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21321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docx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复习指导]

(一)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1)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如空气、溶液等均是混合物。

(2)没有固定的组成。

(3)各种物质保持原有的性质,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

纯净物:

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如氧气、氯化钠、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等。

有固定组成。

有固定的性质,例如熔点、沸点等。

混合物经分离提纯可得纯净物。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分成金属单质(如锌、铁、铜等)、和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氯气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氖、氩等)。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又分成酸(见酸的分类与命名)、碱(见碱的命名)、盐(见盐的分类和命名)、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氧化铜等)。

氧化物:

氧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无机物:

一般指组成里不含碳元素的物质,叫做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

(CO、CO2、CaCO3等少数物质除外)。

有机物:

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CO、CO2、CaCO3等少数物质虽然含有碳元素,但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故把它们当作无机化合物来研究。

离子化合物:

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某些碱性氧化物,如Na2O、K2O,常见的盐类如NaCl、KF,常见的碱,如NaOH等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不同元素的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例如氯化氢(HCl)、水(H2O)等。

(二)物质的组成及结构

元素: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核电荷数相同的原子、离子都属于同种元素,例如镁原子(Mg)和镁离子(Mg2+)它们的核电荷数都是12,统称镁元素。

(2)元素只表示种类,不表明个数。

(3)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如钠、锌等)、非金属元素(如碳、硫)和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等)。

(4)元素在化学反应种类不变。

(5)要记住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

分子: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例如水的蒸发,物质的溶解、扩散现象等。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物质间的三态的变化是分子间间隔大小的改变。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

非金属单质(例如氧气、磷、硫等);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化合物,硫酸、硝酸等酸类物质,甲烷(CH4)等一些有机物。

原子: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原子结构:

原子虽小但是可分的

(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即原子核所带电量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按能量大小分层排布,并有一定规律。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核外电子数。

(2)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决定该元素的微粒是原子还是离子。

(3)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的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

(4)稀有(惰性)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是8个电子(氦是2个)的稳定结构,化学性质较稳定,一般条件下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5)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成为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6)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数目即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

例如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成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Na+),氯原子在反应中得到一个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Cl-)。

(三)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例如物质三态的变化等。

化学变化:

物质在发生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物质。

例如灼热的木炭跟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

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一般指物质的颜色、气味、味道、熔点、沸点、溶解性、密度、导电、传热等。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一般指物质与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能否反应,所表现出的活动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等。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有物理变化,并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伴有发光、放热;颜色的改变;沉淀(难溶物)的析出或消失;气体的吸收或放出等。

(2)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化合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氧化反应:

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燃烧:

可燃物质与空气里的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措施)

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急剧的燃烧。

缓慢氧化:

物质进行的缓慢氧化,不象燃烧那样剧烈,但也放出热量。

例如呼吸作用,动植物的腐败等。

剧烈氧化有燃烧和爆炸。

自燃:

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四)化学用语

元素符号:

统一采取该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的符号

(1)概念:

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元素符号前边的字数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如“2H”表示两个氢原子。

(2)书写方法:

书写元素符号时要规范,切莫大小写颠倒,乱用,如钙元素的符号“Ca”。

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如氯元素符号为Cl

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定义:

化学式表示这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一个分子里所含各元素的原子个数。

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实验测得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形成该化合物分子的原子个数,不得任意改动。

化学式前面的系数表示分子个数,如“2CO2”表示二个二氧化碳分子。

(2)书写方法①单质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单质,每个分子中有两个原子,在符号右下角加“2”例如H2等。

稀有(惰性)气体是由原子直接组成的物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例如He(氦气)等。

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组成比较复杂,习惯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例如Fe(铁)、Cu(铜)等。

②化合物一般把正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前边,负价元素(或原子团)写在后边,每种元素的原子(或原子团)个数写在右下角。

例如Na2CO3等。

化合价:

“两零三通常”、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原子结构示意图:

表示原子核,核内有8个质子。

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

离子符号:

在元素符号右上角表示出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数的符号

化学方程式: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1)意义:

化学方程式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书写方法:

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

(3)书写步骤:

写、配、注、标。

(五)溶液

溶液:

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

(1)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水是常用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常用来溶解碘、油脂等。

(2)溶质:

被溶剂所溶解的物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做溶质。

例如食盐、浓硫酸、二氧化碳等均可作溶质溶解在水里。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溶液是否饱和不取决于溶液浓度的大小(即浓、稀),但对一定温度下的同一溶质来讲,其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正确理解溶解度概念:

(1)要有一个确定的温度,这是因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不同。

(2)溶剂是100g。

(3)溶液要成为饱和溶液。

溶解度要用所溶解的溶质的克数表示。

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的大小。

说明:

溶解性与溶解度不同,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它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

通常用易溶(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可溶(溶解度大于1g)、微溶(溶解度小于1g)、难溶(溶解度小于0.001g)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1)温度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大,例如硝酸钾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例如食盐;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熟石灰等。

(2)气体的溶解度不仅决定于气体的性质,还决定于压强和温度,当温度不变时,随着压强的增大、气体的溶解度也增大;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过滤:

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例如粗盐的提纯就是把粗盐溶于水,经过过滤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除去。

结晶:

制取晶体的方法有:

①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

例如,海水晒盐。

②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体,一般采取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结晶析出。

例如,冷却热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即可得到硝酸钾晶体。

结晶水合物:

溶质从溶液中成为晶体析出时,常结合一定的水分子,这样的水分子叫结晶水。

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叫结晶水合物。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第二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

(一)

[复习指导]

空气的成分:

按体积计算空气中的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及其它成分约占1%,许多科学家都做过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舍勒、普利斯特里和拉瓦锡。

稀有气体的用途很广,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它被应用于生产和科学研究等方面。

空气的污染和防止:

煤燃烧产生的烟,(含SO2)、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排出车的尾气(含NO2等)形成的烟雾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有害燃烧的污染、空气的污染、环境污染及其危害,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含量过高,遇水便形成了酸雨,应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注意大气环境保护,特别要注意防止居室中的空气污染,要保护臭氧层。

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态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解水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略大;降低温度氧气可变为淡蓝色液体雪花状淡蓝色固体.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与金属、非金属、化合物等多种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剧烈程度因条件不同而异,可表现为缓慢氧化、燃烧、爆炸等,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1)氧气与非金属反应①木炭在氧气里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气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②硫在氧气里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③磷白磷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达到着火点(40℃)时,引起自燃:

白磷或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④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罩一干冷烧杯在火焰上方,烧杯中有水雾。

(2)氧气与金属反应①镁在空气中或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②铁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3)氧气与化合物反应①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②乙炔(C2H2)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火焰,氧炔焰温度可达3000℃;③甲烷(沼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和水;④蜡烛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氧气的用途:

(1)供呼吸;

(2)治金工业:

富氧炼钢炼铁提高炉温,加速治炼过程;(3)“氧炔焰”用于气焊、气割。

液氧可用于液氧炸药,宇宙火箭发动机作支持燃烧用。

氧气的制法:

(1)实验室制法: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MnO2为催化剂)或加热高锰酸钾。

(2)工业制法:

根据氧气、氮气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

水的污染和防治:

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都会造成水的污染。

应采取各种措施清除对水的污染,保证生活和生产用水的清洁。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水对生物体有重要作用。

水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最大为1g/cm3,水结冰时体积膨胀,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冰浮在水面上。

(2)化学性质:

①通电水可分解②水通常作为溶剂、可溶解多种物质。

水的组成:

(1)电解水实验得到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科学实验证明:

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因此水的组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是2∶1。

氢气的性质:

(1)氢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降温可成为无色液体、雪状固体,在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是0.0899g/L,是自然界最轻的气体。

氢气是由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发现的,见氢气的发现史。

(2)氢气化学性质常温下氢气性质稳定,但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①可燃性:

a.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点燃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或氢气不纯)可发生爆炸c.纯净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遇空气中水蒸气产生白雾。

②还原性:

氢气能夺取某些氧化物里的氧,使含氧化合物发生还原反应,氢气做还原剂。

氢气的用途:

(1)充灌氢气球

(2)作还原剂,冶炼高纯度金属等(3)合成氯化氢制盐酸等重要化工产品(4)液氢作火箭燃料;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不污染空气等,是理想的能源,称作氢能源。

氢气的制法:

实验室制法:

锌粒和稀硫酸或盐酸

金刚石: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状固体。

人们怎样知道金刚石的组成的?

