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清淤疏浚工程质量控制书.doc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732953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道清淤疏浚工程质量控制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道清淤疏浚工程质量控制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道清淤疏浚工程质量控制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道清淤疏浚工程质量控制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道清淤疏浚工程质量控制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河道清淤疏浚工程质量控制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道清淤疏浚工程质量控制书.doc

《河道清淤疏浚工程质量控制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道清淤疏浚工程质量控制书.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道清淤疏浚工程质量控制书.doc

****涌清淤工程

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六年一月

一、工程概况

本次清淤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涌、**东涌、**北涌及沙浦涌共2.54Km的涌段进行清淤疏浚,消除其存在的防洪排涝隐患。

二、质量目标

确保合格工程,争创优良工程。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我公司一贯奉行的宗旨,我公司将严格遵守招标文件对质量的要求。

在施工中严格按照有关施工规范组织施工,大力推行ISO9002国际质量标准体系,确保施工生产和企业管理的各项质量活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在“政府监督,施工监理,企业自检”的三级管理下,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抓好分项工程质量,以分项工程质量保证分部工程质量,以分部工程质量保证单位工程质量。

对明渠、箱涵的淤积物、垃圾、遗留的建筑废料等进行彻底清除;确保清淤后,雨水排放系统完全恢复其使用功能。

三、质量控制要求

1疏浚事前质量控制

(1)精密的测量仪器:

回声测深仪、GPS(或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主要测量设备进入工地现场后,即进行严格的检测,超过检测期限的仪器送检测机构进行校验,确保测量精度。

(2)精确复测基准点:

对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及基本资料和数据,在开工前与监理工程师共同进行认真复测校核。

(3)布设质量控制网: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和测量基准点,并按国家测

绘标准和本工程施工精度要求,测设用于工程施工的控制网、分块控制桩

及高程控制点。

(4)施工前原始断面复测及补充勘探:

会同监理单位做好施工前的原始河道断面复测,结果报送发包方,为工程开工和施工中测量、放样、复核提供施工依据。

并对施工现场进行补充勘探,进一步寻找电缆、暗沟、涵洞及垃圾等隐蔽物,绘制隐蔽物分布图,绘图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拟定隐蔽物处理方案,为顺利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5)河道开挖放样:

河道开挖前,工程测量人员依据复测过的控制点对施工区进行放样,放样点的高程精度不低于五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放样点位误差不应超过开挖边线:

水下±1.0m,岸边±0.5m;挖槽中心线±1.0m。

(6)布设施工水尺:

在生活及辅助生产区河岸边布设一组精确的水尺,并在施工作业区沿疏浚河段每隔500m设置一组施工观测的水尺,考虑夜间施工视线模糊,在水尺上设立夜间标识,水尺的精度控制在±2cm以内。

(7)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主导工程施工的全面性的技术经济文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疏浚质量。

因此,施工前必须组织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根据工程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中按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8)技术及操作准备:

编制疏浚作业指导书,在施工前,依据疏浚作业指导书,认真进行施工技术交底,使操作人员详细了解施工技术、顺序和方法,并预先制定施工疏浚开挖计划,布设于操作室内,作为河道疏浚操作的依据。

(9)疏浚操作人员:

任何工作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人的素质决定了工作质量。

操作人员的能力合格与否、素质高低是保证疏浚质量高低的关键,因此,通过学习培训等手段来不断更新、强化操作人员的知识、能力及水平,是提高疏浚质量的有效途径。

(10)建立奖惩制度:

将工程质量与月奖金挂钩,凡施工质量一次性满足设计标准的,项目部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对施工质量不满足要求的,项目部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并通报批评。

做到奖优罚劣,使其施工质量极性和工作热情,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J生,提高疏浚质量。

2疏浚中质量控制

2.1开挖区质量控制

(1)不同的开挖区段,土层厚度、土质类别不一定相同,开挖中及开挖后土方坍塌回於量也不一样;挖泥船绞刀周围泥浆沉降量也不一样。

同样施工,河道开挖后的宽度、深度也不一样,这就要求不同土质类别、土层厚度的开挖区段,必须进行试挖,以获取挖泥船台阶分层开挖超深值、超宽值或超欠值,作为本区段开挖的施工技术标准。

