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综合服务合作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18675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机综合服务合作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机综合服务合作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机综合服务合作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机综合服务合作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机综合服务合作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农机综合服务合作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农机综合服务合作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农机综合服务合作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农机综合服务合作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农机综合服务合作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农机综合服务合作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农机综合服务合作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机综合服务合作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机综合服务合作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机综合服务合作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机综合服务合作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农机综合服务合作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机综合服务合作社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县农机服务合作社项目

2、项目地点:

3、项目概况:

##县位于内蒙古西部河套平原源头,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

地处东经106°9′~107°10′,北纬40°9′~40°57′之间,东北与杭锦后旗接壤,西北同乌拉特后旗相连,西南与阿拉善盟毗邻,东南与鄂尔多斯市隔河相望。

全县东西长约92公里,南北宽约65公里,总面积4167平方公里。

 

##县土地总面积4167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115万亩,盐碱地20万亩,乌兰布和沙漠延伸到##境内426.9万亩,有近200万亩沙地适宜开发治理。

乌兰布和大沙漠,地表为沙丘和沙生植物覆盖;东部为一望无垠的黄河冲积平原,平原区45.6万亩,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渠道纵横,灌溉便利;南面是奔腾咆哮的古老黄河,黄河水域7.3万亩,整个地形除山区外呈现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逐步向西北倾斜,从东南总干渠引水闸到西北乌兰布和沙区,坡降23米。

境内海拔最高2046米,最低1030米。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经过对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2017年##县农作物播种面积预计在115万亩左右,比上年增加27万亩。

其中:

粮食作物面积51.48万亩,比上年增加10.94万亩,增27%;经济作物面积64.01万亩,比上年减少10.95万亩,减14.6%;总体呈现出“四增、三减、两持平”的种植趋势。

即小麦、玉米、白瓜子、甜瓜种植面积增加;花葵、籽瓜、蕃茄种植面积减少;脱水菜、大棚蔬菜种植面积持平。

2016年底,全县拥有拖拉机3685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31台,小型拖拉机3354台;各种配套农机具4195台,农机化作业水平较低。

农机服务市场潜力极大。

但由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备严重落后和不足等问题,农业种植需要投入较多的劳力,农业机械化耕作程度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尤其在农业种植、中耕和收获季节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迫切需要一批功能完善的农业机械投入生产领域,解决农民种植、收获等环节的后顾之忧,这也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农机服务合作社的应运而生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依法成立的以农机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服务成员和外出统一作业为宗旨,遵循着“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为合作社成员和其他个人或团体提供服务的组织。

主要开展农田全程机械化作业、农机配件及维修、农机信息等服务项目。

合作社在农忙季节前,与种田农户签订农机作业合同,实行代耕、代播、代收等项机械化作业。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可以大大提高##县农业种植效率,改变因人少地多而产生的土地闲置和浪费,促进农机服务业加快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增加经济发展活力,繁荣地方经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2、项目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

通过项目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尽快改善生产条件,降低耕作劳动强度,节约成本,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项目建设提高减灾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项目的建设,对于提高开展机械化的施肥和防治提供了物质保证,同时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其他种植辅料利用效率的提供重要有效的途径。

4、项目建设扩大旱作农田种植规模,特别是发展特色种植和种植新技术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可以促进农村生态建设与农业种植发展的结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三节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1、国务院《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民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3、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化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建议》

4、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规划

6、有关行业规程、规范及其他相关资料

二、编制原则

1、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相关产业政策和国家技术规范和标准。

2、积极选择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生产的机械和工具,同时在机械种类选择上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

3、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和实际测算数据完成项目的设备采购和工程施工估算。

 

第二章项目建设条件

第一节项目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冬季寒冷漫长,春秋短暂,夏季炎热,降雨量少,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积温高,无霜期短。

2013年日照时数3300小时以上,2013年无霜期在136-205天之间,年平均气温为7.6℃,植物生长期的5-9月份光合有效辐射40.19千卡/cm2,植物生长期的积温约为3100℃,生长期昼夜温差14.5℃。

年平均降雨量144.5mm,年均蒸发量2397.6mm。

2、主要作物及耕作情况

##县土地总面积4167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115万亩,盐碱地20万亩,乌兰布和沙漠延伸到##境内426.9万亩,有近200万亩沙地适宜开发治理,2016年##县农作物总播面积98.13万亩,主要种植玉米、向日葵、小麦、番茄、西甜瓜、牧草等。

