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图形的运动教案 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5450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图形的运动教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二年级图形的运动教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二年级图形的运动教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二年级图形的运动教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二年级图形的运动教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二年级图形的运动教案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二年级图形的运动教案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二年级图形的运动教案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二年级图形的运动教案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二年级图形的运动教案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二年级图形的运动教案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二年级图形的运动教案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二年级图形的运动教案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图形的运动教案 2.docx

《二年级图形的运动教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图形的运动教案 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图形的运动教案 2.docx

二年级图形的运动教案2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单元第1课时总计第3课时主备人:

靳娅娅投放日期2017年3月15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课题:

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2、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对称图形的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能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出示教材第28页单元主题图。

  谈话:

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

这些玩具大家都玩过吗?

那你对这个场景肯定不陌生了,你能给大家介绍下这个游乐场里有哪些好玩的项目吗?

(请认识的学生介绍项目。

  二、互动新授

  1、小组合作,探究对称。

  教师点击蜻蜓风筝和蝴蝶风筝的图形。

  谈话:

你看,这是在游乐场上的蝴蝶风筝和蜻蜓风筝,认真观察,它们在形状上有什么特征?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

  教师小结并过渡:

像这些物体,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对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着许多这样的物体,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下吧。

(教师出示叶子、蝴蝶和天安门图。

  师生谈话:

从这些物体中,你发现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

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自主交流。

  谁愿意来把你们组的发现说给大家庭?

(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尽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学生一些不准确的表达无须过分强求,不必可以纠正。

  2、教学“对称”

  师:

同学们刚才观察得非常仔细,发现了这些各式各样的图形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的左右两边都是完全一样的。

这种现象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这些物体就是对称现象。

  3、剪一剪——认识轴对称图形。

  

(1)师: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码?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2)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再剪,最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

  教师小结:

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同桌交流,将剪出的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说说同桌剪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

  教师引导:

我们剪轴对称图形时,先要对折,那就是说,把你手上的图形对折,如果能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判断。

指名上台演示,说说判断的理由。

(展示时,教师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横着、竖着、斜着的方向对折,感受不同角度进行判断。

  4、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谈话:

将对折的图形打开,你有什么发现?

(中间有一条折痕。

  师:

这条折痕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同学们,用铅笔画出你们所剪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认识对称轴,画出对称轴。

  5、同桌之间互相找找剪出来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找,互相说。

  6、说一说,在我们的周围你能找出轴对称图形吗?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29页“做一做”。

  说说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将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

  2、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1、2题。

  谈话:

生活中还有很多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老师收集了一些图形,这里有轴对称图形吗?

你是怎样确认的?

  出示第1题的图形,让学生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指名汇报。

  教师小结:

这里的五角星,乒乓球拍和飞机的图案对折后能完全重合,都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指出它们的对称轴吗?

(学生互相指一指,并指名上台指。

  谈话:

我们接触最多的10个阿拉伯数字里也有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来吗?

  出示第2题的数字图,学生寻找。

  3、完成教材“练习七”的第3题,连一连。

  学生读题,说说下面的图案分别是从哪张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

  学生连线,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四、课堂小结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只要我们留心观察,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可以看见轴对称图形,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图形,我们的生活才会装扮得这么美丽。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单元第2课时总计第3课时主备人:

靳娅娅投放日期2017年3月15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课题:

平移和旋转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

 2、利用原有的工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3、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正确判断、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教师谈话: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2、这些玩具的运动方法相同吗?

你们能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试着将它们分类吗?

(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

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

  3、谈话:

你们不但观察得认真,而且还会分类。

像缆车、滑滑梯这样的运动叫平移。

像旋转飞机、飓风车这样的运动叫旋转。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两种运动。

  二、互动探究

  1、生活中的平移。

  谈话: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像缆车是向前平移,滑滑梯是向斜方向平移,你瞧,这里有一个观光电梯,它是什么运动?

(平移)

  谈话: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平移现象,(教师走到窗户旁)你瞧,老师把窗户打开,这个推开窗户的运动是什么现象?

(平移)

  对了,这是平移,那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吗?

举例说说。

  让学生先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再指名回答。

  师: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想)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

真棒!

请坐。

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你能用你桌面上的物体做做平移运动吗?

(学生边说边做。

  2、移移看。

 

(1)课件出示例2的房子图。

  谈话:

这里有几座小房子,哪几座小房子能通过平移相互重合?

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

(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

)再问,小房子是朝哪个方向移动的?

(向上平移)移动了多远?

(让学生用语言描述,向上或向左等)

  谈话:

说得真棒,瞧!

(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平移重合在一起。

 

(2)画一画。

  谈话:

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同学们,快来移移看!