(2)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随着挖泥船的前移随时测量挖泥船前后左右部位开挖后的深度,根据开挖标准(设计深度加超深)及时调整挖泥船绞刀挖宽、挖深值,确保开挖后的河道断面满足设计要求。

2.2边坡稳定及质量控制

(1)边坡采用上欠下超阶梯式开挖,台阶分层厚度控制在1.2~1.5m以内,超、欠面积比控制在1~1.5范围内,并根据现场试挖后的施工回淤情况确定挖泥船台阶分层开挖超深值、超宽值或超欠值等,确保水面以下边坡成型;同时在边坡施工中,可组织具有丰富经验的挖泥操作工,在严密放设开挖样桩后,采用挖泥船直接削坡开挖法施工,确保边坡平整美观。

(2)遇有水上土堆施工段,应采用掏挖法,让水上土方自然坍塌,然后由挖泥船开挖,当开挖至设计底高程后,挖泥船退后一桩(不同的土质类别,坍塌回淤量不同,退后桩数应根据实际测量的回淤量确定)重复清淤,确保将回淤彻底清除,达到设计高程,并使水面以上边坡平整美观。

2.3开挖深度控制

(1)施工前操作人员必须正确记录测量人员所设置的水位标尺读数,并严格按照水位标尺进行挖槽深度控制。

汛期根据水位变化情况,操作人员应及时更正水位标尺读数,确保挖槽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2)施工前应检查、校正挖泥船的挖深指示尺,使绞刀头最低点至水面的垂直距离与挖深指示尺读数一致。

(3)分段分条作业中,由于移船

容易产生船位误差,使绞刀头横移轨迹不能正常衔接而引起漏挖,造成浅点或浅埂,故移般时必须定准舱位,并反复校核,坚持测水深、摸堑口。

在实际操作中,前后施工区域应套挖3~6m,清除因边坡坍塌造成的回於。

(4)分层开挖施工中,针对不同土质的特点,合理调配绞刀的下放量,开挖时,要特别注意最后一刀控到设计深度时绞刀下放尝试的控制,要注意其深度与吃水的变化(施工般只加满油到下次加油前,工程船会随着施工时间增加、油料减少而上浮),并经常对挖槽内水深进行校核,以便及时调整绞刀下放的最大深度,挖到设计深度时绞吸式挖泥船可用反刀操作来完成,防止漏挖及留埂。

(5)为确保河底开挖高程最终达到设计标准,施工时根据退水回淤情况,采取超挖0.1~0.3m的尝试以抵消回淤。

2.4开挖宽度控制

挖泥船进入挖槽后,采用移位法进行定位,使主桩落入定位分条槽的中心线上,同时定出宽度、挖宽方位角,每前进一桩,进行校核。

开挖前,技术人员要在分条槽的中心线及开挖的最边线设立明显的标志,以便挖泥般准确定位及控制开挖宽度。

挖槽深度、宽度应复核设计与规范要求,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对挖槽尝试随时进行挖泥深度自测,项目管理质量监督人员应经常进行复测,并留有自检质量记录供监理检查。

河底超深、超宽不能影响岸坡的稳定,欠挖和超挖、超宽就在允许范围内。

河口前应整齐顺直,水上修坡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采用挖一段成一段,每完成一段应自检自测,自检合格和报监理复测。

竣工验收时需请第三方测量单位进行复测,并以第三方测量单位为准。

3疏浚事后质量控制

(1)采用直方图、因果图等技术手段进行质量动态控制,发现问题及时落实纠正措施。

(2)经常开展质量动态分析,开展质量月活动。

一旦发生质量事故,采用直方图跟踪事故分析,及时整改,并报告监理工程师确保工程质量。

(3)竣工资料整理。

质检科指定一位专业技术人负责资料收集、整理,并按合同要求的时间、内容在工程完工时提交完整的竣工资料。

4结语

总之,疏浚工程质量控制是一荐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质量控制,只有贯彻执行国家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正确配置施工生产管理要素和采用科学管理方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收治质量预期的控制目标,交经建设管理单位一个满意的优良工程。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