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课程方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5386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团活动课程方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团活动课程方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团活动课程方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社团活动课程方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社团活动课程方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社团活动课程方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团活动课程方案1.docx

《社团活动课程方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团活动课程方案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团活动课程方案1.docx

社团活动课程方案1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社团活动课程建设方案

 

淇滨区牟山小学

 

淇滨区牟山小学社团活动课程建设方案

一、社团活动课程的特点和目标

相对于国家规定和学校规定的课程而言,学生社团活动课程是一种自主性的课程,它由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自主实施。

同时,与学校其他课程相比,学生社团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实践形式为主。

因此,自主性和实践性是学生社团活动课程的最基本特点。

课程按照社团性质分为7大类:

学生社团活动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坚持立德树人这个主题,围绕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全面发展;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增长知识、提升能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广阔舞台,进而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组织协调的能力。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创新精神和个性品质。

基本目标如下:

1、了解自我的兴趣爱好、能力特质,形成自我发展的目标、促进目标的实现。

2、培养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实践活动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探究习惯。

—1—

3、激发好奇心和观察力,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和主动探索问题。

4、树立民主平等意识,培养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团队精神,在学习活动中有自律意识和关心他人的情感与品德。

5、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和领导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6、通过社团活动,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道德情操,涵养艺术情趣,提高科学素养,锻炼强健体魄,充实课余生活,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每一个学生社团的具体目标,由该社团自行制定,编写成“某某社团活动课程实施纲要”。

二、社团活动课程实施说明

(一)课时安排:

一般每周2课时,每学期大约30课时,统一集中安排在周五下午进行。

(二)实施原则:

1、全体在职教师都要参与社团活动课程;

2、每个社团最多可有3名校内辅导教师;

3、音、体、美、英语、科技类社团由学校统一安排活动地点,社团成员可跨年级、跨班级选人,每个社团人数不低于30人;

—2—

4、语文、数学类社团,每个年级有几个班,就设几个社团,社团成员施行年级内走班制,即只在本年级选人。

活动地点设在本年级各班教室。

各年级长具体负责本年级此类社团活动的统筹协调。

(说明:

语文、数学教师如个人确有特长,亦可开设创意手工等社团活动课程,但社团管理同语数类社团管理);

5、一至六年级班主任负责组织、落实,确保本班每名学生至少参加一个社团。

(三)教学实施要点:

1、教学主体的统一——师生要达到“双适应双发展”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应该互为主体。

2、教程学程的整合——社团活动不能等同于常规教学活动,流动性、综合性与实践性比较突出,这就要求在设计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教师的“教”的设计,也要关注学生“学”的设计,还要关注向家庭、社会的延伸设计,特别要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交互作用的设计。

3、教学时空的转化——教学设计要求师生的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停留与某一时间点或空间点上,要使学生时时处处均处于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

(三)教学方式:

交往、互动;自主、合作、探究等。

(四)系列活动:

实地考察、表演、作品展示、竞赛评比、实践操作等。

三、课程评价办法

(一)评价内容

—3—

1、各社团指导教师评价主要根据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须提供社团活动课程实施纲要、社团学期活动课程计划、社团活动课程教材或讲义、社团课活动程教案(上几次提供几次)、考勤记录、学期末学生评价表。

2、学生评价主要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学习效果等进行评价,采用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

(二)教师评价办法

结合社团课程实施纲要、社团活动教材、课程备课、考勤记录、学期末学生评价表、期末展示等进行整体评价。

(三)学生评价办法

①每次活动结束,指导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学习效果等进行评价,可分为“A”、“B”、“C”、“D”记录,作为学期末评比依据之一。

②学期末,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考查,考查时不采用书面考试,但要作评价记录。

通过学生自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参与态度、学习效果等进行多角度评价,要重激励,不偏重于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尊重个性差异,促其专长、优点得以充分发展。

③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特别优秀的推荐参加区、市、省、国家级比赛。

四、教材编写要求

—4—

根据社团活动课程实施纲要,筛选、整合相关课程资源、素材,围绕社团课程目标,开发社团活动教材。

1、教材要以活动形式为主,不统一要求编写系统性的知识册,教师可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

(1)自编教材;

(2)选编教材;

(3)选用优秀教材(图书室、外校、购买等);

(4)拓宽现有教材。

2、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基于学生成长需要、能够接受,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要按照螺旋上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安排课程内容;内容组织要强化活动设计和实践应用,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材内容应尽力图文并茂,并通过简要案例、对比分析、研讨交流等手段,促进学生理解内容。

内容表述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

3、教材编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开发适合学生特点的电子教材,形成文字印刷教材、电子视听教材以及网络课程资源相结合的一体化教材。

关注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材内容的互动性和生成性。

教材编制要重视开发和合理利用本区域所具有的教育资源。

 

—5—

附件一:

淇滨区牟山小学社团活动课程登记表

(一)

(音、体、美、英语、科技类社团活动课程)

社团名称

辅导教师

社团人数

活动地点

备注

校内

校外

附件二:

淇滨区牟山小学社团活动课程登记表

(二)

(语文、数学类社团活动课程)

年级:

年级长:

社团名称

辅导教师

社团人数

活动地点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