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453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6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诗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散文诗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散文诗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散文诗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散文诗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散文诗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散文诗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散文诗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散文诗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散文诗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散文诗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散文诗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散文诗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散文诗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散文诗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散文诗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散文诗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散文诗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散文诗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散文诗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散文诗Word下载.docx

《散文诗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诗Word下载.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散文诗Word下载.docx

岁月无法伸出一只手,替你抓住过往的云。

如果一切还能重新拾捡回来,母亲,我要去拾取你的笑容、脚步,用你的爱做灯油,用你的善良做捻儿,我要点燃它,放到我的心里。

一辈子不忘回家的路。

天冷了,树的叶子落下来,树离我很近。

我似乎听见了它们在缓缓凝固。

天冷了,它们一排一排站着,心中坚守着的秘密一阵阵地疼痛起来,但叶子落下来,掩盖了一切。

母亲去了,心灵没有了依靠,一下子就有了那种到处漏风的感觉,可是大风一直在刮,把故乡周围的尘土刮了个干净。

我小小的故乡正在被秋天所包裹。

母亲的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

每到秋天,叶子们就纷纷落下,把母亲的坟头遮盖得严严实实,那些在风中微微呻吟着的落叶,远远望去,像一群疲倦了的蝴蝶,静静地收拢着它们一生的美丽瞬间:

一朵红晕,一个誓言,或者是简单的一声叹息。

解析《诗经》中的园林植物

(一)——乔木、小乔木

(2007-11-1509:

19:

32)

转载

标签:

知识/探索

分类:

景观杂谈:

职业篇

与人交流,要通过语言;

与外国人交往,要讲外国话;

与花木打交道,要懂“花语”。

在园林景观中,植物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做植物配置设计时,若懂得一些植物所蕴含的涵义,无疑会给设计带来不少“诗情画意”的意境。

在我国的古典文化里,花木寄情托志的诗文比比皆是。

其中《诗经》里面提到的植物就有一百多种,不少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文字素朴,意境却悠远。

近排随手翻阅,整理一些《诗经》中提到的园林上所用的植物,结合其诗文,旁征博引其涵义,权当与同行交流学习。

1.【桃】:

今名——桃、桃花

◆诗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旁征博引:

诗中“桃之夭夭”盛赞桃花之艳容。

桃花鲜红艳丽,花期却短,故此落花之时的凄美景观令人低回不已。

《红楼梦》中林黛玉及《桃花扇》中李香君所葬之花就是桃花。

至于桃木,则是民间的辟邪之物,而且行之有年。

或以桃枝编成扫帚;

或用桃木制成弓;

或将桃枝插于门户之上;

或刻桃木为印挂于门上;

或立桃人于门边;

或桃木煮汤洒泼四处;

或用桃木制成桃符钉在门上,此风俗后来演变为春联。

也有用桃花帮小孩洗脸,据说可使小孩出落得更漂亮。

2.【李】:

今名——李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彼留子嗟,将其来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国。

  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

  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诗文描述女子在李园下等待情人时所作的各种悬想。

李是栽植普遍的果树,因花形美丽,又植于庭园中作为观赏用。

虽然古人常桃李并提,但桃花红艳,与李花并置,常会夺去李花风采。

不过另外一种说法是:

桃李二花同时并开,李花淡泊、香雅、洁密,夜里观花,素雅的李花更胜一筹,反成对比。

3.【梅】:

今名——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诗文描述少女见日益成熟稀少的梅子,而感叹时光流逝,表现出急欲求爱的心情。

后世遂以“摽梅之感”来形容女子年长未嫁而暗自感伤。

梅在中国的栽培历史有三千多年了,自古文人墨客对于梅花或咏之以诗或形之于画,且比之高人、隐士、清友、瘾仙。

《群芳谱》说:

“梅的枝干苍古,姿态清丽,岁寒发花,芬芳秀丽”,所以古今文人皆喜欢栽种,遗风流传到现代。

4.【柳】:

