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384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8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6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6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6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6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6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6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6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6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6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6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6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6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6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6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4.1施工条件分析和施工总体布置·

4.2主要工程施工方法分析·

4.3施工进度安排·

39

第五章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40

5.1投资概算·

5.2资金筹措·

41

5.3地方投资与农民自筹能力分析·

第六章 工程建设管理·

42

6.1组织管理·

6.2资金管理·

6.3质量、进度管理·

第七章建后管理·

44

7.1运行管理·

7.2水源保护·

7.3技术服务·

7.4工程供水应急预案·

45

第八章 经济评价·

46

8.1社会效益分析·

8.2国民经济评价·

8.3财务评价·

50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52

9.1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9.2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53

9.3环境保护设计·

9.4消防设计·

55

9.5劳动保护·

9.6节能措施设计·

57

第十章水土保持·

58

10.1编制依据·

10.2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

10.3造成水土流失的类型·

59

10.4水土流失现状·

10.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0.6水土保持监测·

61

10.7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措施·

62

第十一章结论·

63

附表

附图

第一章综合说明

一、项目的编制依据和任务

本着“科学、合理、经济、安全”的原则,根据《关于抓紧开展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鲁发改农经[2010]38号)(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水利厅),按照《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的有关要求,编制了**县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

**县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计划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5.69万人,项目安排在张汪、南沙河、**镇实施。

本期计划新建管网延伸供水工程3处,涉及饮水不安全村庄33个。

工程预算总投资295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投资985万元,省级配套591万元,地方配套及镇村自筹1379万元。

工程建成后不仅使项目区内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改善,也一步到位解决了项目区域内所有村庄饮水问题,项目的实施有利于解放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降低水污染性疾病对农民的生命威胁,体现党和政府对群众生活疾苦的关心,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项目设计标准、建设方案

1、项目设计标准

设计用水量标准:

每人每天50升;

供水水质:

供水水质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要求;

管材与供水压力:

输水主管道使用k9级球墨铸铁管道,支管道管材使用PE100级管材,工作压力村外管道0.8Mpa,村内管道0.6Mpa;

供水水压保证入村水头不低于0.1Mpa,供水管网中用水点的最大压力水头超过40m时,采取减压设施;

供水方式:

24小时供水,供水保证率97%以上;

工程设计年限及标准:

工程设计年限为30年,工程设计人数以15年设计,主要建筑物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抗震烈度为7度;

有关设计系数:

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按用水量之和的10%取值,管网最高用水量日变化系数取1.3,时变化系数取1.8。

2、工程建设方案

**县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涉及3个镇饮水不安全村庄33个5.69万人,工程实施完成后可解决93个村11.42万人的饮水问题,本次方案为实施城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2处,实施集中联片延伸供水工程1处,并改造部分村内管网与村外管网相联接,工程所用管道输水主管道为球墨铸铁管道,支管道采用PE100级塑料管材,工程设计年限30年。

三、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县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涉及3个镇饮水不安村庄33个村5.69万人,本次方案计划一是以我市已建成城市自来水管网向城区西部供水工程主管道为基础,继续向下游延伸实施管网延伸供水工程,在**镇千佛阁村西建设加压水厂,满足**镇及周边农村供水要求,同时建设五里屯至大彦管网联接工程,解决城区向西部农村供水瓶颈问题;

二是在**镇已建成城区周边环网的基础上,建设一道支管道解决该镇饮水不安全村庄饮水问题,并与城区主管网相联接,增加供水保证率;

三是在已建成**镇集中供水一期工程基础上,继续向下游延伸供水,并形成环状供水格局,解决**镇全镇所有村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建设村内管网工程与主管网相联接,达到户户通自来水,工程主管道管径设计时将区域内所有村庄统一考虑,材质为铸铁管材,支管道为PE100级塑料管材,工程设计年限30年,我们将同时实施信息化管理工程建设,城乡供水中心设立总控室,在管道沿线设置超声波测压、测流量装置,实时监测管网运行状况。

**镇管网延伸供水工程共需建设加压水厂1处,安装各类设备17台套,铺设DN300mm~DN500mm铸铁管道10.64km,铺设φ63mm~φ250mm支管道29.38km,铺设村内管道151.52km,建设闸阀、水表井等72座,工程总投资2152.67万元。

