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52092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docx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

年产60万吨/焦炭项目

一、项目概述

焦炭是冶金、机械、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料,其中以冶金行业的高炉炼铁消耗量最大。

预计在未来20~30年内,世界钢铁生产仍将以高炉炼铁为主。

随着西方工业国家焦炉的日益老化,焦炭生产能力正在逐渐下降,同时由西方国家环保法规日益加强,新建和改扩建焦炉又受到一定的限制,迫使这些国家努力在世界范围内寻求适宜的焦炭供货源。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占世界焦炭产量的40%)与出口国(占世界焦炭贸易量的60%左右),但目前中国焦炭总产量中仍有一部分为土焦。

随着中国对土焦生产严厉限制措施和逐步淘汰小机焦的实施以及全球经济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世界范围内的焦炭短缺。

由于全世界范围内的焦炭总产量下降和钢铁生产的持续发展,导致焦炭的供需矛盾将会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存在。

二、市场预测

1、国内焦炭市场

焦炭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其特殊的地位,与钢铁生产的联动作用明显。

近年来,焦炭内销量的80%被钢铁业吸纳,出口只占焦炭产量的10%~13%,由于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对焦炭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以近几年中国国内市场为例,据国际钢铁协会(IISI)预测:

2003年中国钢材消耗量约为2.15亿t,比2002年上升10.25%,粗钢产量预计可达l.95亿t,同比增加7.4%。

我国是世界焦炭生产大国,近十多年来,我国的焦炭总产量翻了一番还多。

中国目前正在生产的焦炉分为机械化焦炉和土法炼焦炉两大类,焦炭总产量中包含机焦和土焦两大部分。

2002年我国的焦炭总产量为13662万t,是1986年焦炭总产量的2.59倍,机焦的增长速度低于焦炭总量的增长,机焦产量占焦炭总量的比例也由1986年的77.6%下降到2002年的73.01%。

1986年到2002年十几年间,由于机焦生产的不足,刺激了土焦生产的恶性发展,从1986年的1183万t增长到1995年的6993万t,土焦的产量增长了5.91倍。

从1995年开始土焦产量开始下降,机焦所占的比例开始上升。

由于钢铁和冶炼工业的发展,我国国内的焦炭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加,1987年和1989年焦炭消耗量每年平均6000万t,1990年到1992年焦炭消耗量每年平均7000万t以上,1993年焦炭消耗9054万t,1995年的焦炭消耗量为12615.5万t,1999年焦炭消耗11114万t,2000年焦炭消耗10631万t,2001年的焦炭消耗量达到11663万t,2002年焦炭消耗12305万t。

而现有的机焦生产能力只有9974万t/a,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求。

目前中国正在生产的机械化焦炉,有炭化室高度分别为6.0m、5.5m、4.3m、4.0m、3.3m、2.8m、2.5m、2.0m的顶装焦炉,和炭化室高度分别为4.3m、3.8m、3.2m、2.5m的捣固焦炉。

根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等部门对国内400多家机焦企业的初步统计,到2001年年底(2001年12月31日),国内正在运行的机焦炉共1195座,设计炼焦能力为10567万t。

其中,>100万t/a的焦化厂有24家,生产能力为4240万t,平均每个厂的生产能力为177万t;50~100万t/a的焦化厂有21家,生产能力为1413万t,平均每个厂的生产能力为67万t。

中国已建成的炭化室高度≥40m、装备水平较高的机焦炉接近250座(其中有60多座已生产了20年以上),生产能力约8000万t(其中炭化室高度6.0m的焦炉35座,生产能力为1560万t),占机焦生产能力的80.21%。

此外,截止2003年3月10日,中国正在新建和改扩建炭化室高度≥40m的机焦炉共有64座,分布于鞍钢、本钢、马钢、武钢、南(京)钢、鄂钢、沙钢、柳钢、韶钢、三(明)钢、太原煤气化公司、宁波建龙、山西、河南及河北省等企业或地区,可新增炼焦能力1439万t/a,预计年内可提供焦炭市场增量532万t/a。

