS、PVC、PET、PS、PC、PA

6、机械需求:

注塑、吸塑、吹塑、滚塑、挤出、造粒

 

台州市塑料模具行业发展规划(2004---2010年)

塑料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之一,是农业、工业、能源、交通运输等经济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其用途已渗透到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和钢铁、木材、水泥成为材料领域的四大支柱。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被各行业广泛用于生产最终产品,其产生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被誉为“效益放大器”。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塑料模具行业1的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外向度高。

发展塑料模具行业可以拉动其它行业发展,增加就业,扩大出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塑料模具行业已成为我市的五大主导行业之一,省政府制订的《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中,拟把台州和宁波培育成为塑料制品及模具的全国制造中心;市政府在《台州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打造“中国塑料制品之都”、“中国模具之都”的奋斗目标。

制定《台州市塑料模具行业发展规划》(2004?

2010年),对全面认识我市塑料模具行业发展现状,抓住发展机遇,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政策,提升产业竞争力,推进台州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市场前景分析

(一)塑料行业发展趋势。

塑料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行业,其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高度相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塑料加工工业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比GDP平均增速高出3-5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已步入世界塑料大国的行列,年塑料制品产量居世界第二位,2003年我国塑料制品总产量达1650.5万吨,已形成门类完整的产业体系。

但从塑料制品的人均消费量来看,目前我国人均消费量仅12公斤左右,而发达国家是30-100公斤,世界平均消费量也达18公斤,因此,我国塑料行业仍有广阔发展前景。

据预测,2005年我国塑料制品需求量为2500万吨,其中农业塑料制品470万吨?

占总需求量的18.8%;包装塑料制品550万吨?

占总需求量的22.0%;建筑用塑料制品400万吨,占总需求量的16.0%;工业配套用塑料制品450万吨,占总需求量的18.0%;日用塑料和医用塑料制品472万吨,占总需求量的18.7%;人造革、合成革产品78万吨,占总需求量的3.2%;其它塑料制品约78万吨,占总需求量的3.2%。

随着塑料制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未来10年,世界塑料制品生产将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世界塑料制品总产量将达到1.86亿吨。

我国对塑料制品将保持旺盛的需求,塑料制品生产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我国塑料制品总产量接近4000万吨。

我国未来塑料工业的发展重点在工业交通及工程塑料制品、包装塑料制品、建筑塑料制品、农用塑料制品和塑料节水器材等方面。

1、工业、交通及工程塑料制品。

工程塑料是目前塑料工业中发展最快的类别,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应用范围和数量不断增加。

该领域的产品包括交通、运输业用塑料,电子、电器、信息产业用工程塑料等。

预计到2005年,工程塑料制品总需求量约为450万吨;到2010年,仅汽车用塑料的需求量就将达到100万吨。

 

2、包装塑料制品。

塑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包装领域是塑料应用的最大领域。

据统计,世界各国塑料平均有35%用于包装。

2003年我国用于包装的塑料制品产量达465万吨,占塑料制品总产量的28.1%,产值达680亿元,比2001年增长14.2%。

预计我国包装塑料制品在2010年之前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

3、建筑塑料制品。

塑料建材是新兴的第四代新型建筑材料,主要包括塑料管、塑料门窗、建筑防水材料、隔热保温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在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村镇建设以及工业建设中用途十分广泛。

塑料建材不仅能替代木材、钢材等传统建材,而且还具有节能节材、保护生态、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建筑功能与质量、降低建筑自重、施工便捷等优越性。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今后5-15年我国建筑业将会有较大的发展。

国家建设部制订的化学建材产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关于加速化学建材推广应用和限制淘汰落后产品的规定”等政策,大大加强了塑料建材推广应用力度。

预计到2005年我国建筑用塑料制品将达400万吨,“十一五”期间仍将有15%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4、农用塑料制品及塑料节水器材。

由于农用地膜、棚膜的广泛应用,农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迅速推广,渔业、畜牧业及林业等相关行业的规模化发展,农业已成为仅次于包装行业的第二大塑料制品消费领域。

