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46999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PPTX 页数:53 大小:3.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进展PPT推荐.pptx

缺陷:

dMMR(deficient)=MSI-H正常:

pMMR(proficient)=MSS/MSI-L,DNA错配修复(MMR)蛋白,PCR与IHC免疫组化与PCR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在90%以上文献报道二者的一致率可达97.8%以上,研究使用最近发布的MSI调用软件MANTIS,分析了来自TCGA和TARGET项目中的11,139例肿瘤数据,跨越39种癌症类型,评估了与MSI相关的突变负荷,突变特征和体细胞变异。

BonnevilleR,etal.JCOPrecisOncol.2017;

2017.,UCEC:

子宫内膜癌;

COAD:

结肠癌;

STAD:

胃腺癌;

READ:

直肠腺癌;

ACC:

肾上腺皮质癌;

UCS:

子宫肉瘤;

CESC:

宫颈鳞状细胞癌和颈内腺癌;

WT:

肾母细胞瘤;

MESO:

间皮瘤;

ESCA:

食管癌;

BRCA:

乳腺癌;

KIRC:

肾透明细胞癌;

OV: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CHOL:

胆管癌;

THYM:

胸腺癌;

LIHC:

肝细胞癌;

HNSC: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SARC:

肉瘤;

SKCM:

皮肤黑色素瘤;

LUSC:

肺鳞状细胞癌;

PRAD:

前列腺癌;

LUAD:

肺腺癌,MSI-H在不同肿瘤类型中的流行情况,dMMR肿瘤具备如下特征IV期肠癌发生率低,约5%具MSI-H表型肿瘤内体细胞过度突变肿瘤周围免疫细胞浸润肿瘤细胞及基质表达PD-L1,dMMR与肿瘤免疫可能存在内在联系,dMMR,pMMR,dMMR与肿瘤免疫,02,03,01免疫治疗在晚期CRC二线治疗探索,免疫治疗在晚期CRC一线治疗探索,免疫治疗在晚期CRC新辅助治疗探索,02,03,01免疫治疗在晚期CRC二线治疗探索,免疫治疗在晚期CRC一线治疗探索,免疫治疗在晚期CRC新辅助治疗探索,被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MSI-H实体瘤,无论肿瘤的类型和部位如何(MSI-H结直肠癌既往需接受过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治疗,而MSI-H非结直肠癌实体瘤患者既往需接受过一种以上的治疗)这一适应症的获批基于5项研究(n=149)的数据,这些研究显示,pembrolizumab可使MSI-H患者的总体缓解率高达39.6%,并且可使患者持久获益KEYNOTE-012(非结直肠癌n=6)KEYNOTE-016(结直肠癌n=28,非结直肠癌n=30)KEYNOTE-028(结直肠癌n=1,非结直肠癌n=4)KEYNOTE-158(非结直肠癌n=19)KEYNOTE-164(结直肠癌n=61),Pembrolizumab:

二线治疗MSI-H结直肠癌,KEYNOTE-164研究方法和患者基线特征(先前发表于Leetal,JClinOncology,2020),本研究每个组中的患者特征与其中的MSI-HmCRC的患者特征一致截止到2019年9月9日,A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1.4个月(范围:

0.2-47.8),B组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6.1个月(范围:

0.1-39.3)总体而言,由于病情进展,67%的A组患者和70%的B组患者停止使用帕博利珠单抗由研究者决定,确诊完全缓解的患者停止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或在完成2年治疗后停止帕博利珠单抗并在停药后进展的患者有资格在第二疗程期接受多达17次的再治疗。

KEYNOTE-164:

研究方法,IHC/PCR检测MSI-H的CRC18岁组织学证实不可切局部晚期或转移性CRC预计生存3个月ECOGPS0-1队列A:

既往经2线标准治疗(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

队列B:

既往经1线标准治疗:

(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伊立替康/-抗VEGF/EGFR单抗,队列A(既往2线):

帕博利珠单抗200mg,Q3W,35cycles,队列B(既往1线):