这样,“十五”后期中国的机焦设计能力可达1.2亿t/a。

现有机焦中约2500万t/a是由炭化室高度<4.0m、装备水平较低的小机焦炉生产的,根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规划的要求,2005年前要淘汰70型及以下的小型机焦炉,炼焦能力约为700万t/a,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首先淘汰炉龄已达末期的炭化室高度低于3m的小型机焦炉(以66型焦炉为代表),炼焦能力约为1100万t/a。

土法炼焦炉主要有以75型、89型和96型为代表的各种结构的“改良焦炉”和“连体改良焦炉”,国家已明令禁止和取缔土焦生产。

到2001年中国土焦产量仍占总产量的2699%。

据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等部门统计,2003年中国土焦产量已达到1438万t左右。

随着中国加大取缔土焦及炭化室高度<4m、装备水平较低的小焦炉生产的力度,今后一段时间焦炭产量会有所下降,2003年中国焦炭产量比2002年已减少550~1363万t左右。

这些都表明,中国的机焦生产能力已出现了严重不足,若不加快机焦的发展,未来几年焦炭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最终影响到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

随着土焦的取缔以及小机焦的逐步淘汰,中国的焦炭总产量将大幅度下降,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焦炭的需求,预计到2005年左右,中国国内的机焦焦炭缺口将在2300~3000万t/a。

此外,已建成的250座炭化水高度≥4、装备水平较高的机焦炉中,有60余座已生产20年以上,即将开始进行技术改造。

因此,预计未来10~15年内,国内焦炭供不应求的局面不会有太大的改观,国内的焦炭市场前景看好。

2、国际焦炭市场

全世界对冶金焦的需求量一直受喷吹煤粉(PCI)和直接还原炼铁等技术发展的影响。

但根据国际钢铁工业界的权威人士预测,不用焦炭的炼铁工艺在今后的20~30年内不会大范围地替代目前的高炉炼铁法。

焦炭仍将是未来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

根据国际钢铁协会的预测,2005年全球钢的消费量将由2000年的7.52亿t上升到8.3亿t;此外,据国际钢铁协会原料委员会的近期预测,到2005年全球焦炭的需求量约为3.9亿t,供给量应不低于4.0亿t,以保证供需总量的基本平衡,而2002年的全球焦炭产量为3.9亿t,因此,必须提高目前的炼焦能力,才能满足今后国际市场对焦炭的需求。

下表是近几年来,世界主要焦炭生产国的产量及总计。

在国际市场焦炭需求量上升的同时,由于环保法规日趋严格及世界范围内现有焦炉的日益老化和损坏,新建焦炉又财力不足,世界焦炭总产量却呈继续下降的趋势,下表是近几年来,世界主要焦炭生产地区的产量及总计。

通过这些图和表可以看出,这些年来发达国家区域的焦炭产量都在缓慢下降,而中国的焦炭产量占世界焦炭总产量的分额却从1991年的21.6%上升到2002年的40.0%。

因此,在未来10~15年内或更长的时间内,世界焦炭总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中国的焦炭产量的增长。

世界焦炭主要生产国有CIS、日本、中国、美国和德国,其中中国目前的焦炭产量最大,占世界焦炭总产量的40.0%。

到2005年,随着世界焦炭需求量的增长,中国焦炭的年产量也将有较大地增长。

CIS焦炭生产能力为8280万t/a,但近年来开工严重不足,2000年产量仅达51643万t。

CIS国家中,俄罗斯目前有12个焦化厂,共63座焦炉,平均炉龄24年,总的设计炼焦能力为3980万t/a,2000年实际焦炭产量为3058万t;根据俄罗斯经济部对2001~2005间俄罗斯焦化工业发展战略的审议,到2005年,俄罗斯焦化工业调整完毕后,总的设计炼焦能力为3800万t,实际生产能力保持在3200~3400万t,其中出口在100万t。

在西方工业国家中,日本的焦炭生产能力最大,美国次之,到1992年其生产能力分别为4740万t/a和2370万t/a,2000年实际产焦量分别为3368.2万t和18805万t。