3、主要农业机械情况

项目实施区##县农业机械大部分是以家庭为单位,根据自家的情况的独立购买小型机械为主,2016年底,全县拥有拖拉机3685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31台,小型拖拉机3354台;各种配套农机具4195台,农机化作业水平较低。

农业机械的种类和数量都远远落后于农业的发展形势。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有利因素

一、有中央、自治区出台的各项农机补贴和惠农政策做保证,使实施好本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有利条件。

二、具备发展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农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

三、农机化各项生产技术相对成熟,对于农业机械的渴望和认可程度较高,农业机械的发展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四、农业机械化耕作有一定发展基础,虽然还无法满足现有的农业发展形势,但是较之周边的村屯在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相对较高的。

五、项目技术支持依托有专业的农业机械化推广服务中心单位做保证。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不利因素

一、农业机械化作业,虽然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节约劳动力,是农业增产增收农民增加收入,但农民购买力差,使用费用高,导致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困难。

二、农机具价格贵、燃油费用提价,农民经济水平低,农机作业费用高,农民负担过重,付作业费困难,延缓了农业生产进程。

 

第三章市场前景预测

 第一节市场前景

随着我国对于基本农田实施保护政策,同时对于不断提高的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要求,农业的机械化生产不断升温,而随之应运而生的农机合作社经过了几年的发展,呈现了多模式、多种类、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各种形式的合作社组织不断涌现。

1、运作方式多样化、概括起来有4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由基层组织牵头,把有机户和农民联合在一起,统一调度机具,统一作业标准,分户经营,秋收结算;将统与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统的优越性和分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得现代设施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第二种发展模式是以农机服务队的方式,农机专业合作社由农机大户共同发起,并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

合作社统一联系业务,统一作业标准,统一服务价格,统一机具管理,将机具出租给合作社机手进行作业。

第三种发展模式是农机合作社与种粮农户之间的有机结合,通过反租倒包等形式推动土地流转,进行土地集中规模经营。

合作社是一个为当地农民提供产前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生产服务和产后农产品流通服务的综合性服务组织。

第四种发展模式是农机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围绕服务办实体,办好实体促服务。

二、合作形式趋于多样化,有松散型的合作,有紧密型的合作;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农机服务组织由最初的农牧业机械合作转向土地、技术劳力和资金的合作;合作层次不断提高,随着农机市场化、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也由简单的产中服务向产前、产后延伸,由生产环节向产加销、贸工农等各环节延伸;运行逐步规范,在合作社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发展、引导、规范的原则,促进合作社建设规范、健康发展。

所有合作社都坚持了“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的原则,社员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随着我国各个行业的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也迫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不断涌现,是我国农业生产进入一个高效、快速发展的道路上来。

第二节市场预测

一、项目实施地地域广大,人均耕地远远高于国家和自治区人均耕地平均水平,每年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落后,造成的耕地落荒和耕作浪费现象严重,对于专业的农机合作社组织有着迫切的要求。

二、项目实施区的周边地区在地域情况和种植情况,都与项目实施区基本相似,同时农业机械化相对也是非常低的,这对于项目未来的跨区域作业的发展和项目未来的市场发展都具有了潜在的发展方向。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和建设规模

第一节实施地点和范围

项目实施地点在##县,##县土地总面积4167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65.3万亩,盐碱地20万亩,乌兰布和沙漠延伸到##境内426.9万亩,有近200万亩沙地适宜开发治理,2016年##县农作物总播面积98.13万亩,主要种植玉米、向日葵、小麦、番茄、西甜瓜、牧草等。

第二节建设目标、内容与规模

一、建设目标

项目产品目标:

年实现耕作面积5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3万亩,其他作物种植面积2万亩,全部实现机耕、机播、机收全程机械化农田作业。

实现经营服务收入200万元,实现利润70万元。

项目功能目标:

合作社成员农机服务技术水平和自身素质普遍提高,合作社农机服务和农机信息畅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带动周边地区种植业上规模,推动标准化生产。

二、建设内容与规模

1、加强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

(1)完善农机信息网络,购置微机1台,打印机1台;

(2)对合作社开展成本控制研究和运行绩效进行评价。

2、机械购置

(1)购置大型拖拉机10台,中型拖拉机10台;

(2)购置配套犁耙、播种机械20台套;

(3)购置葫芦联合收割机2台;