农业塑料市场的巨大潜力,为塑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到2005年我国园艺设施栽培面积将达到2300万亩左右,全国地膜覆盖面积将达1.7亿亩,再加上氨化膜、青贮膜、缠绕膜中的饲草用膜、塑料育苗容器、遮阳网、捕捞网具、农产品贮藏保鲜材料、农药器械、泡沫塑料板材等,全国约需农用塑料制品300万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淡水资源越来越匮乏,塑料节水器材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到2005年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将达到4亿亩,需要各种塑料节水器材如各类管材与管件、灌水器、喷头、防渗透薄膜、土工编织布等170万吨。

5、日用及医用塑料制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日常生活所需塑料制品的用量将不断增加,日用塑料制品仍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预计2005年的需求量将达到300万吨。

医用塑料制品是塑料工业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高的制品,目前正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

但我国医用塑料制品的产值仅占世界医用塑料制品产值的2%~3%,人均消耗量也不到发达国家的5%。

因此,我国医用塑料制品的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二)模具行业发展趋势。

 由于市场需求的强大拉动,模具工业高速发展,市场广阔,产销两旺。

近三年来,我国模具行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1%,2003年产值超过450亿元,约合5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据业内专家预测,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塑料模具仍将保持15%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

同时,模具出口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003年我国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出口额为3.4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3.7%。

其中塑料模具为9000多万美元,预计2005年的出口额将达到2亿美元。

 今后一段时期,对模具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四个行业:

汽车行业、家用电器行业、电子及通讯行业和建材行业。

如汽车行业,目前我国汽车产量超过400万辆,基本车型达到170种,新车型和改装车型将达430种,汽车换型时约有80%的模具需要更换,一个型号的汽车所需模具达数千副,价值上亿元;家用电器行业中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微波炉、录像机、摄像机、VCD、DVD等大多由塑料、橡胶制品配件组合而成,需用模具量大。

单台彩电需用模具约140副,价值700万元。

到2005年我国彩电产量将超过4000万台,按10万台需1整套模具计算,将形成28亿元的市场。

 塑料加工业及模具制造业作为朝阳产业,加工和制造技术日新月异。

随着改性塑料、纳米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不断开发应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带来模具制造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和高产低耗,塑料加工业及模具制造业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

二、台州塑料模具行业的现状和特点

(一)塑料加工业。

1、企业众多,产品齐全,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

我市的塑料产业萌芽于二十世纪50年代,起步于70年代,到80年代初具产业规模,进入90年代,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台州塑料产业得到大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品在国内市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享有“塑料制品王国”的美誉。

2003年,全市有塑料生产企业947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3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1%,占全省塑料产业产值的四分之一,从业人员15万人,塑料行业成为我市最有发展潜力的主导行业之一。

 2003年,全市塑料加工企业生产的塑料制品及配件达200万吨,约占全省六分之一。

其中,生活用塑料制品占60%;汽摩塑料配件占16%,目前国内各踏板车整车厂70%的塑料件由我市企业提供;建材用塑料占15%;包装用塑料品、农渔用塑料制品、医疗用塑料制品、玩具及工艺品等其它塑料制品占9%。

 规模塑料加工企业发展迅速。

2003年全市规模以上塑料加工企业完成工业产值78.37亿元,比上年增长35.7%;产量53.37万吨,增长31.1%;出口交货值24.47亿元,增长74.8%;利税总额8.01亿元,增长38.3%。

2、市场定位逐步明确,装备水平明显改善。

从产品结构来看,规模企业的主要产品包括型材、板、管及水道配件,汽车、摩托车配件和生活用塑料制品三大类;小型工业企业以生产生活用塑料制品和汽车、摩托车配件为主;个体加工户绝大部分生产生活用塑料制品。

规模企业逐步从生活用塑料制品市场中退出,主攻工程、工业用塑料制品生产,已有部分规模企业开始生产家电产品和摩托车成品。

从装备水平来看,全市拥有以注塑机为主的主要设备3万多台,其中1000克及以上的注塑设备1358台,占4.5%;500克至1000克的注塑设备2583台,占8.6%。