剪下教材第121页的学具,小组合作,沿着直线排一排,画一排小汽车。

  3、生活中的旋转。

  

(1)谈话:

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平移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

在游乐园里,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

(旋转)

  师: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9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小结:

像钟面的指针、风车、螺旋桨,它们都绕着一个点(一个中心)移动,这样转动的现象,都是旋转现象。

板书揭示课题:

旋转

  

(2)师:

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旋转的现象吧!

起立,一起来左转1圈,右转1圈。

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

(学生活动,互动点评。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1页“做一做”。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

  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将制作好的陀螺试着玩一玩。

(一开始玩起立不太顺利,教师可先和一个学生示范。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4题。

  课件出示小鱼图。

  谈话:

哪些鱼通过平移与红色的小鱼重合,把它们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学生交流汇报:

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重合?

是怎样进行平移的?

(学生一边表述一边在投影仪上操作)哪些通过平移后是不能重合的?

为什么?

  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5题。

  谈话:

春天来了,草地上热闹起来了,小动物们在草地上聚会呢,(课件出示图形)草地上有哪些小动物?

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

连一连。

  学生小组合作,互相交流,再连一连。

思考:

哪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白兔、蜗牛可以通过平移重合,蝴蝶、乌龟它们在不同的方向,平移后,不能重合。

  师:

一些图形通过向不同方向的平移可以使图形互相重合。

  四、课堂小结

  谈话: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单元第3课时总计第3课时主备人:

靳娅娅投放日期2017年3月15日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课题:

实践活动:

剪一剪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剪出有规律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结合剪出的图形加深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认识。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动手剪出有规律的图形。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谈话:

同学们,剪纸艺术源于我国,有千百年的历史,是我国的国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剪纸作品,请同学们欣赏。

  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动手剪一剪。

  二、互动新授

  1、教师展示课前剪好的一排小纸人。

  

(1)谈话:

这是老师剪的剪纸,你能看懂老师剪的是什么吗?

(手拉手的四个小人。

)追问:

剪出的小人有什么特点?

(学生明确:

每个小人都是一模一样的,每个人都是轴对称图形,四个一样的小人是手拉着手的。

  

(2)教师:

同学们真棒,找出了它们的特点,这四个小人是并排排列的,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剪出来的吗?

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剪出这样的图形呢?

  2、组织学生观察剪一个小人。

  

(1)猜一猜。

  谈话:

一下子剪四个小人有点难,我们可以先试着剪出一个小人。

那怎样能又快又好地剪出一个小人呢?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学生猜测,验证,尝试剪一个小人,教师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投影仪下。

  

(2)为什么只要剪半个小人,就能剪出一个完整的小人呢?

  (学生有了学习对称图形的基础,因此剪一个小人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去剪。

  (3)追问:

如果在开口的这边画半个小人,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尝试剪。

明确:

如果在开口这边剪,会出现两个一半的小人。

  谈话:

看来即使是简单的剪纸也是需要技巧的,我们可以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先画出半个图案,再剪,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还要注意不要在折纸开口处剪。

  3、组织学生剪2个小人。

  谈话:

我们已经会剪一个小人了,你们怎样剪2个拉手的小人呢?

  先让学生试着折纸,思考。

  明确:

对折两次就能剪出2个小人。

  学生试着折纸,对折两次,在不开口处画出半个小人,画小人的胳膊时要一直延伸到纸的边缘,最后剪开。

  展示学生的作品。

  4、自主交流,组织学生学习剪一排小人的方法。

  

(1)我们已经会剪2个小人了,你们怎样剪4个手拉手的小人呢?

  组织学生分组剪一排4个小人,先让学生试着折纸,思考。

  学生操作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利用课间展示剪一排4个小人的方法。

  教师明确:

把长方形纸对折后,只画半个小人,小人的中线应都是折痕的一边,画小人的胳膊要一直延伸到纸的边缘。

 

(2)展示学生的作品。

说说自己在剪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5、谈话:

我们刚才剪出了4个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你能想办法剪出8个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吗?

  学生思考,指名上台演示,试着说说剪的方法。

  学生分小组剪出8个小人并排手拉手的图形。

  6、提问:

这些小人之间的位置变化有什么特点?

(平移)

  教师小结:

这些小人不管是4人并列的还是8人并列的,都是通过1个小人平移所得。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2题。

  课件出示:

4个小人手拉手地站一圈。

  1、同学们请看,这4个小人不是并排站着了,而是手拉手地站一圈呢,你能剪出这样的图形吗?

小组合作试一试。

  先让学生董脑筋想想应采取哪种方法,想好了,再动手实践。

  教师提示:

剪这样的图形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纸张?

(正方形纸)怎样折才能剪出来?

(先将正方形纸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剪一圈小人的方法。

  学生看课件演示,学习剪一圈小人的方法。

(重点明确正方形纸的方法。

  2、组织学生分组剪一圈小人。

  学生操作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展示作品。

  学生互相评价,并提出自己在剪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4、组织学生观察:

这些小人之间的位置变化有什么特点?

(旋转)

  四、课堂小结

  师: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