经琢磨能折射,散射光线,作装饰品,硬度大,用于作钻头,玻璃刀等。

熔点高是电的不良导体。

石墨:

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质软而滑腻,用作润滑剂,铅笔芯等。

熔点高,用于制作石墨坩埚。

电的良导体,用作干电池电极,高温电炉电极等。

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溶剂。

无定形碳:

炭黑:

黑色粉末,用作黑色颜料、墨汁、橡胶添加剂等。

活性炭:

黑色多孔性颗粒或粉末,有吸附性用作防毒面具,净化水、脱色剂等。

焦炭:

深灰色、多孔性坚硬固体,用于冶炼金属。

木炭:

灰黑色多孔状固体,做燃料、制黑火药、食品工业吸附剂等。

碳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随着温度的升高,活动性增强,在高温下碳能与多种物质起反应。

(1)与氧气和非金属反应碳的各种单质均能在空气中燃烧,因条件不同产物而异。

(2)还原性:

一定条件下碳可以与多种氧化物反应,夺取含氧化合物中的氧,有还原性,是冶金工业的重要还原剂。

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近年来二氧化碳剧增产生“温室效应”是当前全球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的热点之一。

(1)物理性质:

通常为无色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977g/L,能溶于水,在加压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无色液体,雪状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不支持燃烧和不供给呼吸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除此以外因为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①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石蕊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但由于碳酸不稳定,红色很快消失。

②与石灰水(碱溶液)反应。

二氧化碳的用途:

(1)灭火。

灭火器种类很多,常见的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和鸭舌式二氧化碳灭火器。

(2)干冰作致冷剂,冷藏食品,人工降雨等。

(3)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纯碱等。

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法: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2)工业制法:

高温下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时的副产品是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250g/L,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

一氧化碳可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产物是二氧化碳。

(2)还原性:

一氧化碳能夺取含氧化合物中的氧,有还原性。

①与CuO反应,②与Fe2O3反应(炼铁炉里的反应)(3)毒性:

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化合,使人因缺氧而死亡。

一氧化碳的用途:

(1)多种气体燃料的主要成分。

(2)冶金工业上重要的还原剂。

碳酸钙性质:

大理石、石灰石、白垩等天燃矿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1)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

(2)化学性质:

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CO32-)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因此它与其它含有碳酸根的碳酸盐一样具有共同的性质,主要是:

与酸反应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这是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最简便的方法。

石灰岩层里不溶性碳酸钙和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作用能转化成碳酸氢钙,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也可析出碳酸钙,这就是溶洞的形成原因。

碳酸钙的用途:

(1)重要的建筑材料

(2)烧制水泥的主要成分(3)高温煅烧生产生石灰(氧化钙)

甲烷:

甲烷通常称沼气,煤矿矿坑、池沼、地层内均可产生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沼气。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甲烷的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

(2)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点燃甲烷与氧气或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会发生爆炸。

酒精:

学名乙醇,化学式是C2H5OH,它是无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是常用的有机溶剂。

酒精在空气中易燃烧,放出大量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因此酒精常做为燃料。

用高梁、玉米等作原料,经过发酵、再进行蒸馏,可制得酒精。

工业酒精含有少量甲醇(CH3OH),甲醇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酒的气味,易燃烧,产物也是二氧化碳和水。

甲醇有毒,饮后使人眼睛失明,大量饮用会使人死亡。

醋酸:

学名乙酸,化学式是CH3COOH,食用醋中约含乙酸3~5%,故又称为醋酸。

醋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酒精,当温度低于16.6℃时,醋酸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无水醋酸又称冰醋酸。