一部分规模企业已经购置或引进了4万克以上的大型注塑设备。

3、产业集聚基本定型,分工协作体系初步形成。

台州市区、温岭市的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占全市的89%,主要集中在温岭市的大溪、泽国、横峰、城北,路桥区的路桥、路南、桐屿,黄岩区东城、南城和椒江区的洪家。

玉环县的陈屿、芦浦等地也集聚了一批塑料制品生产企业。

在整个产销活动中,已形成从塑料原料采购、模具设计制造、塑料制品生产及交易市场等一系列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

塑料原料以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ABS为主,约占全部塑料原料的90%。

我市75%的塑料加工企业从本地原料供应商采购新原料,路桥、黄岩已建有专业市场,并有完善的销售服务网络。

塑料制品产销顺畅,由市塑料工业协会承办的中国塑料制品交易会在海内外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二)模具制造业。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市第一家专业模具企业(黄岩模具社)在黄岩创立。

在改革开放前,我市模具企业主要生产一些小型简单的模具。

改革开放后,在政策的鼓励支持下,依托原有的产业基础,我市以民营为主的模具生产企业得到蓬勃发展,形成特色优势明显、基础扎实的产业,早在1986年黄岩就被机械工业部誉为“中国模具之乡”。

我市塑料加工业、汽摩及配件、家用电器等产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成为全市发展迅速的几个支柱产业,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模具制造业的发展。

据统计,2003年全市有模具制造企业979家,从业人员1.25万人,模具产量3.0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8.5亿元,占全国的8%。

1、生产方式加速转变。

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师傅带徒弟传授模具制造工艺与技术的方式和作坊式的加工模式面临着巨大的冲击。

“八五”至“九五”期间,一部分企业开始着手引进德国、台湾等地的先进制造设备。

在全市5669台(套)模具生产设备中,高档设备达1574台,其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模具加工设备有200多台。

制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目前模具行业中数字技术、CAD/CAM技术和电加工、数控加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塑模新技术如热流道技术、气体辅助注射技术和CAE技术也逐步采用,不少企业还引进先进的模具设计制造软件如UG、Pro-E、Cimatron等软件。

有21家企业通过ISO9001认证,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企业承担国家级和省级火炬计划项目。

每年有近30套塑料模具经中国模具协会评审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2、产业集聚特征明显。

我市模具制造业的区域特征明显,黄岩区集中了全市近一半的模具制造企业,从业人员占全市的63.2%,销售收入占全市的58.2%,黄岩的浙江模具厂、浙江陶氏模具集团等企业已具相当规模。

除黄岩外,路桥区新桥镇的台州模具集团集聚了100多家模具制造企业。

目前,我市塑料模具制造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电视机外壳塑料模具覆盖全国50%的电视机生产厂家。

3、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

我市生产的模具95%左右是塑料模具,以注塑、吹塑模具为主。

从塑料模具的用途看,主要是汽摩配件塑料模具和日用塑料制品模具,占总量的73.9%。

部分模具生产企业开始生产精密家电配件和大型汽车配件模具。

从销售地域看,以国内为主,其中市内销售逐步减少,所占比例降为23.2%;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出口量占生产总量的11.2%,高档模具开始向意大利、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出口。

(三)问题与差距。

1、行业″低、小、散″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由于塑料模具行业的人才、技术、信息等相对缺乏,我市塑料产品与模具产品的开发能力较差。

汽摩配件与家电配件的塑料制成品市场份额不足,大型、精密、复杂的模具仍然依赖进口,特殊工程塑料产品在整个塑料产品中比重过低,而低档日用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比比皆是。

我市塑料行业尽管在总体规模和总量上占一定优势,但是企业家数多、分布散现象比较突出,同类产品竞争激烈,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2003年全市有塑料加工企业9472家?

