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11356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docx

肾病综合征相关知识

第一部分肾脏结构及生理功能

一、肾脏的结构

肾单位是肾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每个肾约有100万个以上的肾单位。

根据肾小体在皮质中深浅位置不同,可将肾单位分为浅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两种。

浅表肾单位又称为皮质肾单位,数量多,约占肾单位总数的85%,在尿液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其肾小体的体积较小,位于皮质浅部,髓袢和细段均较短。

髓旁肾单位数量较少,约占肾单位总数的15%,对尿液浓缩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其肾小体的体积较大,位于皮质深部,髓袢和细段均较长。

(1)肾小体

肾小体似球形,故又称为肾小球,直径约200μm,由血管球和肾小囊组成。

肾小体有两极,血管出入的一揣称为血管极,另一端在血管极的对侧,称为尿极,此处肾小囊与近端小管相连接。

1)血管球:

血管球是包在肾小囊中的动脉性毛细血管网。

一条入球微动脉从血管极处突入肾小囊内,分成2-5支初级分支,每支再分支形成网状毛细血管袢,每个血管袢之间有血管系膜支持。

毛细血管继而又汇成一条出球微动脉,从血管极处离开肾小囊。

电镜下,血管球毛细血管为有孔型,孔径50-100nm,孔上多无隔膜,有利于血液滤过

在内皮细胞的腔面覆有一层富含唾液酸的糖蛋白(细胞衣),带负电荷,对血液中的物质有选择性通道作用。

内皮外面大都有基膜,但在面向血管系膜一侧的内皮则无基膜,此处的内皮细胞与系膜直接接触。

血管球基膜较厚(成人的血管球基膜厚约330nm)。

基膜内主要含有IV型胶原蛋白、蛋白多糖和层黏连蛋白,这些成分以IV型胶原蛋白为骨架形成分子筛,骨架上附有糖胺多糖,带负电荷,可阻止带负电荷的物质通过,故基膜对滤液中的物质有选性通透作用。

血管系膜又称为球内系膜,位于血管球毛细血管之间,主要由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组成。

光镜下,系膜细胞与内皮细胞不易区分;电镜下系膜细胞呈星状,有突起,突起可伸至内皮与基膜之间,或经内皮细胞之间伸人毛细血管腔内,细胞核较小,染色较深,细胞质内有较发达的粗面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和吞噬体或吞饮小泡等,有时还可见有少量分泌颗粒;细胞体和突起内有微管、微丝和中间丝。

2)肾小囊

肾小囊又称为Bowman囊,是肾小管起始部膨大凹陷而成的双层囊,似杯状,囊内有血管球。

肾小囊外层称为壁层,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该上皮在肾小体的尿极处与近曲小管上皮相连续,在血管极处反折为肾小囊内层.称为脏层,脏、壁两层上皮之间的狭窄腔隙称为肾小囊腔,与近曲小管腔相通。

脏层细胞称为足细胞,光镜下不易与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区分。

3)滤过膜

肾小体滤过膜的主要功能是以滤过方式形成滤液,类似一个滤过器。

当血液流经血管球毛细血管时,血管内的压力较高,血浆内部分物质经有孔内皮、基膜和足细胞裂孔膜滤入肾小囊腔,这3层结构称为滤过膜,能对大小不同分

子物质的滤过起限制作用,故亦称为滤过屏障。

滤入肾小囊腔的滤液称为原尿,其成分与血浆相似,但不含大分子的蛋白质。

正常人两侧全部肾小体的总滤过面积达1.5m2。

不同物质通过滤过膜的能力取决于被滤过物质分子的大小以及其所带的电荷,研究表明滤过膜既是分子大小的选择性滤过器,又是分子电荷的选择性滤过器,一般情况下,分子量7万以下的物质可通过滤过膜,如葡萄糖、多肽、尿素、电解质和水等,而大分子物物质不能通过或被选择性通透。

