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工资 职等及薪酬体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06129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为工资 职等及薪酬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华为工资 职等及薪酬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华为工资 职等及薪酬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华为工资 职等及薪酬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华为工资 职等及薪酬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华为工资 职等及薪酬体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华为工资 职等及薪酬体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华为工资 职等及薪酬体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华为工资 职等及薪酬体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华为工资 职等及薪酬体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华为工资 职等及薪酬体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华为工资 职等及薪酬体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华为工资 职等及薪酬体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为工资 职等及薪酬体系.docx

《华为工资 职等及薪酬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为工资 职等及薪酬体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为工资 职等及薪酬体系.docx

华为工资职等及薪酬体系

华为员工标准岗位工资明细及分析

华为员工对应的标准岗位工资

  13-C:

5500,B:

6500,A:

7500

  14-C:

7500,B:

9000,A:

10500

  15-C:

10500,B:

12500,A:

14500

  16-C:

14500,B:

17000,A:

19500

  17-C:

19500,B:

22500,A:

25500

  18-C:

25500,B:

29000,A:

32500

  19-C:

32500,B:

36500,A:

40500

  20-C:

40500,B:

44500,A:

49500

   21-C:

49500,B:

54500,A:

59500

  22-C:

59500,B:

  A:

完全胜任的系数是1,基本胜任的系数是0.9,暂不胜任的系数是0.8

地区差异系数:

一级城市1,二级城市0.9,三级城市0.8其它的0.7

15级3-4w多期权。

今年每股分红1块多。

还有若干奖金、股票分红

在华为,助理工程师的技术等级为13C-15B,普通工程师B的等级为15A--16A。

普通工程师A的等级为17C-17A。

高级工程师B的等级18B-19B。

高工A或技术专家19B--20A(华为技术专家的技术等级和待遇等同于三级部门主管,若高级专家最高可达到一级部门正职的技术等级21A-22B),三级部门主管19B。

A,二级部门主管20A,一级部门主管21B,A--22B最高等级22A。

里所说的年收入也因人而异。

如一个社招的18级的员工,他进入华为以后的前四年每年的收入最多35万。

而一个土著18级,他的年收入最少百万。

这个差距是股票和奖金造成的。

拿18A来说,每个月要交5700左右的个人所得税,扣除个人所交保险什么的,算2000吧,32500-7700=24800.一年的工资税后收入大概是30万。

奖金和分红另计。

如果工作八年以上,可以去应聘16A(大多给16B,但是工资会低于上述所贴,上述的工资是每个级别的最高工资等级。

工资开价13500---15000之间),工作六年的可以去应聘15A,B(工资开价12000--13000之间,如开价16级肯定不会给)。

若自认为能力突出,项目经验丰富,有经理级职务,或技术专家,可以去应聘18级,当然应聘的时候会和你讨价还价,讨价还价之后给你的级别一般会低于你的开价一大级。

如果工作十年或以前担任过部门经理的社招员工,由于级别给的较高(17a以上者)大多数会赶到海外。

04年进入华为的本科生目前大多15A,B。

华为社招工作六年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一般,基本能胜任工作普通社招员工,大多15A,B。

如果在原公司是骨干可以高两个小级。

即16B,16A。

如果社招工作8年的普通员工,大多给予16A或17B。

如果原公司(在业界有所闻名的公司)担任过公司正式任命的部门经理,并有超过两年担任部门经理(部门主管)职务的经历,有管理团队工作的业绩,或是工作十年以上的技术骨干,则不走普通招聘流程。

作为特招进入。

级别一般给予18A--17A。

给予签字费,股票。

很多人会注明年终奖不低于某个数值。

若是思科,爱立信,阿朗,诺西,等公司正式任命的部门经理(部门主管)则会给予等同于华为三级部门主管的级别19B或19A。

(这里所说的部门经理即公司正式发文任命的部门经理,负责管理一个部门,负责管理部门整个部门的工作,制订部门计划,监督管理员工,负责员工考核,召开例会分配任务等。

负责领导本部门全体员工完成公司或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的部门领导者。

)。

应届本科生最低级别就是13C.13c以下是3千多名生产线上的操作工的级别。

签字费就是你愿意来华为给你的补偿金,一般是作为补偿你跳槽损失的奖金。

一般3-N万。

此签字费特招员工或普通工程师B以上的员工才有。

(华为挖骨干员工的手段)。

特招一般三面,没有普通社招的技术考试和群K。

特招为每个产品线的人力资源也就是干部部的主管,(干部部是普通的负责招聘的部门,不是什么招收干部的部门,华为的干部部就是公司人力资源下设在在每个产品线的二级部门,负责应届招聘,社招,考核员工等。