日本以前是最大的焦炭出口国,但到2000年,日本有约45%的焦炉炉龄超过32年,焦炭产量大幅度下降,1999年,仅出口焦炭119万t;日本已从以前的焦炭出口国,转变为焦炭进口国。

目前美国正在生产的焦炉约40%炉龄超过40年,从1988~1998年,美国高炉生产一直保持相对稳定,而焦炭消耗下降了20%,从1988的2670万t到1998年的2250万t,原因是高炉增加喷煤粉使得焦比下降,与此同时,焦炭生产也下降了,现在美国焦炭短缺约300~350万t。

目前德国的焦炉有约30O炉龄超过32年,焦炭产量也从1986年的2250万t下降到2000年的911.5万t,焦炭短缺500万t。

欧盟成员国的焦炭产量也从1997年的4037.7万t下降到2001年的3305万t。

发达国家(北美洲、西欧及日本)焦炭产量减少主要是由于生铁产量下降、高炉焦比降低、焦炉老化以及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等因素造成的。

由于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昂贵的人工费用,使得发达国家发展焦炭生产的投资和成本大大增加,迫使这些国家谋求在其它环保条例较宽松、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寻求发展焦炭生产基地或寻求焦炭货源的供应厂商。

3、世界焦炭贸易与我国的焦炭出口前景预测

由于世界各国和地区间焦炭生产量与消费量的不平衡,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焦炭贸易的发展。

1995年世界焦炭出口量为1763万t,2000年世界焦炭出口量为1804~2006万t。

预测2005年世界焦炭出口量可达到2152~2653万t。

焦炭主要出口国家为中国和CIS国家。

主要焦炭进口国有美国、德国、法国、印度及日本国家。

近年来,世界焦炭贸易量基本维持在2000~2500万t左右,美国曾是焦炭传统出口大国,但到2001年出口量仅为97万t,2002年进口量为343万t,2001年进口量为212万t;德国虽然在欧盟中焦炭产量最大,但2001年进口量仍增加到679万t;法国焦炭出口量在2000年数量最高达71万t,目前为60万t,但进口量每年为100万t以上,2000年为144万t;我国焦炭出口量从1997年突破1000万t(当年出口1058万t)以来,一直保持在1000万t左右,2001年达到1467万t,2002年略有减少但仍为1357万t,已占世界焦炭出口量的60.0%,成为世界最大的焦炭出口国及世界焦炭市场的主要供应商。

据中国海关的统计,1991年以来中国焦炭出口量见下表和图。

从上表和图中可以看出,1991年到2002年,我国的焦炭出口量增长迅猛,2002年焦炭出口量是1991年的1344倍。

随着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国家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日渐完善,对土焦生产及其出口的限制,土焦的生产量会逐步下降以至淘汰,而世界焦炭的贸易量却呈增长趋势,各焦炭进口国对中国焦炭的需求有增无减,因此中国机焦出口的市场容量很大。

预计近几年,中国的焦炭出口量将维持在1500万t/a左右。

综上所述,预计到2005年,中国的机焦产量要达到1.4亿t/a左右,才能满足中国国内和国际市场对焦炭的需求量;也就是说,届时中国机焦将短缺3800-4500万t/a。

中国出口焦炭的用户正从过去的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扩展,而且数量增长幅度很大,进而说明了中国焦炭在世界的主导地位。

过去的焦炭生产与出口大国也开始进口焦炭,如美国2000年就从中国进口焦炭182万t。

5、国内市场价格

就国内市场而言,1993年以来我国各大钢铁企业焦化厂冶金焦(>25mm统焦)的价格变化见下表和图。

冶金焦价格表,元/t

由表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的焦炭价格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2000年的平均价格比1993年的平均价格上涨了25.25%,年均上涨3.61%,且仍处于继续上升趋势。