如分子量为69D的白蛋白可少量滤过,而分子量在150-200D的免疫球蛋白被阻滞在基膜内而不能通过。

毛细血管内皮表面和足细胞表面均含有带负电荷的唾液酸糖蛋白,墓膜内还有带负电荷的硫酸肝素,这些负电荷的成分可排斥血浆内带负电荷的物质通过滤过膜,这对防止血浆蛋白质滤出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2)肾小管

肾小管包括近端小管、细端和远端小管,是由单层上皮细胞围成的小管,上皮外方为基膜及少量结缔组织。

近端小管与肾小囊相连,远端小管连接集合管系。

集合管

集合管系全长20-38mm,包括弓形集合小管、皮质集合小管和髓质集合小管3段,至肾锥体乳头处,称为乳头管。

集合管能进一步重吸收水和交换离子,使原尿进一步浓缩,其功能也受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综上所述,肾小管和集合管系是原尿重吸收的重要场所。

原尿在肾小体形成后,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小管的过程中,其中的绝大部分水、营养物质和无机盐等被重吸收入血,部分离子也在此进行交换;此外,集合小管的上皮细胞还分泌排除机体部分代谢产物。

肾中最终形成的尿液称为终尿,其量为每天1-2升,仅占原尿的1%左右。

二、尿液的形成

尿液的形成大致分为三个步骤,即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一)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当血液进入肾脏后,由肾动脉一路而下进入人球小动脉,然后进入肾小球。

肾丝球是由5到9个微血管环所组成,其内皮细胞与鲍氏囊的脏层形成一个内皮囊膜,包括三层主要构造:

(1)微血管内皮细胞;

(2)肾小球的基底膜(BasementMembrane);(3)鲍氏囊脏层的上皮细胞;其外为鲍氏囊所包围,如此形成一个过滤装置。

过滤之物质因电性之不同而异,由于基底膜带负电,带负电分子因相斥作用较不易滤出,反之则否;分子量大约在58000以下之蛋白质及其他物质皆会过滤出来,剩余未滤出之血液则进入出球小动脉,滤出液则进入肾小管。

一般而言,肾动脉的血压随着主动脉压而有所变化,但是肾小球的过滤率则必须维持相当恒定,所以肾脏的动脉,会进行自我调整(Autoregulation),使得进入肾小球的血液维持一定的压力,便于滤出,此种自我调整有一定的范围:

如血压低于60mmHg,则会使肾小球过滤率大幅降低,而产生少尿的现象;如血压过高,会使得肾脏动脉全力收缩,以降低进入肾小球的血压,如此造成肾血管之损害即所谓高血压肾病变。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毛细血管保持完全开放状态,使滤过膜面积保持为1.5m2以上,其通透性只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从而保证了肾小球的正常滤过功能。

在某些疾病状态下,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变窄或阻塞,导致有滤过功能的。

肾小球数量减少,有效滤过面积随之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同时炎症也改变了滤过膜的通透性,使本来不能通过滤过膜的血浆蛋白和血细胞也滤入了肾小囊。

2.有效滤过压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由于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机制,当动脉血压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可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使肾小球滤过率基本保持不变。

(2)肾小囊内压在正常情况下,肾小囊内压是比较稳定的。

当肾盂或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或其他原因引起输尿管阻塞时,肾盂内压升高,引起肾小囊内压也升高,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因此而降低。

(3)血浆胶体渗透压正常情况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不会有很大的变动。

但当血浆蛋白浓度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此时,有效滤过压将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如由静脉快速注入大量生理盐水时,血液被稀释,血浆蛋白浓度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加。

3.肾血浆流量

肾血浆流量主要通过影响滤过平衡的位置来影响肾小球滤过率。

肾血浆流量加大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减慢,滤过平衡的位置就靠近出球小动脉端,肾小球滤过率随之增加。

如果肾血浆流量进一步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进一步减慢,可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全段都不出现滤过平衡,此时肾小球滤过率就进一步增加。

相反,肾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浆

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加快,滤过平衡出现的位置靠近入球小动脉端,肾小球滤过率减少。

在严重缺氧、中毒性休克等病理情况下,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肾血流量和肾血浆流量显著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也显著减少,尿量将减少。