),用人部门主管和技术骨干面,大领导。

特招以面谈为主。

主要考察你领导团队能力,项目能力,。

孙亚芳是最高级22A。

和任一样。

华为好像只有此两人为22A(具体不详),华为一级部门主管或副总裁在22B,C--21C之间,二级部门总监20A-20C,三级部门主管19A--19C。

(刚开始定级时三级部门主管大多18A,B,现在过去若干年华为的级别也有水分了。

大家的级别也有升高)

新入职的应届本科13C,一般每一年2小级。

此任职资格和你的技术等级挂钩(但是内部有时又不挂钩),技术等级共为7级,7级只有一个,其余的为6A>6B>6c>5a>5b>5c>4a>4b>4c>.....1c),形象的说,技术等级是职称,任职资格是享受的待遇等级。

也许有的人15年也到不了18A。

也许有的人很快就到18A。

不一而同。

因人而异。

华为任职资格和技术等级是挂钩的,规定为技术等级+13=任职资格,如技术等级3A,任职资格为3A+13=16A。

规定是这样,也有不匹配。

七千人离职事件发生在07年。

2000年前入职的应该在1.3万人左右。

他们都是沉淀下来的员工。

因为他们一直在华为工作。

股票较多,年终奖也高,2000年以前进入华为的工作都超过十年了,所以他们的年收入不止50万。

他们的收入是社招18A的三倍左右。

大多在百万左右。

海外的更多。

如果社招进华为,年收入会低于华为同级别的员工,因为他们有股票,年终奖也高,社招员工要三年左右才能配到和级别相应的股票,年终奖三年才能和同级别的相同。

刚进去年终奖很低,股票也配给的少。

股票要达到饱和有三四年的过程。

因为每个级别都有完全胜任和不完全胜任或是不胜任,所以每个级别的员工的工资也有一些差异,股票也会有差异。

这里所贴的是基本工资,如果不完全胜任,乘0.8系数。

胜任的工资要乘以0.8的系数。

至于PL在华为不算什么,是研发最极低的小组长。

也许只是三五个人中临时负责者,也许是二十来号人的小组长。

很多研发人员外出为了提高身价,自己说自己是PL。

(基本上无法求证),三级部门主管才有公司发文。

如果有四级部门,有的PM可能也会有发文。

华为研发体系层级如下:

普通研发---PL---PM----四级部门有的是PM为部门负责人(很多研发部门有四级部门,也有的没有)--开发代表(三级部门主管)----总监(二级部门主管)。

如果他工作六年多,任职资格15A。

入职时以应届生为例,入职工资5500+1000=6500,他工作六年了。

要知道华为已经连续三年普调工资,即便是一次只加五百元,三次也有1500,初此之外的另外三年他还应该没有一次加薪。

这样,工资为6500+1500=8000,此外,他是15a,即便是15A的工资不匹配,也应该匹配14A或15B的工资标准。

所以他15A不到10000的工资是特例。

很少见。

以他工作六年多,15A为例,他的股票应该在8万股左右。

年分红12万左右。

此外工作六年的年终奖应该在8万以上。

若他的收入证明上和这个收入差距比较大。

就会有疑问了。

至于华为的工资及分红奖金开支,可以参照华为的收入,华为主要开支就是工资分红奖金开支了。

物料成本可以忽略。

老任还是很大方的。

 

华为前员工揭密华为“薪酬真相”

《世界商业评论》ICXO.COM(日期:

2005-09-0210:

46)

  我的情况:

1978年生,北方某省会城市人,男,2000年毕业于北京某知名大学电子通讯相关专业,同年7月加入华为,经过技术支援部的一营实习,而后在市场部做产品线,即下过办事处,又待过总部,还去海外支援过三、四个月,于2003年下半年离职,工号22%%%,现闲居北京。