**镇管网与城区主管网联接工程共需铺设DN500铸铁管道2.2km,建设阀井池39座,工程总投资184.42万元。

**镇北街村管网延伸工程共需铺设DN300铸铁管道2.1km,建设阀井池51座,工程总投资120.15万元。

**镇集中管网延伸供水工程共需铺设φ250mm塑料管道14.68km,铺设支管道φ63mm~φ125mm支管道18.22km,铺设村内管道24.64km,建设闸阀、水表井63座,工程总投资498.06万元。

四、工程投资和资金筹措方案

**县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预算总投资2955万元,资金筹措方案是:

中央投资985万元,省级补助资金591万元,地方配套及镇村自筹1379万元。

五、国民经济评价结果

根据国民经济评价,可得出社会折现率率12%时,经济内部收益率14%,经济净现值338.48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1.07,可认为本项目在国民经济评价上是合理的。

六、项目的运行管理模式和进度安排

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

为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真正成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富民工程、甘露工程,必须加强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工作。

工程建成后将全部交由我市城乡供水中心公司化管理,由城乡供水中心负责对各村主水表前管道工程的维护保养,并收取各村主水表计量水费,各村管水员负责管理各村内支管道及水费的收取,同时在水费中设立一定比例的工程维修基金,确保水费的收入能够支付日常管理及设备维修更新的费用。

工程管理及运行情况由市水务局负责监督,保证工程正常运转和收取费用的合理开支,保证供水工程走向以水养水的良性运营轨道。

根据项目的总体时间安排,**县2010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计划2010年4月开工,2010年12月完工,计划工期9个月。

4月组织进行项目施工图设计,5月进行施工准备,材料、施工单位招标等,6月至11月同时进行村内及村外管沟开挖及管道安装,12月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及管道试压冲洗并正式通水验收。

第二章项目区基本情况及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2.1自然、社会、经济和水资源概况

2.1.1地理和地形地貌

**县位于山东省南部、微山湖畔,北与邹城市毗邻,南与薛城区接壤,东依山亭区,西濒独山湖、昭阳湖。

地处北纬34°

50′~35°

17′,东径116°

49′~117°

24′。

东西长45公里,南北长46公里,总面积1485平方公里。

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市内东部、东北部为丘陵山区,总面积512.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4.5%;

中、南、西部为冲洪积平原区,占全市总面积的65.5%;

全市海拔最高点为东郭镇莲青山(海拔596.6米),最低点为滨湖镇湖东村(海拔33.5米)。

境内有京福高速公路、京沪铁路穿过,交通位置十分优越。

全市资源丰富,商贾云集,是鲁南地区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市。

2.1.2气候

**县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南部,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季少雨多风易旱,夏季炎热多雨易涝,秋季天高气爽,晚秋多旱,冬季寒冷干燥。

多年平均气温13.7℃,年平均最高气温19.4℃,最低气温8.7℃,年极端最高气温40.4℃(1966年7月19日),年极端最低气温-21.8℃(1957年1月18日)。

年平均无霜期198天,最大冻土深30厘米,多年平均蒸发量(20厘米口径)1935.80毫米,年平均日照2384.4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4%,年均总辐射量117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压1007.9毫巴,最高气压1037.8毫巴,最低气压982.9毫巴,平均绝对湿度13.1毫巴,最大绝对湿度42.7毫巴,最小绝对湿度0.1毫巴,年平均相对湿度69%,年平均风速为2米/秒,全年最多风向为东南风,频率10%,最少风向为西风,频率2%,最大风速20米/秒(1962年4月16日北风),年平均大风日数10.6天。

**县降水受地形地貌影响较为明显,降水区域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多年平均降水量754.7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份,约占全年的71.7%,据1956年~1999年的降水资料统计,最大降水量为1246.9毫米(1958年),最小降水量为368.9毫米(1981年)。

年际变化的特征是连枯年经常发生,旱多于涝。

2.1.3河流

**县地处淮河流域,南四湖东岸,全市有大小河流近100条,有的自成体系,单独出境,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山洪河道共5条,由南至北依次为十字河、郭河、城河、北沙河、界河,城河与郭河在**镇北满庄后汇流后入湖,其它3条单独入湖;

20km2左右的坡水和平原洼地河道有22条。

2.1.4区域水文地质

根据**县地质构造特征及水文条件,全市分为滕西平原区、凫山断块区、荆泉断块区、官桥断块区和羊庄盆地区5个水文地质单元。

现将各区水文地质情况分述如下:

滕西平原区位于**县的中西部,峄山断裂以西,凫山断裂以南,属山前倾斜平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面坡降1/600~1/1200,总面积840.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水量752.8毫米。

该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较为发育,地下水富存于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中,主要为孔隙水。

岩性以粘土、亚粘土及砂砾石为主,厚度由东部的15米左右向西部的120米递增,颗粒也由粗变细,单位涌水量一般50~60m3/m·

d,冲洪积扇区大于80~100m3/m·

d,孔隙水主要为HC3—Ca型水,矿化度一般为0.3g/l左右,PH值6.8~8.0,水温16℃左右。

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也有河流及灌溉水回归补给。

排泄主要是人工开采和自然排泄两种。

地下水径流方向与地形倾斜方向基本一致;

地下水位随着降水和人工开采而变化,区域水位年变幅一般2.4~4.7米。

凫山断块区位于**县西北部,滕西平原以北,是凫山单斜的的外围部分。

南部以凫山断裂为界、东部以峄山断裂为界,面积77.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降水量731.5毫米。

由于局部地表分水岭的存在以及东部、南部不透水断裂带的阻挡,使其具有独立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含水岩组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和中、下寒武系碳酸盐类含水岩组。

前者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100m3/m·

d;

后者由于富水性差异较大,一般单井涌水量在100~300m3/m·

d,个别地段涌水量可达5918m3/m·

d。

该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3—Ca型水,矿化度在0.2~0.4g/l之间,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排泄以人工开采为主,地下水径流沿裂隙由北向南流动,受断裂阻挡,又沿凫山断裂带向西南流动,地下水位变化较大。

荆泉断块区位于本市东北部的峄山断裂以东,桑村窟窿以北,总面积1126平方公里。

**县境内的部分是荆泉断块岩溶水系统的下游富集区,面积253.5平方公里,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748.0毫米,区内有马河、岩马两座大型水库,对地下水有明显的补给作用。

荆泉区有较清晰的水文地质边界,西部南部为阻水边界,北部为隔水边界,东部为补给边界。

区内主要有四种含水岩组,一是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二是碎屑岩类孔隙含水岩组,三是碳酸岩类、碎屑岩类溶隙裂隙含水岩组,四是碳酸盐岩类裂隙溶隙含水岩组及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其中第二种富水性弱,单井涌水量很小,无供水意义。

其余三种均具有较好的供水能力。

荆泉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3—Ca型或HC3—Ca.Mg型水,矿化度在0.3~1.0g/l之间,水质良好。

该区具有大面积补给、集中赋存、集中排泄的特点。

岩溶水径流方向为北东~南西向,水力坡度沿径流方向渐小。

全区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入渗,其次是库水、河流渗漏。

排泄方式主要为人工开采排泄和自然排泄两种方式,其中供水中心开采量较大,目前开采量4~6万m3/d。

地下水动态特征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水位变幅由东向西由大变小,东部可达30米,西部则小于5米。

以前泉水涌腾,近年由于开采量增加,泉水流量渐小。

官桥断块区位于市东南部,峄山断裂和化石沟断裂之间,面积144.2平方公里。

地形北高南低,北部为剥食丘陵,基岩大面积裸露,南部为冲洪积、坡积平原。

多年平均降水量780毫米。

区内主要有三种含水岩组,一是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二是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岩组,三是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

其中第二种一般发育深度小于50米,单井涌水量小于10m3/m·

d,由于采煤影响,含水层基本无水。

其余二种在部分区域富水性较强,具有供水意义。

该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3—Ca型水,矿化度在0.3~1.0g/l之间,PH值在7.0~8.0间,水质良好。

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主要排泄方式为人工开采。

羊庄盆地区位于本市东部,属十字河流域,面积546.1平方公里,其中**县境内面积169.2平方公里。

该区四周具有明显的分水岭,向斜构造与盆地地貌完全吻合。

只有西部的三山头~龙山头之间有一狭窄低洼地带,成为整个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唯一出口。

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785.3毫米。

区内广泛分布着碳酸盐岩类地层,岩层均倾向盆地腹地,盆地的边缘地带为剥食丘陵,裸露面积**县境内有62.3平方公里。

盆地腹地较为平坦,普遍为第四系地层覆盖。

区内地质条件复杂,断裂构造发育,岩性差异大,含水层分布很不均匀。

含水岩组有两种类型:

一是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二是奥陶系、寒武系碳酸盐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主要富水地段在羊庄、魏庄、后石湾和龙山头等地,单井涌水量大于500m3/m·

d,其它地段也有供水意义。

该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3—Ca型水,矿化度在0.15~0.25g/l之间,水质良好。

羊庄盆地第四系孔隙水和岩溶水具有统一的补给、径流和排泄系统,大气降水是主要补给来源,其次是十字河和水库等拦蓄工程的渗漏、灌溉补给。

岩溶水的排泄主要是人工开采和自然排泄。

人工开采主要集中在羊庄断块排泄区,自然排泄包括河川径流、岩溶泉水和地下径流三种方式。

地下水总体流向为东北西南方向,呈扇形分布,具有统一的汇聚径流场。

盆地岩溶水动态相对稳定,变幅一般为5~10米,富水地段年变幅一般为2~5米。

2.1.5项目区农村社会经济情况等状况

**县共辖21个镇街(其中乡镇17个,街道办事处4个),1291个自然村,总人口165.84万人,50万户,其中农村人口125万人,农村劳动力72.69万人,人均使用房屋面积32.82平米;

城镇人口41.59万人,年末耕地总面积7.62万公顷,地区生产总值477.1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9.53亿元,地方财政支出25.45亿元,农业总产值84.72亿元,粮食总产量74.53万吨,市属工业增加值195.7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20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231元。

项目区位于**县**镇,该镇乡村人口7.78万人,面积7886公顷,总户数22624户,总人口8.46万人,乡村劳动人口4.9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5.23亿元,镇财政收入1.02亿元,实有耕地5047公顷,粮食总产量74696吨。

**县**镇,该镇乡村人口7.24万人,面积8547公顷,总户数25810户,总人口8.71万人,乡村劳动人口4.4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7.61亿元,镇财政收入3172万元,实有耕地4915公顷,粮食总产量52441吨。

**县**镇,该镇乡村人口4.26万人,面积4622公顷,总户数12410户,总人口4.88万人,乡村劳动人口2.4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1.84亿元,镇财政收入2801万元,实有耕地4257公顷,粮食总产量25764吨。

项目区水文地质上属于官桥断块区,该区域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353.2万m3,区域内农业、工业开采量分别为1005.54万m3、77.23万m3。

该区域年可供水量为270.43万m3,官桥断块**镇集中联村供水工程全部建成后工程供水量0.5191万m3/d(189.47万m3/年),该区供水量满足项目要求,取水方式为打岩石深井取地下水。

荆泉断块多年平均可利用地下水资源量为5420万m3(14.85万m3/d),可开采量为13.5万m3/d,现状条件下实际年开采量主要为农业、城市供水,其中城乡供水中心5.35万m3/d,当地工业1.2万m3/d,农业5万m3/d,人畜用水0.85万m3/d,总开采量为12.4万m3/d,剩余可开采量1.1万m3/d。

农村供水工程建成后,加上人畜用水0.85万m3/d,可供水1.95万m3/d,该区供水量满足项目要求。

2.2农村饮水不安全现状及分布

**县2009年底调查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7.42万人,本次项目拟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5.69万人。

具体见下表:

**县饮水安全工程人口统计表单位:

万人

镇街

2009年底普查饮水不安全的人口数

本次拟解决人口数

备注

规划内

新增

全县合计

12.64

14.78

5.69

**

1.49

2.63

1.03

0.42

1.97

0.78

1.15

1.62

1.81

5.11

0.33

4.55

0.07

1.28

1.29

0.25

2.21

2.74

0.36

0.89

2.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主要经验

2009年我市共批复四批饮水安全项目,涉及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4.89万人,共建设城市管网延伸供水工程5处,集中联村供水工程1处,全部完成了上级批复的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市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四制”管理要求,细化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快速启动,强力推进,严格督查调度,促进了工程建设依法有序、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县委、市政府历来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市先后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程建设工作,专门成立了**县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县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管理处,具体负责全市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工作的综合协调、技术指导和督查考核等工作,实行领导帮包责任制和工程技术负责制。

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市政府与各镇街签定了目标责任状,对各镇街的建设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