其中规模上企业仅占2.6%,而个体加工户的比重达到78.3%。

2、产业体系不够完善。

我市塑料制品、模具制造虽有一定规模和基础,但精度与档次偏低;塑料机械产量少,大部分依赖外购,高档设备需要进口;塑料树脂等原料加工能力弱。

在塑料制品的产品结构中,大众化的日用塑料制品占50%以上,包装、建筑、工业用塑料制品比重不高,农用产品品种过少,特殊用途产品明显不足。

3、质量管理水平落后。

一是塑料制品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快,而我市企业的产品标准缺乏超前性,跟不上产品的变化,无标生产现象普遍,质量问题突出。

二是模具生产目前尚缺乏完善的标准体系,存在技术协议和产品图样不规范等问题,质量纠纷时有发生。

三是塑料模具行业的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严重滞后,致使许多质量纠纷难以得到妥善解决,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立市”战略和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已形成的行业特色和产业优势,以建设专业区块为载体,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优势龙头企业,发挥规模效应;以发展工业工程塑料和大型高精度模具制造为重点,努力提升日用塑料制品档次,积极发展包装、建筑、农用和医疗用塑料,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以科技为先导,采用高新技术和引进关键先进设备,提升产业层次,将台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塑料模具产业基地。

(二)发展目标。

l、2004-2010年塑料模具行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720亿元,其中模具产值90亿元。

2、加快产业集聚。

建成黄岩、路桥、温岭三个产业集聚区;到2010年,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25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5家

3、扩大产品出口比重。

到2010年塑料及模具产品的出口交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

4、到2010年,建成全国有影响的塑料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和模具设计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全面提升塑料制品和模具的档次,力争达到世界水平。

(三)发展重点方向。

1、重点发展工业工程塑料。

重点发展汽车、家电、电子电气、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行业配套使用的塑料制品,开发和扩大汽车、摩托车和家电产品的塑料配件,提高我市汽摩和家电行业塑料配件的自制自给率。

鼓励有条件企业与其关联行业企业合作,拓展、扩大塑料制品的延伸产品。

大力发展国家建设部推广的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塑料共挤、芯层发泡、表面仿木的新型塑料异型材;开发和扩大低噪音的芯层发泡,内壁螺旋构造的PVC排水管道、大口径MDPE给排水管、铝塑复合管、PPR管等建材生产,扩大其在塑料产业中的比重,力争到2010年建材塑料产量占塑料制品总量的30%以上。

2、大力提升日用塑料制品档次。

充分发挥我市模具设计制造的优势,开发高档日用塑料制品。

一方面,引入工业设计技术,提升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平,重视造型艺术化、色彩协调化、功效实用化;另一方面,在“仿真、仿金、仿银、仿瓷”精细化上做文章,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扩大吹塑、注射玩具,电子玩具等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开发设计新颖、造型美观的塑料底布鞋。

同时,积极瞄准国际市场,开发高档日用塑料制品,提高出口比重。

3、拓宽塑料应用领域。

包装制品至今仍是塑料应用中的最大领域,其发展潜力广阔。

重视开发具有高阻隔性、耐高温和保鲜等功能的新产品,如无菌包装膜、抗静电膜、耐蒸煮膜等。

重点发展药品、热饮料及啤酒等包装制品,开发多层复合中空容器、PET瓶、农药瓶、无毒包装罐、易拉罐等。

医用塑料生产企业要引进先进设备改造现有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输液器的生产,进一步巩固规模优势,建成全国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输液器生产基地。

开发自毁式注射器、特种注射器、PVC医用手套、输氧口罩、输液软袋、人工器官,以及畜医用塑料制品等。

农用塑料应在巩固抛秧盘、喷雾器等优势产品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国家的政策导向,开发长寿耐老化、防雾又防滴、高透明高保温、实现光能转化、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农用地膜和棚膜,同时开发具有除蚜虫、除草、有色等多种功能的地膜。

加快渔用塑料制品、节水型灌溉输水管道和输水渠道防渗膜的开发生产。

4、建设可降解塑料原料生产基地。

依靠我市医化行业的技术优势,利用海正集团研发的环保新材料(可降解塑料-聚乳酸)的生产技术,新建塑料原料生产企业,建设可降解塑料原料生产基地。

同时,加快可降解塑料原料应用和产品的技术开发,使我市可降解塑料生产应用开发技术走在国内前列。

 