  声明:

本人所写均为本人亲身经历和华为同事的转述,但为避免透露真实身份,具体时间地点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有所更改,请勿对号入座。

由于本人仅供职过华为市场和技术支援系统,对其它部门的描写均为华为其他同事经历。

讲薪酬先要介绍一下华为的部门结构,因为不同的部门其薪酬是不同的:

  1、市场系统。

按地域先分为国内和海外,国内又分为深圳总部和各省市办事处,海外也分为国内深圳总部和各大洲地区部。

按工作分工又可基本分为客户系统和产品系统。

  深圳总部:

包含国内、海外客户和产品系统的总部机关。

国内包括各目标运营商(电信、网通、移动、联通等)系统部的总部和各产品(交换、光网络、移动、智能网等)国内系统部的总部。

海外包括国际营销(客户)和产品国际(产品)的总部。

还有负责客户接待(最为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误解)的客户工程部。

当然个别小部门的总部不在深圳而在北京。

  国内办事处:

基本位于各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大连、青岛等也有小办事处。

各办事处的工作目标就是销售,分客户线(负责各运营商)和产品线(负责各产品)。

各线人员算各部门深圳总部的派出人员,又直接受办事处主任管理。

办事处主任对所在办事处辖区负责,权利很大,相当于封疆大吏。

  海外地区部:

包括亚太、中东北非、独联体、南部非洲、拉美、北美、欧洲、东太平洋(按地理应该叫西太平洋,因为管辖的是日本、韩国、澳洲、香港地区等亚太发达地区,但当时起名时不知怎么弄反了,就一直将错就错)。

各海外地区部又在各个国家设了办事处,也分客户线和产品线。

  市场系统的海内外员工总数应该在4000偏上。

2、技术支援系统。

包括深圳总部和各国内办事处及海外地区部的派出机构,按维护产品不同分为各产品部,负责产品的售后服务。

总人数在2000至3000人(为降低成本,该部门的工作不少由外包公司负责,称合作方)。

  3、研发系统。

负责华为各产品的研发,是华为最庞大的系统,人数在10000人左右,还不包括相当数量的外包人员。

分为深圳总部和各地研究所,根据产品不同分为交换接入、光网络、移动、智能网、数通、多媒体等等。

后来又改为固网、无线、智能等等,不管名字怎么改,基本还是按产品划分。

各地研究所侧重不同,比如北京侧重数通、上海侧重无线、南京据说网管搞得不错。

华为在海外也有不少研究所,包括印度、美国、俄罗斯、瑞典等、除了印度曾经搞的挺大外(现在印度人好象都来深圳了),其他的基本是样子。

  4、财务系统。

包括深圳总部和各办事处派出机构。

海外的财务基本由香港华为的财物负责。

财务系统总人数在1000以上。

  5、中试系统。

全称好象叫中间试制部。

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在研发和生产系统间插入的一个部门。

按NBA的数语叫专干脏活类活,待遇反而不高。

任正非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据说就是针对这个部门说的。

不只现在是否被研发系统消化了。

人数在1000左右。

  6、生产系统。

该部门在高科技行业的地位可想而知,人员素质总体看是最低的。

其一线员工主要由国内一些中专学校代陪,当然其中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和其它部门一样,都是来自大学生。

该系统人树在1000以上。

  7、市场财经系统。

该部门是负责货款回收的,应该隶属于市场系统,只是回款的地位很重要,所以在华为单列出来。

人数和其它系统比算少的。

  8、秘书和文员。

秘书和文员不是一个单独的部门,而是分布在各个系统中。

秘书指有华为正式员工资格的,一般是大学本科或研究生。

文员不是华为正式员工,而是隶属于和华为有合作关系的秘书公司,一般是大专毕业。

华为除了副总裁以上的干部外,基本没有领导个人秘书,秘书大多是部门秘书,一般30人一个,但具体有出入,有的秘书管的多,有的管的少,一般负责部门的考勤、会议纪要、日常事物等等,基本来自大学刚毕业或毕业不久的女生,工资待遇相当于华为同等学历的应届生水平,一般上涨缓慢,奖金等也是较低的,所以流失很大。