醋酸对皮肤有腐蚀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煤和石油:

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重要的能源。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

为合理使用能源、保护环境,应加强煤的综合利用。

石油是一种粘稠状液体,通常显黑色或深棕色,常有绿色或蓝色荧光,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稍小,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主要含有碳和氢元素,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是一种混合物。

石油炼制后可得到多种产品,这些产品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原料。

三大合成材料和网球用具。

有机化合物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在工农业、国防交通运输、建筑及日常生活中有极广泛的应用。

铁:

(1)物理性质:

纯铁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软,有良好的延展性、是热和电的导体,密度为7.86g/cm3,熔点是1535℃,沸点2750℃。

(2)化学性质:

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跟多种非金属单质及某些化合物反应。

①铁跟氧气反应: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常温下铁在干燥空气中很难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但在潮湿的空气中却能跟氧气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

②铁跟酸反应:

铁能跟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溶液为浅绿色)和氢气③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

将铁钉浸在硫酸铜溶液,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

生铁和钢:

生铁是含碳量在2~4.3%之间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在0.03~2%之间的铁合金。

工业上炼铁是用还原剂,在高温条件下,从铁矿石里把铁还原出来。

常用的铁矿石有赤铁矿(主要成份是Fe2O3)、磁铁矿(主要成份是Fe3O4)、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

工业上把生铁炼成钢是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作氧化剂,在高温条件下,把生铁中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氧化成为气体或炉渣除去。

铝:

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2.7g/cm3,熔点660℃,沸点2200℃。

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

铝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铝对水、浓硫酸,浓硝酸有耐腐蚀性。

高温下有强还原性。

铝可作还原剂、制造电线、铝合金是制汽车、飞机、火箭的材料。

锌:

具有青白色金属光泽,密度为7.14g/cm3,熔点419.4℃,沸点为907℃。

锌在空气中比较稳定,能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铁的表面镀锌可保护铁不受腐蚀。

锌常用于电镀、制铜合金和干电池等。

铜:

具有紫色金属光泽,密度为8.9g/cm3,熔点1083℃,沸点2595℃。

具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

导电性和导热性。

铜在空气中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空气中,表面可生成碱式碳酸铜铜,可制造电线,电缆、铜及铜合金可制枪弹、炮弹等。

钛:

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密度4.5g/cm3,熔点1725℃,沸点为3260℃,具有良好延性和展性。

钛具有耐腐蚀性,不受大气和海水的腐蚀。

钛和钛合金可制造发动机、轮船外壳、反应器和电讯器材等。

近年来全世界对钛的需求日益增长,被誉为21世纪金属-

第三部分化学计算

[复习指导]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公式:

(1)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2)化合物质量与所含元素质量的关系式

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公式:

(1)气体密度(标准状况下)的计算式

(2)不纯物质中某纯物质的质量的计算式

某纯物质的质量(g)=不纯物质的质量(g)×该物质的质量分数

(3)物质纯度的计算式

(4)混合物中表示组分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溶液稀释的计算式:

根据稀释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若用M表示溶液质量,a%表示溶液浓度,则:

M前×a前%=M后×a后%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或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2)化学式前边的系数与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是“相乘”不是相加。

(3)结晶水合物的“.”表示某化合物与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相加”而不是相乘。

根据化学式计算各元素的质量比:

化合物的一个分子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最简整数比,就是各元素的质量比。

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化合物中的一个分子中,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占相对分子质量的百分数就是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这类计算的依据是化学方程式所表示出的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见有关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公式。

因此解题时要根据题意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计算出有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列比例求解。

(1)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物质质量关系,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体积(或求体积)与质量之间通过密度进行换算。

(2)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物质质量关系,均指纯净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不纯物质需换算纯净物质的质量才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有关溶液浓度的计算:

这部分计算主要是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

(1)正确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见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

(2)溶液体积、密度、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

溶质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体积×溶质质量分数(3)有关溶液的配制,要正确理解溶液中溶质的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