5、加大塑料改性技术开发力度。

随着塑料原料价格不断上涨和对塑料制品性价比要求不断提高,加大塑料改性技术开发已成为塑料产业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发展趋势。

塑料改性技术开发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快开发回收废旧塑料的改性利用技术,高效低成本地回用废旧塑料,形成成本优势;二是对通用塑料进行改性,使其转变成能适应各种不同性能要求的工程塑料,形成良好的性价比。

6、提升塑料模具制造水平。

塑料模具制造水平是影响塑料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要加快引进国外先进制模设备,应用国际先进的模具设计软件,提高模具制作的电脑化、数字化水平。

同时,积极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和设备,发展和推广模具标准件制作,缩短模具制作时间。

普及CAD/CAM技术,推广热流道、气体辅助注射等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大型精密复杂模具的制造水平。

7、培育发展塑料机械产业。

要充分利用我市机械行业的制造能力与优势,瞄准塑料机械需求市场,研制开发中高档塑料机械设备,不断占领本地市场和国内市场,逐步形成新的产业优势。

四、措施与对策

(一)建立行业发展协调机构,统筹行业发展重大问题。

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各有关部门、县(市、区)负责人任成员的台州市塑料模具行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塑料模具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明确目标任务,编制发展规划,制订扶持政策,强化责任考核,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扶持的工作氛围,推进塑料模具行业快速发展。

定期召开行业企业座谈会,经常深入企业调研,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发现和解决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为行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二)科学规划布局,加快产业集聚。

根据《台州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打造中国塑料制品之都和中国模具之都的目标,确定产业定位和行业布局。

塑料行业要形成以市区及温岭为重点的产业群,并在产业群中形成特色区,如黄岩、路桥的日用塑料制品、温岭的塑料鞋、黄岩的塑料建材等。

同时,为促进塑料产业与关链产业的协调发展,在汽摩、家电等行业制造基地中设立塑料配件加工区,加强塑料配件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做精做强做大我市工业工程塑料产业。

模具行业发展以黄岩为龙头,路桥和温岭为重点,各地要为模具产业集聚发展留足空间,制订优惠政策,继续扩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升级。

国家从1997年起对规模较大的模具制造企业实行70%的增值税返还政策,我市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应加大对模具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做精做强做大。

引导和鼓励中小塑料模具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重组兼并,扶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塑料模具生产企业。

(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行业水平。

加快引进先进的塑料加工设备、模具设计制造装备和先进的技术软件,特别是模具制造企业,要普及CAD/CAM制模技术,积极推广CAE、CNC等先进制模技术,重视模具标准化和修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装备,提升我市塑料加工和模具制造的层次。

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联系,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充分利用我市民资丰厚和产业集聚的优势,通过政策扶持,建立区域性的行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积极开发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四)提高产品质量,实施名牌战略。

引导企业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加快建立塑料模具行业的标准体系,规范行业生产秩序。

同时,进一步健全塑料模具质量检测体系,提高检测水平,把已经在我市建立的浙江省塑料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为国内一流的检测中心,争取在我市设立浙江省模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通过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努力,加大对我市塑料模具行业的优势企业和优质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美誉度。

争取通过五年的培育,使永高、伟星等企业的塑料产品成为全国名牌产品,同时培育一批省市名牌产品。

办好每年一次的中国塑料制品交易会,逐步扩大交易规模,完善交易网络体系,使之成为从塑料原料、塑料机械、塑料模具到塑料制品以及有关塑料模具科技、人才交流的国内外知名展会。

(五)重视人才引进培养,增强行业发展后劲。

  塑料模具产业是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产业,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队伍的建设是保障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

一是倡导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理念,制订人才引进政策,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通过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利益留人,使各类人才在台州安心创业;二是借助各类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定向培养等方式,培养塑料模具行业所需的各类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特别是台州学院和台州职业技术学校要根据我市产业发展动向,增设高分子材料、塑料成型加工、模具制造和计算机设计等专业,大量培养塑料模具产业急需人才;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培训企业在职职工,竭力为员工提供学习培训机会,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四是促进规模较大企业与国内专业高校合作,成为高校的实践基地,引进和培养技术创新人才。

(六)建设物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