(4)购置撒粪机10台;

(5)建设面积为500㎡的农机简易车库。

3、宣传培训

(1)举办成员合作知识、农机技术及维修培训班3期,培训50人(次);

(2)聘请2名农机技术人员为合作社提供农机技术服务。

 

第5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一节投资估算

项目共投资242万元,共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工程建设资金7.5万元

序号

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

单位

数量

单价

总投资(万元)

1

简易车库

租用

500

30

1.5

2

场地平整

新建

3000

20

6

合计

7.5

2、设备购置资金231.5万元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单价

总投资(万元)

1

电脑及网络设备

惠普

1

0.5

0.5

2

打印机

东芝

1

0.2

0.2

3

数码相机

三星

1

0.3

0.3

4

大型拖拉机

10

150

5

中型拖拉机

354型

5

2.5

12.5

6

配套农机具

10

2

20

7

联合收割机

2

40

8

皮卡车

2

4

8

合计

231.5

3、

4、

5、

6、

 

七、评估培训费用3万元

1、成本控制和效益评价0.5万元

2、宣传指导培训费0.5万元

(1)印刷宣传材料、上报各种材料等印刷费1万元;

(2)举办培训班2期50人(次)1万元;

第二节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为242万元,主要资金来源为上级申请资金,上级申请资金为240万元,主要用于工程建设和设备购置用途,投资中的评估培训费用3万元,主要由地方政府与项目单位协调解决。

 

第六章项目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

一、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按项目目标作业面积为5万亩,按2016年地区平均农机服务费用为40元进行计算:

年实现经营服务收入=作业面积Ⅹ机耕地费用

=5.Ⅹ40

=200万元

扣除生产成本、燃料费用、管理成本以及税金和设备折旧,实现利润70万元。

投资利润率=利润/投资总额

=70/242Ⅹ100%

=28.9%

2、社会效益

1、由于机械化耕作、收割比牛耕和人工收割相对成本低,农民愿意接受机械耕作,实现了农民和农机经营者“双羸”。

2、提高了农机具的利用率。

3、机械化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3、生态效益

通过推行机耕、机播,有利于土壤的疏松循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

1、2017年9-12月:

与项目区农户签订项目服务合同。

2、2017年9月:

完成合作社成立、团队建设、机械检修、入库等基础工作。

3、2017年10月购置微机、打印机等办公设施,建立合作社的信息服务网络;购置农机具和作业机具,进行示范推广。

4、2018年3-11月:

为签订代耕代种等项服务合同的农户,开展各项农机化作业服务。

5、2018年11-12月:

对合作社开展成本控制和运行绩效进行评价,对项目总结,进行自查验收,形成总结上报。

并展开第二轮农机服务合同签订工作。

 

第8章项目组织管理

第一节组织保障

一、成立合作社组织机构

合作社将以法人组织形式进行工商登记注册,并根据成员组成形成董事长与监事会运作的组织形式。

其主要职责是:

负责项目管理与协调,对项目主管单位和实施单位负责,签订合同,落实项目资金,检查项目实施进度等工作。

二、成立项目实施小组

成员由合作社会员参加组成,法人代表任项目实施小组组长。

其主要职责是:

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组织完成预定的工作目标任务;与农民签订农机化作业合同,为其开展农机化作业服务,并探索制定技术规程或作业模式;及时上报技术工作总结,以及项目实施进度等、做好与项目相关的其它工作。

第二节、措施保障

一、汇报宣传

及时向有关部门、单位、领导汇报通报情况;召开现场演示会等,使项目的实施家喻户晓。

二、技术培训

(1)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合作社成员进行技术培训;

(2)做好对农民(机手)的技术培训。

三、规范组织

1、项目实施实行合同管理,面积、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社员;

2、统一进行与农民签订代耕代种服务合同,统一调度机具,统一作业标准;

 

 

第九章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结论

通过对于“##县农机合作社”项目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县农机合作社项目》对于当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使农业耕作的现代化水平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科学的预测评算和严格的组织管理支持下,我们可以看到该项目在现有的条件下是完全切实可行的。

第二节建议

1、##县农机合作社项目即是国家惠农项目,也是国家农业补贴项目,希望上级部门给予更多的关怀和优惠政策上的扶持。

2、项目建成后需要规范和严密的组织开展运行,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和政府组织部门能够给予技术和管理支持,保证项目能够不断成长壮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