今名——垂柳(古又名:

杨柳)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

  颠之倒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诗文描述穷苦人民当官差,应徭役,受监视,忙得早晚不宁。

柳树枝条扦插繁殖易成活,插柳成荫可为藩篱,如诗中所言之“折柳樊圃”。

柳树有多种,许多种类用于水塘及河岸景观。

另外,柳类(包括垂柳)枝条可编筐篮及制作箱荚。

古人于别离时,常折柳赠别,所以现在柳树一般不种在私家庭院内,乃忌讳别离之意。

5.【桑】:

今名——桑、家桑、白桑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诗文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的生长繁茂来比喻新婚的融洽;

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则以桑叶枯黄落地的景象来比喻时过境迁、情人变心的凄苦。

桑是《诗经》中出现篇数最多的植物,也是中国最早栽培的树种之一,也是古时民宅附近最普遍的植物,“桑梓”一词遂成为故乡的代称。

桑树用途极广,桑叶可养蚕;

桑椹味甜可食,亦可酿酒;

桑皮可做药、制纸,等等。

6.【梓】:

今名——梓树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不属于毛,不离于里。

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诗文“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指桑树、梓树

为父母所栽,子孙看见,缅怀先人,必恭必敬,意为敬怀故乡之物,并尊敬故乡之人。

梓树树姿优美,古人住家周围、官寺、园亭必种之。

梓木质轻且加工容易,自古就是制造琴瑟等乐器的良材,又可供建筑之用,因材料上选,有“木王”之誉。

梓树是古代北方重要的造林树种,从前印刷书籍的刻板,多用梓木,所以刻印书籍称为“付梓”。

7.【梧桐】:

今名——梧桐、青桐

凤皇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菶菶萋萋,雝雝喈喈。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

君子之马,既闲且驰。

矢诗不多,维以遂歌。

古代认为凤凰的出现,是祥瑞之兆,而梧桐乃凤凰的栖息之树,故付于梧桐更多的神话和美好色彩。

梧桐自古多栽于庭院,尤喜种于井旁,谓之“井桐”。

梧桐的幼树干树皮暗绿色,因此又称为“青桐”。

1.【勺药】:

今名——芍药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芍药一名“将离”或“可离”,所以古人在离别的时候,常以芍药相赠。

诗文中临别送女以芍药,除为信约之外,尚有“结思情”之意。

芍药原产地中国北方,自古即为重要的观赏花卉,为文人雅士所喜爱。

牡丹以洛阳名于天下,芍药则以扬州最贵于时。

牡丹为木本,芍药为草本,因此“牡丹称花王,芍药称花相”,两者均为“花中贵裔”,以艳丽闻名。

2.【舜】:

今名——木槿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诗文“颜如舜华”、“颜如舜英”,用木槿花来形容女子容颜漂亮。

木槿自古多栽种于庭院或作围篱。

花色较多,甚为美丽。

可惜花期短,早上开花,傍晚即凋萎。

“舜”即为瞬,说明木槿花虽美但易凋的特征。

3.【荍】:

今名——锦葵、荆葵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榖旦于差,南方之原。

  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榖旦于逝,越以鬷迈。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诗文“视尔如荍”形容女子容颜娇艳如紫红色的锦葵一样,下句“贻我握椒”则承接上句,以花椒作为定情之物,用于表达愿与对方结成良缘的心意。

锦葵花逐节开花,又称作“旌节花”,花多而持久,多见栽培在庭院观赏。

4.【笤】:

今名——凌霄花

苕之华,芸其黄矣。

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

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

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诗文“苕之华,芸其黄矣”意为凌霄花盛开着橙黄色花,“苕之华,其叶青青”意为凌霄花的绿叶繁茂。

均用于对照诗人凄苦的心情和境遇,用自然界的生机盎然来对比悲惨的灰色人生。

凌霄花“缠奇石老树作花可观”,与紫藤同是中国园林不可缺少的景观植物,所以常是国画临摹的对象。

5.【谖草】:

今名——萱草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

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

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

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这是一首描写丈夫久役不归,妻子怀念远人的抒情诗。

古人认为萱草可以使人忘忧,遂又称为“忘忧草”。

诗文中“焉得谖草”也有以萱草解相思之愁的涵义。

萱草除了有忘忧之意外,在古代也衍生出一些特殊且神奇的疗法或习俗。

例如传说已婚妇女佩带或服食萱花可得男,所以萱草又得名为“宜男草”。

6.【蓍】:

今名——蓍草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

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

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

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蓍”字从耆,耆是指六十岁之意,意即老人家经验丰富,判断事理正确性较高。

古人用蓍草和龟甲问鬼神、预卜吉凶。

古时上至天子下至士大夫、庶民,凡有重大事情都爱用蓍龟决疑,所以古人称颂蓍草为“神物”。

又传说天下和平、王道行之,则蓍草茎长可超过一丈,植株丛生可满百茎;

反之,若是昏君当道,则蓍草不长。

诗文“冽彼下泉,浸彼苞蓍”,文意是说因地下冷泉的浸泡,使得这么重要的蓍草难以生长,诗人此意当然另有所指,虽不明言却已昭然若揭。

、如潮的蛙鸣铺就一条回家的路,是来路也是归途。

雨中荷塘北那扇小小的方窗是乡村的眼睛,碎石小径是乡村的脚步。

记忆是那么澄明:

远山、近水,田畴、碧树、容颜以及心情简单成一株植物或一棵无名的树。

我就是那株幸运的庄稼,被移植到城市的案头。

从此,岐义的性格造就了我的命运。

太多的时候,季节和天气并不能说明什么。

阴云密布的时刻,心也许晴着;

阳光灿烂的时刻,心也许阴着。

故乡是一把两用的晴雨伞,时时提醒着感思的方向。

2、行走在城市之中,头顶着混浊的天空,脚踩着粗糙的马路,中间是茫然的我。

抬头看霓虹灯发着暖味光。

低头看我们自己,那笔直的西装其实是一个枷锁,它禁锢了我们渴望伸展的躯体,还有那属于孩子的纯真。

感觉像一棵盆栽,我生长在别人的土壤里,并且学会了在一个恰当的时间将别人恰当的表情展览,再一个不恰当的时间,将自己不恰当的表情拧干水分,然后凉干。

多么想往故乡村口落日下,那棵老槐树枝条的模样。

柔弱,但仍可以在憧憬里想象刺破青天的豪迈。

所有关于故乡的记忆,是我醒着的唯一借口。

3、古旧的石板像一页页旧的典籍,写满沧桑和传说。

多少年来,无人能说清有多少日月走过。

匆匆的语言沉默为苔,人的、鸟的、兽的、虫的……匆匆的脚步如低飞的蝶、落地成诗,让农人过往的岁月凄述而美丽。

春天,一泓早醒的泉水像山的寓言,淙淙的滑近听觉又滑远视角。

绿荫间雾色薄如乳纱,车风踏落的鸟语,惊动一蓬对水梳妆的花朵。

溪畔的石板路似乎也爬满芬芳清凉的气息,牧童悠闲地放飞稚嫩的心绪。

4、在长安城里,人车赛跑是一种司空见惯的风景。

所有的人们为生活而奔忙,为命运而奔忙。

据说车满为患人满为患,都是些迫不得己的事情。

噪音一寸寸切割着城市,沙尘暴正向我们威逼过来。

呼唤绿色,就是呼唤生命。

修过街天桥,本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文明之举。

一些不文明的人随意横穿马路,就象一群羊随意穿过一片草地。

这些场景,是都市快报里常常播出的境头。

5、乡村的声音一半盛开在家乡的小河里。

小河里的声音一大半都是青蛙用车子运送过去的。

运送工具是夜、月光、乡风、渔火。

浓厚的蛙鸣能将几个熟睡的句子吵醒?