2003年下半年冶金焦(≥25㎜)的平均价格已达到800元/t以上。

2003年,中国国内焦炉生产能力已增加532万t,烧结生产能力增加1450万t,炼铁生产能力增加1570万t,由于炼铁增长过快,导致对焦炭的需求大幅上升及焦炭价格的上涨。

5、国际市场焦炭价格与我国的焦炭出口价

目前焦炭国际市场价格为:

灰分<12%的治金焦炭,离岸价80~90美元/t;灰分≤11%的冶金焦,离岸价可达到95~110美元/t,如果灰分更低,竞争力将更强。

日本出口美国的焦炭灰分为10.0%~10.5%,在世界上属一级焦炭,其出口离岸价1994年为96美元/t,1995年上升到105美元/t。

波兰2000年出口焦炭的价格为90美元/t左右,印度等国购买的焦炭价格在100美元/t左右。

总的来看,高质量焦炭的价格将会呈上升趋势是无疑的。

中国出口的焦炭一直是量大价低的形象。

以铸造焦为例,美国市场1999年的平均售价176美元/t,而中国的铸造焦只卖到108美元/t。

中国出口的冶金焦灰分一般为10.5%~12.5%,在国际市场上属二级焦炭。

1991年到1998年间,中国出口焦炭的离岸价波动在65美元/t~80美元/t之间,平均比国际市场价格低20~30美元/t,到1999年国内一些土焦厂为争取出口,竞相压价,造成焦炭价格一跌再跌,价格下滑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55.3美元/t,比国际市场的价格低35~40美元/t,仅相当于国际市场一吨煤的价格。

这也是国家取缔土焦,整顿中国出口焦炭贸易市场的最重要的原因。

见下表和图。

2000年中国出口焦炭1519万t,平均价格(FOB)已达到60.3美元/t,2001年中国出口焦炭1467万t,平均价格(FOB)上升达到67.16美元/t,2002年底至2003年初,中国出口焦炭离岸价格已达到70.43美元/t以上,但2002全年平均价格仍比正常价格低10~15美元/t,这主要是中国出口焦炭中,占有相当比例的低成本土焦恶性竞争的结果,因为同期出口的优质机焦炭(冶金焦)的价格就已经达到了80~85美元/t。

中国焦炭的生产成本为450~500元/t,相当于54~60元/t。

发达国家的焦炭生产成本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从贸易双赢的角度出发,焦炭用户采购焦炭的价格应是接近或略高于新建焦炉的生产成本。

中国的焦炭出口价格平均比国际市场价格低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国的焦炭出口市场缺乏统一的归口管理。

加入WTO以后,我国出口焦炭的对策将是加强协调机制,随着中国政府对焦炭出口管理机制的逐步加强必将带动中国焦炭出口价格的上涨。

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焦炭价格尽管会有一定波动,但整体价格仍会保持较高的水平,不会有太大的回落。

中国焦炭出口价格的增长在2003年第一季度已经得到了证实。

进入2003年以来,中国焦炭的出口价格已经上涨8~15美元/t。

灰份为10.5%的焦炭价格达到125美元/t(FOB价格),订货到交货时间为3个月左右。

在欧洲的鹿特丹港,包括运输在内的中国焦炭的进口价格为149~150美元/t。

在国际市场上其它国家出口的焦炭价格也同样在上升,如波兰焦炭的出口价格(在德国边境)为110~111美元/t。

乌克兰焦炭的出口价格为90美元/t(FOB黑海价格),乌克兰焦炭价格低于中国焦炭价格的原因是灰份高、成色较差。

相信随着中国政府对焦炭出口管理机制的逐步加强,和对土焦生产的严厉限制措施的实施,土焦产量大大减少,国内的焦炭需求强度进一步增加,同时也将带动中国焦炭出口价格的上涨。

6、国内对铁合金专用焦的需求

冶金工业十五规划中提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继续搞好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资源的综合利用。

对铁合金行业,提出搞好几个特殊铁合金基地的技术改造,重点是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强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增加铬系、锰系的低碳、低硫和低磷等精炼产品。