(二)肾小管的重吸收及分泌作用

(1)近端小管是原尿重吸收的重要场所,原尿中85%的钠离子和水分、几乎全部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多肽、氨基酸,50%的碳酸氢盐、磷酸盐以及维生素等均在此处冲吸收。

另外,近端小管还通过分泌或排泄等方式将体内某些代谢终产物及药物排入管腔,如氢离子、氨、肌酐、马尿酸、青霉素、酚红等。

临床上常用酚红排泄试验判断近端小管的功能状态。

(2)远端小管是离子交换的部位,细胞可吸收呐,分泌钾、氢离子和氨,以调节机体的水盐平衡和维持体液酸碱平衡。

远曲小管的功能活动受激素调节,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醛固酮能促进其冲吸收钠;神经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促进其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3)集合管:

集合管也可重吸收H20、Na+,排出K+,H+和NH3)等,对尿液浓缩和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起重要作用。

其功能活动也受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第二部分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

它不是一独立性疾病,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典型临床表现:

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

其中大量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症为必备条件。

【临床分型】

目前我国儿科临床按传统观点,将肾病综合征分为三类,即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种,其中原发性占90%。

(一)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为原发病变在肾小球的疾病。

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过程中,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均可在疾病过程中出现肾病综合征。

按国内临床分类又可分为单纯型和肾炎型。

单纯型:

具备下述表现者,即诊断为单纯型:

①大量蛋白尿:

尿蛋白定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mg/(kg·d),持续2周以上;②低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30g/L;③高脂血症:

血浆胆固醇≥5.7mmol/L;④不同程度的水肿。

肾炎型:

除具有上述表现外,还具备以下四项中之一或多项者:

①血尿:

2周内3次尿检,离心尿红细胞≥10/HP;②反复出现或持续高血压:

学龄儿童≥130/90mmHg,学龄前儿童≥120/80mmHg;③氮质血症:

血尿素氮>10.7mmol/L;④持续低补体血症(血补体C3下降)。

(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指继发于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紫癜性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等)或具有明确病因者。

其病因广泛而复杂,以下仅列出小儿时期较常见的病因:

①全身性系统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结节性多动脉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和皮肌炎等。

②特殊感染: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先天性或继发性梅毒等。

③家族遗传性疾病:

Alport综合征及镰状红细胞贫血等。

(三)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常指由遗传因素所致的芬兰型和非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

出生后3个月内发生的NS称之为“先天性NS”。

先天性NS的临床特征明显不同于3个月后发病的NS。

先天性NS分为多发于芬兰人的先天性NS(Finnish-type)和弥漫性系膜硬化症2类。

前者是第19号染色体长臂上的nephrin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此类疾病在日本人的先天性NS中很少检出nephrin基因变异。

Finnish型患儿一般在出生后早期即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全身水肿。

患儿以出生时体重偏低,并伴有巨大胎盘(出生体重的25%以上)。

出生后3个月,出现蛋白尿、肾功能减退,但缓慢进展,多数患儿在3岁前因感染而死亡。

弥漫性系膜硬化症与WT1基因突变有关,致病基因尚未阐明。

患儿出生后3~11个月期间,出现蛋白尿和肾功能减退,一般在发病后6个月内进展到终末期肾功衰竭。

除按临床表现分型外,还常依据皮质激素治疗效应分型。

以泼尼松足量(每日1.5~2mg/kg)治疗8周时的效应分为:

①激素敏感型:

尿蛋白完全转阴;②激素依赖型:

对激素敏感。

但减量或停药1个月内复发,重复2次以上者;③激素耐药型:

尿蛋白仍≥+++。

【病理分型】

小儿NS常见病理类型主要有微小病变(MCNS)、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膜性肾病(MN)、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reGN)等。

儿童NS病理类型的分布与成人有所不同。

1981年Glassock等报道小儿NS主要病理类型为MCNS(占66%),而成人为MN(32%)和MCNS(21%)。

儿童多在长期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有并发症使病情加重时进行肾穿刺,而MCNS常对激素敏感,使症状缓解,家长难于接受肾穿刺检查,因此病理为非MCNS比例升高。

