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doc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760774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doc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教案.doc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

(二)——轴对称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先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轴对称图形,通过画出它们的对称轴,唤起学生已有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生活经验,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复习关于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并通过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活动,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新知识,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例1是借助方格图,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的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轴对称图形上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方格数(距离)相等,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例2是在方格纸上,让学生根据对称轴探索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也就是在方格纸上补全五角星。

例2是利用例1的知识解决问题。

即先找到图上每条线段的端点,再借助对称轴,找到这些点的对称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称点,也可以画出一个对应点就连一条线,最后顺次连成图形,从而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通过补全轴对称图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方格数(即距离)相等。

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精灵的提问,帮助学生梳理补全的过程,总结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步骤和方法。

学情分析

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知道将一张纸对折后画一画、剪一剪得到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本课的教学要充分调动、利用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用“折叠”“重合”这样的词语准确地描述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着重从“对称轴的认识、不同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情况区分、利用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这些方面来展开教学。

采用直观教具辅助,以引导发现为主,再利用设疑激趣法、讨论法等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过程地参与教学的每一环节。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用“折叠”“重合”这样的词语准确地描述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性,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欣赏想象、操作发现等数学活动过程,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其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

重点:

能识别轴对称图形并能确定它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难点: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准备:

磁贴多个;长方形纸条;剪刀;4个信封:

①各种三角形②各种四边形③正几边形④五角星、五瓣花和紫荆花图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1、欣赏、感受轴对称在生活中所创造出的美。

课件出示。

师: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建筑都是对称的,有一种雄伟端庄的美。

上课前,老师想带大家去各地看一看,好不好?

让我们出发吧!

对于赵州桥的设计你感受到对称美了吗?

这些图片给了我们一种美的享受,那就是对称美。

暂时欣赏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准备好了吗?

2、师:

二年级时,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和探索轴对称图形,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

揭题并读题:

轴对称图形

3、课件出示:

a、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对称轴在哪儿?

有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个图形确实是轴对称图形?

引:

对折。

观察课件的对折效果。

你有什么发现吗?

引:

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了。

板书(对折完全重合)

b、这些都是轴对称图形吗?

如果是,请用虚线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画对称轴两头都要露出一点。

师生共同完成前6幅图。

剩下生独立完成,可以相互交流,师巡视。

c、反馈、交流。

4、师:

敢不敢来挑战一下呢?

第一关课件:

师板贴图形,完成挑战任务:

普通平行四边形1个、菱形1个、长方形1个、五角星1个。

判断:

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如果是,请说出有几条对称轴。

根据反馈情况逐一标注。

五瓣花和紫荆花图形。

5、第二关课件:

正几边形的对称轴。

6、师小结:

在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我们一定要认真仔细。

课件表扬。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新知识。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例1:

有方格图的小树图案

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自主探究。

除了对折,你还能怎样判断它是轴对称图形?

大家想想办法。

引: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汇报交流。

课件动态演示证实学生的发现。

先找出2组关键性对称点:

A——A’B——B’

明确:

点A与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3小格;

点B与点B’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小格;

再让学生在书本第82页上找找其他的对称点C——C’D——D’

E——E’,照样子说,同桌互说。

每一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对称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5)师小结。

数学上可以利用数方格的方法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三、实践探究,深化认识。

课件出示第83页例2。

1、自学例2,先想想怎样画得又快又好?

学生想对策,再观察课件演示画的过程。

2、汇报。

汇报预设:

(1)因为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重合,所以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应该相等。

(2)画图时,只要找到左边图形中几个转折位置的关键点的对称点,再仿照左边的样子顺次连起来就行了。

3、尝试作图。

提醒学生:

要充分利用方格纸的特点,用尺子规范作图,并注意保持画面干净整洁。

4、展示反馈:

两种画法

(1)画出一个对称点就连一条线,最后顺次连成图形。

(2)画出所有的对称点,最后连线。

5、再归纳操作步骤:

找关键点——描对称点——连线。

师:

还有其他的对称点吗?

(引导发现其实有无数个对称点。

)要想把图画得既准确又节约时间,我们只要找到转弯处的关键点即可画出另一半。

所以在动手画之前,先想好画图的步骤和方法,这就叫胸有成竹。

6、完成“做一做”。

(1)试一试,画出该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说一说,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

(3)作业本第61页第3题:

如果对称轴是横着的,你还会画吗?

四、数学游戏,拓展思维。

1、下棋:

下满为止获胜,如何取胜。

自己先下,第一颗棋子下在正中间,然后对方下在哪里,你就跟着下在哪里。

2、师取出一张长方形纸连续对折三次,让学生跟着一起折,然后大家一起画半只蝴蝶。

猜一猜剪好打开是什么图案?

学生尝试剪,有两种情况:

(1)4只完整的蝴蝶。

(2)三只完整的蝴蝶和两个半只的蝴蝶。

说说为什么会这样?

复原后加以理解。

如果对折4次、5次、6次、7次呢?

剪好打开是几只蝴蝶呢?

找找规律,课后去研究研究,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你们想考考老师吗?

给大家两次出题机会,对折10次以内老师可以快速地告诉你答案,谁先问?

五、总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再次感受对称美,学好知识,创造更多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