吵不醒的是一直都在醒着的树。

蛙鼓——一簇乡愁脆弱的神经。

我注定要写到它,借一朵蛙鸣掀开一页夜色,这成为我和我的村庄疼痛一生的宿命……

6、都市的高楼和高楼像一对情人,总是没有距离,甚至抱成一团,高楼和高楼站错了位置,情人站在妻子的位置上,让城市慌于手脚,总是零乱不堪,碍人眼目。

高楼爱不够情人,更爱不够妻子,缺爱的妻子和情人常常打架。

高楼却说:

这是一个城市的形象。

7、记忆风化了乡村那段古朴的日子,乡音泛黄了。

城市的色彩过于纷繁,只有在夜阑时分,从一团霓虹灯的光影里苏醒。

梦回乡村,我穿越夜霭和楼群,恍惚中,我听见土地浊重的喘息和山一样沧桑的秦岭山歌;

听见大吠、流水、蝉鸣以及鸽群划响苍穹的哨音。

我踅进童年一段段透明的往事,拾捡故乡渐渐风化的记忆。

那根植最深的,是离得越远心贴得越近的地方。

梦回乡村,父亲的眼睛深邃而凝重,一声掏心窝的咳嗽就能潮湿我的思念。

又见乡村,乡愁已不再流浪。

8、城市无法拒绝绿色,就象树叶无法拒绝阳光一样;

城市深爱绿色,就象清清浅浅的水塘深爱荷花一样,绿色最先向城市表白爱情,绿色是城市眼里的西施,绿色是城市戴给爱情的一枚钻戒,绿色是城市脸上的美人痣,绿色是城市别在胸襟上的花朵。

谁能相信,绿色和城市的爱情,像唐琬和陆游的爱情一样,也染上一股浓浓的悲剧色彩。

9、抽穗、扬花、方言,在稼穑中渐渐成熟。

一饭一粥,半丝半缕,喂养着温暖的方言,切入灵魂。

那些不规范的文字,拗口的读音,游离于辞典之外,它的根在故园,在母亲唤儿乳名那悠长的女高音里,在外婆古老而深刻的童话里。

方言南来北往地迁徒、吟唱。

流动的音符夹带着蛙鼓、驼铃,还有首阳孝歌,太白山歌的小调。

任何一种交响乐,也煽不起这样普遍的情感;

任何一首诗,也容纳不下这样纷纭的意象。

10、噪声像城市的幽灵,总是让人无法拒绝。

噪声堆砌起来的高楼,像粗壮茂密的络腮胡,风光着城市的脸。

城市用噪声构筑时尚,噪声在时光中领取一张张绿卡,它们比城市人还优雅、还自在的进进出出。

被敲碎的生物钟,让城市精神失常,摇头摆尾的猫和狗在大街上凄然地呼唤着它们的那一半;

迪吧、夜总会、练歌城陪着的美女唱歌;

那个多梦的女子,她思念的人始终走不进她的梦境。

城市在不安和烦躁中文明地扩张文明地升级,文明的城市很文明地制造噪声。

星星无眠,城市无眠。

11、乡下的亲戚坐在客厅,他肆意谈论我过去的尿床、偷瓜、砍柴、放羊,我和他一起刨茅草根吃,那泥香加杂甜味,用一捆可以在过家家时换个丫头做媳妇,坐着手搭的轿子走过茅草油亮的黑河滩。