对于激素依赖或激素耐药者应考虑肾活检检查,以明确其病理类型,从而确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

(一)微小病变

病理:

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或极轻微改变,免疫荧光无免疫复合物沉积(部分可见少量非特异性IgM/IgG沉积);特征性改变为电镜下出现弥漫性足突融合现象。

临床:

可见大量蛋白尿,单纯性肾病,治疗多为激素敏感。

(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

光镜主要是系膜细胞增多和系膜基质增宽,两者的增生程度可以不平行,系膜增生严重时可见毛细血管腔受挤压变窄,毛细血管袢有分叶倾向,基底膜(GBM)正常。

免疫荧光可见多种免疫复合物沉积,其中以系膜区突出IgA或IgM沉积为特征的被称之为IgA肾病和IgM肾病。

电镜主要系膜区内皮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

临床:

有多种表现,多为血尿伴程度不等的蛋白尿。

(三)膜增生性肾炎

病理:

根据肾小球超微结构改变不同分为3型:

Ⅰ型即免疫复合物型;Ⅱ型即致密物沉积病;Ⅲ型为膜增殖性肾炎与膜性肾病的混合型。

三型病理的共同点是均有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增厚以及系膜细胞增殖和基质增生,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现分叶状,相对上述各病理类型易见新月体形成。

以Ⅰ型最为多见。

临床:

以肾炎伴低补体血症为特点。

常以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后转为肾炎型肾病表现,常有肾功能受损且呈慢性进展过程。

(四)膜性肾病

病理:

以基底膜弥漫性增厚、钉突形成为特点。

电镜下病初为颗粒状上皮下沉积物,依病情发展过程分Ⅴ期改变:

Ⅰ期,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Ⅱ期,除上述沉积外,基底膜钉突状改变;Ⅲ期,基底膜链环状增厚;Ⅳ期,基底膜内沉积物溶解、吸收;Ⅴ期,基底膜不规则增厚。

免疫荧光以IgG沿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线样沉积为主,伴少量IgA、IgM、C3沉积。

临床:

以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小儿MN原发者少,多为继发性(狼疮性肾炎或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五)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病理:

以肾小球局灶性、节段性分布的透明硬化、玻璃样病变为特点。

电镜下系膜基质增宽,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消失,并有基底膜剥脱,相应肾小管萎缩,病灶周围可见代偿增大的肾小球和代偿性扩张的肾小管;肾间质纤维化。

免疫学检查可见在硬化区域出现大块状不规则IgM沉积和C3不定形沉积。

临床:

表现为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并常伴血尿、高血压,甚至肾功能损伤。

儿科临床常见2种情况:

起病即呈非选择性蛋白尿,激素耐药,持续肾病状态,进行性肾功能减退;或起病似微小病变肾病,多次反复或复发后进展为典型FSGS。

(六)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病理:

光镜下50%以上肾小球内有大型新月体。

视病情活动情况新月体可为细胞性、细胞纤维性、纤维性。

免疫病理分为3种类型:

抗基底膜型(沿GBM线性沉积)、免疫复合物型(颗粒状免疫沉积)、寡免疫沉积型(此多属ANCA阳性者),近年还有人提出IV型(即IgG和C3线性沉积,血中ANCA和抗-GBM阳性)和Ⅴ型。

临床:

典型表现为急进性肾炎。

【病因和发病机制】

根据病因可将肾病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占主要地位,成人约2/3和大部分儿童的肾病综合征为原发性。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主要的致病因素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急进性肾炎等。

按病理诊断常见的有:

微小病变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系膜毛细血管增生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等。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原因为:

感染、药物(汞、有机金、青霉胺和海洛因等)、毒素及过敏、肿瘤(肺、胃、结肠、乳腺实体瘤和淋巴瘤等)、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淀粉样变及糖尿病等。