采用铁合金专用焦对于降低冶炼的电耗、焦耗和保证及提高铁合金产品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市场对铁合金专用焦的需求是大势所趋。

国内铁合金行业不景气的形势,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基本脱困目标的完成,将逐步走出低谷,并进行行业重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在铁合金行业生产能力大于市场需求的形式下,提高铁合金的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市场对铁合金专用焦的需求是必然的。

因此,大力扶持发展有条件的企业组织铁合金专用焦的生产是必要的。

在未来20-30年内,焦炭是冶金、机械、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料。

世界范围内焦炭的总产量应在2000年3.40亿t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才能满足未来工业对焦炭的需求。

中国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和出口国家,中国的焦炭生产与出口政策将会给世界焦炭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

随着西方工业国家焦炉的老化和环境保护法规对焦炭生产的限制日趋严格,以及国内土法炼焦工艺与设备被彻底取缔,将会出现世界范围内的焦炭短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国内外焦炭市场及价格都将走强是无疑的。

7、化工产品

化工产品主要是焦油和粗苯,这两种产品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

焦油是制取工业萘、精苯、苯酚、甲酚、二甲酚、蒽、菲、咔唑、中性油类和针状焦、沥青焦的原料,是生产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的基本原料,也是生产医药、农药、染料、涂料、香料、助剂、感光材料和粘合剂等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

其中有些如萘、蒽、喹啉、吡啶和茚等,是目前石油化工中不易得到,而主要靠焦油中提取的产品。

占焦油成分一半左右的是沥青,而煤沥青是生产改质沥青,也可通过延迟焦化等工艺生产沥青焦、针状焦等碳素材料的原料。

本项目建成后所产焦油可供给各地的焦油加工项目作为原料,使产品焦油有长期稳定的销路。

三、建设规模

根据宁夏石嘴山河滨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结合市场、资源及外部条件等因素,本项目一期工程建设2座49孔炭化室高4.3m、宽500mm捣固单热式焦炉,二期工程再建设2座49孔炭化室高4.3m、宽500mm捣固单热式焦炉,最终达到年产干全焦(产品品种为冶金焦)120万t/年的设计规模。

四、厂址选择

本项目厂址选择在石嘴山河滨工业园区内,该厂址地理位置优越,铁路及公路运输便利,取供水、供电、周边厂矿协作等外部条件已基本具备,可以满足本项目的建设需求,因此,建厂条件良好。

石嘴山河滨工业园区是1992年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工业园区,该园区成立十几年来,具有了冶金、炼焦、发电、氯碱等十几个产业,这些产业在同行业中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随着党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后,石嘴山河滨工业园区得到了自治区党政领导的极大关心,石嘴山市领导对园区的发展十分重视,结合园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优势,提出了在河滨工业园区建设以煤炭、化工、发电、氯碱、铁合金为产业链的产业群,本项目就是产业链中的一个,因此十分必要。

宁夏是一个能源大省,主要是以外售原煤为主的省份,原煤的附加值比较低,焦炭项目建成后,可以大大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又对石嘴山调整煤炭采掘为主的工业结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2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石嘴山市以富产煤炭资源而闻名国内外,其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煤炭储量25.12亿吨,保有储量21.07亿吨。

其中气煤储量5.59亿吨,肥煤储量1.47亿吨,焦煤储量1.7亿吨,贫煤储量1.38亿吨;因此原料资源丰富,为项目提供了原料保障。

石嘴山市河滨工业园区交通发达,包兰铁路横穿园区,国道109、110从园区内通过,为项目的原料运进、成品运出提供了保证。

项目的建厂址地势平坦,公用设施齐全,已建成的黄河水厂日产水量可达8万立方米,而现使用量仅为3万立方米。

园区内电力资源也比较发达,本项目拟同步新建2×135MW发电机组,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证。

本项目拟建在河滨工业园区,政策十分优惠,自治区和石嘴山市领导对项目十分重视,项目投产后为业主获得丰厚的回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原料来源