此刻,我迫切希望得到一根草,春天在上面返青的那一根,在嘴里嚼出血脂爽清的感觉,嚼出娘唤我乳名的感受。

12、城市的绿地,我们曾经的绿地像伊拉克战争中的石油,成为炮弹和金钱击中的目标。

小草像被压成雷锋塔下的白娘子,钻不出水泥路面的空隙。

城市的绿地,茂盛了一株株摇钱树。

我们的绿地,挤满了城市的欲望。

13、一声鸟鸣滴落在农人的肩头。

农人抬头看看天,灿烂的心情随鸟飞翔。

乡土的黎明,鸟儿啄食了满天的星星,脆脆的丢几声鸣叫,农人的梦就醒了。

鸟儿的翅膀连着乡土的天和地。

鸟鸣一声,山更幽了,水更清了。

农人无法破译鸟儿千古的绝唱。

一声鸣叫,丢到农人的箩筐里了;

一声鸣叫,随农人的汗珠滴落。

14、美丽的夜色是刻意制造的,美丽是人们意识的角落制造的,那么,城市的美丽是谁制造的呢?

一些沉默的人,清扫一一座城市的不美丽,也清扫了自己日子里的垃圾,那些看起来不怎么美丽的人,美丽了这座城市,也美丽了自己。

15、割麦子的人,是我漂亮而丰腴的妹妹,为我送来晚餐米面的清香。

她用灵巧的农具歌唱大地,聆听金黄的音符响彻远天,这种欣然于清风和泥土的舞蹈,一遍遍地让太阳把梦打开,用轻盈的身姿点燃民谣,在《诗经》中剪裁田园风景。

割麦的妹妹,被秋天的光亮和大片的火焰簇拥,装帧远山故乡的封面。

16、很难想象一个破破烂烂的修鞋摊子,能够修补一座城市的疮痕。

在一钉一锤中,城市不再踉踉跄跄,生活不再踉踉跄跄。

听着城市稳步前行的足音,又有谁能想起那不起眼的鞋匠摊的丁当之声呢?

17、六月的庄稼是鸟,抖动鲜艳的叶片。

土地是巢,絮满风风雨雨,啄破阳光的壳,歌子羽毛丰满。

衔着秋风,庄稼鸟飞走了,留下一窗窝金灿烂的蛋,弯腰捡拾的时候,庄稼人也成了一只鸟……

18、城南是以方位来决定的,是富人居住的区域。

我把诗歌的触须伸进城南的小区,遇见过几个小妇人,她们体态丰腴,而生活平实,在酒吧,醉过许多人,我也不例外。

南是一个人,小区里的独身主义者,上班一族。

轻盈灵动的笑语在一个夜晚划破我沉寂的思想,在一杯酒里我们相遇。

如诗的生活给酒馆带来幸福的命运,我们相对而坐,思想在酒里品味人生,有点醉意,不知不觉深入下去的是我们的灵魂。

城市的更深处有谁,你?

我?

她?

我在那儿?

你在那儿?

她在那我?

南紧靠我,用生命去浇灌,爱情就会开出最鲜艳的花朵。

19、一柄秋后的瘦镰,是村嫂腰身佝偻的姿势。

穿针引线的身影,映在如豆的灯下,也能构成一幅乡韵浓郁的木板画;

高高绾起的裤脚,站在田野之上,写意一首朴素动人的乡土诗。

锅碗飘盆的交响在嫂子们手里乡音般动听,炊烟飘扬着温情,一坛坛烈酒,在村嫂含辛菇苦的日子里酿出,浓浓的芬芳,不醉人,也醉心。

20、城市,一道阳光之碑。

这些所谓的世纪建筑经典,由谁打造?

大大小小的广告牌,明星们妩娆的微笑。

剥落红妆的美女,正暧味地回眸路人,但拒绝回答。

物质之碑,建造在人类智慧的坟茔之上。

城市之碑建造在人类残缺的心灵之上。

阳光之碑,建造在浮华的城市天空下,炫耀不朽。

人类行走在城市化的路上,谁又来竖起心灵之碑的高度?

21、乡村在我眼里就是一首节气的歌谣,以最简约的形式向在世人展示朴素的段落情节。

乡村就是一幅农谚的速写,用其原始的颜色昭示生活的真谛,描绘劳动的本色。

我行吟在乡间的小路上,用蚂蚱蟋蟀的弹唱拌奏,用路边小草野花的音符作曲,用枝头小鸟的鸣叫伴唱,演奏一场乡土的乐章!