文员主要负责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由于不是华为正式员工,工资更低,仅举一例:

某文员基本工资1800,按工作量每月加800到1000不等。

  薪酬正文:

由于本人是2000年加入华为的,所以只能从2000年往后说了。

  1、基本工资。

华为的基本工资起薪是分应届生和社会招聘的,2000年华为应届本科起薪是税前4000,硕士生税前5000,博士人少就不提了。

社招的要自己和公司谈,有的很牛的不会谈结果比应届还低,有的很一般的会吹结果很高,但总的说比应届的高。

2000年来的一般进公司3个月左右有一次加薪,200到3000不等,取决于你的部门和表现,但基本按部门,好部门表现差的比差部门好的涨得还多。

涨的多的包括研发和市场、技术支援确定要去办事处的人员。

涨的少的包括各部门秘书、一些总部事物部门等。

其它部门算中等。

原则是向研发和市场倾斜,向一线倾斜。

此后,涨工资就看个人造化了,有去对部门、跟对领导一路高歌的,也有从此打住的。

  总的来说由于2001年华为招人太多及起薪过高导致消化不良,2000年来的这批人除了工资过低的在2001年普调到和2001年同等学历应届生一样外,再没有大规模的普涨了。

本人在此后的三年中也只又涨了一次,最终以6500离职。

据我了解大部分2000年本科生的工资现在在税前5500到7500之间,硕士生加1000。

2001年是IT泡沫最疯狂的一年,华为狂招了据说将近6000人。

起薪也高至本科应届税前5500,硕士生7000,当然一部分秘书、财务等要相应低1000。

社招的也普遍不低于应届。

过高起薪的恶果是2001年来的大部分人在此后的两年多中再也没有涨过。

2002、2003之后华为停止了大规模招应届毕业生,起薪也不在提高,在2004年据说还大大降低。

至于社招的,除了牛人外,华为的初次报价据我所知是税前5000。

至于所得税,华为避税还是不错的,我6500扣掉税和个人支付的社保外,还在将近6000。

总的来说,华为2000年及以后来的税前基本工资在5500以上的占大多数,每早来一年平均高1000,硕士生相当于早来一年的本科。

98年以前来的基本在10000向上了,当然他们已经不靠工资了。

  2、福利。

有人说华为是没有福利的,其实是福利货币化了。

华为的货币福利分两大类。

一是工卡里的钱,根据工作地域不同分3类:

1000每月,工作地在深圳关外,800每月,工作地在国内其它地区,一分没有,工作地在海外。

在深圳关外高200是因为距离远交通费高。

在海外没有这项补助是因为海外另有高额补助,将在下文描述。

这笔钱每月打到工卡里,可用于购买班车票,在公司食堂就餐及在公司小卖部购物,不得取现。

但每年底高于一定数额的或离职时可以一次取现,不过要扣20%的税。

二是每月基本工资15%的退休基金,比如你基本工资5000,那每月公司另给你750,先用来交公司应交的社保,华为统一按一个标准交,每月在200多,这样一来你每月还剩的部分在你离职时一次提取,不过也要扣20%的税。

这两部分加起来税后每个人也基本在1000多。

  3、加班费。

加班费主要看部门和领导。

标准按你的基本月工资除以月法定工作日。

分为一天和半天。

按我的经验,研发和市场很少有,除非是统一的为了干项目的强制加班。

技术支援只有周末才算,平常晚上不算,本来通信这行的技术支援就是晚上干嘛。

  4、补助。

补助基本分4类:

国内出差补助,国内离家常驻外地补助,海外出差补助,海外长住补助。

  国内出差补助为税后每天100人民币,交通费、住宿费、通信费另外实报实销。

  国内离家常驻外地补助指市场和技术支援人员在家庭所在地和深圳以外的办事处常驻时的补助,按地区艰苦程度不同分为几档:

30(北京、上海等)、50(一般省份)、70(青海、新疆、西藏等)人民币每天等,同时公司负责住宿费用。

前两年形势好的时候,这些人在所在办事处省内出差也同时享有每天100的出差补助,现在不知还有没有了。

但研发人员如常驻外地研究所不享有此补助。

  海外出差补助为税后每天50美元,香港为300港币。

不知现在多少。

  海外常驻补助在2003年底以前分为3档:

税后50(发达国家)、60(一般国家)、70?