石嘴山是宁夏煤炭储量丰富的地区之一,已探明煤炭储量为25.12亿吨,保有储量21.07亿吨,其中气煤储量5.59亿吨,肥煤储量1.47亿吨,焦煤储量1.7亿吨,贫煤储量1.38亿吨,全国十大煤炭品种中,除弱粘结煤外,石嘴山地区拥有九种,尤其是汝箕沟矿区生产的“太西煤”具有“三低六高”即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比电阻、高块煤率、高化学活性、高机械强度、高块煤回收率等特点,是优良的气化用煤和动力用煤,储量达6.55亿吨。

六、产品销售

主要产品有冶金焦、焦油、粗苯、硫磺(熔融硫)和焦炉煤气。

焦炭和化工产品向国内外销售,焦炉煤气用于联合项目生产甲醇用。

七、主要工艺技术方案

备煤采用火车及汽车两用桥式螺旋卸车机受煤、机械化堆取料机贮煤场、适应性强的先单种煤预粉碎、配煤后再混合粉碎工艺;炼焦采用炭化室高4.3m、宽500mm的JNDK43-99D型单热式单集气管捣固焦炉;煤气净化采用以氨为碱源的HPF法脱硫、水洗氨及蒸氨氨分解除氨,焦油洗油回收粗苯的工艺。

在吸取国内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同时结合石嘴山河滨工业园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适用、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既保证正常稳定生产,又为将来技术进步、发展、提高装备水平留有发展余地。

八、建设内容

包括备煤车间、炼焦车间、煤气净化车间及与其配套的辅助生产设施和行政福利设施。

九、主要生产设备及设施

主要生产设备及设施包括受煤坑、室内煤库、贮煤场、预粉碎机室、配煤室、焦粉制备装置、粉碎机室、煤塔顶层以及相应的带式输送机通廊和转运站等组成,并设有推土机库,煤制样室等生产辅助设施。

其中受煤工段和贮煤工段分两期建设。

1.4.8企业效益预测结果

财务计算结果表明,本项目正常生产时年销售收入为29550万元,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年总成本费用(平均)万元,年所得税(平均)万元,年税后利润(平均)万元,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前)%,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全投资回收期(税后)年(含建设期2年),自有资金回收期年(含建设期2年),全投资净现值(税后)万元,自有资金净现值万元,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银行借款偿还期年,企业经济效益良好。

l.4.10.2项目的节能效益

石嘴山和乌海地区土焦生产量具有一定规模,土焦生产不仅全部耗用优质炼焦煤,而且耗煤量多焦炭质量波动很大,是对煤炭的一种极大浪费。

1989年3月15日国务院公布的“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规定中提出,大中型炼焦(机焦)企业和焦化产品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基本建设产业和产品。

因此以机焦替代土焦,保护并合理利用优质煤炭资源,是我国焦炭生产的发展方向。

本项目充分利用石嘴山及其周边地区的煤炭,生产二级冶金焦,符合国家“发展机焦生产,取代并逐步消灭土焦”的政策,保护并合理地利用了国家宝贵的煤炭资源,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

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生产二级冶金焦、焦油、粗苯及硫磺等化工产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这些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因此,项目的实施可以促进石嘴山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的建设和发展,对振兴地方经济和促进民族安定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l.4.10.5

财务预测计算结果显示本项目的经济效益良好。

本项目正常生产后,年可获税后利润(平均)万元,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高于焦化行业基准收益率7%,全投资回收期(税后)年(合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财务净现值税前万元,税后万元,20年经营期内平均每年可实现利润总额万元。

1.4.10.6结论

本项目采用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不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及节能效益;同时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开发发展西部经济的战略和产业、能源政策,也符合自治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此外本项目建厂条件较为优越,交通发达,通讯便利,水电供应充足,原料煤供应可靠,所产焦炭、化工产品的销路好。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2.项目提出的背景

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l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支持

本项目的建设,既符合国家开发发展西部经济的战略和产业、能源政策,也符合自治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2.2.2焦炭的需求

根据国内外焦炭市场的分析和预测,到2005年,焦炭缺口总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