帕博利珠单抗200mg,Q3W,35cycles,主要终点ORR次要终点DOR、PFS、OS、安全性,通过BICR的RECISTv1.1来评估缓解,疾病控制率(DCR);

完全缓解(CR);

部分缓解(PR);

疾病稳定(SD)a2例患者无法评估,KEYNOTE-164:

MSI-HmCRC患者的抗肿瘤活性,MSI-HmCRC患者的PFSMSI-HmCRC患者的OS(BICR根据估RECISTv1.1评估),NR:

未达到follow-upwas31.4months(range,0.2-47.8months)forcohortAand36.1months(range,0.1-39.3months)forcohortB,事件数24个月36个月中位时间n,率率(95%Cl),A组B组,A组B组,PFS,%,事件数24个月36个月中位时间n率率(95%Cl),时,风险数间,月,时间,,风险数月,KEYNOTE-164:

MSI-HmCRC患者的生存数据,至上次影像学评估时间,月A组再次接受治疗的持续时间B组再次接受治疗的持续时间第一次治疗持续时间正在进行再次治疗的患者两个治疗间期之间时间*中断治疗;

*PD(irRECIST);

再次治疗时未评估再次治疗的最佳缓解为SD,除非另有说明。

9例患者(队列A:

6例,队列B:

3例)在进展后再次接受了治疗A组和B组分别有1位患者在再次接受治疗后达到了部分缓解(PR),KEYNOTE-164:

进展后再次接受治疗的持续时间,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没有与治疗相关的5级不良事件发生,不良事件A组N=61,n(%)B组N=63,n(%),事件数,39(64),44(70),3-4级,10(16),8(13),导致治疗中断,2(3),2(3),发生率10%的不良事件,KEYNOTE-164:

MSI-HmCRC患者中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a根据支持方指定的清单,无论是否被研究者归因于治疗或免疫相关性。

没有5级不良事件。

免疫介导的不良事件和输液反应,随访约3年后,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为MSI-H-CRC患者持续提供了长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同时伴有持续的缓解,治疗中出现了少量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无药物相关的死亡。

第一次治疗进展后再次接受治疗,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仍然具有抗肿瘤活性。

1,2,KEYNOTE-164:

研究结论,一个II期、多中心、开放标签、单组研究,评估Opdivo对dMMR或MSI-H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疗效,CheckMate142:

Nivolumab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试验,CheckMate142研究结论,Nivolumab单药治疗dMMR/MSI-HmCRC患者的疾病缓解和疾病控制持久,可获得长期生存(12个月OS达73.8%)无论肿瘤或免疫细胞PD-L1表达如何,无论BRAF或KRAS突变状态以及是否有Lynch综合征病史,均观察到缓解Nivolumab耐受性良好,安全性特征与既往实体瘤中的研究报告一致,没有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事件。

2017年8月,FDA加速批准Nivolumab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经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治疗后进展的dMMR/MSI-H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病理确认的转移性或复发CRC当地实验室检测dMMR/MSI-H既往1线治疗,Ipilimumab1mg/KgQ3W(4周期后nivolumab3mg/KgQ2W)Nivolumab3mg/KgQ2W,主要终点:

研究者评估的ORR(RECISTv1.1)其他关键终点:

BICR评估ORR,DCRb,DOR,PFS,OS和安全性,联合治疗组a,单药组a,一个II期、多中心、开放标签、单组研究,评估Opdivo对dMMR或MSI-H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疗效Nivolumab3mg/Kg,a.如果最初19例确认MSI-H患者中有7例有确认的缓解(CR或PR),入组将交错进行。

CheckMate-142单药和联合组不是随机或设计为证实对比的;

b.CR、PR或SD12周患者c.定义为从初次给药的时间至数据截止时间1.OvermanMJ,etal.LancetOncol2017,18:

1162-1191.,AndreT,etal.2018ASCO-GIAbstract553,CheckMate142:

Nivo+IPI联合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试验,CheckMate-142联合组vs.单药组:

有效率,联合组的DCR是80%,单药组是69%基本相同的随访时间内,联合治疗组相比于单药组的ORR数值更高,包括CR和DCR,AndreT,etal.2018ASCO-GIAbstract553,类似的随访时间,联合治疗相比于单药治疗OS和PFS有改善,2018年7月,FDA批准Nivo+IPI用于既往接受3种标准化疗方案(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后病情进展的MSI-H或dMMR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KEYNOTE-158:

Pembrolizumab用于TMB-H实体瘤治疗,单臂、开放标签的II期篮子研究,评价K药在初治或经治的11种实体瘤的晚期患者的抗肿瘤活性帕博利珠单抗200mg每3周一个疗程,直至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治疗毒性或至多用药2年。

主要终点指标是ORR、DOR和PFS,KEYNOTE-158:

Pembrolizumab用于TMB-H实体瘤治疗,2020年6月,FDA批准pembrolizumab用于治疗tTMB-H(组织TMB10个突变/Mb)、既往治疗后疾病进展且没有令人满意替代治疗方案的无法手术或转移性的实体瘤患者,小结2017年5月,FDA批准Pembrolizumab用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MSI-H实体瘤,无论肿瘤的类型和部位如何,其中MSI-H结直肠癌既往需接受过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治疗2017年8月,FDA批准Nivolumab用于治疗经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治疗后进展的dMMR/MSI-H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2018年7月,FDA批准Nivo+IPI用于既往接受3种标准化疗方案(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后病情进展的MSI-H或dMMR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2020年6月,FDA批准pembrolizumab用于治疗tTMB-H(组织TMB10个突变/Mb)、既往治疗后疾病进展且没有令人满意替代治疗方案的无法手术或转移性的实体瘤患者,02,03,01免疫治疗在晚期CRC二线治疗探索,免疫治疗在晚期CRC一线治疗探索,免疫治疗在晚期CRC新辅助治疗探索,双主要终点:

BICR根据RECISTv1.1评估的PFS及OS次要终点:

BICR根据RECISTv1.1评估的ORR,安全性BICR在第9周和Q9W根据RECISTv1.1评估肿瘤缓解,帕博利珠单抗200mgQ3W,持续35个周期,研究者选择化疗amFOLFOX6IVQ2WORmFOLFOX6+BevacizumabbIVQ2WORmFOLFOX6+CetuximabcIVQ2WORFOLFIRIIVQ2WORFOLFIRI+贝伐珠单抗IVQ2WORFOLFIRI+西妥昔单抗IVQ2W,RECISTv1.1进行中心验证的PD患者可选择交叉使用帕博利珠单抗200mgQ3W,持续35个周期,直至不可接受的毒性、疾病进展或患者/医师决定停药,安全性与生存随访,主要入组标准MSI-H(PCR)/dMMR(IHC)IV期CRC未经治疗ECOGPS0或1RECISTv1.1可测量的病变,R1:

1,N=307,N=153,N=154,KEYNOTE-177:

研究设计(NC702563002),KEYNOTE-177:

治疗情况,307例患者随机分配,帕博利珠单抗(P)分配153例患者153例患者接受治疗,2例患者仍在持续57例完成94例终止50例疾病进展22例不良事件9例临床进展9例完全缓解3位医生决定1例患者停药0例方案违背或其他,化疗(C)分配154例患者143例患者接受治疗a,6例患者仍在持续,137例终止86例疾病进展17例不良事件6例临床进展4例完全缓解12位医生决定11例患者停药1例方案违背或其他,a11例患者仅接受了mFOLFOX治疗,64例接受了mFOLFOX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5例接受了FOLFOX6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16例仅接受了FOLFIRI治疗,36例接受了FOLFIRI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11例接受了FOLFIRI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如果至少一种突变状态未被确定或丢失,或者BRAF突变非V600E,则该患者不可用于评估BRAF,KRAS,NRAS突变。

数据截止:

2020年2月19日,KEYNOTE-177:

基线特征,中位数,24个月PFS率,12个月PFS率,时间,月,风险人群数量,KEYNOTE-177:

主要研究终点PFS,事件/患者,N整体年龄70岁70岁性别男性女性ECOGPS01地理区域亚洲西欧/NA其他地区阶段复发性异时性新诊断BRAFBRAFWTBRAFV600EKRAS/NRASKRAS/NRAS全部WTKRAS或NRAS突变体原发肿瘤部位右左NA:

南美洲,数据截止日期:

亚组分析,数据截止日期:

2020年2月19日通过BICR的RECESTV1.1得到发生缓解,KEYNOTE-177:

抗肿瘤缓解情况,帕博利珠单抗(N=153)a,化疗(n=154)a,小相对于基线的变化,,靶病灶大小相对于基线的变化,,138名在pem分组可被评估的患者中的104人与135名在化疗分组中的111人的目标病灶尺寸相较于基线出现了降低。

可被评估的患者包括了那些在意向性治疗人群中出现1的基线后目标病灶影像学评估的患者,KEYNOTE-177:

靶病灶影像学缓解,a一例5级肠穿孔;

b治疗相关不良反应,KEYNOTE-177:

所有治疗患者中的不良事件(AE),基于同时被赞助人指定并被调查员包括入的术语表,无视研究治疗的归因或免疫相关性,KEYNOTE-177:

免疫介导的AE和输液反应,154名化疗组的患者中,有56人(36%)在确认疾病进展后接受了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在研究之外,又有35名患者接受了抗PD-1/PD-L1治疗,ITT人群中的有效交叉治疗率为59,KEYNOTE-177:

交叉治疗和总生存期,与化疗相比,帕博利珠单抗在MSI-HmCRC患者中获得了具有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意义的PFS改善中位PFS:

16.5vs8.2个月HR0.60,95%Cl0.45-0.80;

P=0.000224个月PFS率:

48.3%vs18.6%与化疗相比,帕博利珠单抗的缓解更持久总缓解率:

43.8%vs33.1%(P=0.0275)中位缓解持续时间:

未达到vs10.6个月与化疗相比,帕博利珠单抗提高了安全性3级治疗相关事件的发生率更低(22vs66),KEYNOTE-177:

总结和结论,2020年6月,FDA批准Pembrolizumab单药治疗晚期一线MSI-H结直肠癌患者,CheckMate142:

Nivo+IPI1L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试验,CheckMate142:

Nivo+IPI1L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试验,CheckMate142研究的一线队列结果虽然样本量很小、生存数据还很不成熟,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免疫治疗必将给MSI-H型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带来革新,成为新型的治疗标准。

CheckMate142:

Nivo+IPI1L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试验,小结2020年6月,FDA批准Pembrolizumab单药治疗晚期一线MSI-H结直肠癌患者。

CTL-A4单抗联合PD-1单抗的双药一线免疫治疗给MSI-H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带来了显著、持久的治疗应答和临床获益,治疗耐受性良好,可能成为该类患者未来的新型一线治疗选择。

02,03,01免疫治疗在晚期CRC二线治疗探索,免疫治疗在晚期CRC一线治疗探索,免疫治疗在晚期CRC新辅助治疗探索,NICHE:

Nivo+IPI术前新辅助治疗dMMR早期结肠癌,NICHE:

研究设计,NICHE:

疗效100%发生在dMMR患者,dMMR奇效,pMMR疗效欠佳,安全性,TRAE=治疗相关不良事件,NICHE:

Nivo+IPI术前新辅助治疗dMMR早期结肠癌,NICHE研究是免疫治疗首次用于人类早期结肠癌的新辅助治疗,并证实PD-1单抗联合小剂量CTL-A4单抗的疗法是安全可行的,没有给后续的手术带来干扰。

术前的短期免疫治疗是安全的,能让7例所有的dMMR肿瘤出现重大病理缓解,值得开展更大型的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使用条件:

CheckMate142CheckMate142,与Ipilimumab联用,c.Keynote016164012028158d.Keynote177e.Keynote158,FDA批准2个PD-1用于结直肠癌的5个适应症,总结,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