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再就业先进事迹(一).doc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14740306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再就业先进事迹(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个人再就业先进事迹(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个人再就业先进事迹(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个人再就业先进事迹(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个人再就业先进事迹(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个人再就业先进事迹(一).doc

《个人再就业先进事迹(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再就业先进事迹(一).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个人再就业先进事迹(一).doc

个人再就业先进事迹

在**盟全盟下岗职工技能培训班上,一位眉清目秀、中等身材的中年女子走上讲台,向学员们作了自己下岗后转变观念、自谋职业的经验介绍。

她的现身说法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这位中年女子就是*自治区再就业明星***。

***,汉族,1960年12月出生于*盟*旗,原*盟皮件厂下岗女工,现金源畜产品有限公司经理。

因为她下岗再创业,安排下岗职工成效显著,1996、1997年连续两年被自治区政府评为再就业先进个人,在全区劳动暨再就业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1998年被评为全盟再就业先进个人;1999年3月8日,被*妇联、劳动厅评为全区巾帼创业带头人。

观念一变天地宽

自谋职业度难关

1994年,*盟皮件厂依法破产,***一下子由国有企业的正式职工变成了一名下岗职工,就像一只落佩的凤凰,搭拉了翅膀。

端了十几年“铁饭碗”的她,同其他下岗职工一样,都有一种“失落感”,思想转不过弯来,一心想着再到国有企业找个“铁饭碗”,但终因没有岗位而告失败。

求职的失败,使她对当时的企业现状,就业形势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转变了过去那种“一次就业定终身,一生工作终不变”、“宁在公家吃不饱,也不自己把活找”的旧观念。

观念一变天地宽,她重新振作起来,牵头筹集资金7000元,租赁临街房屋20多平米,又在家中搬来一台缝纫机,与另一名下岗女工合伙开办了“新颖皮件加工部”,坚定地迈出了自谋职业的第一步。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当时,***的困难很多。

一是资金不足。

维持生产运行的只有自筹的7000元资金,去年电费、房租费、卫生费、城建费、税金和管理费等等,用于生产的所剩无几,经营场地朝不保夕,房租费稍一晚交几天,房主就要关门或另外出租;二是原料不足。

加工部的原料只有另一名下岗女工带来的一捆价值近千元的皮子。

针对这种情况,***确定了以修旧为主兼做皮手套、皮书包等小型皮产品的经营策略;三是没有经验。

在开业的最初时期,她们坐等顾客上门,收入甚微,有的月份甚至没有收入。

怎么办。

***及时调整经营方法,一人在家生产,另一人去寻找顾客,变消极等待为积极主动服务,从而使生意红火起来。

随着顾客的增多,活儿多了,为了赶时间、创利润,又出现了质量问题,要求退货和重新修理产品的顾客日益增多,生意日渐冷落。

***对此进行了认真地思考,深刻领悟了产品质量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于是主动地接受顾客的退货,保质保量地为顾客进行重新修理,从而再次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回头客不断增加,新顾客也不断光临,生产又红火起来了。

经过风风雨雨和辛勤的劳动,***终于换来了丰收的果实,当年年底,新颖皮件加工部共加工、修理皮件280件,获利1万多元。

当时,她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因为这1万元凝聚着自己勤劳的汗水,体现了一名下岗女工自身的价值,***这只落佩的凤凰又振翅高飞了。

追求服装新款式

面对困难再冲刺

创业的初步成功并没有使***沉浸在喜悦之中,她又在考虑如何继续发展生产,如何多吸收一些失业、下岗职工,帮助他们度过暂时困难的问题。

为此,在1995年初,她增加了皮革服装加工项目,扩大了生产规模,又吸纳了1名失业人员和4名下岗职工。

生产皮革服装除质量过关外,款式也是影响销售的一个重要因素。

刚开始生产皮革服装时,因为***不会新款服装设计,所以订货的客户极少,生产出的样品也无人问津。

为了使新颖皮件加工部的服装真正达到款式新颖,她十分注意街上流行的服装款式,然后照猫画虎地学着设计,有时为了准确掌握服装尺寸,她把穿服装的人请进加工部,好烟好茶招待,以求量到合适的尺寸,人家若不进来,她就追着看、追着问,人家还以为她有精神病呢。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地摸索,她终于掌握了新颖服装的设计技术,生产出的样品一挂出,就引来了许多顾客。

这一年新颖皮件加工部生产皮革服装300件,实现生产经营总额26万元,获利2.6万元,工人月平均工资在300元以上,最高月份有的达1000元。

然而,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1996年,*皮革总厂又依法宣布破产。

新颖皮件加工部失去了材料来源,这对一个刚刚起步的私营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没有气馁,经多方咨询、考察,终于在河北省蠡县找到了货源。

而进货对***来说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一个女人出门在外,多方不便,每次进货至少要带5万元的现金,为了保险,她常把钱缝在腰带上、内衣里。

为了不被人看出来,还要穿上厚厚的外套,天再热也不脱,结果身上捂出了很多痱子。

为了省钱,去蠡县时是坐班车,坐车累了,也不敢睡觉,实在困极了就狠狠地掐自己,吃饭吃最廉价的,住店住最便宜的。

经过千辛万苦,总算及时购回了原材料,使企业继续发展。

1996年,新颖皮件加工部在原材料短缺、费用加大的情况下,生产皮革服装360件,实现生产经营总额30万元,获纯利3万多元,工人月平均工资提高到400多元,高于当地许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最高月份有的工人能拿到1400多元的工资。

这年,***又吸纳了2名失业人员。

***自强自立,主动安置失业、下岗职工的事迹,受到了上级劳动就业部门的充分肯定和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1995年,原盟委书记***亲临新颖皮件加工部视察、指导,并把新颖皮件加工部定为他的联系点。

1996年底,她作为全区自谋职业的先进典型,光荣地参加了全区劳动暨再就业工作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回*后,又受到了盟行署领导的赞扬,鼓励她把企业办得更好,安置更多的失业人员、下岗职工。

艰苦创业不停步

扩大规模闯新路

事业的成功和领导的期望为***注入了新的动力,加上受报刊、电视上有关文章、节目的启发,她已不满足小作坊式的小生产,她认为,要想事业的大发展,要想安置更多的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就必须创办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

她的想法得到了爱人陈英的理解和支持,夫妻俩共同筹集资金近百万元,于1997年4月创办了*首家由个人集资的劳服企业—金源畜产品有限公司。

该公司依托*绒毛资源优势,主营梳绒、皮件加工。

1997年,梳绒车间梳绒5吨,产品除供应*毛纺厂外,还远销包头、天津等地,实现生产经营总额200多万元,实现利税8万元;皮件加工车间加工皮革服装200多件,销售额达20多万元,获利3万多元。

金源畜产品有限公司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还把安置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

在公司创办之时,就无条件地接收了盟就业局失业保险科介绍的12名下岗职工。

平时,凡有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来求职的,只要生产需要她就留用。

截止目前,共录用失业人员、下岗职工60多人。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工人的工资也不断提高。

梳绒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由开始的300元逐渐提高到450元,有些人还达到了600多元;皮件车间实行计件工资,工人月平均工资在500元以上,有的工人的月工资最高达到1600多元。

在全盟下岗职工技能培训班的讲台上,***最后满怀信心地说:

“兄弟姐妹们,党和政府为我们提供了各项优惠政策,市场经济又为我们提供了再就业的广阔天地,只要我们转变择业观念,积极生产自救,就一定能撑起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天空。

是的,我们也衷心祝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广阔天地展翅翱翔。

二00*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第6页共6页

免责声明:

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