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14208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41.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云南200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A.0~2岁(感知运动阶段)

B.2~7岁(前运算阶段)

C.7~11岁(具体运算阶段)

D.11~15岁(形式运算阶段)

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比如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B.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

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

效果律、练习律和: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失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

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1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

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取

D.知识迁移

1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率。

这是运用了:

()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交式法(变式)

C.比较法

D.直观法

12.学习策略中的一种——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认知计划(计划策略)、监视计划执行(监视策略)和:

()

A.调节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实施策略

D.价值性

13.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

交通性、独创性和:

()

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D.价值性

1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

()

A.道德理念

B.道德行为

C.道德品质

D.道德意识

15.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

()

A.内化

B.行为

C.实行

D.反馈

16.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17.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18.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

这是一种:

()

A.吸引的人际关系

B.合作的人际关系

C.沟通的人际关系

D.平等的人际关系

19.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20.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价

D.教学检查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3.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信息是经编码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4.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5.奥苏伯尔认为学校学生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即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6.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7.学生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提高,这是技能的正迁移。

8.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

9.有的学生由于经常看到主语在句子的开端部位,就认为主语就是句子开端部位的那个词。

这是一种感性概括。

10.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如果过了很长时间直到考试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所以,为了学习不被遗忘,在学习后要及时复习。

11.心智技能的培养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2.“记忆术”很多,比如《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是一种简编和编歌诀的记忆术。

13.问题解决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14.当你熟悉塑料袋装东西的功能后,就很不容易想到或发现它在急情况下可以当“小便袋”使用。

这种心理现象叫做功能固着。

15.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16.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具有自律性。

17.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18.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寻求发展。

19.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从一名新手成长为一名称职者的成长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

20.研究表明:

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

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的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主要有哪些作用?

答:

①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②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③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④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2.何谓心理发展?

答: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其包括四方面特征: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3.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间记忆的时间各是多少?

答:

①瞬时记忆的存储时间大约为0.25~2秒;②短时记忆的存储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③长时记忆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是终身。

4.试比较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不同之处(填写在下表空白处)。

 

活动对象动作的执行动作的结构

操作技能具有客观性具有外显性 具有展开性

心智技能  具有观念性具有内潜性具有简缩性

5.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

答: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②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③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④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四、论述题:

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满分10分。

试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提示:

人有5种基本需要,将它由低级到高级顺序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并着重分析一下最高层次的需要。

) 

答:

①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求有五种,它们从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例如,对食物、水、空气、睡眠、性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是安全的需要,即表现为个体要求稳定、安全、收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等;这之后便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随后出现的是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

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②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2005年4月云南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心理学真题附答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选择题共40分,非选择题6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反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什么规律的科学( )

A.基本教育规律

B.基本教学规律

C.基本心理规律

D.基本身心规律

2.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的智商最低临界值应是( )

A.130

B.140

C.150

D.160

3.“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4.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

A.自我了解

B.自我实现

C.自我行动

D.自我监控

5.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水平迁移

6.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是( )

A.女优于男

B.大致相等

C.男优于女

D.中国人相等,外国人不相等

7.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

A.概念学习

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

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

A.均衡发展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又慢

9.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也会诱发其条件反应。

这是条件刺激的( )

A.一般化

B.具体化

C.分化

D.泛化

10.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动觉控制起主导作用( )

A.操作模仿

B.操作整合

C.操作熟练

D.操作定向

11.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2.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

A.生活焦虑

B.择友焦虑

C.缺钱焦虑

D.考试焦虑

13.发现学习是属于( )

A.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B.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C.个别化的教学策略

D.交互式的教学策略

14.引起和维持个休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个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叫做()

A.注意

B.需要

C.动机

D.兴趣

15.人的健康不仅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 )

A.健康的人格

B.健康的习惯

C.健康的心理

D.健康的生活

16.完形——顿悟学说的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

A.苛勒

B.斯金纳

C.桑代克

D.布鲁纳

17.学习策略中的认知策略可分为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 )

A.计划策略

B.组织策略

C.调节策略

D.监视策略

18.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 )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问题检验

D.问题解决

19.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

依从、认同和( )

A.行动

B.内化

C.执行

D.泛化

20.如果将期末考试结果的解释视为总结性评价,那么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测验的解释就是( )

A.形成性评价

B.定性评价

C.定量评价

D.考查性评价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1个小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心理学者把此时期称之为关键期。

22.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2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 的学习。

24.桑代克认为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

效果律、练习律和  准备律  。

25.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第二是 寻求发展 。

26.学生的学习就其学习内容来说,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  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  的培养。

27.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称为心向与定势。

28.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的记忆是  瞬时记忆  。

29.在读一首短诗时,某生学习10分钟就刚好能背诵,随后又增加学习几分钟。

这种增加的附加学习,叫做过度学习。

它是促进知识保持,克服遗忘的记忆规律之一。

30.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具有自律性。

31.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有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是程序教学。

32.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叫做课堂气氛。

它是教学过程的软情境。

33.有系统的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材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之为教学评价。

34.标准化就测验的优越性在于:

第一,客观性;第二,计划性;第三,可比性。

35.多次测验所得的分数的稳定和一致的程度,叫做测验的信度。

36.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37.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是以编码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

38.积极诱因使个体产生积极行为,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消极诱因则使个体产生负性行为,远离或回避某一目标。

39.布卢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40.对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具有预见性,并以学生为中心。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①问题的特征;②已有的知识经验;③定势与功能固着。

42.教学中如何促进学习的迁移?

答:

①精选教材;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③合理安排教学程序;④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43.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

答:

创造性与智力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②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③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④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44.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

①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④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5.教师成长的历程经历哪几阶段?

答:

①关注生存阶段;②关注情感阶段;③关注学生阶段。

四、论述题(本大题只有1个小题,潢分10分。

46.试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提示:

将5种基本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顺序排列,填在下图表中,并着重分析一下最高层次的需要。

答:

①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例如,对食物、水、空气、睡眠、性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是安全需要,即表现为个体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等;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随后出现的是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尊重。

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②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对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云南2006年1月教师资格考试中学心理学真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

A.2岁

B.4岁(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

C.6岁 

D.8岁

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  )

A.1岁

B.3岁 

C.5岁        

D.7岁   

            

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  )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4.人格的核心是(  )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  )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欲望内驱力

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  )

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1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  )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1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  )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1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1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

A.类属学习  

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1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

(  )

A.4±2

B.5±2

C.6±2

D.7±2

1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

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20.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  )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13个小题,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

21.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和顺序性的特征,在教学中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22.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种成分。

23.人的学习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过程。

24.看见路上的垃圾便绕道走开,这属于逃避条件作用。

25.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替代强化。

26.一般来说,概念或规则的反例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正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概括的信息。

27.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28.各种发明创造都可以看做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

29.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给定的条件、要达到的目标和存在的限制和障碍三个基本成分。

30.布卢姆认为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知识,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评价。

31.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称为区分度。

32.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89年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

33.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在10岁以前,儿童的道德主要处于他律道德发展阶段。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4.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答:

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①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②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35.在学习时间管理中怎样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答:

①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③要根据一天内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④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

36.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①相似性;②原有认知结构;③学习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