10%儿童肾病综合征的可由继发性因素引起。

近年来,关于免疫机制参与的肾脏损害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不同角度的探讨日渐增多,其发病机制可集中表述为各种外界或自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并诱发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后产生大量的炎性递质,引起自身免疫性肾脏组织损伤,致使肾小球固有组织的机械、电荷屏障遭到破坏,从而出现相关的临床表现。

(一)体液免疫介导的损伤

引起肾小球疾病的抗原物质十分广泛,分为肾小球固有抗原(足细胞抗原、系膜细胞抗原、基底膜抗原、肾小球内皮细胞抗原)和已种植于肾小球的外源性抗原两大类。

外源性物质因具有不同的抗原性和理化性质,可以在诸如肾小球内皮细胞、基底膜、系膜区等不同部位沉积下来,形成种植性抗原,参与免疫应答反应。

其中带有正性电荷的外源性物质更易在肾小球内皮沉积后形成广泛的免疫损失。

大多数由植入抗原引起的肾小球肾炎,免疫荧光检查可见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沿毛细血管袢呈不连续的颗粒状分布。

除了电荷因素外,某些物质与肾小球滤过膜具有特殊亲和性,也可作为种植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1.循环免疫复合物学说

机体在内、外源性非肾小球抗原物质的刺激下,产生相应抗体,抗原和抗体在血液循环中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随血液流经肾时,在肾小球内沉积。

2.原位免疫复合物学说

肾小球原位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抗体与肾小球内固有的肾小球抗原或植入在肾小球内的非肾小球抗原结合(如植物血凝刀豆素A),在肾小球原位直接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

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形成或沉积不会直接引起肾小球的损伤,通过激活各种炎症介质才可引起肾小球肾炎,其中补体起着重要作用。

如补体成分C3a和C5a具有过敏毒素作用,可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使血管通透性增加;C5a具有化学趋化性,可吸引中性粒细胞积聚在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又可释放其溶酶体内的蛋白酶,损伤内皮细胞和基底膜;C5~C9可直接使基底膜溶解,内皮细胞及基底膜损伤,胶原暴露,使血小板黏附、集聚,促进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促进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和上皮细胞增生,导致肾小球肾小球肾炎的发生。

(二)细胞免疫介导的损伤

细胞免疫引起肾小球或肾小管间质免疫损伤的主要机制有:

①致敏淋巴细胞与固定于肾小球或肾小管间质的抗原相互作用,引起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局灶性炎症反应。

②循环中致敏淋巴细胞与抗原相互作用,导致一系列淋巴因子释放或抗体产生,吸引、激活其它各种吞噬细胞,引起肾脏的免疫损伤。

③效应细胞发挥细胞毒作用。

【病理生理】

(一)大量蛋白尿

是肾病综合征最基本的病理生理变化,也是诊断本征的必备条件。

凡能引起肾小球滤过膜电荷屏障异常(如足细胞足突病变引起的负电荷减少)和孔径屏障异常(滤过膜病变引起的孔径变大)的疾病,都可以导致大量带负电荷的白蛋白或血浆蛋白自肾小球滤过膜滤出而引起肾病综合征。

病理性蛋白尿:

各种肾及肾外疾病所致的蛋白尿,根据尿蛋白的来源可分为:

(1)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球滤膜通透性及电荷屏障受损,血浆蛋白大量滤入原尿,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致。

尿蛋白以白蛋白等中、高分子蛋白为主(占70%-80%),定量多>2g/24h尿。

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原发性肾小球疾患,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2)肾小管性蛋白尿:

因近端肾小管病变,对原尿中蛋白重吸收功能受损为主要原因的蛋白尿。

多为轻度蛋白尿,以α-微球蛋白、β-微球蛋白等小分子蛋白为主(50%以上),白蛋白<25%。

见于间质性肾炎、肾毒性药物导致的肾小管损伤、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等。

(3)混合性蛋白尿:

见于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发生病变的肾脏疾病或一些全身性疾病同时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4)组织性蛋白尿:

肾组织破坏或肾小管分泌的蛋白所致的蛋白尿。

多为轻度蛋白尿,见于肾小管病变。

(5)溢出性蛋白尿:

因血浆中出现异常增多的低分子蛋白,超过肾小管重吸收阈值所致的蛋白尿。

多为小分子蛋白尿,定性试验常在(+)~(++)的范围。

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和凝溶蛋白尿均为溢出蛋白尿,多见于浆细胞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二)低蛋白血症

血浆蛋白由尿中大量丢失和从肾小球滤出后被肾小管吸收分解是发生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

肝脏合成蛋白的速度和蛋白分解率的改变也使血浆蛋白降低。

肾病综合征患者因胃肠道黏膜水肿导致食欲减退使蛋白质摄入不足,胃肠道吸收能力下降,也是加重低白蛋白血症的原因。

(三)高脂血症

患儿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均增高。

肾病综合征时低白蛋白血症可刺激肝脏代偿性合成白蛋白的同时,脂蛋白合成也增加;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增加,使乙酰辅酶A转变为胆固醇增多,导致胆固醇及富含胆固醇脂蛋白合成增加;肾病综合征时肝脏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数目减少,使LDL代谢减少。

对机体的影响:

①肾小球滤过的脂蛋白对系膜细胞具有毒性作用,有可能导致肾小球硬化;②增加血小板的聚集,可促发高凝及血栓栓塞合并症;③产生动脉硬化性冠心病的可能性。

(四)水肿

水肿(edema)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

水肿的发生机制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异常

在正常人体中,血管内液体不断地从毛细血管小动脉端掘出至组织间隙成为组织液,另一方面组织液又不断从毛细血管小静脉端回吸收入血管中,两者经常保持动态平衡,因而组织间隙无过多液体积聚。

保持这种平衡的主要因素有:

①毛细血管内压;②血浆胶体渗透压;③组织间液静水压;④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

当维持体液平衡的因素发生障碍出现组织间液的生成大于回吸收时,则可产生水肿。

2.体内外液体交换异常-钠水潴留

(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2)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肾病性水肿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大量蛋白质随尿排出,从而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效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加,导致全身水肿;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刺激渗透压和容量感受器,促使抗利尿激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分泌,使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导致钠水潴留;③有效循环血量下降通过容量感受器反射地引起下丘脑-神经垂体分泌和释放ADH、血管紧张素Ⅱ亦可使ADH分泌增加。

ADH通过促进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而使体内水的量增多。

【实验室检查】

(一)尿液分析

1.常规检查:

尿蛋白定性多在+++。

2.蛋白定量:

24小时尿蛋白定量0-80mg/24小时(正常值),>150mg/24小时称蛋白尿。

尿蛋白检查受尿量和标本留取时间长短及生物节律的影响,对临床已查出蛋白尿的患者,更应排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观察24h内尿蛋白总量的变化,而且对疗效监测意义更大。

通过尿蛋白定量,可以将蛋白尿分为:

①轻度蛋白尿(<1g/24小时)。

常见于间质性肾炎、隐匿性肾炎、肾动脉硬化、梗阻性肾病、泌尿系结石和肿瘤,较少见于肾小球病。

②中度蛋白尿(1~3.5g/24小时)。

多见于肾小球疾病,提示肾实质损害。

③重度蛋白尿(>3.5g/24小时)。

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等。

(二)血清蛋白、胆固醇和肾功能测定

血清白蛋白<30g/L;血浆胆固醇≥5.7mmol/L,血尿素氮>10.7m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增高,晚期可有肾小管损害。

白蛋白减低是指ALB<25g/L(低白蛋白血症),临床较为常见。

如:

①蛋白摄入不足(营养不良);②白蛋白合成减少(肝细胞损害);③蛋白消耗增多(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重症结核等消耗性疾病);④蛋白丢失增多(肾病综合征、严重烧伤、蛋白丢失性肠病、急性大失血等);⑤血液稀释(妊娠)。

尿素(urea)是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分子括小且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可自由滤过肾小球。

进入原尿中的尿素约50%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肾小管有少量排泌。

肾实质受损时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