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52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同步练习解析版word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选择题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1.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

青岛3月17日气温为2~8℃,气温2℃出现在一天中( )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A. 午夜                              

B. 日出前后                              

C. 日落之后                              

D. 早晨8时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答案】B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解析】【分析】题中气温为2~8℃,2℃为该日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8℃为该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

故选:

B。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气温的日变化,了解一天中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

难度一般。

需要学生识记。

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A. 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 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 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D. 同纬度的地区气温完全一样

【答案】D

【解析】【分析】A、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南半球地形单一,以海洋为主,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最高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

3.下图为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                      

B.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

C.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                      

D.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

【答案】B

【解析】【分析】A.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乙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为海洋.故不符合题意;B.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甲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为陆地.故符合题意;C.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甲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为陆地.故不符合题意;D.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乙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为海洋.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4.一天中最高气温应出现于( )

A. 日出前后                            

B. 正午时分                            

C. 日落前后                            

D. 午后2时

【答案】D

【解析】【分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气温的日变化的知识,学生牢记即可。

5.气温相等的各点连线叫做( )

A. 等高线                              B. 等深线                              C. 等温线                              D. 等降水量线

【答案】C

【解析】【分析】等温线是气温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等温线数值大,气温高,数值小,气温低。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等温线的概念,理解等温线的绘制是答题的基础,比较简单。

6.有关下图等温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图反映的是七月份的气温分布                         

B. 该图反映的是一月份的气温分布

C. 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气温分布                         

D. 图中大致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答案】A

【解析】【分析】图中温度在南向北降低,可以判断此图反映的是北半球气温的分布,C错;在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高于海洋,D错,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在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则相反,故选A。

7.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天中气温l2点最高                                           

B. 一年中大陆气温l2月份最低

C.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D. 气温的年较差热带最大

【答案】C

【解析】【分析】解: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也就是午后2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故A不正确;

一年中陆地上,北半球的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南半球的最低气温出现在7月,故B不正确;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说明气温差别小,故C正确;

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炎热,气温的年较差最小,故D不正确.

故选:

C.

【点评】气温变化曲线是用来直观统计地区气温变化规律的图象,是用来表示气温高低变化的线条.根据气温变化曲线的走势特点,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得出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以及确定气温变化的剧烈程度.还可以总结出一个地区确定时段的变化特点,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相应的参考.在经常使用的场合中,主要用到气温日变化曲线,气温月变化曲线,气温年变化曲线等.

8.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地跑进教室,老师说:

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

这节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 10点                                    

B. 12点                                    

C. 14点                                    

D. 16点

【答案】C

【解析】【分析】一天内气温的高低变化,为气温的日变化。

一般情况下,陆地上一天中的最高温值出现在14时前后,最低温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根据题意可知,这节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14点。

故C正确。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气温的日变化,理解解答即可。

气温的年变化规律是:

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左右,北半球陆地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左右;北半球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左右,北半球海洋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左右。

9.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图为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B. 该图所示地区位于南半球

C. 该图所示地区位于海洋上                                    

D. 该图所示地区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答案】D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图中反应的是一年12个月的气温变化,是气温年变化曲线图,故A不正确;

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因此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的陆地,故B、C不正确;

该地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气温在0℃以下,因此所示地区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故D正确.

【点评】气温变化曲线是用来直观统计地区气温变化规律的图象,是用来表示气温高低变化的线条.根据气温变化曲线的走势特点,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得出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以及确定气温变化的剧烈程度.还可以总结出一个地区确定时段的变化特点,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相应的参考.在经常使用的场合中,主要用到气温日变化曲线,气温月变化曲线,气温年变化曲线等.

10.下图是小华画的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老师说图上标注的温度数据有一个地方不正确,请你找出不正确的数据(   )

A. 28℃                                     B. 20℃                                     C. 10℃                                     D. 8℃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图示判断,该图的温差为4℃,因此10℃等温线标注错误,应该为12℃等温线,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等温线的特点和等温线图的判读。

11.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的主要原因是(  )

A. 南半球地势比较平坦                                           

B. 南半球陆地面积广阔

C. 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                                           

D. 南半球受太阳光热较少

【答案】C

【解析】【分析】在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较北半球平直的主要原因是南半球以海洋为主,等温线比较平直,北半球海陆交错分布,等温线较曲折.根据题意.故选:

C.

【点评】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最高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

12.如图为某区域的1月份等温线图,气温数值a>b>c,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图为北半球等温线图     

B. 图中①地气温高于②地     

C. ①地为海洋,②地为陆地     

D. 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分析】因为世界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减低,图中a>b>c,因此该区域为北半球;因为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样,1月图中同纬度的①地气温低于②地气温,因此①地为陆地,②地为海洋.故A符合题意.故选:

A.