22、又逢腊月,母亲掐着指头算出每一个临近年关的日子,用专注盯着圈内猪娃长大,盯着儿归的乡路,逢逢别别间,母亲喂养猪,望四季都是腊月长腊肉,喂养小村,自己和远方儿女的心境。

母亲就是这样领略着悲欢,而她不知道,那个与木瓢潲桶和一件解不下的围裙有关的形象,也是远方儿子心中的腊月啊!

23、父亲一生都住在农谚里,把谚语住透。

谚语是一床温厚的大被,父亲蒙头大睡,偶而睁开混浊的眼,对跑出谚语的儿孙大骂一声“这个畜牲”,再就不用别的了。

父亲的一生,牵着一头牛,领着一大片庄稼,体面地躲在谚语的门里,没有向外迈出半步。

就这样被农谚的门框挤垮了身子,于是父亲也成了一条日夜咳嗽的谚语,散发着永远也散发不完的汗味儿。

24、仿佛在从事一种艺术,母亲又在为远归的儿子做馍。

这柔情光洁的白面,被母亲做成一朵朵桃花,一朵朵枣花,然后再将大红颜色轻轻一点,就把眼前这平淡的日子点出了几分喜气。

静静地看母亲为我做馍,看飘在母亲腰间的蓝布围裙,吃过八方味喝遍天下酒的我,此时只想说,母亲做的花馍,很醉人。

25、如果一头牛很健壮,父亲就狠狠地抽它一鞭子;

如果一片庄稼长得很茂盛,父亲下镰就特别地狠;

如果一个孩子招人喜欢,父亲就拧他的脸蛋,揪她的小辩,掌他的屁股,用满脸麦茬般的胡子,扎痛他们的笑声。

父亲对笑的理解,就是疼痛,所以父亲心爱谁的时候,就一个劲地说,真心疼。

26、粮食是辛勤、劳累和汗水的化身,是我们生存的惟一依据,是人类的命根子。

父亲给我的粮食,一半是食粮,饱腹充肌;

另一半也是食粮,充实我的思想,使我的精神不至于空虚。

我无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在城市,我都不敢抛弃父亲给我的粮食。

抻开攥着粮食的手掌,粮食闪耀着警句的光艺。

任何一粒粮食都很沉重,我的双肩也倍感沉重。

我无法离开粮食。

我要从不能生长粮食的城市,走回我的乡村。

27、父亲弯腰耕地的姿势,在我眼前晃动,如一张不善言辞的弯把梨。

布谷鸟催人声声,父亲陡然弓起脊梁,粗布鞋和目光犁一样插入黄土地,豆大的汗珠是上等的谷种,一粒粒播进土里。

喘息时缓时急,踏牢每一个脚窝,扶出的墒沟,比用尺子卡过的还直。

黄昏,田野空旷,一幅夕阳的剪影,缓缓移动,影子拖得很长,很长……脱一层皮,收一季好庄稼。

每当我凝视着驼背的弯把犁,总想含泪大喊一声“父亲”。

28、锄头发光的日子,所有的思想洁净无比,贫乏的腹胃由此而饱满。

由此,我想到我父亲在田间劳作的姿势,那种至高无尚的爱的表达远离诗歌,远离浅薄的表达。

锄头原始的冲动,最大的牺牲恒等于微小的愿望,这种最简单最朴素的优秀品格,我至今没有完全彻悟,当我在房间里苦苦寻觅形容词的时候,锄头挺立起来,直直地刺我的脊骨。

锄头用七尺的骨气养活了人类,却始终低垂那颗本质良好的头颅,向苍天作揖,向土地鞠躬,锄把一抡,庄稼便香了,儿女便长大了,锄头是汗水为伴的,锄头是与老茧为伴的,忠实而耿直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