(危险国家)美元每天,公司提供住宿(条件很好)和办公车辆等。

2004年开始大幅降低,一般国家降到税后32美元每天。

在海外连续工作达到3个月的可以享受此补助。

  5、奖金。

华为的年终奖基本要拖到第二年三季度发放。

不过在上半年离职,奖金并不会因此减少,到时候自会发到你离职时预留的帐户。

在2000年华为大规模招人以前,奖金是很丰厚的,之后就每况愈下了,没办法,人太多了。

现在的情况是,如果已经干满一年,高、中、低挡基本是30000、20000、10000。

当然市场和研发的骨干还是高,秘书等就可怜了。

基本一个业绩优秀的国内市场人员,能在大几万,客户线比产品线高,市场比技术支援高,海外比国内高。

  6、股票。

2000年7月以前来的根据工作时间长短,在入职满一年后,拥有华为的内部职工股,来的越早,越多。

当然股票是按每股一元向公司购买的,不得转让,离职时必须卖给公司。

这类股票的分红是惊人的,2001年及以前达到70%每年,扣掉税两年就可以回本。

基本上99年来的有几万股,98年来的有十几万股,再早的就看造化了。

我认识一个97年初来的,有四十万股,他2001年的分红税后就是20多万,这种人在华为有好几千,是华为高速发展的受益人,也是前文说的不靠工资的人。

在2002年,华为进行了股权改革,原来员工离职时把股票卖给公司,是按每股一元的面值,跟买时一个价。

从2002年开始,员工买卖公司股票都要按每股净资产,当年的每股净资产高达每股2元多,拥有股票的老员工的股票市值一夜之间上涨150%,大发一笔,而那些在新规定出台前刚按老规矩把股票卖给公司的离职员工就亏大了,这造成了一批华为前元老和华为对薄公堂。

  而对于占华为员工人数一半多的2000年7月后入职的新人来说,谁是谁非已经没有意义了。

他们必须按新规定以每年的每股净资产购买公司配给的股票,离职卖给公司时再按离职当年的净资产出售。

一方面,华为高速成长不在,每股净资产不会再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人多粥少,每人也分不到多少。

而那些拥有老股票的老员工们,也无法再向以前那样每年坐收巨额红利了。

一切都因为华为人多了,发展却慢了。

人们传说的华为股票就是这样,从他的工号就可略知一二。

工号在10000以内的,基本属于97年及以前来的,属于华为股票神话的集体收益者,工号在10000到20000之间的,属于98、99年来的,属于一般收益者,工号在20000以上的属于2000年以后来的,属于空有其名,却未有其实的。

而我,工号22%%%,维有怪自己没有早生几年了,呵呵。

  只要稍稍分析一下以上华为的薪酬构成,就可轻松得出结论:

  1、2001年及以前,华为的靠股票和奖金一起发财,因为那时的人少,公司发展快,奖金和股票分红高。

所以华为士气高昂。

  2、2002到2003年,华为的只有靠补助尤其是海外补助的发财,因为以2000年底的香港通讯展为标志,华为开始大规模开拓海外市场,大批市场、技术支援和研发人员被派往海外办事处和研究所,使得原来只有少数人享有的高额海外补助开始被大家认知。

而与此同时,高额的奖金和股票分红不再,国内人员待遇停滞不前。

所以除了海外人员混日子外(补助和股票、奖金不同,是按天不是按业绩发的,没有激励机制,只要能混下去,不被赶回国内就有),大部分国内人员,尤其是在深圳及国内研究所的大批研发人员,他门连国内补助也没有,士气低落。

  3、2004年开始,到哪里发财?