【点评】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在同纬度气温,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

13.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A. 1月份                                 

B. 3月份                                 

C. 7月份                                 

D. 10月份

【答案】C

【解析】【分析】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

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从海陆位置看: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温的变化规律。

说出气温的概念。

14.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相当,在不考虑其他因素、仅考虑地势因素的情况下,当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为32℃时,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气温大致为(  )

A. 10℃                                      

B. 9℃                                      

C. 8℃                                      

D. 7℃

【答案】C

【解析】【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青藏高原大致相差4000米,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C。

相差的温度为24℃(4000÷100×0.6),青藏高原上气温大致8℃(32-24)。

故选C。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还要求学生知道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高差,再计算。

15.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

A. 从赤道向两极递增                                              

B. 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C. 同纬度的海洋比陆地气温高                                

D. 同纬度的山区比平原气温高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A、随着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世界年平均气温也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故错误;

B、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正确;

C、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相比,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故错误;

D、同纬度的山区比平原气温要低,故错误。

故答案为:

B。

【点评】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重要考点,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影响气温的因素包括纬度、地形地势、洋流、下垫面等,学生要依据不同的题目准确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

16.明明阅读了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后,归纳出如下结论,其中有错误的是(  )

A. 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等温线弯曲                      

B. 世界年平均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升高

C. 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D. 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平行

【答案】B

【解析】【分析】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选项AC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点评】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17.如图为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海岸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乙地代表陆地                      

B.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地代表陆地

C.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甲地代表海洋                      

D.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代表海洋

【答案】B

【解析】【分析】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乙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为海洋,故A不符合题意。

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甲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为陆地,故B符合题意。

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甲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为陆地,故C不符合题意。

该区域气温由南向北降低,位于北半球,乙地7月气温较同纬度地区低,为海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等温线图的判读,有难度,牢记世界气温规律是答题的基础,根据气温高低判断出半球是答题的关键,对比海陆气温高低是难点。

18.如图适宜某市2019年2月~20日气温的变化,以下4个日期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

A. 12日                                    

B. 14日                                    

C. 16日                                    

D. 18日

【答案】D

【解析】【分析】读图可得,12日的气温日较差是17-11=6℃,14日的气温日较差是20-12=8℃,16日的气温日较差是14-11=3℃,18日的气温日较差是24-15=9℃.故选:

D.

【点评】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二、综合题

19.读某地7月份的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地位于________ 半球.①地的温度比②要________ .(高、低)

(2)图中字母①是________ ,②是________ .(海洋、陆地)

【答案】

(1)北 ;高 

(2)陆地 ; 海洋 

【解析】【分析】

(1)根据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①地的温度在20°C~22°C之间,②地的温度在18°C~20°C之间,故①地的温度比②地要高.(3)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同纬度的①地和②地,①地气温高于②地;故①地为陆地,②地为海洋.故答案为:

(1)北;高;

(2)陆地;海洋.

【点评】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

①从纬度位置看: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

同纬度的陆地上,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0.(2019•武威)图3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将下表中缺少的数据补充完整。

月份

1

4

7

10

气温(℃)

23.5

5

降水(mm)

10

36

40

(2)读图3,该地最热月出现在________月,由此可判断该地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

(3)降水最多的三个月是________月,降水分配不均匀,年内降水变化大。

【答案】

(1)

月份

1

4

7

10

气温(℃)

﹣10

10

降水(mm)

200

(2)7;北

(3)7、8、9

【解析】【分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1)该图1月气温为-10°C,4月气温为10°C,7月降水量为200mm。

(2)读图,该地最热月出现在7月,由此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

(3)该图7、8、9月降水超过100mm,是降水最多的三个月,这里降水分配不均匀,年内降水变化大。

故答案为:

(1)

月份

1

4

7

10

气温(℃)

﹣10

10

降水(mm)

200

(2)7;北;(3)7、8、9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图的判读,结合图示解答即可。

2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其纬度位置大部分都分布在________之间。

(2)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由________向________逐渐降低。

(3)最炎热的大陆是________洲,最寒冷的大陆是________洲。

(4)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________。

(5)写出A、B、C三地的气候类型: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答案】

(1)南北回归线

(2)低纬度(赤道);高纬度(两极)

(3)非;南极

(4)海洋面积广阔

(5)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解析】【分析】该题以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⑴读图可知,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其纬度位置大部分都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⑵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由低纬度(赤道)向高纬度(两极)逐渐降低。

⑶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

⑷读图可知,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

⑸读图可知,A处是撒哈拉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B处是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C处是亚洲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

(1)南北回归线;

(2)低纬度(赤道)、高纬度(两极);(3)非、南极;(4)海洋面积广阔;(5)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点评】

(1)考查的是世界气温的相关知识,学生读图即可。

(2)考查的是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由低温度向高温度递减,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3)考查的是气温的分布的知识,学生读图即可。

(4)考查的是气温曲线的知识,学生读图即可。

(5)考查的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学生多阅读气候类型图,加强对世界气候类型的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