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619公路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建设技术规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58653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3T619公路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43T619公路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43T619公路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43T619公路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43T619公路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DB43T619公路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DB43T619公路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DB43T619公路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DB43T619公路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建设技术规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B43T619公路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建设技术规范.docx

《DB43T619公路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建设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3T619公路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建设技术规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DB43T619公路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建设技术规范.docx

DB43T619公路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建设技术规范

ICS65.020.40

B64                        DB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619-2011

 

公路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建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virescenceprojectofhighway

 

2011-03-10发布                2011-05-01实施

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目  次

前言…………………………………………………………………………………………………1

1 范围……………………………………………………………………………………………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 

3 术语和定义……………………………………………………………………………………2

4 基本原则………………………………………………………………………………………2

5 植物品种与配置方式…………………………………………………………………………3

6 苗木……………………………………………………………………………………………4

7 种植……………………………………………………………………………………………5

8 养护管理………………………………………………………………………………………6

9 技术档案………………………………………………………………………………………7

附录A(资料性附录)公路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植物品种选择推荐表…………………………10

附录B(资料性附录)公路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植物配置方式选择推荐表……………………17

附录C(规范性附录)苗木带土球和种植穴规格 ……………………………………………19

 

前 言

本标准是为规范全省公路及其沿线绿化,提高绿化质量和效果,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满足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和国家关于绿色通道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湖南省的具体情况而制定。

本标准由湖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湖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湖南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湖南省林业厅、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湖南省林业调查规划勘查设计研究院、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唐苗生、文振军、郑明美、黎玉才、蒋红星、张慧、陈永安、易居里、陈朝祖、马涛。

公路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建设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绿色通道绿化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绿化植物品种和配置方式、苗木、种植、养护管理等技术要求,以及技术档案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新建、改建二级以上公路和旅游景区公路的宜林地段的绿色通道工程建设。

既有公路和其他公路建设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JTGB04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DB43/094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43/097 种子标签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公路绿色通道 

在公路线路及两侧建设的、具有一定宽度的公路绿化带。

3.2 

线路绿化

公路红线范围以内的绿化。

3.3

线路外绿化林带

紧靠公路红线外,与公路平行的不规整林带,并和周边森林融于一体。

3.4

宜林空白段

公路线路及两侧林带建设区域,宜林而没有种植树木造成林带不连续,形成缺口的地段。

3.5

大规格苗木

胸径10cm以上或冠幅3.5m以上的乔木类苗木,以及冠幅1.2m以上的灌木类苗木。

3.6紫色土

由紫色砂、页岩发育而成的土壤。

3.7

石灰性土壤

又称碱性土壤,是土壤中含有碳酸钙或碳酸氢钙等石灰性物质的土壤。

4 基本原则

4.1建设范围

公路绿色通道建设范围为公路线路和公路红线外100m范围内(一重山脊线距公路红线100米内的以山脊线为准),包括线路内的绿化、线路外的绿化林带和山地绿化等两部分。

4.2建设用地

线路绿化用地性质为公路建设用地。

线路外绿化林带用地性质为林业用地,包括荒山荒地、滩涂地和难造林地等。

不应占用基本农田。

其他山地绿化用地性质为林业用地。

4.3 林带宽度及要求

4.3.1线路绿化

在满足公路有关设计规范要求,填方路段每侧栽植乔木1-2行。

条件允许的,可适当加宽林带。

4.3.2 线路外绿化林带

以防护林为主,宽度如下:

a)高速公路主线隔离栅外和连接线,每侧(20—30)m;

b)一级和二级公路、重要景区公路,每侧(5—10)m;

c)不足林带建设宽度的地段,以实际宜林宽度为准;

d)公路红线外侧为农耕地,林带宽度不超过5m。

4.3.3其他山地

公路红线外100m范围内其他山地,因地制宜确定造林树种。

4.4宜林空白段控制

4.4.1 线路绿化带

任一侧连续宜林空白段长度不超过20m,每1km路段内两侧累计宜林空白长度不超过200m。

4.4.2线路外绿化林带

新建林带宜与原有森林植被整齐连续,任一侧林带连续宜林空白段长度不超过30m,每1km路段内两侧累计宜林空白长度不超过300m。

4.4.3其他山地

宜林地绿化应不低于95%。

5 植物品种与配置方式

5.1 一般规定

5.1.1 绿化植物品种

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公路环境及管理粗放、抗性较强的品种。

植物应以常绿、乡土品种为主(土层浅薄、水湿地、岩石裸露地等特殊立地条件除外)。

5.1.2配置方式

配置方式如下:

a)乔灌草藤合理搭配。

b)在符合JTGB04有关规定的前提下,配置优先使用乔木。

c)植物不应遮挡标志标牌,标志标牌有效视距范围内以小乔木及灌木配置为宜,以确保视线通透。

5.2 高速公路线路

5.2.1道路两侧

道路两侧绿化植物品种与配置方式如下:

a)边坡:

土质边坡应选择多年生耐干旱瘠薄的草本植物与当地适应性强的小灌木相结合。

挖方路段的石质边坡宜用草本为主,局部坡陡的石质边坡宜用藤本植物加以覆盖。

绿化植物选择可参考附录A;绿化配置方式选择可参考附录B。

b)碎落台:

根据台面宽度和安全要求选择植物品种。

花槽内应种植常绿灌木或间植小乔木,宽平台宜种植两排植物。

绿化植物选择可参考附录A;绿化配置方式选择可参考附录B。

c)填方路段:

高填方路段坡脚应种植乔木,所选植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低填方路段坡脚宜种植灌木或小乔木;景观较好的地段,所选植物及种植位置以不影响对景观的观赏为宜。

绿化植物选择可参考附录A;绿化配置方式选择可参考附录B。

d)边沟外侧绿地:

以乔木为主,品种选择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绿化植物选择可参考附录A;绿化配置方式选择可参考附录B。

5.2.2中央分隔带

选择耐高温、耐干旱瘠薄、耐修剪、生长较慢,修剪后高度不得低于1.60m的常绿植物,如蜀桧、龙柏等。

在城市进出口或其他重点路段,可适当种植开花期长的灌木,如紫薇、木槿等。

绿化配置方式宜采用单树种成行种置,以地被覆盖、灌木点缀。

树木规格、种植间距及树冠形状应保证防眩效果,植物品种及种植形式的变换以15km左右为宜。

5.2.3互通立交区

选择同时满足行车视距和景观要求的灌木和乔木树种。

绿化植物选择可参考附录A。

绿化配置方式宜采用乔木为主,灌木点缀;宜以丛植、群植的形成简单图案。

不宜使用小灌木组合模纹图案的配置方式。

5.2.4服务区

选择形态优美、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和色彩鲜艳丰富、观赏价值高的灌木。

绿化植物选择可参考附录A。

绿化配置方式宜采用以乔木为骨干树种,按照庭院园林绿化手法进行绿化。

5.3 一级、二级及景区公路线路

绿化植物选择与5.2.1相同。

绿化配置方式宜采用单树种成行分段方式。

绿化配置方式选择可参考附录B。

5.4 线路外绿化林带

林带骨干树种应选择具有防护(防火)功能为主的树种,其它植物搭配使用。

5.4.1难造林地段

紫色土、石灰性土壤和裸露石灰岩山地,土层浅薄(40cm以下)等特殊地段。

绿化植物选择可参考附录A;树种比例,常绿树种不得低于60%,其中柏木类不得低于40%。

绿化配置方式选择可参考附录B。

5.4.2土层深厚山地

绿化植物选择可参考附录A;树种比例,常绿树种不得低于70%。

绿化配置方式选择可参考附录B。

5.4.3水湿地段

选择耐水湿树种为主。

绿化植物选择可参考附录A。

绿化配置方式选择可参考附录B。

5.5其他山地绿化

按GB/T15776执行。

6 苗木

6.1 一般规定

6.1.1基本要求:

苗木应满足生长健壮、冠形完整、色泽正常、根系发达、无检疫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无冻害等基本质量要求。

6.1.2使用苗木要求如下:

a)宜使用容器苗(包括一年生苗),全冠种植;

b)2年以上的大苗宜选用经过移植培育的苗木;

c)不宜使用大规格苗木。

d)苗木应带有标签和检疫合格证。

标签内容应符合DB43/097的规定。

6.2 苗木质量

6.2.1一年生苗

按DB43/094的规定执行。

6.2.2乔木大苗

适宜规格为胸径3—6cm。

苗木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乔木的质量要求

种植位置

质量要求

树干

树冠

根系

病虫病

服务区

主干挺直

枝叶茂密、层次分明、冠形均匀

土球符合要求,根系完整

无病虫害

其他

主干弯曲不超过一次

树冠无严重损伤

土球符合要求,根系完整

无明显病虫害

 

 

 

 

 

6.2.3 灌木

灌木苗木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灌木苗木的质量要求

株型

要求

自然式

植株姿态自然、优美,丛生灌木分枝不少于5根,且生长均匀无明显病虫害,树龄一般以三年左右为宜

整形式

冠形呈规则式,根系完好,土球符合要求,无明显病虫害

 

 

6.2.4藤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