奖金、股票已经没了,海外补助也降了。

  全体员工士气低落,但外部就业环境更差,于是大家都开始靠基本工资混日子,华为国企化成型,只是基本工资高些。

  华为的部门介绍漏了管理工程部。

  4、管理工程部。

负责华为IT系统的建设和维护。

其工作的成果使华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20000多员工在一个IT平台上工作,人数也在1000以上。

任正非固然花了很多冤枉钱,但花在这个部门的钱是我很佩服的。

  以我自己的收入做个总结吧。

  我在华为40个月,2000/7到2003/10。

在深圳总部累计16个月,在国内办事处累计24个月,在海外4个月。

  其中基本工资收入税后约共计230000,平均5750每月。

  福利收入税后约50000,平均1250每月。

  加班费共5000,主要是技术支援实习时挣的。

  补助税后共120000,其中国内离家常驻补助大约35000,国内出差补助大约25000(包括在办事处常驻时省内出差),海外常驻补助大约60000(在海外待了四个月,刚好超过三个月)。

  奖金拿了三年税后共50000,其中01年算新员工8000左右,02年27000,03年因已有离职倾向15000。

  其它包括00年底那唯一一次年终双薪,每年小礼拜攒下的未休年休假离职折算等等共10000左右。

再加上在办事处时多报的出租车费等等(我是产品线,没客户线的狠)10000左右。

  各项累计为230000+50000+5000+120000+50000+10000+10000共475000。

  这就是我在华为3年4个月的全部税后收入,平均每月11875。

由于我大学其间打工有几万积蓄,再加上在华为的大部分时间在办事处,住宿、交通、通信和大部分吃饭(跟着客户线混饭)都可按公司规定报销,又没有女友,除了给父母一些,自己只花一些挥霍的钱,所以现在还剩下400000出头。

  解释:

在深圳总部的16个月包括在海外的4个月,因为我去海外算支援,关系还在深圳总部的产品国际。

  由我的情况可以得知,华为2000年以后来的大部分人(早来的要更高,04年来的就不一定了)全部税后年薪十万还是有保障的,如果常驻在海外和办事处或者经常出差,还可以更高(但和以前比也变少了)。

但是收入的弹性变小了,激励变少了,使得想干大事和觉的自己很牛的人离去,已经挣够了的老员工和没有什么闯劲的新人留下,毕竟年薪十万以上在当今的中国也不是随手可得,大企业病成型了。

下面怎么办,不是我这个水平的人能解决的了。

薪酬篇告一段落。

  写这些只为澄清一些社会上对华为的不实传言,给愿意进华为的朋友在决定前提供个参考,没别的意思。

 

MM应聘华为的真实遭遇

《世界商业评论》ICXO.COM(日期:

2005-08-0909:

08)

  大四的时候,华为到我们学校来开招聘专场。

同学们大都很兴奋,因为华为一向在求职的大学生心中有很高的地位———朝阳产业、良好的企业文化、新员工培训以及优厚的福利待遇。

这些对于一个初入职场的学生来说,都是很大的诱惑。

当然,对于我来说,唯一感兴趣的是华为的销售部门,因为我喜欢做销售。

  你可以走了,你不合适

  面试在一个大礼堂进行,几十个学生被分成4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面试官。

面试过程很“残酷”,只要不入面试官的法眼,或是答不上面试官的提问,面试官就会说:

你可以走了,也就是被当场淘汰。

  那天和我分一组的是另外3个男生,我刚走到面试官面前还没来得及坐下,面试官只瞄了我一眼就冷冷地对我说:

“你可以走了,我觉得你不合适!

  我很震惊,说实话也觉得很没面子。

可是我没走,嘴上没说,心里满满的是不服气:

你根本不认识我,凭什么看一眼就认为我不合适,凭什么就让我走?

不过,当时我并没有吭声,因为我也觉得当面“质问”面试官既没礼貌也显得我很没风度。

我想,等面试结束后再与面试官理论也不迟。

  你最得意的事情是什么?

  另外3个男生都坐下了,我可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我也坐下了。

面试官到底没赶我走,只是当我不存在,然后开始对着其中一个男生发问:

“你最得意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紧张,那个男生竟不知如何作答,支支吾吾地说自己还没有工作,也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成就,所以也没什么得意的事。

我心里很着急,觉得他的回答有点偏题,我可不愿意他在第一道坎上就被淘汰。

于是在边上悄悄地提醒他:

“你可以说一件在学校里做过的你自己感到最满意的事情……”

  面试官看了我一眼,我也不以为然:

你不至于给我加上一条作弊的罪名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